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地球仪上的经线( )A.都是圆 B.长度相等 C.指示东西方向 D.与纬线斜交【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地球仪是正球体,地球仪上的经线都是半圆,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所以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与纬线相垂直。考点:经线的特点2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A.6375千米 B.6371千米 C.6378千米 D.6336千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地球的极半径是6357千米,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2、。考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厘米。运用所学知识回13答题。3该地球仪地轴与(底座)水平面的夹角约为( )A23.5 B30 C60 D66.54该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 )A1/500000 B1/1000000 C1/10000000 D1/500000005在此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约为( )A20厘米 B40厘米 C60厘米 D80厘米【答案】3D 4D 5A【解析】试题分析:3(底座)水平面相当于地球的公转轨道-黄道平面。地球绕日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它与黄道平面之间始终保持66.5的夹角,D正确。4比例尺=图
3、上距离/实际距离,地球的赤道实际长度大约为40000千米,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厘米,由此可以计算出该地球仪的比例尺=80厘米/40000千米=1/50000000,D正确。5根据所学的有关经纬网的知识可知,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的实际距离应该为1/4赤道的长度,即10000千米,再根据上题中计算出的比例尺的大小,可以计算出在此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约为20厘米。(也可以根据所学的有关经纬网的知识,可知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的距离=1/4赤道的长度=80厘米1/4=20厘米)考点:地球运动;比例尺的计算6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能证实( ) A.“天圆地方” B.“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C.
4、“地球是一个球体” 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古时候的人,由于活动的范围很小,只看到自己生活地区的一小块地方,因此单凭直觉,就产生了种种有关“天圆地方”的说法。 伴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各种知识的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大地在大范围内不可能是平坦的,而应该是弯曲呈弧形的。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特别是1519-1521年,麦哲伦率领的一支船队,环绕地球航行一周成功,这为大地是球形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伴随着近现代的科技发展,人类通过发射卫星等科技手段,证明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考点:地球的形状7某船上有一人面向北方,看见北极
5、星出现在地平线上,此时他的右边是西半球,左边是东半球,这时该船的地理坐标是( )A西经20,纬度0 B经度180北纬90C经度0,北纬90 D东经160纬度0【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160E和20W,此人面向北方,右边即东侧是西半球,左边即西侧是东半球,可知经度为160E;北极星出现在地平线上,即北极星的仰角为零,北极星的仰角等于该地的纬度,可知该地位于赤道上,故D正确。考点:经纬网的判读下图示意北半球夏季4个气旋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气旋( )A、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 B、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C、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D、生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9影
6、响气旋移动路径的主要是( )A、东南信风 B、副热带高压 C、极地东风 D、北赤道暖流【答案】8D 9B【解析】试题分析:8根据图中经纬度可判断,位于大西洋,故不会影响南亚地区;该图为北半球,故从西南向东北移动;为自西向东移动,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同;发源于太平洋的低纬度地区,属于太平洋热带洋面,故D正确。9该海域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陆地升温快,盛行上升气流,形成低压中心,副热带高压被陆地上的热低压切断,从而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受其影响,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即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从而影响气旋移动路径;东南信风带位于南半球,极地东风带位于高纬度地区,北赤道暖流位于赤道附近,对大气的
7、运动影响均很小,故B正确。考点:常见的天气系统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23.5,最大时可达24.24,最小时为22.1,变动周期约4万年。读“黄赤交角变动时回归线和极圈的变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黄赤交角为24.24时()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B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C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D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小11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移动周期约4万年 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最小纬度为22.1A B C D【答案】10B 11C【解析】试题分析:10黄赤交角的度数=回归线的度数=90-极圈的度数。当黄赤交角为24.24时,即黄赤
8、交角变大时,回归线度数增大,极圈度数减小,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温带地区)范围缩小,故B项正确;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地区)范围扩大,故A项错;极圈与极点之间(寒带地区)范围扩大,故C项错;地球上存在极昼和极夜的范围扩大,故D项错。11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同时也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即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呈现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回归运动的移动规律,正确;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周期是一个回归年,即365天5时48分46秒,4万年是黄赤交角的变动周期,错;太阳直射点最小的纬度应是赤道,即0,错。考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甲、乙、丙三艘轮船从所在海域同时沿图示方
9、向驶向180经线,若时速相同则( )A同时到达 B到达的顺序是甲、乙、丙C到达的顺序是甲、丙、乙 D到达的顺序是丙、 乙、甲13若甲船于8月21日10时(区时)起,经过1小时40分越过了180经线,则此时它到达地点的区时是( )A8月20日8时20分 B8月20日11时40分C8月21日11时40分 D8月22日11时40分【答案】12C 13B【解析】试题分析:12纬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若跨越相同的经度,纬度越低经过得距离越长,即甲、乙、丙到180经线的距离为乙丙甲。若时速相同,则到达的顺序是甲(距离最短)、丙、乙(赤道上距离最长)。13甲船位于东十二区,越过180经线之后进入西十二区。
10、东西十二区都采用180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区时,故东西十二区的时刻数相同,但日期不同,由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一天。若甲船于8月21日10时(区时)起,经过1小时40分越过了180经线,时刻过了1小时40分,日期减一天,因而它到达地点的区时是8月20日11时40分。考点: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时间的计算某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H=-,其中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下图示意某地北京时间18时的太阳位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4该地经度为( )A、30E B、30W C、60E D、60W15该地纬度可能为( )A、10N B、10S C、50N D、50S【答案】14A 1
11、5C【解析】试题分析:14由题目可知此时北京时间为18时,北京时间采用120E经线上的地方时。该图表示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当地地方时为12时,可知两地相差6小时,经度相差90,当地时刻晚,故应位于北京西侧,可知该地的经度为30E,A项正确。15因为题干并没有交代图示为具体哪一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因此根据题目中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夏至日和冬至日的当地纬度即可。夏至日:45=-23.5,计算出该地纬度为68.5;冬至日:45=+23.5,计算出该地纬度为21.5,即该地的纬度介于21.5和68.5之间,只有C和D项符合。再依据图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可确定该地为北半球,只有C项符合。考点
12、:时间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开心超人住在30N,120E。有一天他想拜访住在地球另一端的甜心超人,并决定“遁地”前去,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6当他钻出地球另一端时,到达的位置为下图中的( )A B C D17如果开心超人改乘时速为2 000千米的“旋风”飞行器,沿着最短路线飞往甜心超人家中,飞行时间大约需要( ) A5小时 B8小时 C10小时 D20小时【答案】16D 17C【解析】试题分析:16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即对趾点,两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开心超人的地理位置为30N,120E,经过地心与之对应点的地理坐标为30S,
13、60W,因此正确;点地理坐标为(90W,30N),点的地理坐标为(150E,30S),点的坐标为(135E,60N)。17从开心超人家到甜心超人家的最短路线正好为地球的半个大圆,即相距大约为2万千米,用路程除以速度即可得出飞行时间大约10小时。考点:经纬网的应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8有关图中M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西半球东十一区 B位于东半球东十一区C位于太平洋上,属于大陆岛 D位于大西洋上,属于珊瑚岛19图中岛屿M的面积约为( )A325平方千米 B3025平方千米C6025平方千米 D9025平方千米【答案】18A 19B【解析】试题分析:18图中M岛位于166E-东经16630
14、E,030S10S之间,属于西半球中的太平洋海域,位于热带,且面积较小,有可能是珊瑚岛;时区数=经度数/15,故M岛属于东十一区,A正确。19该岛屿位于赤道附近,经纬度各跨0.5,故南北距离和东西距离约为55千米,可大致计算出面积。考点:经纬网的判读及应用北京时间3月22日7时,一架飞机从上海历经8小时飞抵P城市,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上海到P城市的航程大约是5500kmB. 抵达后,机组人员需要调整时差C. 当日,P城市昼长比上海长1小时左右D抵达时,机组人员发现P城市日影在东南方向21图示区域沿箭头方向由M到N,增大的是( )A年降水量 B植物蒸腾量C
15、年太阳辐射总量 D每公顷草场牧羊量【答案】20D 21D【解析】试题分析:20上海的纬度约30N,读图,P地纬度约31S,两地的纬度差约61,纬度每差1,距离是110千米,因两地经度差较小,故不考虑经度差,两地距离约6710千米,故A错;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是相同,两地经度相近,故不需要调整时差,B错;此时为3月22日,临近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附近,全球各地昼夜接近等长,C错;起飞后经8小时到达P地,此时北京时间即120E上的时间是15时,P地为11553,地方时约为14时48分,P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太阳此时位于西北方向,所以日影朝向东南方向,D正确。21读图,根据海陆轮廓判断,图示区为澳大
16、利亚,P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较多。 N地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很少,所以由M到N太阳辐射总量增大,C对;年降水量减少,A错;植物逐渐减少,蒸腾量减少,B错;由于降水减少,每公顷草场产草量少,牧羊量减少,D错。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区域自然地理环境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和地形剖面图(单位:m),回答下列问题。22左图中剖面线AB和MN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 )A. 和B. 和 C. 和D. 和23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米时,图示范围内将出现( )A. 一个岛B. 两个岛C. 三个岛 D. 无岛【答案
17、】22D 23D【解析】试题分析:22从等高线示意图分析,沿AB线,两条线的交点两侧等高线凸向高值,说明其两侧地势较低,应为山谷,则交点处地势较高,所以对应右图中的点;沿MN线,该点两侧较高,均在250m以上,则交点处地势较低,对应右图中的点,故选D。23从等高线示意图分析,海拔150m以下的区域将被淹没,其范围形成水带,而其中没有高地出露,形不成岛屿,故选D。考点:等高线的判读及应用下图为中纬度某区域图,图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等温线,完成下列问题。24图示区域可能是( )A.南半球的山脊 B.北半球的山脊 C.南半球的山谷 D.北半球的山谷25若图示区域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18、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1月b地降水比a地 多 B.7月a地光照比b地充足 C. a、b两地的温差可能是3 D. a、b两地相距10公里。【答案】24D 25A 【解析】试题分析:24等高线由数值低的地方向数值高的地方凸出,中间海拔比两侧低,可判断是山谷,等高线曲率最大的地方就是谷底。仔细分析等高线与等温线的关系,由于地形的影响,西边(左边,海拔低)等温线的温度应该比东边(右边,海拔高)的温度高。以500米等高线为例,在海拔相同的500米高度上,山谷北坡气温比南坡气温高,根据比例尺判断,图上区域纬度跨度很小(南北不到10KM),纬度因素对南北气温影响不大,那么南北温度的差异应该是坡向引起
19、的,说明河谷的北侧是阳坡(坡面朝向太阳)气温高,南侧是阴坡(坡面背向太阳)气温低,山谷(河谷)的南北坡坡向与山脉的坡向相反(山之南水之北同属阳坡),所以该地应该位于北半球,故选D。25若图示区域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则该地为地中海气候,据上题分析,该地在北半球,1月降水受盛行西风带(西南风)影响,b地位于山谷迎风坡,a地位于山谷背风坡,所以b地降水比a地多 ;7月该区域晴天为主,b为阳坡,光照比a充足;两条等温线与两条等高线相交于谷底,两交点海拔相差500米,温度相差约3,因为对流层的温度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0C,也就是说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温差为3,a、b两地位于两条等温线之间,温
20、差应该小于3;图中比例尺表示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千米即1公里,ab之间图上远没有10厘米,故选A。考点:等值线图的判读;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表下杭州(1981年全市人口为525万)和武汉(1981年全市人口为590万)1981年至2000年城市人口(单位:万人)增长状况,据表回答下列问题。年份全市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杭州1981199057-5.535.327.219912000105-6.68724.6武汉1981199099-0.971.528.4199120001155.0102.17.926两城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A.杭州19811990 B.武汉19811990C.杭州19
21、912000 D.武汉1991200027据表可以看出,1981年至2000年两城市( )A.中心区人口持续减少 B.第二产业比重明显下降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郊区城市化明显【答案】26C 27D【解析】试题分析:26人口增长率等于人口增长量与当年的人口总量之比,杭州19811990的人口增长率为57/525*100%10.9%,武汉19811990的人口增长率约为99/590*100%16.8%,杭州19912000的人口增长率为105/525+57*100%18.0% ,武汉19912000的人口增长率为115/590+99*100%16.7% ,故C正确。27由表中数据可看出,武汉1
22、9912000年,市中心区的人口在增加,A错;两城市人口均增加,说明两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在提高,城市中重点发展第二、三产业,故B错;逆城市化现象指的是城市中心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和生活质量下降,居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迁出市中心,从而造成市中心区衰落的现象,表中数据显示城市郊区人口增加较快,说明目前出于郊区城市化阶段,即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C错,D正确。考点: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的部分农业信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8该区域耕地利用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化,复种指数下降 B城市扩张,土地变更用途C过度利用,土壤肥力衰退 D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土地抛荒2
23、9图示现象可以反映我国A农业技术水平下降 B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 C人口老龄化严重 D粮食生产压力减小【答案】28D 29B【解析】试题分析:28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稳定的天气特征,不会短时间发生明显变化,A错;题目中土地利用类型没有变,仍是耕地,说明不是土地变更用途,B错;图中耕地利用率下降,说明不是过度利用,土壤肥力衰退,C错;图中显示耕地利用率呈下降趋势,而60岁以上农民占总农业劳动者的比例持续上升,说明青壮年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从而使土地抛荒,D正确。29青壮年劳动力主要迁往城市,从事经济效益更高的第二、三产业,农业留守老人成为主要农业劳动力,说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加快,
24、B正确;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A错;图中反映的是60岁以上农民占总农业劳动者的比例,并不能说明人口老龄化严重,C错;耕地利用率下降,说明年内累计耕作面积下降,会使粮食生产压力增大,D错。考点:区域产业结构变化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30关于图中P、P最佳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最大的环境承载力 B.环境人口容量 C. 人口的合理容量 D.最小的环境承载力31图中反映了( )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当人口规模小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当人口规模大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
25、质量的下降A. B. C. D.【答案】30C 31C【解析】试题分析:30人口合理容量是根据现有的消费水平,参照可预见的生活及生产力水平、资源储量和消费量变动情况,估算的未来某一时期某一区域所能容纳的最适宜的人口规模。根据图示分析,达到最佳人口规模时,生活质量最高,与之符合的只有人口合理容量,所以选C项。31观察图发现,在P和P之前,即当人口规模小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规模增加,生活质量上升,当人口规模超过P和P后,即当人口规模大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规模继续增大,生活质量下降;不能用完全的正相关和负相关解释,叙述合理的只有C项。考点:人口合理容量读下图,曲线、分别表示中国西南某区域石漠化、
26、环境人口容量、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的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32该区域最不可能是( ) A地表崎岖,峰林广布 B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 C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D多溶洞、天坑等,旅游资源丰富 33图中曲线先升后降的主要原因是( ) A上升:植树造林;下降:砍伐森林 B上升:环境改善;下降:生态破坏 C上升:人口增长;下降:计划生育 D上升:科技进步;下降:资源减少【答案】32C 33D【解析】试题分析:32该区域位于西南地区,可能分布有石灰岩,受流水的侵蚀和溶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使地表崎岖,峰林广布,多溶洞、天坑等,旅游资源丰富;石灰岩空隙大,所以地表水易下渗,导致地表水缺乏,地下水滚滚
27、流;该地区土壤多是由岩石风化形成的,土层很薄,土壤贫瘠,故选C。33从图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分析,持续上升,应为石漠化;先上升后下降,应为环境人口容量;和都下降,表示生物多样性和森林覆盖率。所以先上升,表示环境人口容量增加,是因为科技进步,而环境人口容量下降,则是因为资源减少。故选D。考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城市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发展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读“某城市空间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34图中四个阶段按时间的发展演变顺序,正确的是()。A BC D35图中四个阶段表明()。A阶段以农业生产为主,城市等级不明显B阶段区域以小城镇为主,
28、区域内部经济差异比较小C阶段逆城市化格局已经出现,现代化交通网络形成D阶段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化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答案】34C 35B【解析】试题分析:34区域城市的发展是一个由少到多,中心城市由小到大,城市之间的联系日渐密切的发展过程。图中为郊区,并未出现小城镇和城市;图出现中心城市和小城镇,但彼此之间联系并不密切;图中城市和小城镇之间联系日益密切,图形成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并出现卫星城。35阶段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应以第二产业为主,出现中心城市,城市等级明显;阶段区域城市分布均匀,说明内部经济差异较小;阶段为城市化起步阶段,城市和小城镇之间的交通并不完善;阶段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29、为加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化问题严重。考点: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当前,轿车正逐步进入普通百姓家庭,成为大众消费的热点。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36轿车销售商店的区位较适宜选择在()。A中心商务区 B居民区C商业区 D交通方便的城乡接合部37不同等级城市每百户拥有的汽车数量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经济愈发达,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多B人口密度愈大,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多C公共交通愈发达,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少D城市空间面积愈大,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多【答案】36D 37C【解析】试题分析:36轿车销售商店占地面积大,且有噪声污染,不适宜建在市中心和居民区,在交通方便的城乡接合部地价较低,且交通便利,较为合适。37由
30、图可知,城市等级越高,家庭拥有汽车数量越少。原因是在特大城市公共交通发达,家庭成员出行方便,不一定要拥有汽车,因而数量少。考点:城市功能分区下图为我国某农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8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混合农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39如果利用该农场产品,可发展( )A.电子装配工业 B.饲料加工工业 C.建筑材料工业 D.服装加工工业【答案】38A 39B【解析】试题分析:38根据图中各地块的利用类型可知,种植业(水稻、花卉、蔬菜)与畜牧业(牧草、渔塘)所占的土地面积相差不大,所以该农场为市场适应性强的混合农业。39该农场的产品中作物
31、秸秆丰富,适合于发展饲料加工工业,B对。其他工业所需要的原料,在该农场中不能显示有相应的产品,A、C、D错。考点:农业地域类型的判读;工业区位因素40读下图三角形坐标图,其中A、B、C分别表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次产业所占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地区,根据三地产业结构比较分析,下列叙述最可能正确的是( )A. 两地第一产业比重都高,均占其产业比重的80%。B. 一般来说,地城市化水平最高,经济水平最高。C. 两地工业化程度相当,两地经济发展程度相差不大。D.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变化,一般遵循由到再到的过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经济发展水平与三大产业比重有关。读图可知
32、,地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约占50%,第二产业约占30%,第三产业约占20%,经济落后,属于产业结构发展的初期阶段;地第二产业比重最大,约占50%,第一产业约占30%,第三产业约占20%,经济水平逐渐提高,属于产业结构发展的中期阶段;地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约占50%,第一产业约占20%,第二产业约占30%,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是产业结构发展的成熟阶段。D正确。考点: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阶段图甲为“某区域产业链示意图”,图乙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41从工业布局角度看,该产业链最适合位于图乙中的()A工业区A B工业区B C工业区C D工业区D42该产业链的形成体现了()A不同工序的生
33、产协作 B商业贸易的联系C零部件工厂的联系 D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联系【答案】41C 42D【解析】试题分析:41从产业链可知,该产业为高新技术产业,其布局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科技、现代化交通、环境。工业区C靠近高教文化区,科技力量强;有公路经过,交通便利;位于河流上游,邻近公园,环境质量好,适宜布局该产业。42芯片制造、软件开发等属于生产环节,属于第二产业;运营商用户属于销售环节,属于第三产业;该产业链将生产与销售结合了起来,联系了第二、三产业。考点:工业布局;工业联系66号公路(Route 66),由伊利诺州的芝加哥一路连贯到加州的洛杉矶,始建于1926年11月11日,1985年退役。读下
34、图结材料完成下列问题。43下列关于66号公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公路的修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仍是美国人口迁移的重要通道 海拔高,地形起伏大是该西段公路建设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旅游业的发展是该公路修建的主要因素A B C D44有关66号公路沿线自然带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路中部穿过美国的冬小麦产区B公路全线缺失亚热带的自然带类型C芝加哥地区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是美国重要的玉米带D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加州沿海农业由放牧业转变为以蔬菜、水果、乳酪为主【答案】43D 44A【解析】试题分析:43该公路始建于1926年,当时机械化水平低,故需要大量的修路工人,公路建成后,还有养路
35、和其它相关的工作,从而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正确;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州际公路的修建和投入使用, 66号公路逐步遭到遗弃,不再被使用,1985年6月27日,在“美国公路系统”中被正式废除,错;公路穿过西部落基山区,所以海拔高,地形起伏大是该西段公路建设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对;加强东西部联系是该公路修建的主要因素,错。 44读图,线路中部穿过美国中部的冬小麦产区,A正确;公路西端的洛杉矶是地中海气候,属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错;芝加哥位于美国东北部五大湖附近,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由于纬度高,热量条件差,且土壤贫瘠,不适合粮食作物的生长,但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故是美国重要的乳畜带分布区,
36、C错;加州沿海农业由放牧业转变为以蔬菜、水果、乳酪为主,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D错。考点: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沪汉蓉高速铁路,亦称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是中国一条兴建中的高速铁路,全长2 078 km,由上海出发,途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等城市,到达成都。据此完成下列问题。45沪汉蓉高速铁路修建的决定因素是()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 C国防因素 D科技因素46下列有关沪汉蓉高速铁路修建的说法错误的是()A将填补中国陇海和浙赣线之间无横向铁路的空白,提高中国铁路的灵活性B把上海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C有利于加强东中西部地区之间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有利于东中西部资本、技术、人力资源
37、跨区域快速流动【答案】45B 46B【解析】试题分析:45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有科技因素作为后盾,自然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越来越小,而经济因素成为铁路建设的决定因素。B正确。46沪汉蓉高速铁路的建设,将填补中国陇海和浙赣线之间无横向铁路的空白,大大提高中国铁路的灵活性;有利于把川渝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东中西部资本、技术、人力资源跨区域快速流动,加强东中西部地区之间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故B错误。考点:交通运输的区位条件;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012年3月1日起,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北京市民生活垃圾如果不分类就可能会被多收费。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38、。47在北京,城市垃圾正以年均8%的速度递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 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城市法规的不断完善 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A B C D48对城市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的意义有()。改善城市环境抑制臭氧消耗节约自然资源增加耕地面积A B C D【答案】47D 48B【解析】试题分析:47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以及完善的城市法规都会减少城市垃圾;而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则会使城市垃圾增加。48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可以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又可减小垃圾处置量,从而改善城市环境、节约自然资源;臭氧消耗增加主要是使用制冷设备产生的氟氯烃化合物导致的,与垃圾
39、分类回收无关;垃圾分类回收与增加耕地面积无关。考点:区域环境保护读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49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会导致()。A资源的破坏与短缺 B经济的持续发展C更多的新资源出现 D自然资源持续提供物质和能量50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因有()。自然资源都是可再生资源 人口剧增经济发展的需要 人类错误的认识A B C D【答案】49A 50C【解析】试题分析:49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会导致资源的破坏和短缺。50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资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人口的激增使得人类需要更多的资源来维持生存;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资源;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类存
40、在着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认识。故C正确。考点:区域可持续发展评卷人得分二、双选题(题型注释)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题型注释)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题型注释)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题型注释)51(7分)下图是“太湖平原某大城市平面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由图可知,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明显受_因素的影响。(2)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拟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大型超级市场、蔬菜基地。请分析其选址的有利条件。拟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的有利条件:_。拟建大型超级市场的有利条件:_。拟建蔬菜基地的有利条件: _。【答案】(1)交通(2)靠近铁路
41、、公路,交通便利;位于郊区,地租便宜接近市中心,市场广阔;靠近公路,交通便利靠近城市,市场广阔;靠近公路,交通便利【解析】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城市主要向北扩展,原因是北方地势平坦开阔,便于城市建设和发展交通。北方有铁路、公路等交通路线,故城市空间形态变化明显受交通因素的影响。(2)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占地面积大且主要为批发业,故应考虑交通和地租两个因素;大型超级市场为零售业,需考虑交通和市场两个因素;蔬菜种植属于城郊农业,需考虑市场和交通两个因素。考点:城市空间结构;产业布局52(8分)如图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两地比较,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更好的是_地;
42、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_。(2)我国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气候条件是_,不利条件主要是_。因此,加强_工程建设是实现农业稳产的保证。(3)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与地相比,其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有_。【答案】(1)水源(2)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旱灾害频繁水利(3)商业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解析】试题分析:(1)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热量和水分,两地比较,低纬度更低,热量和降水条件更好;地位于我国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发展农业的制约性因素是水源。(2)我国东部有大面积的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水稻生长;由于夏季风进退规律和进退异常,导
43、致降水变率大,易造成水旱灾害;因此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是实现农业稳产的保证。(3)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地广人稀,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产品主要面向市场,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属于商品谷物农业。考点: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53(10分)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A图表示的是在_作用下形成的_地貌。(2)B图是_地貌,往往形成于_地区。近年来由于人类的_等不合理的活动,造成B图中的景观出现不断蔓延、扩大的趋势。治理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为_。(3)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C图中的地形是五种基本类型中的_ _,判断理由是_;图上的地质构造是_,判断理由是_;此处地形的形成原因是_。【答案】(1)流
44、水沉积三角洲(平原)(2)沙丘干旱、半干旱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退耕还林还草,严禁过度放牧(3)丘陵地势起伏不大,坡度比较和缓,等高线数值小于250米向斜中心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致密(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解析】试题分析:(1)A图为河口三角洲,是由于地势平坦,河流流速缓慢,泥沙沉积形成的。(2)B图是沙丘地貌,往往形成于风力作用较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人类过牧、过樵、过垦等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保护植被是治理土地荒漠化的根本措施。(3)由图中等高线可看出,该地海拔低于250米,坡度较和缓,应为丘陵地形;根据图中岩层的新老关系可判断,该地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应为向斜构造;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是一种地形倒置的现象。考点: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