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2013年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优秀论文 初一学生数学分化的原因及控制(pdf).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60017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8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13年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优秀论文 初一学生数学分化的原因及控制(pdf).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东省2013年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优秀论文 初一学生数学分化的原因及控制(pdf).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东省2013年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优秀论文 初一学生数学分化的原因及控制(pdf).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广东省2013年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优秀论文 初一学生数学分化的原因及控制(pdf).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广东省2013年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优秀论文 初一学生数学分化的原因及控制(pdf).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 初一学生数学分化的原因及控制 广州市增城市朱村二中邱华忠摘要 分化,是数学科常常出现的现象,一些学生从小学阶段进入中学阶段,往往不适应新的环境变化、学科知识结构变化、学科目标要求变化产生。本文尝试从分化的现象入手,阐述了数学分化的原因、控制分化的策略。关键词 分化 原因 控制 近几年来,我在循环教学中发现,学生从初一升上初三以后,数学分化情况明显,分化的特点显著,令我开始关注数学分化的问题。我们对小学六年级升上初中七年级的学生作了一些数据的统计:数据统计表明,一些学生数学成绩分化在初一第一学期已经开始,部分学生成绩下降尤为明显。同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映由小学升入初中后数学难学。他们在小学数

2、学成绩一般都较好,大多在优秀以上,待上初一后,考试成绩想得优秀很不容易。不少学生家长也疑惑不解:为什么数学成绩一向较好的孩子进入初中后,竟然如此之快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呢?针对学生出现明显的分化现象,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查找原因,发现分化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分化的原因 1、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上搁浅 有些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若稍有忽略,或解决的不够彻底,学生就容易在这些问题上触礁、搁浅,以致影响下一步的学习,这种情况的持续使学生的成绩拉开,导致两极分化,这些内容就成了“分化点”。处在“分化点”上的学习内容往往具有以下特点:4(1)学习难度大,学习方法新,学生难以适应;(2)

3、分析能力要求高,要灵活运用知识,学生难于把握。其中,初一数学分化点主要有:(1)列方程解应用题。分析数量关系是解应用题的关键。如果学生不能全面了解已知和未知的数量关系,就无从着手解题,不能找到建立已知和未知的桥梁-等量关系,就不能列出正确的方程。其次,应用题中的相关数量(已知、未知)能否用代数式正确表示也很关键。(2)平面几何的入门。它的特点:一是概念多,二是由数到形,内容、方法更换,学生不适应;三是解题格式由单纯定量表达向定量与定性说理表达相结合转化,对初一学生而言是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3)立体图的三视图。它的特点:对立体图形的空间想像准确,并能转化为平面图形。对初中七年级学生而言这是一个

4、全新的空间想像能力。2、初始阶段不适应中学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 中学数学教学与小学教学有所不同。在小学,课堂教学一般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不断唤起他们的注意力。由于学习科目少,内容浅,尽管有的小学生学习方法不恰当,但只要用功,也能取得好成绩。然而,升上初中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立统一规律很快渗透在数学学科中,抽象的思维要求逐步提高。因此,学生接受知识的方法也随之发生变化,即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注意力等都应相应的迅速跟上。这对这个年龄的学生来说,又不是轻而易举能自己完成的。这样,对概念和法则的某些错误认识在相当长时间内不能消除。如“-a”是负数,“+a 比-a 大”,以及有理数运算中符号

5、的错误等等,形成了今后学习的障碍。3、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转变滞后(1)小学生习惯于跟着老师转,不善于独立思考和钻研,缺乏归纳总结的能力。在初中,则要求学生善于思考,勇于钻研,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归纳探索规律。然而,刚步入初一的新生往往沿用小学的学习方法,加之教师对学法指导上的欠缺,因此,不能较快地适应初中的数学学习。(2)由于小学、初中课程开设量的不同以及作业量多少和难易程度等方面的原因,初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只能应付当天的作业,没有时间抓好数学学习中预习、复习、小结4 等必要环节,从而导致成绩分化。4、学习意志力未能及时强化(1)小学生在六年级为迎接升中考试确实紧张了一段时间,考试完毕,整个身

6、心都松弛下来,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考试以后,一般学生均不再看数学书,造成基础知识遗忘较多,致使初一课程的学习中,一开始就困难重重。(2)升上初一后,不少学生缺乏紧迫感,认为离升中考试还有三年之久,不必一开始就如此紧张。这种突击取胜的侥幸心里,使松懈情绪得以蔓延。5、生理上欠成熟 初一学生大多数是十二三岁的少年,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阶段。他们热情、好奇、活泼,各方面都积极向上,但依赖性强,自制力差,主动性、独立性和坚持性较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低,感情不稳定,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习惯于机械记忆和直觉思维-,他们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阶段。针对问题存在的原因,我在教学上采取了一些措施

7、,下了苦功,经过摸索,我逐步扭转了局面,把数学分化的矛盾基本化解了。三、控制分化的实效性措施 1、充分认识分化的可控性,争取教学主动 要控制分化,教师要熟悉学生,师生互相沟通,建立和谐、亲切的关系。因此,教学要民主,多听学生的意见,特别是学困生的意见。对学生的进步尤其学困生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鼓励和表杨,使他们增强学习信心。鼓励学生评论教学,不断克服教师的教学主观主义,重视学生的信息反馈,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有些比较难于理解的知识,可通过多次练习,逐步加深认识和理解,才能更好地掌握。如绝对值的概念,就适宜用这种方法。特别是学困生,有些问题尽管已讲了多次,有时还是不懂,作为老师,仍然应耐心地和

8、他们讲解,使他们把老师当做良师益友,有问题乐于再来问,这就为教学和控制分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初一学生的可塑性大,求知欲望强烈,如果教师处理好教与学,善于诱导,教导有方,不但重视智力因素,而且只有非智力因素,就可以防止或缩小分化面,是学习较好的学生继续进步,学习较差的学生少掉队。如果能充分认识分化的因素,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控制分化的计划,那么教学就能化被动为主动。控制分化是教学工作的长期任务,必须持之以恒。4 2、指导学习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强,小学的学习方法难以适应初中教学的新要求。为了让他们养成适应初中教学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应从学生进校的第

9、一节课起,就提出上课要求和作业要求,逐渐渗透初中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懂得怎样上课、怎样做作业、怎样预习、怎样复习、怎样小结等学习方法;考试时,他们易粗心、慌张,考得顺利时容易沾沾自喜,考得不顺利时,又易于陷入极端苦恼的情感之中。针对他们感情不稳定的特点,应积极引导,耐心教育他们胜不骄,败不馁,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鼓励进取,加强意志控制能力,增强克服困难的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3、做好中小学数学内容的衔接,化难为易 九年义务教育是一个整体。中小学虽然是两个不同的阶段,有着各自的教学目的、要求和方法,但他们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找准“衔接点”,可以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之生动活泼地主动学

10、习。例如,在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中,注意算术解法与代数解法的衔接,教会学生用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再如,小学教材中“互相垂直”的定义缺乏定量分析,两条直线相交构成的四个角中到底有几个角是直角,没有明确。在小学知识的基础上,可重点提出“相交成直角”的含义是什么?有的学生回答“有两个直角”,有的说“只需一个”,为此,结合教材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定量分析,这样得出“互相垂直”的定义,学生印象深刻。精心的设计使小学知识中不完整的概念得到充实,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4、针对初一数学教学中的几个分化点,精心编写教学设计和学案(1)在列方程解应用题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对代数式的

11、定义能深刻理解,具有运用多种运算符号将字母和数字正确连接起来的综合能力,这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足够的训练。(2)在几何入门教学中,应让学生懂得:阅读是知道看什么,回答时知道说什么,做题时知道写什么,作图时知道画什么。为此,教师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应精讲多练,启发诱导,以慢待快,稳妥扎实地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使学生能顺利地跨进几何学科的门槛。(3)增加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立体图形。带领学生参观美术作品展览;同时,邀请美术教师给学生讲解一些立体图形及视图知识。4 5、优选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要灵活机动,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如讲有理数、绝对值、相反数、不等式等

12、概念课时,一般采用“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方法。对公式、法则、定理等的教学多采用“发现法”,以适应学生好奇的特点。练习课注意讲练结合、精讲多练。总之,教学指导思想离不开启发式。6、一题多解,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在课本例题讲解或者习题训练中,积极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答同一道题,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课堂气氛浓郁,效果明显。几年来,我们在策略和措施上多下功夫,学生从初中七年级至九年级,基本没有出现数学分化问题,整体成绩呈良好的发展势头:数学科分化问题,往往容易被忽视。只有教师充分认识,适时把握,才能避免。出现分化后,如果教师能及时采取一些可行的措施,是可以化解因分化带来的问题,特别是减少学困生和双差生。参考文献 1 郑旺 科技探索 2011 年第 11 期 2 李宝金 数学天地 2010 年第 2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