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4-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新人教版必修2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62439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4-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新人教版必修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4-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新人教版必修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4-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新人教版必修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4-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新人教版必修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4-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新人教版必修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4-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新人教版必修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4-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新人教版必修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4-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新人教版必修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4-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1(河南省开封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33)1979年春,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出席中央工作会议,他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现在中央的权力过于集中,地方上感到事情很难办。我请求中央允许在毗邻港澳边界的深圳、珠海与重要的侨乡汕头市各划出一块地方,搞贸易合作区。”这个建议的背景是()A农村经济改革刚刚拉开序幕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启动C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D中央开始推进企业自主管理2(陕西省2011届高三专题突破二十一,7)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等地设立第一批经济特区。其“特殊性”的实质是()A实

2、行特殊的经济发展政策B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采用特殊的经济管理办法解析:建立经济特区主要是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的新路,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答案:B3(上海市卢湾区2011届高三模拟,24)深圳是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有人认为它具有“两个扇面”的作用。“两个扇面”是指()A对外开放和对内交流 B技术革新和对外交流C对外开放和对内辐射 D管理革新和引进外资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特区的作用。一方面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另一方面,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因而具有对内辐射的作用。故答案为C项。答案:C4(苏州市五市四区20

3、11届高三期中,14)2010年9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与近代史上江苏南京、镇江、苏州等地的开放相比,现在的对外开放主要的不同是()A开放地区与其他地区政策不同B主动开放C经济特区都临海而非沿江地区D外商来华创办的企业6(辽宁省锦州市2011届高三期末,18)1987年一家日本跨国公司决定考察我国辽宁省的某一城市,并在当地投资设厂。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们考察的城市是()A大连 B秦皇岛C沈阳 D烟台解析:本题考查对外开放的格局,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从多方面分析对外开放的条件。B项属于河北省;D项属于山东省,不符合题目中“辽宁省”的条件,应排除。

4、从综合因素考虑设厂的最佳位置是A。答案:A7(山东省潍坊市四县一校2012届高三期中,2)根据国情,我国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都()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B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C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D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9(安庆市201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17)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为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为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最为恰当比喻是()A深圳 B珠海C海南 D浦东解析:考

5、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及所学知识运用能力。注意题干是九十年代,而箭头应该在弓的中间位置,因此符合题意的应该是上海的浦东。A、B、C在位置上不对。结合四个选项的开发的时间,可知选择D项。答案:D10(陕西省2011届高三专题突破二十一,6)随着改革开放和地级市的设立,威海不但经济高速增长,而且成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沿海开放城市。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威海、深圳、海南岛和南宁四个城市(地区)对外开放的先后顺序应是()A威海深圳海南岛南宁B海南岛深圳威海南宁C深圳威海海南岛南宁D深圳海南岛威海南宁解析:本题考查对外开放,属于难题。中国的对外开放由“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点、线、面

6、,多层次、宽领域开放的新格局”,最早的是深圳,1988年海南省开放;威海和南宁开放较晚,依此判断只能选D项。答案:D11(厦门双十中学2011届高三热身考,17)邓小平曾如此解释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开发的主要背景是()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环太平洋经济圈崛起C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解析:浦东开发是在1990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是在19

7、92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经济的发展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是在1989年。答案:B12(2011年高考上海单科,29)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下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材料(1)1869年发昌机器厂建立(2)1873年轮船招商局成立(3)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4)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A.上海工业化一瞥B改革开放在上海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D上海,红色的摇篮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近现代以来,上海的发展历程:民族资本

8、主义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崛起,民主革命的政治中心,对外开放的标志。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中国现代化的缩影。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因为从头到尾都跟上海有关故应否定A项;改革开放最早是在广东故应该否定B项;红色摇篮是江西瑞金故应否定D;应该理解为从洋务运动的发昌机器厂到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意味着上海在中国工业现代化中的地位,而中共二大会址说明上海在中国政治现代化中的地位,随着浦东的开放说明上海在对外现代化的热潮中的地位。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答案:C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79年2月,国务院批准由香港招商局在蛇口2.14平方公里土地上建立我国大陆第一个出口加工工业区。7月8日,蛇口

9、工业区基础工程建设正式破土动工。材料二1984年,深圳对粮食、棉布等商品敞开供应,价格放开。取消粮票刚开始时,深圳不少人发慌,由于发挥了价格机制和供求平衡机制的作用,深圳取消粮票后,原先预料中的风波并未发生。到1987年底,深圳放开价格的商品比例达91.5%,成功闯过了价格改革关。材料三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等地,发表南方谈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方向。深圳特区报为此发表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反响。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创建蛇口工业区的背景和意义。(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深圳价格体制改革能够实现平稳过渡的条件有哪些?深圳价格

10、体制改革对其经济体制改革进程有何影响?(3)“南方谈话”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请分别从“改革”和“开放”两个方面阐述“南方谈话”带来的深刻变化。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的重要变化。第一,主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分析;第二,注意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的有机关连;第三,注意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和综合运用。14(2012年福建卷)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艰辛探索,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国初期,陈嘉庚说:“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者,惟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民心耳”。黄炎培也说:“今吾中国至重要,至

11、困难问题,厥惟生计;曰求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厥惟教育。”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材料二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年3月)材料三1952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材料四邓小平在向外宾介绍中国改革开放的由来时说:“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

12、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郭德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据材料一概括两人共同的救国主张。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此类主张的积极意义和无法实现的原因。(2)指出材料二“城市到乡村”、“城市领导乡村”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涵。(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据此说明为什么“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4)据材料四,分析改革开放与邓小平所阐述的历史经验之间的关系。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可得出共同主张,扣紧“民族复兴”回答积极意义,抓住“民国时期”分析原因。第(2)问考查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依据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第(3)问应根据材料划

13、分为三个阶段然后再依据所学知识作答。第(4)问依据材料,阐明改革开放与历史经验之间的关系即可。答案:(1)主张:教育救国。意义: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是进步的爱国的。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此类救国主张无法实现。(2)背景:三大战役胜利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内涵:解放全中国;开展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建设。(3)变化:总体上是增长的。50年代持续增长;50年代末60年代初下降;60年代中期恢复。主要原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一五”计划完成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自然灾害等;制定并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原因: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建设经验;任务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4)关系:在总结不同历史时期各种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保障。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