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一 环境污染问题 考点二 生态环境问题 考点三 资源开发问题 专题过关检测 选修环境保护 考点一 环境污染问题思维线索题点突破例(2014江苏高考)我国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表明: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镉、汞、铅 3 种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如图为甲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壤中 4 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及用此 4 种元素计算出的综合污染指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土壤中镉、汞、铅 3 种重金属污染物分布特点的成因是_。(2)甲城市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情况空间分布特点是_。(3)甲城市矿冶区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的两种重金属元素是_,其原因是_。(4)土
2、壤污染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主要影响是_。为防止我国土壤污染加剧并修复已污染的土壤,需采取的措施是_。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镉、汞、铅 3 种重金属污染物的分布规律为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逐渐升高。主要是因为我国东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大,产生的土壤污染物多,而西南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分布较多。第(2)题,由图中的折线可知,矿冶区和居民区污染严重,开发区和风景区污染较轻。第(3)题,由图可知,甲城市矿冶区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的两种重金属元素是铅、镉。主要原因是矿冶区工业比较多,污染严重。第(4)题,土壤污染会降低土壤生产能力,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措施主要从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治理、开展污
3、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环保意识等方面分析。答案(1)东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大于西北地区,产生的土壤污染物多;西南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分布较多(2)矿冶区和居民区污染最严重;开发区和风景区污染较轻(3)铅、镉 矿冶区工业污染严重(4)降低土地生产力(破坏土壤资源);影响农产品质量和数量 健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加快修复已污染的土壤;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环保意识重难点拨 环境污染问题形成原因 危害 防治措施 水污染 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 影响工业生产、人民生活,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影响动植物繁殖 保护水源、限制污水排放、
4、建污水处理厂、合理布局工业生产、提高环保意识 大气污染 人为原因: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出的大量粉尘和酸性气体自然原因:特定的气象和地形条件会加重大气污染 危害人体健康,污染土壤、生物,腐蚀建筑物 节约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发展洁净煤技术;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植树造林,加强绿化等 重难点拨 环境污染问题形成原因 危害 防治措施 固体废弃物污染 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排放的生活垃圾和工业等生产活动排出的生产垃圾 污染大气、水体、土壤,占用耕地,影响环境卫生,危害人类健康 填埋、焚烧、堆肥、分类处理并回收利用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商业活动、娱乐等 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损伤
5、听力,诱发各种疾病 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接受者的保护 演练冲关1(2017扬州考前调研)图 1 为 2016 年我国土壤风险等级分布图,图 2 为 2014 年我国土壤污染调查状况。据图分析下列问题。(1)我国土壤污染风险等级分布特征是_。(2)从农业用地类型看,_土壤污染较严重;从污染源看,_土壤污染较严重。(3)固体废弃物除产生土壤污染外,对环境造成的其他影响有_。(4)我国土壤镉污染超标率高,影响大,为减轻该污染应采取的防治措施有_。解析:第(1)题,直接据图 1 分析可知,等级分布不均匀,南方重于北方,东部重于西部,经济发达地区重于落后地区。第(2)题,据图分析可知,东部重于西部,
6、东部地区为耕地主要分布区,耕地土壤污染较为严重;从污染源来说,重污染企业土壤污染较严重。第(3)题,固体废弃物还占用土地、污染地下水、污染空气、传播疾病等。第(4)题,镉污染属于重金属污染,加强监测和预报;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和换新土等。答案:(1)南方重于北方,东部重于西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华北地区等地最严重(2)耕地 重污染企业(3)占用土地;淤塞河湖水道,污染水质;污染大气;传染疾病,损害健康(4)首先控制和消除各种土壤污染源;挖去受污染的土层,换上新土,以根除污染物;加强土壤环境的监测和预报,制定并完善应急机制2(2017苏常锡镇四市二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乌兰巴托是
7、世界上冬季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冬季寒冷漫长,供暖期长达 8 个月,据统计,乌兰巴托市半数以上居民冬天主要靠烧煤取暖,城郊棚户区为了取暖,大量焚烧垃圾。乌兰巴托市有超过 10 万辆机动车,且大部分都是从韩国和日本进口的二手车,所排废气加重了该市的空气污染。乌兰巴托市四面环山,基本无风。据报道,乌兰巴托市区被污染的空气中含有铅和放射性物质。材料二 如图为乌兰巴托冬季某一天的大气污染情况。(1)首 都 乌 兰 巴 托 城 市 空 气 质 量 的 地 区 差 异 表 现 为_,该市污染来源主要有_。(2)分析该市空气质量差的原因_。(3)请你结合该国实际情况,提出防治雾霾应采取的措施。解析:第(1)
8、题,直接据图分析可知,北部污染大于南部,据材料分析可知,该市污染源主要有燃煤、焚烧垃圾和尾气排放。第(2)题,从污染源的种类、地形(四面环山,基本无风)和气候(冬季降水较少)等三方面分析空气质量差的原因。第(3)题,从控制污染源排放(集中供暖、尾气达标排放)、立法和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合理化的措施。答案:(1)该市北部污染明显大于南部 燃烧煤炭、汽车尾气、焚烧垃圾(2)地处谷地(盆地),空气流通不畅;冬季降水较少;人口集中,经济贫困,居民冬季取暖只能用煤炭或木柴;且二手车不能达标排放等(3)集中供暖,减少居民散乱燃煤和木柴;控制二手车进口,加强车辆达标排放;植树种草,改善生态;加强环保宣传,提高
9、环保意识;加强行政立法和管理执法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考点二 生态环境问题思维线索题点突破例 1(2017江苏高考)渤海湾湿地资源丰富,是候鸟红腹滨鹬迁徙途中最重要的营养补给站,21 世纪以来,其全球数量不断减少,平均寿命不断缩短。如图为渤海湾海岸线长度变化及空间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主要有_。(2)20002010 年渤海湾岸线长度变化的主要特征有_,其原因有_。渤海湾岸线变化对红腹滨鹬生存环境的影响有_。(3)为改善红腹滨鹬的生存环境,保护渤海湾湿地的措施有_。解析 第(1)题,需要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湿地的功能,湿地可以净化水质,维持生物多样性。第(2)题
10、,从图中可以看出自然海岸线变化不大;人工海岸线因围海养殖、填海造陆而总体增加;分析海岸线变化原因可知,海岸线变化造成了红腹滨鹬栖息地减少、食物来源减少,也会造成环境污染。第(3)题,保护湿地的措施主要有加强宣传、提高人们湿地保护意识、依法加强管理、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等。答案(1)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2)人工岸线总体增加;自然岸线变化不大 围海养殖;填海造地 栖息地减少,食物来源减少;环境污染加重(3)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依法管理;提高湿地保护意识等(任答一点)例 2 (2013 江 苏 高 考)2013 年 3 月 89 日,沙尘天气横扫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局部地区出现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天
11、气。如图是此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次沙尘天气过程,a 地与 b、c 两地相比,a 地沙尘更强的自然原因有_。(2)沙尘天气对 b 区农业生产的影响有_。(3)减轻沙尘危害的可行措施有_、_。A建防风林削弱近地面风力B发展灌溉增加地面湿度C农作物留茬增强抗风蚀能力D硬化地面抵抗风蚀(4)针对沙尘暴这一环境问题,江苏省中学生适合的参与方式是_。解析 第(1)题,a 地与 b、c 两地相比位置更深入内陆,气候更干燥,也就是说更具备形成沙尘暴的条件。沙尘暴形成的条件主要包括地表条件、气象条件。地表条件包括植被状况和沙源地状况,气象条件包括风力和大气层结等。第(2)题,沙尘
12、暴灾害主要包括大风和沙尘,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应考虑对农作物的损坏和对土地的损坏两个方面。第(3)题,针对沙尘暴形成的条件提出治理措施,解答本题时还要注意“可行”二字,因为 B、D 两个选项也能抑制沙尘暴,但是在缺水的内陆地区发展灌溉是不可行的,而硬化地面成本太高,更不可行。第(4)题,针对沙尘暴这一环境问题,江苏省中学生的参与方式可以是宣传教育、经济支持等。答案(1)气候干燥,地表植被稀少;风力强;沙源多(2)毁坏农作物;土地沙化;土壤肥力下降;影响植物生长(3)A C(4)关注生态问题,参与防风治沙宣传活动;开展募捐活动等(任答一点)重难点拨 生态环境问题原因 危害 防治措施 森林破坏 自然原
13、因:病虫害人为原因:毁林开荒、砍伐薪柴、商业采伐等 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温室效应增强、物种灭绝等 封山育林、采育结合、退耕还林,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草地退化 自然原因:气候异常、降水减少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农垦 载畜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还会使整个自然环境发生变化 控制人口数量、改善经济结构、退耕还草、牲畜舍饲等 原因 危害 防治措施 湿地干涸 自然原因: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和沼泽人为原因:土壤侵蚀、环境污染、围湖造田等 气候恶化、水旱灾害加剧、水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加大对湿地保护的宣传,加强湿地保护立法和执法,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地 生物多样
14、性减少 自然原因:自然灭亡人为原因:狩猎、污染,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破坏 将恶化人类生存环境,限制人类生存发展机会的选择,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 演练冲关1(2017徐州考前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如图为洞庭湖和江汉平原湿地面积演变图。(1)该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的特点是_,其原因主要是_。(2)湿地减少带来的危害主要有_。(3)简述该区域保护湿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解析:第(1)题,直接据图分析可知,湿地面积减少;其原因主要从人为原因(耕地需求增加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方面分析。第(2)题,从湿地的
15、主要功能减弱的角度分析。第(3)题,从工程措施(工程建设)和非工程措施(退耕还湖还湿,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提高保护湿地的意识等)回答。答案:(1)湿地面积减少 人口增长,耕地需求增加;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大,促使人类大幅度开垦湿地(2)空气湿度和降水减少,局地气候改变;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生物的物种减少(3)退耕还湖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应重视湿地保护;提高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等。2(2017扬州中学检测)如图为非洲荒漠化土地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以甲地为例,简述土地荒漠化的形成过程。(2)荒漠化给非洲区域发展带来危害主要有_。(3)非洲防治荒漠化对策的重点有
16、_。解析: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甲地由于人为原因引起植被破坏,使风力、流水侵蚀作用加强,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植被更为稀疏,土地逐渐荒漠化。第(2)题,从生存空间、粮食供给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其危害。第(3)题,针对荒漠化的人为原因(调整农业结构,控制人口增长,减少植被破坏)和危害表现(增加粮食供给、开展国际合作等)提出合理化对策。答案:(1)植被破坏风力、流水侵蚀土地生产力下降植被更为稀疏。(2)侵吞人类生存空间;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安全形势更为严峻;加剧贫困(3)发展农业技术;调整农业结构;控制人口增长;开展国际合作;增加粮食进口;减少战乱考点三 资源开发问题思维线索题点突破例(2015
17、江苏高考)美国先后出台过多部有关土地利用的法规,如 1934 年出台了“泰勒放牧法”,1935 年出台了“水土保持法”等,这些法规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图是美国过去 200 年来草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过去 200 年美国草地面积变化特点是_。(2)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中西部春季“黑风暴”频发,其产生的自然条件是_。(3)“泰勒放牧法”和“水土保持法”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的影响是_。(4)历史时期美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我国的启示有_,针对我国国情,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场资源还可以采取_等措施。解析 第(1)题,由图中曲线的变化可以看出,过去 200年美国草地面积
18、总体呈下降的趋势。第(2)题,春季“黑风暴”的产生主要与春季多大风、气候干燥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植被破坏、地表裸露有关。第(3)题,“泰勒放牧法”的制定可以保护草场资源,缓解土地荒漠化;“水土保持法”的制定可以缓解水土流失、防止土地的过度开垦等。第(4)题,美国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是值得我国借鉴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场资源除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外,还可以采取政府干预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环境保护的技术手段以及加强宣传教育等。答案(1)总体呈下降趋势(先缓慢下降,后快速下降,再缓慢下降)(2)春季多大风,天气干燥,生态环境脆弱(任答二点)(3)限制土地过度开垦,缓解水土
19、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有效保护草地资源(4)建立健全土地利用政策,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任答一点)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宣传教育(任答二点)重难点拨 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水资源 矿产资源 不合理开发利用的主要表现 滥垦草地、沼泽地,非农业用地面积不断扩大等 滥伐森林,毁林开荒,对野生动物滥捕滥猎 过度抽取地下水,不合理的灌溉等 滥采滥用矿产资源,废弃物处理不当 产生的环境问题 土地遭到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耕地面积不断缩小等 森林面积不断减少,许多野生动植物已灭绝或濒临灭绝,不同程度地破坏了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地下水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土壤次生盐碱化
20、矿产资源浪费以至枯竭,污染环境 演练冲关1(2017苏北四市三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青藏高原北部海拔 4 000 多米的祁连山区,发育了典型的湿地和高山草甸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种群。祁连山区蕴藏着 35 亿吨优质煤,其中木里煤田探明储量占青海全省的 87.3%。如图为木里矿区分布示意图及矿区景观图。(1)图示木里矿区分布在_、_。(2)木里矿区煤炭开采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主要危害有_。(3)青海省政府责令煤炭企业限期恢复矿山生态环境。矿区生态恢复可采取的措施有_。解析:第(1)题,直接据图分析可知其分布在大通河的上游,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第(2)题,从植被破坏、污染水源、破坏水源
21、地、土地荒漠化等方面分析。第(3)题,从控制露天开矿、矿区复垦、立法、宣传等方面采取措施。答案:(1)大通河上游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2)破坏植被,加速土地荒漠化;破坏河流水源地;造成水体污染;破坏生物多样性(3)禁止露天开矿;及时回填矿坑,恢复矿区植被;恢复已破坏的湿地系统;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加大环保执法力度2(2017苏锡常镇四市调研)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丹麦位于欧洲北部。南同德国接壤,西濒北海,北与挪威瑞典隔海相望。海岸线长 7 314 km。地势低平,平均海拔约 30 m。距离丹麦日德兰半岛东岸 15 km 的海中央,坐落着一个树木葱茏,但从外表看来毫不起眼的
22、小岛萨姆索岛。该岛平均海拔不到 30 m,小岛根本上实现了能源自给自足,并且能源基本上来自于可再生能源。11 座岸上风力涡轮机和 10 座海上风力涡轮机日复一日的转动,满足岛上 4 000 多名居民所有的电力需求。萨姆索岛早已实现“碳中和”(指通过各种方式中和抵消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材料二 丹麦地理位置图。(1)丹麦矿物能源使用量不大,但却是欧洲酸雨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该区域酸雨严重的原因是_,酸雨会给该区域带来的危害是_。(2)丹麦开发利用风能资源的意义是_。(3)丹麦开发利用风能资源的有利条件是_。解析:第(1)题,据图中经纬度数值分析可知,丹麦地处欧洲西部,受西风带影响,带来位于
23、丹麦西南方向的发达国家的酸性气体,造成其酸雨严重;酸雨主要危害人体健康、农作物、建筑物、土壤等。第(2)题,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环境保护两方面分析其意义。第(3)题,从风能资源、地势低平、发展历史和技术条件等方面分析。答案:(1)受西风带影响,带来其他地区的酸性气体 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造成农业减产;引起土壤,水体酸化;危害文物古迹和建筑;危害人体健康(2)有利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有利于减少对常规能源的依赖(3)受盛行西风影响,风能资源丰富;地形平坦,有利于风能的开发;风能利用历史久,技术条件先进“专题过关检测”见“专题检测(十九)”(单击进入电子文档)“阶段目标达成”见“选考题组合练”(单击进入电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