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4 ,大小:488KB ,
资源ID:96486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6486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河北省沧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河北省沧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河北省沧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肌肉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如蛋白质和核酸可以看做最基本的生命系统B. 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C. 人体每个细胞都能单独完成各项生命活动D. HIV病毒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不属于生命系统【答案】D【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

2、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详解】A、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错误;B、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具有组织、器官和系统,例如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等,B错误;C、多细胞生物依赖于多个细胞的协调活动完成生命活动,C错误;D、病毒不是一个生命系统,因为病毒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要求考生识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明确细胞是最基本的结构层次,而大分子物质和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2.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细胞学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在显微镜下看到某细胞结构如图所示,实际的

3、鞭毛位置应该在左侧B. 该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C. 细菌一般营腐生或寄生生活D.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答案】B【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图示为某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分裂方式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否遵循遗传定律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进行有性生殖时,核基因的遗传遵循

4、孟德尔遗传定律【详解】A、由于显微镜呈的像是倒像,故实际的鞭毛位置应该在左侧,A正确;B、原核细胞的细胞壁的组层成分是肽聚糖,所以不含有纤维素和果胶,B错误;C、细菌一般营腐生或寄生生活,C正确;D、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的内容和发展,原核生物的结构,显微镜的使用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学说的内容,明确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具有统一性,明确在显微镜下呈的是倒像。3.下列关于生物体中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由于组成生物大分子单体的基本骨架是碳链,因

5、此碳元素是“生命的核心元素”B. 某些脂质分子具有与核酸分子相同的元素组成C. 生物大分子中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D. 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的水分子中的O元素仅来自羧基【答案】C【解析】【分析】1、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有:C、H、O、N、P、S,其中氧元素是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碳元素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元素。2、生物体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有糖类、蛋白质和核酸,其中多糖、蛋白质和核酸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生物大分子。【详解】A、由于组成生物大分子单体(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的基本骨架是碳链,因此“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A正确;B、脂质中的磷脂含有C、H、O、N、P元素和核酸相同,B正确;C

6、、生物大分子中的多糖只含有C、H、O三种元素,C错误;D、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是氨基脱掉氢,羧基脱掉一个羟基生成水,所以产生的水分子中的O元素仅来自羧基,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种类及含量,掌握C是最基本的元素的原因,识记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4.以下关于生物体内一些重要物质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等质量的糖类和脂肪相比,脂肪完全氧化分解时需要更多的氧气B. 冬季来临,结合水/自由水的比例增大,细胞代谢水平和抗逆性均减弱C. 蛋白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D. 人体缺Ca2+容易引起肌肉抽搐【答案】B【解析】【分析】1、脂质分为脂肪、

7、磷脂和固醇,脂肪中H的相对含量较多,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多,释放的能量也较多,是良好的储能物质,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人体中的胆固醇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2、多糖、蛋白质、核酸等多聚体的单体都是以碳链为骨架,因此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3、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小,反之亦然。【详解】A、脂肪中含有较多的H,因此与等量的糖类相比,脂肪彻底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多,A正确;B、冬季来临,结合水/自由水的比例增大,细胞代谢降低,抗逆性增强,B错误;C、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所以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C正确;D、人体缺Ca2+容易引起肌肉抽搐,D正

8、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知识要点,识记自由水和结合水的作用,脂质的元素组成。5.下图为糖类概念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物质在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量丰富,则单糖A是果糖B. 若中的碱基为胸腺嘧啶,则单糖A一定是脱氧核糖C. 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形式存在D. 若单糖A为核糖,则有可能作为ATP的组成成分【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表示二糖,表示核苷酸,表示多糖。【详解】A、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富含的二糖是麦芽糖,所以单糖A是葡萄糖,A错误;B、若中的碱基为胸腺嘧啶,由于胸腺嘧啶是DNA分子特有的含氮碱基,所以单糖A是组成DNA分子特有的糖脱氧核糖

9、,B正确;C、生物体内大多数糖都是单糖,C正确;D、如果A是核糖,则可能是组成ATP分子的糖,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糖类、核酸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糖类的种类、分布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析图能力和识记能力,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6.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向梨匀浆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其中含有葡萄糖B. 观察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使用的工具是光学显微镜,分离细胞器常用的方法为差速离心法C. 选用黑藻新鲜枝条上的幼嫩小叶片为实验材料,可观察到细胞质流动现象D. 为能清晰观察到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现象,所用的蔗糖溶液浓度越高越

10、好【答案】C【解析】【分析】1、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2、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3、把成熟的植物细胞放置在某些对细胞无毒害的物质溶液中,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子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使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子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的整个原生质层会慢慢地恢复

11、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详解】A、向梨匀浆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其中含有还原糖,但不能说明一定是葡萄糖,A错误;B、亚显微结构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B错误;C、选用黑藻新鲜枝条上的幼嫩小叶片为实验材料,以叶绿体作为参照,可观察到细胞质流动现象,C正确;D、蔗糖溶液浓度过高,会导致短时间内细胞失水死亡,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还原糖和蛋白质的检测实验,需要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实验步骤及实验注意事项的理解和掌握。7.巯基和二硫键对于蛋白质的结构及功能极为重要。研究发现,当细胞受到冰冻时,蛋

12、白质分子相互靠近,当接近到一定程度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一SH)氧化形成二硫键(SS)。解冻时,蛋白质氢键断裂,二硫键仍保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巯基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B. 结冰后产物总的相对分子质量相比未结冰有所下降C. 结冰和解冻过程涉及到肽键的变化D. 抗冻植物有较强的抗巯基氧化能力【答案】C【解析】【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

13、-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3、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详解】A、巯基(-SH)中含有S,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巯基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A正确;B、结冰后产物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一SH)氧化形成二硫键(SS),失去了2个H,所以分子量减少,B正确;C、从图中看出,结冰和解冻没有涉及氨基酸的脱水缩合或者肽键的断裂,因此没有涉及肽键的变化,C错误;D、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SH)会被氧化形成

14、二硫键(-S-S-),抗冻植物能够适应较冷的环境,根据形态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可推知抗冻植物有较强的抗巯基氧化能力,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题图,考查蛋白质的功能的知识,考生识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由题干得出细胞受冻和解冻时的蛋白质的结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8.寨卡病毒是RNA病毒,该病毒会攻击胎儿的神经元,引起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缺陷。下面是该病毒以“出芽”的方式从神经元中释放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寨卡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得到六种小分子化合物B. 该病毒利用宿主细胞提供的原料、能量等在自身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C. 病毒为寄生生物,无法脱离宿主细胞在培养基上独立增殖D.

15、病毒“出芽”释放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详解】A、寨卡病毒的核酸是RNA,所以彻底水解后可以得到核糖、磷酸和四种含氮碱基(A、U、C、G)共6种小分子,A正确;B、病毒没有核糖体,B错误;C、病毒没有独立生存能力,是寄生生物,生活离不开宿主细胞,C正确;D、病毒“出芽”释放是胞吐作用,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病毒的相关知识,考生需要识记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生活离不开细胞。9.下图是细胞膜功能模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

16、的是( )A. 图中功能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B.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都参与完成功能C. 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控与有关D. 植物细胞之间具有与图中类似的通讯方式【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表示细胞膜,表示细胞器,表示载体蛋白,表示受体,表示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细胞膜功能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详解】A、表示细胞膜,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产生了原始细胞,并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A正确;B、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参与完成运输功能,但不是所有的蛋白质都是载体蛋白,B错误;C、能进行信息检测,代表受体蛋

17、白质,与细胞间信息传递有关,能识别相应的激素,C正确;D、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相邻的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膜的功能,解题时注意CD选项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细胞细胞;细胞通道细胞;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进入体液体液运输靶细胞受体信息靶细胞。10.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内质网的细胞不一定是真核细胞B. 有中心体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C.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有叶绿体D. 细胞器中不一定含有磷脂,但一定含有蛋白质【答案】D【解析】分析】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细胞器分布形态结构功能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双层膜结构有氧呼

18、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植物叶肉细胞双层膜结构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内质网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核糖体动植物细胞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液泡

19、成熟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详解】A、有内质网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A错误;B、有中心体的细胞可能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B错误;C、蓝藻不含有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所以可以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D、中心体、核糖体不含磷脂,所有的细胞器都含有蛋白质,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识记细胞中各种

20、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1.细胞核的模式图如下,表示其中的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主要由DNA、蛋白质构成B. 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 是由四层磷脂分子构成的核膜D. 是蛋白质与RNA等大分子自由进出的通道【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其中为染色质;为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膜,具有双层膜;为为核孔,是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详解】A、染色质由DNA、蛋白质和少量RNA构成,A正确;B、核仁是形成rRNA和核糖体的场所,B正确;C、是由2层膜构成的核被膜,而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则四层磷脂分

21、子层构成的核被膜,C正确;D、是核孔,对物质的进出有选择性,不能自由进出,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结合细胞核结构模式图,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核的结构,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核膜、核仁和核孔的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2.甲(人的成熟红细胞)和乙(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都没有细胞核和核糖体,其中前者没有其他细胞器,但是后者有线粒体和叶绿体。甲能存活120天,而乙能够存活好几年。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甲、乙细胞主动运输需要的能量分别来自呼吸作用、光合作用B. 乙可以通过胞间连丝与相邻细胞进行信息交流C. 甲吸收K+的速率不受氧气浓度的限制D

22、. 细胞寿命的长短与细胞结构的完整程度有一定关系【答案】A【解析】【分析】1、哺乳动物和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3、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运输方向高浓度低浓度高浓度低浓度低浓度高浓度是否需要载体不需要需要需要是否消耗能量不消耗不消耗消耗【详解】A、甲、乙细胞主动运输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呼吸作用,A错误;B、乙是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高等植物细胞之间可以通过胞间连丝与相邻细胞进行信息交流,B正确;C、甲吸收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来自于无氧呼吸,因此甲通

23、过主动运输吸收K+的的速率不受氧浓度限制,C正确;D、从题干信息看出甲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能存活120天,而乙有线粒体和叶绿体能够存活好几年,所以细胞寿命的长短与细胞结构的完整程度有一定关系,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细胞产生ATP的场所和途径,掌握高等植物细胞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13.下列各组生物学术语中,两者不相关的是( )A. 染色质DNAB. 细胞骨架纤维素C. 细胞膜磷脂D. 核糖体核糖【答案】B【解析】【分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2、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3、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

24、中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网架结构,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4、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NA组成。【详解】A、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A错误;B、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与纤维素无关,B正确;C、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C错误;D、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NA组成,RNA中含有核糖,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染色体、细胞器、脂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染色体的成分;识记脂质的种类和作用;识记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4.以下有关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罗伯特森提出的“暗一亮一暗”的三明治结构是一种静态

25、模型B. 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将小鼠和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做标记的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 欧文顿通过实验证实了脂溶性物质可以优先通过细胞膜D. 细胞膜上大多数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答案】B【解析】【分析】1、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脂溶性物质很容易通过细胞膜,由此提出膜是由脂质构成的;1959年罗伯特森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细胞膜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了三层结构模型,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是静态的统一结构,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2、流动镶嵌模型:(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是可以流动的;(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

26、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流动的;(3)在细胞膜的外表,少数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除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详解】A、罗伯特森利用电子显微镜提出了“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是一种静态模型,A正确;B、科学家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鼠细胞的膜蛋白后,进行细胞融合实验,该实验说明两种细胞的膜具有流动性,B错误;C、欧文顿利用了化学上的“相似相容原理”解决了脂溶性物质为什么更容易进入细胞是因为细胞膜上具有脂质,C正确;D、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细胞膜上绝大多数的蛋白质和磷脂双分子层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7、,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膜的探索历程,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识记细胞膜结构的探究过程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5.下列有关生物膜及其相关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B. 细胞中各种生物膜都具有相同的组成成分与结构C. 真核细胞中只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能形成囊泡D. 细胞内囊泡的运输过程中存在囊泡膜与靶膜的识别【答案】D【解析】【分析】1、在真核细胞中,细胞膜、核膜以及细胞器膜,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形成的结构体系,称为生物膜系系统。2、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作用极为重要。首先,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

28、境,同使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第二,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这些化学反应需要酶的参与,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第三,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详解】A、生物膜是细胞膜、核膜及各种细胞器的膜的统称,肠系膜、视网膜等不属于生物膜,A错误;B、细胞中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类似,但不是完全相同,B错误;C、真核细胞中的细胞膜也可以形成囊泡,C错误;D、细胞内囊泡的运输过程中存在囊泡膜与靶膜的识别,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

29、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解答这类试题要注意两点:一是明确生物膜系统的定义的含义,必须是在细胞内的膜结构;二是明确生物膜系统在成分上、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特别是用一些具体的实例进行解读,例如用分泌蛋白的实例解读生物膜之间存在的间接联系。16.将家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水分子的跨膜运输示意图如下(箭头方向表示水分子的进出,箭头粗细表示水分子进出的多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一段时间后,甲细胞因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B. 三种溶液的初始浓度甲乙丙C. 若丙细胞水分子进出达到平衡状态,此时膜两侧溶液没有浓度差D. 本实验中使用的家兔红细胞也是制备细胞膜的理想材料【答案】A【解析】【分析

30、】据图分析,第一幅图,细胞处于高浓度溶液中,细胞失水量大于吸水量,使得细胞皱缩;第二幅图,细胞处于等浓度溶液中,细胞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第三幅图,细胞处于低浓度的溶液中,细胞吸水量大于失水量,细胞膨胀。【详解】A、家兔红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分离,A错误;B、分析题图,甲细胞失水最多,说明甲溶液浓度最大,其次是乙,丙溶液中细胞吸水,浓度最小,所以三种溶液的初始浓度甲乙丙,B正确;C、若丙细胞水分子进出达到平衡状态,说明细胞内外浓度相等,没有浓度差,C正确;D、家兔是哺乳动物,其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核和细胞器,所以是制备细胞膜的理想材料,D正确。故选A。【点睛

31、】本题以家兔的红细胞为素材,考查动物细胞的渗透作用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动物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了解渗透作用的条件,理解水分子的运输方向。17.以下哪个跨膜运输过程不能用图表示( )A. 细胞产生的CO2进入血液B.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C. 性激素进入靶细胞D.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图中显示物质的运输速率与能量无关,结合各种物质运输方式的特点,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都需要消耗能量,而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可以用该图表示。【详解】A、细胞产生的CO2进入血液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可以用该图表示,A错误;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消耗能量

32、,不能用该图表示,B正确;C、性激素进入靶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可以用该图表示,C错误;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可以用该图表示,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需要结合各种物质运输的特点判断出图中所代表的跨膜运输方式,在结合选项中各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进行解答。18.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催化作用的原理是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B.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均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鉴定C. 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也能起到催化作用D. 同一生物个体中,各种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都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33、,少数酶是RNA,所以酶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等特性,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酶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如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永久失活,但低温只能降低酶的活性,不会使酶失活。【详解】A、酶催化作用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错误;B、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B错误;C、酶是一种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自身性质不会发生改变,所以在生物体外也能起到催化作用,C正确;D、不同酶的性质不同,例如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最适pH不同,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酶的概念、酶的特性、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

34、酶的概念、特性、作用原理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基础知识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各叙说作出准确的判断。19.如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pH、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降低pH,重复该实验,B点位置不变B. 酶量不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C. 酶量增加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D. 升高温度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答案】B【解析】【分析】题干中提出“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此时的酶活性最强,改变温度或pH都会降低酶的活性,使曲线下降。图中可以看出,在曲线AB段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呈正相关,因此反应物浓

35、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但是在B点时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此时的限制因素为酶的数量。【详解】A、题干中提出“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因此如果减小pH,酶的活性会下降,A、B点位置都会下移,A错误;B、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B正确;C、酶量减少后,酶促反应速率下降,其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而酶量增加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C错误;D、图中可以看出,曲线b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的,如果升高温度,酶活性将会下降,即反应速率应降低,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要求学生掌握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能够结合题干和曲线信

36、息确定曲线变化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20.某研究小组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操作步骤:向甲、乙试管内各加入2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向甲、乙试管内各加入5滴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向甲试管内加入1mL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乙试管内加入1mL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可用试管内单位时间气泡产生的数量作为观测指标B. 上述实验缺少对照,应增加一丙试管,加入1mL蒸馏水取代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C. 上述实验步骤存在错误,可调整为D. 在以上材料用具基础上再增添若干水浴保温箱,可用来探究

37、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答案】D【解析】【分析】实验组:经过处理的组是实验组,对照组:未经过处理的组是对照组;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自变量:想研究且可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无关变量:在实验中,除了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可变因素,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详解】A、本题探究的问题是“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故实验变量为pH,因变量是过氧化氢酶的分解速率,可观测指标是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A正确;B、本题应该在设置一支试管加入1mL蒸馏水取代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观察过氧化氢在中性的条件下的分解状况

38、,B正确;C、如果先将酶和底物混合,再调节pH,反应已经在进行了,不能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所以应该先对酶调节pH,再将其和底物混合,所以实验顺序调整为,C正确;D、不能用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因为过氧化氢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速率会加快,即温度能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易错点过氧化氢在高温条件下或分解。21.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A. 寒冷条件下,人体内的ATP合成速率加快B. 放能反应释放的能量都能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C. 在有光的条件下,叶肉细胞才能合成ATPD. 人剧烈运动时肌肉细

39、胞中ATP含量显著减少【答案】A【解析】【分析】1、ATP分子的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ATP分子不稳定,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容易断裂,并释放大量的能量,供给各项生命活动。2、生物体内ATP的含量很少,但其与ADP相互转化的速度很快,这样可以保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供应,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均能产生ATP,能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详解】A、为维持体温,寒冷时,物质氧化分解速度加快,所以细胞产生ATP的速率上升,A正确;B、放能反应例如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释放,B错误;C、在有光或无光的

40、条件下,细胞都可以通过呼吸作用产生ATP,C错误;D、ATP在人体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所以人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中ATP含量不会显著减少,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ADP转化成ATP,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ADP与ATP的相互转化及ATP在体内含量很少的特点。22.生物体内的高能磷酸化合物有多种,他们的用途有一定差异,具体见下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高能磷酸化合物ATPGTPUTPCTP主要用途能量通货蛋白质合成糖原合成脂质和磷脂的合成A. UTP中的“U”是指尿嘧啶B. 糖原、脂肪和磷脂的合成都是吸能反应C. UTP分子中含有3个磷酸基团、2个高能磷酸键D. 葡萄糖和果糖反应

41、生成蔗糖的过程中,可由ATP直接供能【答案】A【解析】【分析】ATP的结构特点: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线断裂,为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其他三种物质和ATP的区别是含氮碱基的不同。【详解】A、UTP中的“U”是由尿嘧啶和核糖组成,A错误;B、糖原、脂肪和磷脂的合成都需要消耗高能磷酸化合物的能量,所以是吸能反应,B正确;C、. UTP分子和ATP结构类似,其中含有3个磷酸基团、2个高能磷酸键,C正确;D、根据表格信息可知,ATP是细胞内能量“通货”,合成反应需要消耗能量,合成蔗糖的过程中,可由ATP

42、直接供能,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ATP的有关知识,考生要能识记ATP的组成以及结构特点,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生理过程,并能够根据ATP的结构特点举一反三。23.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葡萄糖进入线粒体内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是CO2和H2OB. 无氧呼吸过程中无H的产生与消耗C. 在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中,葡萄糖分子的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D. 在线粒体内膜上,氢氧结合生成水,释放出的能量少部分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答案】D【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1分子葡萄糖被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和

43、少量的还原型氢,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和水在线粒体基质中被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还原型氢;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前两个阶段产生的还原型氢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 (2)无氧呼吸可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丙酮酸重新生成乳酸,一般植物细胞内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详解】A、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氧化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在线粒体内氧化分解产生CO2和水,A错误;B、无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也有H的产生,B错误;C、产生丙酮酸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大部分的能量还在丙酮酸中,

44、C错误;D、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氢氧结合生成水大部分的能量以热能释放,少部分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重点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识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仔细区分他们的不同。24.如图为呼吸作用装置示意图,在A瓶中放一些湿棉花,上面放数粒已萌发的种子;在B瓶中放一些干棉花,上面放数粒干的种子。瓶内各吊一小杯NaOH溶液,塞上带温度计的软木塞,实验时间为48h。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48h后,两温度计中,温度相对较高的是A瓶B. 观察导管中的液面,A侧液面由于瓶内气压增大导致下降C. 若预先在两锥形瓶内各放一

45、只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则生活时间较长的应为B瓶中小鼠D. 若实验开始前先将两锥形瓶内充满N2,则两侧导管的液面变化最可能为AB两侧都基本不变【答案】B【解析】【分析】A瓶内放的是湿棉花,且是萌发的种子,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较强,同时释放出较多热量,因此A比B温度高,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O2,放出的CO2被瓶内的NaOH溶液吸收,导致瓶内气压下降,因此A瓶液面明显上升B装置中放的是干种子,呼吸较弱,消耗氧气较少。【详解】A、A瓶内放的是湿棉花,湿棉花可以促进种子萌发,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较强,同时释放出较多热量,因此A比B温度高,A正确;B、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O2,放出的CO2被瓶内的NaOH溶液吸

46、收,导致瓶内气压下降,因此A瓶导管液面明显上升,B错误;C、B装置中放的是干种子,呼吸较弱,消耗氧气较少,因此小白鼠生活时间较长,C正确;D、若实验开始前先将两锥形瓶内充满N2,则AB瓶内都只能进行无氧呼吸,而释放的CO2又被NaOH吸收,所以A、B两侧都基本不变,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环境因素对呼吸作用的影响,重点是看懂图中的装置,结合呼吸作用过程中气体的变化进行解答。25.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在不同的氧气浓度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释放CO2与消耗O2的相对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组酵母菌释放的CO2主要来自线粒体B. 甲乙两组释放CO2相等的情况下,乙组需要消耗

47、更多葡萄糖C. 丙组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两种方式葡萄糖消耗量的比值为2:3D. 丁组条件下,有氧呼吸速率和无氧呼吸速率相等【答案】C【解析】【分析】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分解1分子葡萄糖吸收6O2,释放6CO2,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分解1分子葡萄糖,只释放2分子CO2,不吸收O2。【详解】A、甲组酵母菌释吸收了1个单位的O2,说明有氧呼吸也释放了1个单位CO2,因此无氧呼吸释放了5个单位的CO2,无氧呼吸释放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所以甲组酵母菌释放的CO2主要来自细胞质基质,A错误;B、从图中看出乙条件下O2的吸收量比甲条件下多,说明在乙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的比例比甲高

48、,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比无氧呼吸高,所以两组释放CO2相等的情况下,甲组需要消耗更多葡萄糖,B错误;C、丙组条件下O2的吸收量为4个单位,则消耗的葡萄糖是2/3个单位,无氧呼吸释放的CO2的量为6-4=2,所以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1个单位,因此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两种方式葡萄糖消耗量的比值为23,C正确;D、丁组条件下,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相等,说明此时只有有氧呼吸,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呼吸,解题的关键是了解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公式并能进行相关计算。26.以下关于无氧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体剧烈运动时局部组织细胞无氧呼吸时可产生少量CO2B. 水稻体内

49、存在通气组织气腔,使之可长期在水中进行无氧呼吸C. 乳酸菌和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的分解过程完全不同D. 用透气纱布包扎伤口,可抑制厌氧菌的大量繁殖【答案】D【解析】【分析】无氧呼吸的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1分子葡萄糖被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和少量的还原型氢,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丙酮酸重新生成乳酸,一般植物细胞内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详解】A、人体剧烈运动时局部组织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O2,A错误;B、水稻体内的气腔,可以储存O2,使根部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C、乳酸菌和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第一阶段是相同的,C错误;D、用透气纱布包扎伤口,O2可抑制厌氧菌的

50、大量繁殖,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具体过程和场所,两种无氧呼吸方式的产物不同,主要考查学生对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的比较与运用能力。27.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普利斯特利的空气更新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吸收CO2,释放O2B. 恩格尔曼利用水绵与好氧细菌证明了光合色素附着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C. 萨克斯将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D. 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H2O【答案】C【解析】【分析】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净化空气;梅耶根据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

51、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换为化学能;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淀粉;恩格尔曼采用水绵、好氧细菌和极细光束进行对照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卡尔文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的固定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详解】A、普利斯特利的空气更新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净化空气,但并不能证明是将空气中CO2更新为O2,A错误;B、恩格尔曼利用水绵与好氧细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B错误;C、萨克斯将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C正确;D、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H2O的是鲁宾和卡门,

52、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关键要熟悉课本中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特别掌握恩格尔曼、萨克斯、鲁宾和卡门和卡尔文的实验的方法,结果和结论。28.为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某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叶绿素含量下降直接导致光反应中吸收的红光和蓝紫光减少B. 对上述四组叶片分别进行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结果发现,第4组得到的色素带中,从上到下的第1、2条色素带均明显变窄C. 若遇较低温天气,可对该植物进行遮光处理以减少叶绿素的损失D. 若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缺Mg2+可能会出现与第4组类似的实验结果【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曲线图分析可知:自变量为光照

53、强度、温度,因变量为叶绿素相对含量。由图中曲线对比可知,4曲线(经低温和光照处理)的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最为明显。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详解】A、叶绿素可以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所以叶绿素含量下降直接导致光反应中吸收的红光和蓝紫光减少,A正确;B、第4组叶绿素含量减少,而叶绿素位于滤纸条从上到下第3条和第4条,B错误;C、将第3组和第4组比较,黑暗条件下可以降低低温造成的叶绿素的损失,C正确;D、Mg2+是构成叶绿素的必须元素,所以在缺镁的条件下,叶绿素减少,出现与第4组类似的实验结果,D正确。故选B

54、。【点睛】本题考查光照强度和温度对植物光合色素的影响,识记色素提取实验的原理和结果,分析图中自变量和因变量,结合选项进行分析。29.图是生活在适宜环境中的某植物光合作用部分过程图解,其中A、B、C、D表示四种化合物,a、b表示两个生理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过程发生的场所为叶绿体基质B. C物质可以作为b过程的还原剂C. 无光条件利于此过程的进行D. 细胞呼吸产生的ATP不能用于图中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表示的为光合作用暗反应的过程,暗反应的过程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因而甲图中A表示的为C5、B表示的为C3、C表示的为H,D表示葡萄糖等有机物。【详解】

55、A、图示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A正确;B、图中C是光反应产生的H,可以作为三碳化合物还原(过程b)的还原剂,B正确;C、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ATP和H,而光照是进行光反应的必须条件,所以无光条件下不利于此过程的进行,C错误;D、细胞呼吸产生的ATP用于其他生命活动,不能用于暗反应,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暗反应的过程,需要考生识记暗反应的场所,进行的条件。30.如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不同温度下CO2的吸收量或释放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一天光照12小时,黑暗12小时,25下一天中积累的有机物最多B. 若光照下将该植物从25转移到30条件下,叶

56、绿体内H的合成速率将加快C. 在35、光照下,叶绿体所需的CO2都来自线粒体D. 若一天光照12小时,黑暗12小时,15条件下该植物叶绿体一天内固定CO2的量为30mg【答案】B【解析】【分析】图中是温度对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影响,光照下二氧化碳吸收量代表净光合作用强度,黑暗中二氧化碳释放量代表呼吸作用强度,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详解】A、一天24小时,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有机物积累量=(净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12,由柱形图可知,温度为20时,净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差最大,因此有机物的积累最多,A错误;B、25总光合作用大约为6mg/h,30总光

57、合作用为6.5 mg/h,将该植物从25转移到30条件下,植物总光合作用增加,所以叶绿体内H的合成速率将加快,B正确;C、在35、光照下净光合作用大于0,所以叶绿体所需的CO2来自线粒体和外界环境,C错误;D、若一天光照12小时,黑暗12小时,15条件下该植物叶绿体一天内固定CO2的量=总光合作用12=(1+2.5)12=42mg,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及关系,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分析概念模型图和柱形图,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推理、解答问题。二、非选择题31.根据提示回答下列问题:(1)沙眼衣原体是一类导致人患沙眼的病原体,通

58、过显微镜观察其细胞结构,可以确定沙眼衣原体是原核生物。作出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2)以上四种细胞器中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有_;不含有核酸的有_;_是性激素的合成车间。(填字母)c的外膜包含很多称作“孔道蛋白”的整合蛋白,可允许某些离子和小分子顺浓度梯度通过,这种跨膜运输方式为_。(3)如图是含两条肽链的蛋白质,若将其完全水解,所得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之前增加了_。【答案】 (1). 沙眼衣原体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2). a、c (3). d (4). d (5). 协助扩散 (6). 3582【解析】【分析】1、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是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只含有核糖体1种细胞器

59、;2、图中a是叶绿体,b是核糖体,c是线粒体,d是内质网。【详解】(1)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是有无以核膜包围的细胞核,所以判断沙眼衣原体是原核生物的主要依据是沙眼衣原体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2)光学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到的是a叶绿体,c线粒体; a叶绿体和c线粒体含有DNA和RNA,b核糖体含有RNA,所以不含核酸的是d内质网,同时内质网是性激素(脂质)的合成车间。该物质通过是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需要通道蛋白的协助,所以这种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3)该蛋白质是由200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2条肽链,同时两条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所以含有肽键数200-2+1=199个,若将其完全水解,所

60、得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之前增加了19918=3582。【点睛】本题综合考查蛋白质合成中的计算,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区别,细胞器的知识,比较简单,只需考生进行识记即可。32.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图1),图2是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代表反应过程,代表物质。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为减少实验误差,空气泵泵入的气体中应去除_。若将图中澄清石灰水改为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在不断通入相关气体的情况下,溶液的颜色变化是_。(2)图1丙试管中石蜡油的作用是_,使酵母菌进行图2中过程是_(填数字)。(3)乙、丙试管中都存在的图2中的过程是_(填数字)。(4)图2中物质II的中

61、文名称是_,酵母菌内催化该物质合成的酶分布于_。(5)若用18O标记图2中的H2O,则图中最先出现放射性的物质为_(填序号)。【答案】 (1). CO2 (2). 由蓝变绿再变黄 (3). 防止试管上部空气中O2进入反应混合液 (4). 和 (5). (6). 三磷酸腺苷 (7).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8). 【解析】【分析】分析实验装置可知,乙试管中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丙试管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澄清的石灰水可以检测二氧化碳的生成和生成量的多少,因此可以通过观察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判断二氧化碳产生的多少。图2中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是无氧呼吸生成乳酸的反应,无

62、氧呼吸生成酒精和CO2的反应。【详解】(1)为减少实验误差,空气泵泵入的气体中应先去除CO2,以防止空气的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在不断CO2的情况下,颜色由蓝变绿再变黄。(2)在利用丙、丁试管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时,用石蜡油密封,防止试管上部空气中O2进入反应混合液,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即和过程。(3)有氧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反应是相同的,所以都存在过程。(4)物质II在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可以产生,所以是ATP,中文名称三磷酸腺苷,酵母菌合成ATP的部位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所以催化该物质合成的酶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5)H2O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生产CO2,若

63、用18O标记图2中的H2O,则图中最先出现放射性的物质为CO2,即图2的。【点睛】本题考查了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验以及实验原理等方面的知识,需要考生分析实验装置、识记呼吸作用的过程以及对实验现象及结论进行预测的能力。33.研究小组将一水稻叶片置于一密闭、恒温的透明玻璃容器内,在不同的处理条件下,测得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如图甲所示,图乙为自然区域内两种植物氧气释放速率与光照强度变化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A点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叶片细胞内C3含量_。(2)B点后容器内O2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3)若给甲图植物提供含有14C的二氧化碳,则在叶绿体内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_。甲图实验进行15

64、min后叶片细胞内有机物比实验开始时_。(4)乙图中光照强度长期小于C点时,不能正常生长的植物是_。(5)若乙图植物a和植物b表示的是农作物以及农作物根部周围长出的杂草,则表示杂草的是_。由该图曲线可知,农作物根部周围长出的杂草要及时清理,原因是_。【答案】 (1). 减少 (2). 水稻叶片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 (3). 14CO214C3(14CH2O) (4). 多 (5). a (6). b (7). 较弱光照下,适应于弱光下生长的杂草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更强,导致农作物下部叶片光合速率降低,所以农作物根部周围生长出的杂草需要及时清除【解析】【分析】分析图甲:在0-5min之间,容器处于

65、黑暗条件下,此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氧气的减少量可表示呼吸作用消耗量,同时也可以计算出呼吸速率;5min之后,给予光照,此时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此氧气的增加量可以表示净光合作用量。图乙表示光照强度对不同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a是阳生植物,b是阴生植物。【详解】(1)A点后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开始,则C3含量减少。(2)B点后,密闭的容器中O2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水稻叶片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3)进行光合作用时,CO2首先和C5结合生成C3,然后被还原成(CH2O),所以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从图中看出15min后,容器中O2含量比开始时多,说

66、明叶片细胞内有机物比实验开始时多。(4)光照强度长期小于C点时,植物a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一直相等,没有有机物的积累,将不能正常生长。(5)由于杂草生长在农作物根部,则是阴生植物,所以是植物b,从图中曲线可知,较弱光照下,适应于弱光下生长的杂草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更强,导致农作物下部叶片光合速率降低,所以农作物根部周围生长出的杂草需要及时清除。【点睛】本题以曲线图为载体,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的几个名词需理解:净光合速率即为有机物积累速率、有机物合成速率即为总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从周围环境吸收CO2的量即为净

67、光合作用量。34.肥胖症会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并发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目前,开发和应用脂肪酶抑制剂作为抑制肥胖的药物备受关注。研究证明,辣木叶提取物具有降血脂的作用。科研人员针对不同因素所得辣木叶提取物与胰脂肪酶活性抑制率的关系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抑制率(%)50%乙醇60%乙醇70%乙醇503432766379156060212130608070344739357663注:本实验使用乙醇溶液进行有效成分的提取;抑制率越高,酶活性的抑制效果越强(1)当人体进食后,食物中的脂肪会被胰脂肪酶水解成_,被人体吸收后再次合成人体脂肪。因此抑制体内胰脂肪酶活性可有效

68、抑制体内脂肪的吸收和水解,达到预防与治疗肥胖的目的。(2)胰腺泡细胞分泌胰脂肪酶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囊泡1和囊泡2_(填“属于”或“不属于”)生物膜系统,其中包裹的物质空间结构_(填“相同”或“不同”)。完成图示过程,细胞器3的膜面积_(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3)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4)在测定提取物对胰脂肪酶活性抑制率过程中,若实验组反应体系为50L缓冲液+50L样品提取液+50L酶液+50L底物溶液,请写出空白对照组反应体系:_缓冲液+_样品提取液+50L酶液+50L底物溶液。(5)根据实验结果,_条件下提取所得的辣木叶提取物对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较佳。【答案】 (1).

69、 甘油和脂肪酸 (2). 属于 (3). 不同 (4). 基本不变 (5). 温度和酒精浓度 (6). 100 (7). 0 (8). 50、70%乙醇【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中的实验目的是“不同因素所得辣木叶提取物与胰脂肪酶活性抑制率”,所以自变量是酒精浓度和不同温度,自变量是辣木叶提取物对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率,从表中看出,抑制率最高的是在50下用70%乙醇的酒精进行提取。2、图中细胞器1是核糖体,2是内质网,3是高尔基体,这是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详解】(1)脂肪被脂肪酶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2)囊泡1由内质网生成,囊泡2由高尔基体生成,都属于生物膜系统,在高尔基体中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了再次加工,所以包裹的物质不同。高尔基体得到了来自内质网的囊泡,同时释放出囊泡至细胞膜,所以膜面积基本不变。(3)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酒精浓度。(4)空白对照应该保证变量的单一性,所以对照组不含有样品提取液,所以应该加入100L缓冲液+50L酶液+50L底物溶液,不加入样品提取液。(5)根据结果,在50下用70%乙醇的酒精进行提取的辣木叶提取物对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较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实验的设计知识,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找到自变量和因变量,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即可,同时识记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 34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