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4课 第1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61813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4课 第1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4课 第1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4课 第1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4课 第1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4课 第1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4课 第1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4课 第1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艾叶,又称艾草,性味苦、辛、温,能散寒除湿。在我国传统民间医药学中,艾叶用于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时节历来就有插艾叶的习俗,期待起到驱蚊杀菌、祛邪避秽的作用。这表明(A)我国的传统节日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端午插艾的习俗推动社会和人的发展传统的医药知识能为我国中医药学发展提供丰富的养料端午插艾的习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ABCD解析“端午时节历来就有插艾叶的习俗”说明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正确。“在我国传统民间医药学中,艾叶用于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说明传统的医药知识能为我国中医药学发展提供丰

2、富的养料,正确。材料没有表明端午插艾的习俗推动社会和人的发展,排除。端午插艾只是一种传统习俗,且期待插艾就能“祛邪避秽”不属于优秀传统文化,故不选。故本题选A。2我国地名文化源远流长。比如“六尺巷”将“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谦让故事融入地名,给子孙后代以精神熏陶。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保护好、传承好、使用好有文化积淀的老地名,因为这些老地名(D)营造了特定的文化环境,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彰显地域文化特色,能实现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在文化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作为重要的文化遗存,能够与当代人生活及审美需求对接ABCD解析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保护好、传承好

3、、使用好有文化积淀的老地名,因为这些老地名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在文化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作为重要的文化遗存,能够与当代人生活及审美需求对接,正确;材料未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丰富与发展,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未体现旅游产业的发展及其根本目的,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选D。3应对疫情,习近平同志代表党和国家庄严承诺:“人民生命重于泰山!只要是为了人民的生命负责,那么什么代价、什么后果都要担当。”从尚书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到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民本思想一直存在于我们的观念中,这种深层次的文化理念是我们在做出选择时无形的“指挥棒”。这体现了(C)A民本思想是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

4、的精神纽带B民本思想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基本特征因时而变C民本思想对今天中国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D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复兴,必须全面继承民本思想解析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今天仍能激起人们强烈的民族认同感,A错误。民本思想属于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B错误。民本思想一直存在于我们的观念中,这种深层次的文化理念是我们在做出选择时无形的“指挥棒”,这说明民本思想对今天中国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C符合题意。民本思想属于传统思想,不能全面继承,应对其批判继承,D排除。故本题选C。4针

5、对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的热播,一位学者评论说,古人作诗,是带着身世经历、生活体验并融入理想志趣的,因此纵使千百年后再读,依然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这表明(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华经典诗词反映了民族独特的人文情怀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中华经典诗词能使读者得到精神滋养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同时代人们对诗词意蕴的感悟是相同的精神生活具有相对独立性,中华经典诗词能契合不同时代人们的内心ABCD解析材料不能表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华经典诗词反映了民族独特的人文情怀,故不选。诗词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至今仍为我们所喜爱,这表明优秀文

6、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中华经典诗词能使读者得到精神滋养,故入选。不同时代人们对诗词意蕴的感悟不一定是相同的,故错误。“古人作诗,是带着身世经历、生活体验并融入理想志趣的,因此纵使千百年后再读,依然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感动”,精神生活具有相对独立性,中华经典诗词能契合不同时代人们的内心,故入选。故本题选C。5随着第44个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全国博物馆的“云游”活动更加精彩纷呈。“云游敦煌”近距离畅享敦煌文化之美,云直播一日“阅”千年尽赏陕西国宝这些活动使公众足不出户也能纵横万里领略祖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传承,开阔文化眼界,尽享文化盛宴。材料表明,博物馆的“云游”活动(D)超越时空局限,促进文化内涵因时而

7、变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新文化传播的手段,扩大文化影响力让人们获得并享用文化,促进文化传承ABCD解析“这些活动使公众足不出户也能纵横万里领略祖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传承,开阔文化眼界,尽享文化盛宴”。这表明博物馆的“云游”活动创新文化传播的手段,扩大文化影响力;可以让人们获得并享用文化,促进文化传承。正确。大众传媒可以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局限。但是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基本特征不变,只有具体内涵可以因时而变。说法错误。博物馆的“云游”活动强调文化传播手段的更新,可以促进文化传播,扩大文化影响力。没有体现“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二、非选择题6阅

8、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唐诗三百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国内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投入1000多万元,把唐诗三百首做成了动画片,影片设定了三个主要角色,一个是古代老学究的形象,另外两个(一男一女)是古代学生的形象,通过他们三个人物的活动对每一首诗都进行了精辟的解读。在设计初期,他们除了翻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古籍资料,还走访了一些专家学者,在服饰、场景、器物上,尽可能地呈现历史的本来面目。把中国传统文化拍成动画片,既是对我们文化遗产的一种保护,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结合材料,说明我们今天怎样才能使传统文化更好地为现实生活服务。答案(1)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9、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2)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唐诗的学习和宣传,正是对传统文化中积极、有益的因素加以利用的表现。(3)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如果不加分析地加以继承和利用,就不能摆脱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利用动画片来展现唐诗,是变革唐诗的呈现方式,方便人们理解、加深人们的感性认识的表现。解析本题以动画片唐诗三百首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动画片唐诗三百首的制作过程及其内容特色为材料,从文化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

10、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范围未做限定,属于宏观考查。考生需结合材料与试题设问确定解题的知识角度: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待传统文化的具体要求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留和发展。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然后结合材料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创新拓展一、选择题1在江苏省徐州地区,小暑入伏后要吃“伏羊”。当地人对伏羊特别喜爱,民谣中有“彭城伏羊一碗汤,

11、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从文化角度看,这主要体现了当地人(B)A对传统文艺的继承B对传统习俗的继承C对传统技艺的继承D对传统思想的继承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徐州地区,小暑入伏后要吃“伏羊”,这是当地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风俗习惯,B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不是对传统文艺的继承、对传统技艺的继承、对传统思想的继承,A、C、D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2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观,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亮出了鲜明的底色。如“民为邦本”的执政理念,“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意识等。在此次抗疫中,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国抗疫中的重要精神力量,加速了中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步伐;也

12、在世界各地引发了共鸣,对国际联合抗疫起到了推动作用。材料主要说明(B)文化的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保持不变ABCD解析材料未体现文化创新与发展问题,排除。“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国抗疫中的重要精神力量,加速了中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步伐;也在世界各地引发了共鸣,对国际联合抗疫起到了推动作用”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也说明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符合题意。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保持不变”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3年画

13、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其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1949年以后,新年画继承了旧年画的许多优良传统,摒弃了旧年画中的一些迷信、落后的内容,打破了旧年画的一些固定程式,大胆借鉴其他画种的表现手法,年画的面貌焕然一新。现在春节挂贴年画在我国城乡仍很普遍。材料表明(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思想应该与时俱进传统文化改变后会促进社会发展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ABCD解析中国年画的发展历程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能够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符

14、合题意。年画属于传统文艺,不属于传统思想,与题意不符。并非传统文化改变后就会促进社会发展,传统文化只有顺应时代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才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4“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道出了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藏医药浴法”保护与发展的真谛。这要求我们在保护和传承藏医药浴法时做到(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移风易俗,自觉剔除ABCD解析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

15、今用,正确。“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是我们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材料反映的是传统文化,不符合题意。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材料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藏医药浴法”很显然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5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中一些经典名句至今仍家喻户晓,例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表明(B)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都起积极作用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ABCD解析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是指传统文化保留其基本特征,并不断被赋予新

16、的内涵。家喻户晓的经典名句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延续至今得到继承和发展,表明了。说法错误,排除;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人和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故排除。6记忆中的除夕夜,全家人围炉夜话:仁爱亲情,长幼有序、礼数有方。如今的春节,人们忙着在群里抢红包、在网络上看春晚、在微信圈里发祝福。人们纷纷感慨:年味淡了。人们对年味的留恋更深层次的是(C)A对数字化生活方式冲淡年味的担忧B对传统年俗的固守与坚持C对春节折射的传统文化内核的留恋与珍视D对记忆中除夕夜的回忆与怀念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材料中体现的是对过去的传统文化的留恋和重视,而不是担忧,A不符合题意。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会因时而变,B错误。如今

17、的春节与记忆中的除夕夜相比,人们纷纷感慨:年味淡了,这从更深层次方面折射出了人们对传统文化内核的留恋与珍视,C符合题意。对记忆中除夕夜的回忆与怀念,从更深层次角度来说,不如C更能体现材料的意境,D不符合题目要求。故本题选C。7近年来,旅游名城登封市与乡村振兴、华夏历史文明传承相结合,统筹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突出中原特色,保护修复改造传统村落,初步形成了美丽乡村、传统村落等旅游新业态,成功延伸了文化旅游的产业链条。下列选项中,对上述做法评价最恰当的是(A)A保护开发并举,传统村落再换新貌B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传统村落经济价值C时不我待,保护传统村落刻不容缓D突出文化民族性,努力保护文化多样

18、性解析A符合题意,旅游名城登封市与乡村振兴、华夏历史文明传承相结合,统筹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突出中原特色,保护修复改造传统村落,初步形成了美丽乡村、传统村落等旅游新业态,成功延伸了文化旅游的产业链条。这说明保护开发并举,传统村落再换新貌;B不合题意,材料表明的并不仅仅在于实现传统村落经济价值,还包括文化价值;C不合题意,材料强调保护修复改造传统村落,而不是仅仅“保护传统村落”;D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文化民族性。故选A。二、非选择题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当前全国越来越多的地方倡导分餐制以及公勺、公筷。但有人对此表示异议,他们认为:“合餐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我们中国人向来重视家庭,

19、讲究亲情,大家不分彼此一起吃,这才显亲近。”其实,分餐制在中国至少有三千年的发展历史,直到唐代后,才逐渐开始转变成合餐制。不过,与现代分餐制不同的是,中国古代实行分餐制更多的是考虑的礼仪、尊卑等级等因素,与今天我们强调的“健康”“卫生”“安全”等理念没有丝毫关系。今天我们倡导的分餐制以及公勺、公筷,更符合现代社会的理念,这种饮食方式既有亲情的气氛,又不失卫生与健康,而且弘扬了优秀的饮食文化传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对待合餐这一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答案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合餐这一传统饮食文化对于增进亲情、维系家庭和睦、构建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意

20、义。对待传统文化,要分辨其中的精华与糟粕。对于合餐增进人们感情的积极因素应当继承、发扬,而对于其中不符合现代生活理念的因素则应当加以改造和剔除。传统文化只有因时而变才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要对合餐这一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倡导更符合现代社会理念的分餐以及公勺、公筷,既增进亲情,又保障健康与安全。解析本题以“当前全国越来越多的地方倡导分餐制以及公勺、公筷”为背景,属于措施类主观试题,材料“合餐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我们中国人向来重视家庭,讲究亲情,大家不分彼此一起吃,这才显亲近”说明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材料“不过,与现代分餐制不同的是,中国古代实行分餐制更多的是考虑的礼仪、尊卑等级等因素,与今天我们强调的健康卫生安全等理念没有丝毫关系”说明对待传统文化,要分辨其中的精华与糟粕。材料“今天我们倡导的分餐制以及公勺、公筷,更符合现代社会的理念,这种饮食方式既有亲情的气氛,又不失卫生与健康,而且弘扬了优秀的饮食文化传统”说明传统文化只有因时而变才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