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邯郸市2015届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卷【试卷综析】本次试题为河北省邯郸市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卷作为高三摸底试题,该卷有以下特色:第一,题型稳定。词语、病句和连贯题等常规题型依然存在,与高考完全一致,文本类阅读依然采用选考题,适合不同考生去选用。第二,所选素材具有很强的文化信息和较强的现实感。如论述类文本就选了“大数据时代”这个热点的话题;文学类文本阅读选了“父亲的旧怀表”,实用类文本阅读选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林则徐”等,这些都引领考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思考人生价值等问题。第三,注重学生能力考查。如第17题,在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同时,还注重考生创新能力的和分析能力的考查。第四,作文仍然选
2、择了材料文,作文材料有用与无用”难度不大,考生较容易找到写作角度。应该说,这份试卷有助于高考考生临考前的备考,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
3、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题文】M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的说法并不新鲜,早在2010年,美国数据科学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就系统地提出,以前,一旦完成了收集数据的目的之后,数据就会被认为已经没有用处了。比如,在飞机降落之后,票价数据就没有用了;一个网络检索命令完成之后,这项指令也已进入过去时。但如今,数据已经成为一种商业资本,可以创造新的经济利益。数据能够成为一种资本,与移动互联网有密切关系。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数码产品的“白菜化”,WIFI信号覆盖的无孔不入,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有“在线时间
4、”和“不在线时间”之分,只要他们愿意,便可几乎24小时一刻不停地挂在线上;在线交易、在线支付、在线注册等网络服务的普及固然方便了用户,却也让人们更加依赖网络,依赖五花八门的网上平台。大数据时代的科技进步,让人们身上更多看似平常的东西成为“移动数据库”,如带有存储芯片的第二代银行卡、信用卡,带有芯片读取功能的新型护照、驾驶证、社保卡、图书证等等。在一些发达国家,官方为了信息录入方便,还不断将多种“移动数据库”的功能组合成一体。数字化时代使得信息搜集、归纳和分析变得越来越方便,传统的随机抽样被“所有数据的汇拢”所取代,基于随机抽样而变得重要的一些属性,如抽样的精确性、逻辑思辨和推理判断能力,就变得
5、不那么重要,尽可能汇集所有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得出趋势和结论才至为关键。简单说,以往的思维决断模式是基于“为什么”,而在“大数据时代”,则已可直接根据“是什么”来下结论,由于这样的结论剔除了个人情绪、心理动机、抽样精确性等因素的干扰,因此,将更精确,更有预见性。不过,一些学者指出,由于“大数据”理论过于依靠数据的汇集,那么一旦数据本身有问题,在“只问有什么,不问为什么”的模式下,就很可能出现“灾难性大数据”,即因为数据本身的问题,而做出错误的预测和决策。斯坦福大学专家特来沃尔哈斯蒂也指出,“大数据”的理论是“在稻草堆里找一根针”,而面临的问题是“所有稻草看上去都挺像那根针”。而乔治梅森大学专家
6、瑞贝克高尔丁则提出“数据提供者造假”的危险,在“大数据时代”变得更有害,因为“大数据”理论建立在“海量数据都是事实”的基础上,但人们无法控制数据提供者和搜集者本人的偏见和筛选。由于“大数据”炙手可热,数据的流失、泄露和私下买卖也成为噩梦,全球各地不时发生的个人信息被盗,可被看做“大数据时代”对个人生活的伤害,而“维基泄密事件”则提醒强力部门和各国政府,“大数据”的魔力同样会对强者构成威胁。 (国际先导报2013年7 月5日,有删节)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危险大数据”的内容的一项是 A.“所有数据的汇拢”使随机抽样中的精确性、逻辑思辨和推理判断能力变得不重要。B. 如果过于依靠数据的汇集,一
7、旦数据本身有问题,就会可能导致“灾难性大数据”出现。C.“大数据”理论需要海量数据都是以事实作基础,但人们无法控制数据都是真实的。D.“大数据”一旦流失泄露和私下买卖,不但对个人生活,甚至对各国政府都会带来伤害。【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答案解析】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或词语的含义的能力。A项是从“大数据能够使抽样更精确,更有预见性”来表述的,而不是“危险大数据”的概念。【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为:审好题干。首先要审准修饰语;其次要审准判断的性质,有的是选出“正确”选项,有的是选出“不正确”选项,有的是选出“最恰当”选项;再次要审
8、准题干的“潜台词”。养成全文搜寻、逐段圈点的阅读习惯。“重要概念的含义”大都不会集中出现在某一处或某一段,而是有序地分布在多个段落中养成回文对照、辨同析异的做题习惯。选择题的众多选项基本上都来自于原文,因此辨析原文语句与选项的差别是正确解答的前提。甄别筛选。对概念含义的理解,首先必须建立在对概念本质的把握上,内涵一定要严格界定,也就是要严格审读一些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其次是比照分析,比照分析是将选项与原文相关内容比较看是否有转述错误,与题干比照看是否符合题干要求。2.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大数据时代”的阐述,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A. 带有存储芯片的第二代银行卡、信用卡、新型护照、驾驶证、社
9、保卡、图书证等固然给你带来方便,但数据的流失、泄露和被人私下买卖,也可能成为你的噩梦。B.“移动互联网”提供了数据传输的网络服务,赋予了“大数据”的商业资本价值。 C.“灾难性大数据”的出现,是因为收集者不负责任地“只问有什么,不问为什么”。D. “大数据时代”,根据“是什么”来下的结论剔除了个人情绪、心理动机等因素的干扰,因此,与传统的随机抽样相比更精确,更有预见性。【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次是C级(分析综合)。【答案解析】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灾难性大数据”的出现是因为数据本身有问题,更可能是提供者先造假。【思路点拨】
10、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阅读题干的设置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而后者是隐性的,但又是最关键的,审题时要通过分析前两者把握命题意图。信息筛选的主要依据是题干和文本。明确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本上来,迅速找到筛选区域,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
11、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数字化时代,人们需要的是更精确、更有预见性的结论,数据的搜集、归纳和分析也变得方便起来,因此,传统的数据抽样的准确性、逻辑思辨和推理判断能力等要素的地位有所降低。B.“在稻草堆里找一根针”,就是说在“大数据”中找出自己需要的小数据,这就需要使用者耐心、细致地去寻找,需要顽强的毅力。C. 数据提供者提供的数据有时不够全面,搜集者有个人的偏见和筛选角度,往往导致“所有稻草看上去都挺像那根针”,以致得
12、出的结论似是而非,好像都是正确的。D. 适应时代发展,提醒人们小心应对“大数据”时代,在数据的运用上趋利避害,这是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是对人们的告诫。【知识点】本题考查把握文意,运用文中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答案解析】B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意,运用文中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B项,从原文表述看,主要需要“归纳和分析”的能力,并没有叙述“毅力”。【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要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首先应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通读全文之后,应知道作者在文中要告诉读者什么,读者从中明白了什么或受到了什么启发。这样就可推知作者的观
13、点态度。抓住文章中的显性因素进行分析概括。所谓“显性因素”一般表现在:文章的标题、开头或结尾的重要语句,文中关键词语,点睛之笔等。抓住这些因素,通过这些语句来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动机、目的进行分析概括。这些内容一般可通过分析题目、注释、题干以及字里行间的暗示性语句获得。综合分析、比较鉴别,现代文阅读离不开综合比较。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往往分散在多处,需要我们认真辨别,筛选后才能掌握。【题文】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题文】J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唐恪,字钦叟,杭州钱塘人。四岁而孤,闻人言其父,辄悲泣。以荫登第,调郴尉。县民有被害而尸不获
14、,吏执其邻人,抑使自诬,令以为信。恪争之,令曰:否将为君累。恪曰:吾为尉而盗不能捕,更俾亡辜死乎?躬出访求,夕,若有告者,旦而得尸,遂获盗。知榆次,县豪子雄于乡,萃逋庇奸,不输公赋,前后莫敢诘。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悔,折节为长者。大观中,召为屯田员外郎,持节招纳夷人。夷始恫疑,衷甲以逆,恪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夷望见欢呼,投兵听命。徙沧州。河决,水犯城下,恪乘城救理。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昌龄怒,劾之,恪不为动,益治水。水去,城得全,诏书嘉奖。靖康初,金兵入汴,李邦彦荐之,拜同知枢密院事,至则为中书侍郎。八月,进拜少宰兼中书侍郎,帝注礼之甚渥。然
15、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使者既行,于是诸道勤王兵大集,辄谕止令勿前,皆反旆而去。洎金兵薄城下,始悔之,密言于帝曰:唐自天宝而后屡失而复兴者,以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方也。今宜举景德故事,留太子居守而西幸洛,连据秦、雍,领天下亲征,以图兴复。帝将从其议,而开封尹何栗入见,引苏轼所论,谓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甚者。帝幡然而改,以足顿地曰: 今当以死守社稷。擢栗门下侍郎,恪计不用。从帝巡城,为都人遮击,策马得脱,遂卧家求去。御史胡舜陟继劾其罪,谓:恪之智虑不能经画边事,但长于交结内侍,今国势日蹙,诚不可以备位。乃以栗代为相。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一十一
16、)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荫登第,调郴尉 登第:应试得中。B持节招纳夷人 持节:坚守气节。C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 济时:拯救时世。D帝幡然而改 幡然:很快而彻底地【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答案解析】B 解析:“持节”是“拿着符节”的意思。【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的方法:利用朗读时语音的不同或停顿辨析。一个词的词义和语音之间是有一定的关联的。一个词它的语音不同,这个词所表示的词义也必然会有所不同。利用上下文语境辨析。词义不是单一的,它具有多义性,但当这个词语放到具体的语句中时,它的意义大都会单一化。因此,在具体的
17、语句中,一个词的确切意义可以辨析出来。比较互证法。通过词与词之间意义的关系和多义词诸义项的关系对比,较其异,证其同,达到探求和判定词义的目的。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B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C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D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知识点】本题考查文言文正确断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答案解析】C 解析:按主谓宾断句。抓住“兵”“恪”“船”“沧”等词。【思路点
18、拨】断句要依据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通读文段,整体把握文段的内容大意及主题;第二步,找出标志性的词语,如名词、动词、句首句末虚词、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第三步,先易后难,逐步断句(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第四步,诵读全文,详加验证。语段断好后,再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语感,根据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结合文段意思,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恪有孝心,有执政才能。靠祖上荫功登第,初为官吏时,恪尽职守,不怕牵累。处理人事,能审时度势。为朝廷做出了很大贡献。 B唐恪忠于职守,敢于抗上。在沧州做官时,遇黄河决堤,抗洪救灾时,拒绝了都水孟昌龄索
19、要船只与士兵的要求,一心治水,保全了沧州城。 C唐恪缺少远谋,主张和议。因为主张割城降金,令勤王大军后退,所以跟从皇帝巡城时,被都城人拦住击打,骑马快跑才得脱身。D唐恪智谋不足,能力有限。曾建议皇帝放弃汴梁迁都洛阳,后遭到了开封尹何栗的反对,计谋不被采用,后被免去相位。【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分析综合)。【答案解析】C 解析:主张割城是实,但并无降金之心。【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
20、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悔,折节为长者(5分)译文:_(2) 恪之智虑不能经画边事,但长于交结内侍,今国势日蹙,诚不可以备位。(5分)译文:_【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答案解析】(1)唐恪用道理好言开导他,他省悟自悔
21、,改变当初行径而成为一个性情谨厚的人。 (2) 唐恪的智谋不足以谋划边关的战事,只长于交结宦官,现在国家形势日益紧急,确实不可以在这个官位上任职。 解析:(1)以、晓、省略的主语、折节、长者各1分。 (2)虑,经画、但、蹙、诚各1分。【思路点拨】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
22、。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如“裁正”一词可以翻译为“裁断订正”。(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如“平居独处,终日俨然;至与物接,则盎然和怿”中,出于相应位置的“独处”和“物接”意思相反。(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如对“多儒先所未发”这句话理解,结合文章对金履祥治学态度的理解,完全可以准确翻译出“发”的含义。参考译文唐恪,字钦叟,是杭州钱塘人。四岁丧父听到人家说到父亲就悲伤地哭泣。凭
23、皇帝的恩赏登第,调任郴县县尉。县里有个百姓被害但尸体找不到,官吏抓了他的邻居,强迫他自己承认是凶手,县令认为真实的。唐恪为那人争辩,县令说:“如果辩护错了就会牵累你。”恪说:“我做县尉而不能捕到凶手,还要使无辜的人去死吗?”亲自外出访问寻找,晚上就有人来告发,天明就找到尸体,于是抓获了凶手。任榆次知县时,县里有一个豪绅的儿子称霸于乡里,聚集逃亡者,包庇奸邪之人,不交纳赋税,前后的知县都没有敢问的。唐恪用道理好言开导他,他省悟自悔(或“觉悟过来悔恨自己”),改变当初行径(或“强自克制,改变初衷”)而成为一个性情谨厚的人。大观年间,唐恪被任命为屯田员外郎,拿着符节招纳夷人。夷人开始害怕怀疑,衣服里
24、面穿铠甲来迎接他,唐恪让几十名卫兵都撤离,一人独往。夷人望见后欢快高呼,扔下兵器服从命令。调任沧州。黄河决堤,大水冲到城下,唐恪登城抢修。都水孟昌龄发去公文索要船只和士兵,唐恪报告说水势正猛烈,船应当用来防备紧急情况;沧州是最远的边境,军队没有皇帝的旨意不敢调遣。孟昌龄大怒,弹劾他,唐恪不为之所动,更加尽心治理水患。大水退去,沧州城得以保全,皇帝下诏嘉奖。靖康初年,金兵攻入汴梁,李邦彦推荐唐恪,授予同知枢密院事,到了后又任命为中书侍郎。这年八月,又任命为少宰兼中书侍郎,皇帝对他礼遇有加。然而唐恪做相,无拯救时世的大谋略。金兵第二次侵来时,要求割让三镇,唐恪召集朝廷大臣商议,认为应当割给金兵三镇
25、的人占十分之九,唐恪听从他们的意见。使者已经出发,这时各路勤王的部队才聚集京城周围,唐恪就命令他们停止前进,都回师而去。等到金兵逼迫城下,唐恪才开始后悔,就秘密地对皇帝说:“唐朝从天宝年后屡次失去京城又复兴的原因,是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方。现在应该效法景德旧事,留太子居守京城,而皇上您西迁洛阳,占据秦州和雍州,亲自率领天下的人征讨,从而争取复兴国家。”皇上将要听从他的建议,而开封尹何栗入见,引用苏轼的现点,说周王朝之失算,没有比东迁更严重的了。帝幡然省悟,改变主意,以脚跺地说: “现在应当以死守社稷。”提拔何栗为门下侍郎,唐恪的计策不被采用。 唐恪跟从皇帝巡城,被都城的人拦住击打,唐恪策马快跑才
26、得以脱身,于是就呆在家里请求辞去官职。继而御史胡舜陟弹劾他的罪行,说:“唐恪的智谋不足以经营筹划边关的战事,只长于交结宦官,现在国家形势日益紧急,确实不可以在这个官位上任职。”皇上就让何栗代替他做宰相。【题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题文】K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念奴娇吴渊我来牛渚,聊登眺、客里襟怀如豁。谁著危亭当此处,占断古今愁绝。江势鲸奔,山形虎踞,天险非人设。向来舟舰,曾扫百万胡羯。追念照水然犀,男儿当似此,英雄豪杰。岁月匆匆留不住,鬓已星星堪镊。云暗江天,烟昏淮地,是断魂时节。栏干捶碎,酒狂忠愤俱发。【注释】牛渚:在今安徽马鞍山市长江东岸,下临长江,突出江中处为采石矶,
27、风光绮丽,形势险峻,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危亭:就是“然犀亭”,与下文的“照水然(同“燃”)犀”,是同一典故,东晋温峤“路经牛渚采石矶,听当地人说矶下多妖怪,便命燃犀角而照之,须臾水族覆灭,奇形怪状,或乘车马著赤衣者。” 晋书温峤传)后人常用“燃犀”来形容洞察奸邪。胡羯:指金兵。8简析“客里襟怀如豁”中“豁”的妙处。(5分)答: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答案解析】内容上,形象地展示了作者目游万里,描写了水势汹涌湍急,山势雄伟险要,说明此地自古为南北战争必争之地;作者登临怀古,面对山川险要的形势,往事千端,遥想当年激战的壮烈场面,抚念昔日抗金的英雄
28、业绩,壮怀激烈。结构上,统领以下七句。(第一点4分,第二点1分。) 解析:先根据上下文确定“豁”的意思;再从内容、结构上考虑其作用;最后形成答案。注意,对字的理解要立足全诗。【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的思路为:解释该字本身的意思,及其在此语境中的含义。分析该字用了什么特殊手法。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9下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6分)答: 。【知识点】考查考生鉴赏作者的情感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答案解析】叹息岁月流逝、壮志未酬。“鬓已星星堪镊”,说明自己已经两鬓斑白,难以有所作为了。忧国忧民,报国无门。作者对深重国难的隐忧之情,报国无门,
29、满腔忧愤无处发泄。强烈的爱国热情。作者借洒浇愁不能自已,最后凝铸成一个将栏干捶碎、忠愤发狂的爱国者形象。(每点2分,共6分。) 解析:抓住“追念照水然犀” “鬓已星星堪镊”“栏干捶碎,酒狂忠愤俱发”这些诗句,再结合注释概括诗句情感。【思路点拨】鉴赏作者的情感要做好下列几步,(1)借助创作背景,探求创作动机,把握诗人内在情感;(2)了解诗歌语言,琢磨诗歌中的形象,领会景物所蕴涵的作者的感情;(3)抓住诗歌结构,剖析诗歌画面,把握作者感情变化。【题文】(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题文】L0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借侧面烘托来表现琵琶女的演奏效果的名句是“ ,
30、。”(2)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告诫今人如果不知以亡秦为诫,仍要重蹈覆辙。(3)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描写客人吹箫为自己伴奏,其中表现箫声作用和力量的名句是 ,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名家名篇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级(识记)。【答案解析】(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解析:注意“舫”“鉴”“壑”“嫠”的写法,不要漏掉“之”“而”“也”等字。【思路点拨】默写时要正确写对句子中的每一个字。在记忆积累名篇名句的时候,要先理解文意,这样才能快速准确地记忆。名篇名句中那些极易和其同音异义的字相混淆的字,往往是命
31、题人设题的热点,复习时应有意识地加以辨析。在默写古诗文时,像“而”“也”“之”一类的虚词,也是学生丢分的原因。背诵时要加以注意。默写时有时候记忆错了,用同音或近义的字代替,也是不正确的,当然,切忌添字、漏字,弄错了顺序。有些难写的字平时必须要多写,巩固记忆,否则到考试时就会出现暂时遗忘。依上句推知下句,难度小些,可是有时候依据下句推出上句,却容易出错,平时要注意。背诵时,不能一次性到位,而要“学而时习之”,一段时间巩固一下,这样就能记得牢固。有时句子在平时作文或日记中,可以常引用一下,既有兴趣,又能帮助记忆,还能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题文】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32、。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题文】N2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父亲的旧怀表敬爱的父亲去世两年了,我们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他的遗物也就一直放在他生前常呆的那间小屋里,没人去动它们。夏天的一个早上,我和姐姐终于打起精神和母亲一起来整理他的房间。 一个破旧的皮箱打开了,母亲从里面翻出了一只旧怀表。母亲用围裙角擦了擦旧表,大声地说:“这是你父亲当年一直在用的表,不知德瑞克喜不喜欢?我想送给他。”德瑞
33、克是我儿子。“就是不知这表还能不能走?”她接着说。 我的手指轻轻地划过旧怀表的外壳,它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泽。抚摩着这只表,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父亲的音容笑貌。它多像我的父亲!那么朴实、无华、简洁,而又如此忠实、可靠。 这只旧怀表令我想起父亲曾经买过的旧车。 “爸爸,你买这车干吗呀? 油漆都掉了,这么破旧难看!” “傻丫头,尽管它的外面已经油漆剥落,可它跑起来可轻快了。嘿,爸可拣了个便宜啦!”原来爸爸看中的是更重要的东西,真的,旧车的引擎还相当完好。 我还想起早年父亲在我们的房子外面搭建的卫生间,它里面虽然干干净净,但外表简陋,甚至显得寒碜。我想到了父亲收集在他小房子里的东西:一个旧燃气炉,一盏好用
34、的灯,一张舒服的躺椅。在这间房子里,他常常自己动手修理着各种收集来的旧玩意儿。他捣鼓好了被别人扔掉的坏收音机,为丢弃的破玩具配上零件。这些都是别人因为坏了随手扔掉的,他,默默地拣回来,修好,再用。 是不是那会儿我们的家庭经济很困难? 两年前,在父亲的葬礼上,一位中年男子走上前来,悲伤地,带着怀念的口吻问我姐姐:“女士,你可知道,早些年,我们家因为有你父亲的帮助,才熬过一个又一个的年关? 全家因为有了你父亲经常的照顾,才免于饥饿?”我们都摇头说,从没听父亲说起过这码事儿。中年男子接着告诉我们,当年,他们家兄弟姐妹一大堆,经济拮据,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我把这个中年男子的话转述给母亲,并询问说:
35、“妈,我们还真的从没有听您和爸说过这事儿。当时咱们家不是也很困难吗?”母亲说:“咱们家那会儿是不宽裕,可毕竟还可以维持生活。所以呀,你爸和我就常省下一些东西来帮助比我们还困难的人家。你们姐妹几个不知道吧,你们父亲给这山里边多少人家都送过食物和柴火。他自己呢,省吃俭用,什么都舍不得扔掉。” 是的,我们还真的不知道,我们眼见的只有自己家的破车,只关心什么时候,父亲才把它换成新的呢,让我们的小伙伴也羡慕羡慕我们?我们只关心自己家的卫生间,什么时候也能像别人家一样,与卧室配套?而不是建在房子外的陋室一间,让我们脸上无光,遭人耻笑。母亲的话,令我恍然大悟。怪不得父亲会如此节俭。 德瑞克接受了他外公的遗物
36、。我们有一个叫霍布的朋友,家里是珠宝商。德瑞克把旧怀表拿去请他修理。两周后,怀表修好送了回来,并重新做了抛光处理。霍布告诉我们说:“知道吧? 早些年,人们买表的时候,是可以自己在商店选择表壳,然后再配上挑好的表芯的。所以,当怀表不是人人都能拥有的奢侈品的时候,人们都注重表的外壳,好向别人炫耀呀!经我手修过的旧表大多数有豪华的外壳,但是,一看内芯,质量却马马虎虎。” 但父亲的这只旧怀表却很稀罕:它的内芯质量上乘,几十年后的今天还能正常使用,而它的外壳,毫不张扬,价格也是最便宜的那种。 “什么样的人才会这样选表呀?”霍布惊讶地接着问道。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我的父亲。” 我那敬爱的父亲。他知道最
37、重要、最宝贵的只有那内在的美,那才是最值得珍藏的东西。父亲默默地帮助着最需要帮助的人,为此他宁愿自己过着节俭的日子。 父亲的旧怀表,如他本人,在那朴实无华的外表里深藏的,是一颗金子般的心。 (有删改)(1)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 作者采用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式行文,摘取父亲生活中的小片断,表现父亲俭朴的生活作风、崇高的人格情怀。B.“一只旧怀表”不仅是父亲的爱物,也很受母亲的看重,母亲把它送给我的儿子,就是想让他成长为我父亲一样的人。C. 霍布修表时说的那段话中,一般人“注重表的外壳,好向别人炫耀”,衬托父亲不重外表,内心高尚的人格精神。D.“父亲默默
38、地帮助着最需要帮助的人,为此他宁愿自己过着节俭的日子。”流露出作者对父亲辛劳、俭朴一生的遗憾之情。E. 作者在追忆父亲的同时,对家中狭窄的小屋、寒碜的卫生间、破旧汽车,仍刻骨铭心,说明心灵的伤痕永远难以抚平。【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答案解析】AC。(C3分,A2分,B1分,D、E不得分。) 解析:题重点是对选项“分析、概括”结果的辨析,找到原文相关内容,将其与题干选项相对照,发现其错误之处。B项,“母亲把它送给我的儿子,就是想让他成长为我父亲一样的人”分析主观性太强;D项,“流露出作者对父亲辛劳、俭朴一生的遗憾之情”分析不当,实际是对父亲的
39、理解与赞扬;E项,“说明心灵的伤痕永远也难以抚平”分析偏执,作者写“狭窄的小层、寒碜的卫生间、破旧汽车”说明家庭的经济情况并不太好,从而突出父亲帮助别人的可贵。【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的方法:理清小说的结构线索。小说线索是贯穿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的脉络,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只有理清小说的结构线索,才能准确概括小说的情节。如上例文章的线索是:主要人物贝尔蒂的行动。把握小说的矛盾冲突。看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在文中是怎样表现的,小说是怎样围绕主要矛盾冲突叙述故事的。留心人物性格的变化。分析概括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因此,在概括情节时
40、,要随时注意体会情节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2)简要分析画线部分在文章中起到的作用。(6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小说情节结构和作品艺术特征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答案解析】从人物形象角度看,这段对父亲生活环境、日常活动的描写,表现了家庭并不富裕的经济状况,说明父亲日常用度的节俭。(3分)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看,这些内容对父亲慷慨地帮助比他更为穷困的家庭起到了陪衬作用,突出了父亲的善良、高尚。(3分) 解析:审题目明确要求;审位置这段文字在文章的中间,可知有铺垫的作用;审关系这段对父亲生活环境、日常活动的描写,表现了家庭并不富裕的经济状况,说明父亲日常用度的节
41、俭。【思路点拨】自然环境描写的一般作用有: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渲染气氛,为后面刻画人物作铺垫。烘托人物性格、突出人物形象,或表现某种心理。展开、推动情节发展。深化小说主旨。象征和暗示社会环境。(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父亲具有哪些优秀品质?(6分)【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答案解析】朴实、无华、简洁;忠实、可靠;生活节俭,性格温和;善良、高尚,默默无闻地帮助别人。(6分,答出3点即可) 解析:审题目明确明示与暗示要求,明示“简要概括”“父亲”的形象;暗示是“哪些”,言外之意不止一点。审文本搜索文中有关父亲
42、的故事、言行和作者的议论。【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从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来分析人物。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所以,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细节描写都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从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来分析人物。小说中人物的诸多因素直接决定了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故分析人物绝不可忽视这些因素。从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理解人物。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活动的。鉴赏人物,如果离开了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就不可能正确理解人物,更不能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从作者对
43、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来把握人物。作者对待人物的态度至关重要。这种情感态度和评价有两种方式,一是对人物的思想倾向与性格特征进行直接评论,或者借作品中某一人物之口说出;二是通过人物自身的行为过程来暗示。(4)试从主题表现、人物塑造、结构安排三个方面,探究标题“父亲的旧怀表”的作用。(8分)【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把握小说主题的能力,能力层次为F(探究)。【答案解析】主题表现:作者不仅通过“父亲的旧怀表”赞美父亲的高尚人格,而且还寄托着对父亲的思念。(2分)人物塑造:“父亲的旧怀表”是父亲的爱物,也是外表朴实、心灵高尚的父亲的象征。(3分)结构安排:“父亲的旧怀表”是文章结构的明线,由怀表引出对父亲的生活
44、的回忆,使文章选材自由,而又有清晰的思路、线索。(3分) 【题文】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题文】O1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出淤泥而不染的林则徐邵纯英国人包令与林则徐是同时代的人,他曾任港督,懂汉语,还会说广东方言,号称“中国通”。这个殖民主义者与林则徐是敌对关系,但在他的内心世界中,对林则徐佩服得五体投地。包令发表的钦差大臣林则徐生平及著述一文,说林则徐“忠诚地、几乎不间断地为他的国家服务了36年。在社会生活中,他以廉洁、睿智、行为正直和不敛钱财著称”。包令说对了,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家,也是中国近代少有的清官。林则徐26岁中进士后,在翰林院
45、里当文官,36岁时离京出任杭州、嘉兴、湖州的“道员”,即这三地的行政长官。杭州风景如画,美女如云,是鱼米之乡。如果是个庸人,在这人间天堂当官,岂不悠哉游哉!但林则徐对于官场的种种陋习十分反感,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省垣孔道,冠盖如云,自辰迄酉,无非对客,事上接下而外,即为送往迎来,一切公牍管札,转待灯下理之,而精力固已惫矣。”后来林则徐在自己官府公堂上挂起了一幅自写的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辟立千刃无欲则刚”。这幅对联内涵的哲理,直到今天仍有鲜明的价值。1830年8月,林则徐出任省级大员湖北布政使,掌管全省人事财政大权。林则徐每任新职,在赴任前常发出“传牌”。所谓传牌,就是事先向沿途各地发出
46、一些必须执行的命令。林则徐自北京到武昌,从水路进入湖北省后立即发出由襄阳赴省传牌,全文不到二百字,主要说明的是:第一、我林则徐已乘船到达湖北境内。从襄阳到武昌这段路自雇船只,自付船费,不需要沿途各地交付一分钱,也不准派人添篙帮牵,溜须拍马。我和随行人员的一日三餐均自行实备,不接受任何酒食。第二、我路过各地时,只在码头上接见一下当地官员,不准远迎,不准送行,任何人不准打着我的旗号捞好处。只要发现行为不轨者,立即严肃查处,“不得稍有徇纵,切切”。林则徐每任新职,人还未到正气先行。这种“传牌”不仅是独善其身,也是告诫同僚和下属,对于官场的种种陋习和腐败,我林则徐绝不同污合流,你们也当洁身自爱,否则严
47、惩不贷。林则徐在湖北政声甚隆,善者歌其善,恶者畏其威,这为后来他任湖广总督时大规模地、成功地禁烟运动打下了基础。林则徐在湖北禁烟的成效,又推动了道光帝在全国禁烟的决心。1838年的最后一天,林则徐在北京受命钦差大臣,他的任务是到广州收缴大量鸦片的同时,堵塞鸦片走私进口的源头。外有强敌,内有奸佞,林则徐深知此行如赴汤蹈火,以至他与座师沈鼎甫告别时,师生“相顾涕下”。1839年1月8日林则徐从北京动身,当天上时分至良乡。林则徐开始发出传牌。指令沿途各地“只用家常饭菜,不必备办整桌酒席,尤不得用燕窝烧烤,以节糜费。”林则徐在途中还向广东发出监控汉奸的密令,于3月10到达广州,当天近年夜时分住进了越华
48、书院。林则徐到达广州后,首先拿“十三行”中的头目伍绍荣(又名伍浩官)问罪。此人因与英商勾结走私鸦片大发横财,已成巨富。林则徐审讯此人时,他以为钱可通天,有钱无所不能,所以对林则徐说:“愿以家私报效”,就是行贿。林则徐怒斥道:“本大臣不要钱,要你的脑袋!”伍绍荣吓得魂不附体,片刻不敢怠慢地向英商传达了钦差大人限期缴烟和“具结”的命令。林则徐抵达广州后,在极其错综复杂的局面下,仅用了18天,就迫使英商的政治代表义律同意缴出全部鸦片,这固然与林则徐的智慧、气魄和邓廷桢等人的配合有关,而林则徐的清正廉洁,他的官风官德,却是这一巨大胜利的道德基础。林则徐是我国的民族英雄,在国外也享有盛誉。比如,1999
49、年2月2日,国际天文学会将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林则徐”;又如,在寸土寸金的纽约市区辟有“林则徐广场”,广场中心耸立着高大的林则徐塑像。纽约百老汇的一条街命名为“林则徐街”。美国人和爱国华侨这样做,首先是把林则徐作为世界禁毒象征看待的,但也与他疾恶如仇、从善如流、清正廉洁、浩然正气的人格魅力有密切的关系。 (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英国人包令,与林则徐是敌对关系,他对林则徐非常了解,也非常佩服,他称赞林则徐“忠诚地、几乎不间断地为他的国家服务了36年”。B. 林则徐十分反感官场的种种陋习,到了杭州这种风景如画、美女如云、鱼米之乡的人间天堂
50、,他依然拒绝迎来送往,专心于公事,即使天色很晚,他还在处理案牍。C. 林则徐出任省级大员湖北布政使时,自北京到武昌,他一路上不断发出“传牌”,虽然“传牌”上文字不多,却告诫了同僚和下属,宣示了认真治理的决心。D. 如果没有政治家的智慧与气魄,没有禁烟领导集团和精诚合作,林则徐不可能在抵达广州后,仅用了18天,就迫使英商的政治代表义律同意缴出全部的鸦片。E. 林则徐的禁烟行为还得到了世界上的更多人们的赞同,除了人格魅力的原因,也和现在世界上的禁烟形势有一定关系,美国人和爱国华侨就把林则徐作为了世界禁毒的象征。【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综合分析)。
51、【答案解析】DE。(D2分,E3分,A1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A项,“非常了解”文中无据,稍显不妥;B项,“他拒绝送往迎来,专心公事”错,文中是说花费了大量时间迎来送往,只能在晚上处理公牍管札;C项,他出任省级大员湖北布政使时,是进入湖北省后他才发出传牌,而不是自北京到武昌就沿途发出传牌。另外,“不断”文中无据。【思路点拨】回答本题,需要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先审清题干“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的要求,后把备选项与文本内容逐项比对,判断对错。概括作品的内容可从以下几点入手:找文章关键点;分析文章结构层
52、次;分析文章抒情议论性的句子;分析文章写作背景。(2)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少有的清官,文章中有那些体现?请简要分析。(6分)【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综合分析)。【答案解析】英国人包令说林则徐以“不敛钱财著称”;林则徐在自己官府公堂上挂起了一幅自写的楹联“壁立干仞无欲则刚”,祛除贪欲是林则徐的自警自策;(3分)1830年8月,林则徐出任省级大员湖北布政使,自北京到武昌,从水路进人湖北省后,林则徐立即发出由襄阳赴省传牌,拒绝官场陋习和腐败;林则徐到达广州后,拒绝奸商行贿。(3分) 解析:找准答题区间,划分文本层次,概括相关内容;梳理出反应体现林则徐清
53、廉的内容,根据题干要求一定要有分析。【思路点拨】在文章中往往表现出阐述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复杂性,这是阅读的难点所在。因此,在阅读中一定要把握关键,具体辨别,严格筛选,这样才能在众多的材料中略过那些无关的信息,抓住主要信息。辨别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等等。(3)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成功施政离不开一个人的人格魅力。请简要分析作为一个政治家的林则徐的人格魅力。(6分)【知识点】考查考生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次是D级(鉴赏评价)。【答案解析】充满爱国主义思想,忠诚地、几乎不间断地为国家服务了36年;从善如流,和邓廷桢等人配合得很好;清正廉洁,
54、不敛钱财;嫉恶如仇,浩然正气,富有胆略和政治才能。如:外有强敌,内有奸佞,林则徐深知此行如赴汤蹈火,却毅然前行;对“十三行”中的头目伍绍荣的惩治;在极其错综复杂的局面下,仅用了18天就迫使英商的政治代表义律同意缴出全部鸦片;在处理政事时,态度坚定,措施有力。 解析:先立足文本给林则徐下定义,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再分条概括作为一个政治家的林则徐的人格魅力特点;注意一定要在文本中找到相关材料证明自己的观点,不能空口白话、泛泛而谈。【思路点拨】对散文形象特征的概括,一是要找准信息区间,二是要抓住提示性的关键词句,三是概括要全面、准确。具体解答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作答。明确形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
55、态、声音、色彩等等。人物形象主要出现在记人叙事类的散文中,对于人物形象的鉴赏,我们要特别注意从人物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多个角度把握他们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还应该把握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作用和意义;物象主要出现在托物言志或写景状物的散文作品中,鉴赏物象,首先要把握这一物象的特征,理解作者借这一物象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分析它对于表现主旨的意义和作用。把握形象的内在品质、内涵、精神和所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文学作品中塑造形象是为了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分析形象与作品主旨之间的联系。散文中主要形象往往同散文的主题或作者的观点态度密切相关,考查的角度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对主要
56、人物形象的作用的考查,另一种就是对散文中主要物象作用的考查。作答时应从内容主旨、思想感情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4)林则徐的“出淤泥而不染”并不等同于古人的“洁身自爱”“淡薄渺远,恬静自然”,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知识点】考查考生鉴赏赏析作品的内涵的能力,能力层次是D级(鉴赏评价)。【答案解析】林则徐的“出淤泥而不染”表现在对自己和手下人的要求上,不与官场腐败同流合污。当时吏治的腐败日甚一日,从林则徐的传牌内容上即可见一斑。林则徐对官场种种恶习十分反感,虽无奈,也保持清高耿介的节操。他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就体现了对自己人格的要求:无欲无求。(4分)林则徐的出淤
57、泥而不染,不只是不染,更多地体现在为国为民的积极的行动上。他没有陷在“尘网”“世俗”的苦闷烦恼,而是激流勇进,既清正廉洁又经世致用。他无欲无求但有为,体现的是至大至刚之气。他洞察下情,防范歪风邪气。和邓廷桢等人联合起来禁烟,坚决果断地处置伍绍荣等人,取得禁烟的成功(4分) 解析:先根据文本谈自己对林则徐的“出淤泥而不染”的理解;再谈自己根据现实生活的思考;回答本题要找准答题区间,要根据文本进行分析。【思路点拨】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是文学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作者呕心沥血和孜孜以求的。大凡名篇佳作都有一个好标题,在一瞥之间拨动读者的心弦,激发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遐思,吸引读者饶有兴趣地读下去。
58、因而,鉴赏文章标题成了散文“赏析文章内涵”的常见题型,解答这类题目,一般要从以下三点出发:深刻理解标题中的词语。文章标题的赏析,一般来说重点是对构成标题的词语的理解,即使是短语,也要从理解词语着手,从而把握标题的意义和作用。有的文章以作品中的人物名字作标题,有的用作品中的主要事件作标题,有的用某些具有含蓄性或象征性的物体作标题,有的则比较直接全面地概括了作品的内容和中心思想。因此,我们在理解或鉴赏标题时,一是要分析词语,注意修辞,分清虚实,找准突破口。全面把握文章的内容。一般来说,标题总是以各种不同方式和作品内容发生关系,一个好标题与文章的内容总是紧密相关的,把握了文章的内容,也就理解了标题的
59、内涵;反过来,如果要赏析标题的内涵,对文章内容就一定要有一个清楚明晰的整体感知。标题具有“眼睛”的功能,是“心灵的窗户”。如果能够透过这个“眼睛”(窗户)去分析理解文章的有关信息,那么我们基本上就可以看出标题在内涵方面的妙处。联系文章主旨和背景。标题和作品的主题思想有着密切联系,作者常常借助标题指出写作的主要对象,点明抒发的主要情思,交代写作的主要目的。另外,还有不少标题暗示了诸如主要事件、题写范围、时间地点、内容情调等等重要信息。如果我们抓住了标题的这些主要信息点,也就触及文章的主旨核心了,赏析时就能深刻揭示作者的良苦用心。【题文】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题文】D013下列各
60、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他填报高考志愿时,又想报清华,又想报北大,总是见异思迁。B人们在解决问题时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C从先秦散文风格来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应该说各有千秋。D这次中俄朱日和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答案解析】C 解析:C项“各有千秋”意思是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用在此处恰当。A项见异
61、思迁:缺乏主见,这山望着那山高,遇到不一样的就改变趋向,含贬义。褒贬误用,贬用作褒。B项“大而化之”意思为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此处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D项“反戈一击”指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所给语境是蓝军对另一方的行为,对象用错。【思路点拨】完成本题需根据语境和词义来分析。本题做题要特别注意题干,要求选出“使用不恰当的一项”。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
62、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题文】E0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台湾歌手周杰伦的青花瓷对大陆的高中生非常熟悉,他的歌曲被人们广泛传唱。B让老百姓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永远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它并不随着农业自身发展阶段的变化而有所改变。C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能否实现,关键是要靠我们共同努力,众志成城。 D关于高中教材要求学生阅读名著,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一则,学生学习任务重二则名著晦涩难懂。【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答案解析】B 解析:A项主客倒置;C
63、项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D项成分残缺。【思路点拨】完成该类题,需做好以下三步:找出主干。先找出句子的主、谓、宾,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如果句子主干没问题 ,就应当检查修饰语(定、状、补)是否能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中心语。 体会语意。如果结构没问题,可体味句子的意思,情趣和表达习惯,看逻辑方面是否有问题,否定是不是太多,指代是否明确,是否有歧义,用词是否妥贴,是否重复,词序是否正确,修辞得当与否等。看关联词语是否用得恰当。【题文】I0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英国卫报7月1日头版刊文独家披露说,美国对其欧洲盟友设在纽约、华盛顿的机构和使领馆都实施了窃听,目标多
64、达38处。 , , 。 , 。 。其中包括在电子通讯设备上安装窃听器此外,美国的窃听目标还包括日本、墨西哥、韩国、印度和土耳其等其他盟友。美国情报机构还在欧盟驻美机构的加密传真机中安置了窃听器文章还披露了“一系列不寻常的”监听方式细节监听电缆通讯和使用特殊天线等欧盟驻华盛顿代表团被窃听的工作人员高达90名A B C D【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答案解析】A 解析:句的“文章还”是与前往文的内容紧密相连的,因此句应为第一句。这样排除C项和D项。“在电子通讯设备上安装窃听器”“监听电缆通讯和使用特殊天线”和“在欧盟驻美机构
65、的加密传真机中安置了窃听器”都是“监听细节”,句的“其中”代指“监听细节”,因此,领起,应排在后面。句是除欧盟之外的地区,所以排在最后,是结句。故选A项。【思路点拨】做此类题,重点要分析各句内部的逻辑关系,应按照“瞻前顾后,上串下联”的基本思想,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理顺序和逻辑顺序等方面去分析和思考。逻辑关系可能存在总分、照应、顺承、并列、因果等多种关系。【题文】I0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保护儿童,在对象上不断扩大覆盖范围面固然重要,但建立有效的救助机制, ,才是治本之策。十多年前,电影刮痧讲述了一位
66、中国老人到美国用“刮痧”疗法给孙子治病,却被当地儿童福利机构误认为“虐待儿童”而遭起诉的故事。今天看来,那种“误会”所彰显的“孩子至上”理念和“强制报告”等刚性制度, 。让困境儿童享有一个阳光灿烂的童年,从观念更新到制度创新,从福利保障到社会参与,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答案解析】使之惠及广大儿童其实很值得学习借鉴所有大人们要做的还有很多(答对1句,得1分;答对2句得3分;答对3句地5分。) 解析:首先要准确把握本段文字的主要意思;其次要分清文段层次,明确横线处语句属上还是属下;最后体会横线处语句要起的作用,根据
67、要求补写。处应填“建立有效的救助机制”的目的是“惠及广大儿童”;处根据电影刮痧的情节是为了例证彰显的“孩子至上”理念和“强制报告”等刚性制度的重要性,因此具有借鉴意义;出填对文段的总结话语。【思路点拨】此类试题可以从话题、结构、逻辑、条理及情境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也可以从确定相邻句入手作答。具体方法为:纵观全局,把握中心。一道语言连贯题往往就是一段完整的话,它都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解题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握题干,把握这段话的中心意思。划定区域,界定重点。因为一段文字表述中总有一些是主要信息,一些是次要信息,所以我们在把握中心的基础上,还要能根据前面的一些规则来辨别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次要信息
68、,从而界定出文段的重点。确认性质,找准思路。这是解答语言连贯题最重要的一步。确认题目的性质,就是要看清命题者的思路,确认是事理的逻辑性、行文的照应性、话题的统一性、对应的分承性、性质的一致性、画面的整体性以及组合的俗成性中的哪一种。准确探索出命题者的思路,实际上就是找到了解答问题的突破点。理清头绪,准确表达。在梳理好上述头绪后,可再将揣摩好的语句代入到原文中,重新梳理一下文段的顺序,检查一下前后文的语意是否衔接连贯。【题文】I017下面是语言现象的图示框架,请根据图示概述语言现象的基本特征,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50个字。(6分) 前提 基础写读说听 接受 发表【知识点】本题
69、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答案解析】听说是前提,读写是基础;听和读是接受信息,说和写是发表信息;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3句各2分,共6分。) 解析:先仔细阅读图表,理清图表内容,搞清“听”“说”“读”“写”的关系;再根据题目要求“概述语言现象的基本特征”;形成答案注意“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50个字”的答题要求。【思路点拨】图表分析三步走:比高低,寻规律。图表通过数字反映调查结果,能够表明变化规律的关键点则在最高与最低点上,通过抓最高分值或最低分值可以快速把握图表重心,明确试题的指向和要点。做分析,找走势。
70、图表反映的只是现象的分项统计结果,试题则往往要求阐述某些规律性的结论,因此很多情况下,我们必须在图表的基础上做数值的分析,才能更好地总结出某些规律。归类别,作概括。由于图表反映的是分项统计结果,反映的类别常常比较细致,而很多时候试题的作答有字数限定的要求,此时就要求我们在原有分类统计基础上再作概括。【题文】六、写作(60分)【题文】Q3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走进书店,最畅销的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啊,健康类啊,营销类啊读它可以直接帮你升学、谋生,获得利益。其实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已知之外,保留
71、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样的机会。不仅读书是这样,世上很多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写作材料作文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答案解析】“无用”和“有用”是相对的,材料中所说的“无用”并非真的“无用”,而是告诫人们要耐住寂寞,多方积淀,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无用”就变成了“有用”,在不经意间也许就超越了自己。参考以下立意:1、“无用”实则“有用”,成功往往垂青于有准备之人2、“厚积”才能“薄发”,多方积淀方
72、能助你成功3、切勿急功近利,超越自己往往是在不经意间其他立意,只要符合材料含意均可。要想有用应多些无用之思“有用”与“无用”,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没有“有用”,无所谓“无用”;没有“无用”,也无所谓“有用”。读书学习,要“学以致用”,自然要重视“有用”的东西,但也不能急功近利,只讲“现实主义”,不讲“浪漫主义”,人还有精神上的诉求,需要空灵和超脱,正如那棵“无用”的大树(引材料)。生活在物质丰富今天的我们,是不是应当“多想些无用的价值”,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复旦一位教师表示,“有用”能让学生踏上社会后,吃饱肚子,获得经济独立。而社会发展,也非“有用”不能维持。他不忧虑学生无远大理
73、想,倒担心他们过早地向往“无用”境界,忽视基本功。当今时代,未缺“无用”之思,实乏“有用”之才。这话不能说没有道理,可惜带有较大的片面性。学生读书成才,自然不能忽视学习“有用”的东西,以便“踏上社会后,能吃饱肚子,获得经济独立”,乃至过上富裕的生活。然而,人不同于动物,不是活着就是一切,不是只关心有助于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繁殖的“有用”东西。人是万物之灵,“生命本是一张由意义构成的丰富之网”,需要大量对“吃饱肚子”虽然“无用”,但却富有“意义”能充实灵魂的东西。人要在“务实”中生存,更要在“务虚”中提升。那些能使精神升腾的东西,虽说对“吃饱肚子”无用,但却常常较“有用”的东西高贵。比如猪羊的肉可食
74、,无疑是“有用”的东西,而龙凤是幻想的产物,对人的实际生活是“无用”的,可是,龙凤的地位却远远高于猪羊,“无用”所以胜于“有用”,在于龙凤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吻合人们的精神企求。再如,梅有子也有花,梅子是水果,可食,而梅花则无实用,只能供人欣赏。可是,历来人们赞咏的,多是梅花,而非梅子。像“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样的名句,在对美的欣赏中,借物抒情,赞美了人应有高雅品格和幽逸情趣,有力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这样,梅花、梅诗,也就成了“无用之用”。年轻学子的成长。是生存技能的成长,更是良好精神的成长,是需要“更多地想些无用的价值”的。同时,重视“无用”的价值,还在于要破破当前危害特大的
75、急功近利心态。不能什么事情都要求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应当“风光长宜放眼量”。人类史上不少的重大发现发明,开始多被视为“无用”的。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始初只局限在实验室里,曾被讥讽为“毫无用处”,法拉第回答说:“那么刚出生的婴儿又有什么用呢?”随后,运用电磁原理发明了电动机,人类由此步入电气时代,“无用成大用”。当下,社会上迷漫着急躁浮躁之风,做什么事恨不得都能“一口吃成胖子”,这是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技教育界难于造就突出拔尖人才,遂有“钱学森之问”。解读这一“问”,自然会涉及多方面原因,不过,内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只求“有用”,不容“无用”。要培养出突出的“有用”人才,需
76、要宁静致远,潜心研究,“无用而大用”。时下所以缺少“有用之才”,并非“无用”之思太多,相反,而是“无用”之思太少。基于此,我以为,提出“更多地想些无用的价值”,是有积极意义的。 有用与无用 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做有用的事,事实却证明一辈子都毫无价值;有的人一辈子都想做点无用的事,留下的东西后人却受用无穷。即使那棵大树真的没什么价值,但至少它能给人们以隐庇本身就是“有用”了。(引材料)。 “京城第一名家”王世襄,生于名门世家,却沉迷于各种雕虫小技,如放鸽、养蛐、驾鹰、走狗、掼交、烹饪,而且玩出了文化,玩出了趣味。荷兰王子专程向他颁发2003年“克劳斯亲王奖最高荣誉奖”的理由是:如果没有他,一部分中国
77、文化还会被埋没很长一段时间。 人人力争上游自然是好,否则也不会有这30余年经济奇迹。但有用之学主宰一切,成功学成时代主旋律,又使当今社会如一个典型“上火”型社会:心中欲望太强、步子太大、动作难免变形,所谓“步子太大扯着蛋”是也。 人体上火了,喝剂凉茶能去火。社会上火了,亦需一剂能清心降火的药方:做点无用的事,关心点与己无关的事。前者清心,缓和焦虑症,自己与自己和解;后者解毒,消化社会戾气,与社会达成和解。 说中国父母是世界上最功利的父母绝不为过,早教经济、学区房、奥数班甚至已成为庞大“教育经济”的一部分,身处其中的中国父母,外人眼中是“虎妈”,自己心中是“孩奴”,里外都不是人。 18世纪的法国
78、人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另一个爱把“这有什么用?”当做口头禅的,是中国的一些市长们。在房产开发、GDP数字这些“有用之事”面前,历史街区、文化保育实在乃太“无用之事”,它不能带来任何GDP数字增长、官职升迁或所谓的“城市虚荣心”。所以,文化界一边在为北京古城墙不保而叹息,那边七朝古都开封为修通公路,打算开挖古城墙。“十朝古都”南京市也打算借“城市危改”工程,将金陵古城夷为平地。 听闻,国内许多城市都酝酿把大学迁移到郊区,腾出市中心的
79、黄金靓地大搞房地产。然而这无异与把我们的精神文化思想从我们的身体里剥离,我们是否可以想想,假如把千乘车马都可以在它的绿荫下隐庇的“无用”大树砍掉,我们又能获得什么呢?【思路点拨】立意就是根据题目要求来确定主题,而主题就是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生活现象时,通过全部文章内容所表达出来的基本意见或中心观点。因此,主题也叫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简称“主旨”。 高考作文对立意的要求有四点。一是立意要正确。所谓“正确”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思想内容正确,其次是文章的立意要符合题意的要求,即切题。一般说来,作文的立意,要与目前国家社会倡导的公德相一致,要与当前的时代精神相一致。即“文章合为时而著”。二是立意要新颖。立意仅做到正确是不够的,如果文章主题一般化,不新颖,大家都雷同,就难以写出好文章。所谓“新颖”,就是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发现。三是立意要深刻。“深刻”就是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意思来。四是立意要集中。一篇文章如果什么都想说,则必然什么也说不清,立意必须单一明确,多中心就等于没有中心了,思想可以丰富,主题必须集中,只能有一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