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题限时集训(三)(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1920年,中国的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创办共产党的准备工作。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一批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上海有劳动界,广州有劳动者等,对工人进行阶级意识的启蒙教育,在此基础上,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积极深入工人群众,举办工人夜校,建立工会组织。这种做法()A与当时中国的国情基本不符合B反映了党的创立者缺乏政治经验C使中国革命道路走向中国特色D体现了党的创立者的群众路线观D由材料“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一批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对工人进行阶级意识的启蒙教育”“深入工人群众,举办工人夜校,建立工会
2、组织”可知,这种做法体现了党的创立者重视劳工的群众路线观,故选D项。220世纪20年代初,北洋政府渐失驾驭力,而南北大小军阀已实际形成占地而治的割据局面。对此,1922年9月,中国共产党人创办的机关报向导发刊词中说:“现在大多数中国人民所要的是什么?我们敢说是要统一与和平。”这说明当时()A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B中国共产党已认识到国情形势C国共合作成为社会共识D中国共产党酝酿民主革命纲领B根据材料可知当时军阀混战,人民渴望统一与和平,中共把握了人民的需求,说明其认识到国情形势,故选B项;材料主要反映了国内的混乱局面,没有体现民族危机,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国共合作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中
3、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并且1922年7月中共二大已经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排除D项。3在192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杭州西湖会议上,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要求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但是,“大多数与会者反对马林的提议,认为国民党是资产阶级政党,中共党员加入进去,与资产阶级混合,会丧失党的独立性”。材料说明当时()A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间的关系十分紧张B共产党对当时国民党性质缺乏理性的认识C资产阶级已经不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D共产国际对当时中国时局的判断严重错误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在当时是革命的政党,是代表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政党,但是,依其阶级属性来判断加入国民党会丧失中国共产党的独立
4、性,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当时对国民党仍缺乏理性的认识,故B项正确。41927年8月,毛泽东指出:“要在湘南形成一师的武装,占据五六县,形成一定政治基础,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应去广东而应上山。”该思想()A否定了八七会议上作出的决定B改变了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认识C是国共对峙局面形成的结果D有利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D该思想体现了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上山”也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故D项正确。51940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作出关于各抗日根据地内党支部教育的指示,要求“普通党员的政治教育,一般的应当包含:怎样做共产党员、支部本身的工作;
5、统一战线政策工作;乡村工作;争取伪军工作;临时的策略教育等”。这表明,中共在抗日根据地的党性教育()A强化贯彻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侧重提高普通党员的军事水平C强调各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D注意结合敌后抗战的实际需要D抗日根据地大都在敌后,情况复杂多变,根据“统一战线政策工作;乡村工作;争取伪军工作;临时的策略教育等”可知,中共对党员的教育既强调坚持统一战线原则,又重视灵活多变,符合敌后抗战的复杂形势需要,故选D项。61946年4月,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县、乡人民代表会议(参议会)为人民管理政权机关”“人民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选举各级代表,各级代表会选举政府人员。”这
6、一文件颁布的主要目的是()A建立边区苏维埃政权B落实重庆和谈的民主建国要求C探索新民主主义宪政D团结民主力量以赢取解放战争C材料中所说的是1946年在陕甘宁边区颁布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通过规定中的“人民代表会议”可以得知其为新民主主义宪政的探索,故选C项。7毛泽东在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时说:“我们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有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下列各项中,能够验证上述“经验”的是()A五四运动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北伐战争红军长征第一届全国人大C南昌起义遵义会议三大战役D中共一大遵义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
7、全会C南昌起义、遵义会议和三大战役都是党和党领导的军队成功的经验,故选C项;五四运动发生的时间是在中共成立之前,排除A项;第一届全国人大是在1954年召开的,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排除B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1978年召开的,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排除D项。8读下表,影响1927年至1928年和1949年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比例变化的共同因素是()党员总数(万人)工人党员比例(%)农民党员比例(%)1927年5.850.818.71928年6月13.010.976.61949年底448.82.559.61956年1 250.48.852.4A.工农联盟的不断巩固和加强B
8、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发展C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D中国社会革命任务的变化C表格中1927年至192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中,工人党员比例大幅下降、农民党员比例大幅上升,这体现了1927年中共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1949年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中工人党员比例上升、农民党员比例下降,这体现了1949年之后中国共产党将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故选C项。9“在经济上,要没收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于这个共和国的国家所有,建立国营经济;没收地主的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发展有益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富农经济。”这些主张()A指明中国民主革命的道路B属于新民主主义
9、革命理论C成为三大改造的指导思想D属于新三民主义理论范畴B新民主主义革命主张反帝反封建,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与题干的意旨相吻合,故选B项;题干中强调的是对经济层面的调整,指明民主革命道路说法有误,排除A项;三大改造是要把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不会发展私人资本主义,排除C项;新三民主义理论不主张没收“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排除D项。101953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五三一九五四年干部理论教育的指示,将全体共产党员干部分别编入高级、中级、初级学习组,业余学习马列主义政治理论,并对学习内容、时间、方法、要求等作了具体规定,非党干部自愿参加。1954年,中共中央又制定了党员干部离职到党校
10、轮训的计划。这些做法旨在()A加强党内意识形态建设B注重加强党群关系建设C开展群众思想政治教育D确立马列主义为党的指导思想A根据材料加强干部理论教育可知,国家重视党内思想意识的培养,故选A项;材料中只提到对于党员干部的要求,到党校学习理论,没有涉及党群关系建设,排除B项;材料中提到的是党员,没有提到群众,排除C项;中共一大确立马列主义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11中共八大提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应该允许私有制经济存在”,“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互为补充的,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手段”。这一思想()A体现了“左”倾冒
11、险的倾向B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奠基C是对苏联经济模式的突破D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作全面准备C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开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强调了市场是对计划的补充,体现了对苏联经济模式的突破,故选C项;中共八大的决策是符合国情的,不是“左”倾冒险的倾向,排除A项;为市场经济建立奠基的是1992年的南方谈话,排除B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84年以后才展开,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平反大量冤假错案,调整社会关系。到1982年底,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有300多万名干部群众得到平反,数以千万计受到株连的干部和群众也由此得到解脱。材料表明()
12、A党的实事求是的传统得到贯彻B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C新时期民主政治制度日臻完善D国家长治久安的局面已经形成A党中央平反大量冤假错案,纠正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左”倾错误,这种有错必改的举措是对实事求是思想的贯彻执行,故选A项;平反冤假错案保障的是部分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无法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民主政治的建设,排除C项;“已经形成”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13(2020宝鸡质检)美国学者史华慈说:“在苏维埃阶段,毛泽东把全部精力用在湖南和江西农村战略方面,但他承认这是对城市无产阶级运动的辅助。当毛泽东在西北(延安)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的无产阶级概念
13、已经具有了新的内容。”这里的“新的内容”()A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理论B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C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D属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D“毛泽东在西北(延安)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无产阶级概念已经具有了新的内容”指的是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深刻论述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故选D项。141949年9月20日,华北局作出关于建立村区县三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决定,指出:为了进一步建设与加强华北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起见,决定不论老解放区或新解放区,一律于今冬明春普遍建立起来村、区
14、、县三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并准备明年召开各省人民代表大会。这反映了()A村民自治等基层民主形式快速发展B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途径的确立C中国共产党对根本政治制度的探索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C材料说明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就已经在华北地区尝试“建立起来村、区、县三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这反映了对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探索,故选C项。15截至1927年6月,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党团干事会、全国农民协会临时党团、中华全国学生总会党团、中华全国济难总会党团、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党团等众多全国性党团组织。这些“党团”的建立()A维护了革命统一战线
15、B孤立了国民党统治集团C扩大了中国共产党政治影响D巩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C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党团干事会、全国农民协会临时党团等众多全国性党团组织,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巩固了群众基础,扩大了政治影响力,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16(2020枣庄二模)中华苏维埃政权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政权建设的尝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到1930年,农村红色政权遍及十多个省份,红军及地方革命武装达十万人,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有二百多个县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1931
16、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成立,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中国苏维埃政权所建立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重新调整划分了行政区域,制定了统一的法律和制度。发挥了加强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的作用。摘编自金冲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地位等材料二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中华苏维埃政权继续延续和发展。1935年,成立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代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的职能。西北办事处的成立,实现了陕甘宁苏区内原来几块根据地领导权的统一,为后来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成立作了组织上的准备,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工农苏维埃政权的结束和建设抗日民主政权的开
17、始。在“民族危机加深的时期”,逐步改变了对地主和富农的政策,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共产党在各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调动了各阶级抗日的积极性。贺永泰中华苏维埃政权在陕北(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条件,并简析其历史意义。(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苏维埃政权发生了哪些转变?这些转变说明了什么?(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农村红色政权遍及十多个省份,红军及地方革命武装达十万人,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可知,农村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红军力量逐渐壮大;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的胜利及中央革
18、命根据地的建立。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发挥了加强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的作用”可知,中华苏维埃的成立有利于加强对革命的统一领导,巩固了革命根据地,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成立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代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的职能”可知,成立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代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职能;根据材料二“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工农苏维埃政权的结束和建设抗日民主政权的开始”可知,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由工农苏维埃政权改变为抗日民主政权;根据材料二“逐步改变了对地主和富农的政策,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共产党在各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19、”可知,从没收地主土地转变为减租减息。第二小问,综上并结合中国史实可知,中国共产党依据中国革命形势的需要调整政策,而且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答案(1)条件:革命根据地的发展,红军的壮大;苏维埃运动的高涨;反“围剿”的胜利及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全国性“工农民主专政”政权的尝试;有利于加强对革命的统一领导;巩固了革命根据地;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8分)(2)转变:成立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代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职能;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由工农苏维埃政权改变为抗日民主政权;土地革命转变为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转变为地主减租减息)。说明:中
20、国共产党依据中国革命形势(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的需要调整政策;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6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革命斗争中的某些时候,困难条件超过顺利条件,在这种时候,困难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顺利是其次要方面。然而由于革命党人的努力,能够逐步地克服困难,开展顺利的新局面,困难的局面让位于顺利的局面,1927年中国革命失败后的很多情形就是如此。在相反的情形之下,顺利也能转化为困难,如果是革命党人犯了错误的话,例如,1924年至1927年的革命的胜利。变为失败了。据毛泽东著矛盾论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共产党党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
21、有据,表述清晰)(14分)解析材料主旨是毛泽东认为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革命斗争中的困难与顺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就此,可拟定论题中国共产党能把革命斗争困难局面转变到顺利局面,可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民革命运动、土地革命战争等史实进行阐述。答案示例:论题:中国共产党能把革命斗争困难局面转变到顺利局面。(2分)论述: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以后,党的革命斗争陷入极端困难的处境,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比以前的军阀更为凶恶,许多优秀党员和革命的工人、农民遭到了极野蛮的毒杀,全国突然转入了黑暗。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接受了失败的教训,纠正了党内的右倾错误,集结了革命的力量,在敌人进攻的面前,组
22、织有序的退却和防御,并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争取革命运动的复兴。当白色恐怖笼罩中国,革命的条件非常艰难,毛泽东正确的运用了矛盾法,分析了当时客观革命形势中的矛盾,研究了敌我双方的情况,指出了革命高潮即将到来,同时党决定了一系列的正确政策,整党建军,紧紧依靠农民群众推行土地革命,于是革命根据地的范围逐渐扩大。并在江西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红军势力日益壮大,粉碎了蒋介石几次围剿,经过几次大的胜利,新的革命势力也逐渐的成熟,革命斗争由困难的局面转变到顺利的局面。(10分)综上所述,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通过共产党人的努力,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就能够逐步地克服困难,开展
23、顺利的新局面,困难局面就让位于顺利局面。(2分)18(2020日照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1938年春国民政府决定设置国民参政会为战时最高民意机关。7月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在武汉正式召开大会。包括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在内的160多位参政员参加会议。会议确定了“抗战到底,争取国家民族之最后胜利”的国策,通过了中共参政员提出的拥护国民政府实施抗战建国纲领案等系列决议案。在1944年9月5日的参政会开幕式上,多位参政员指出,“中央地方各地之贪污现象,未能尽法惩治,为抗战建国时期之大患”,这一问题长期讨论而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抗战中后期陈嘉庚、黄炎培等参政员访问了延安,回到大后方后,他们对
24、中共治理下的根据地赞誉有加。1944年9月,中共代表林伯渠在会上提出了联合政府的建议,不仅得到了中间党派的积极响应,甚至连美国方面在最初阶段也表示支持。蒋介石集团拒绝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1945年5月,中共以“此次所谓新的国民参政会之召集完全出国民党一手包办”为由,明确宣布不再参加新一届国民参政会。7月,国民参政会四届一次会议在重庆召开,中共参政员和许多其他方面人士未出席会议。280名参政员第一天到会的仅有180人,与会国民党参政员占参会总人数的84%。国民参政会运行过程以1944年为界分为前后期,国共两党的形象经历了国共双赢、国降共升阶段。据洪富忠战时中共在国民参政会的形象塑造根据材料并
25、结合所学知识,对国民参政会运行过程中的“国共双赢”“国降共升”现象做出合理解释。(12分)解析国共双赢:根据材料“1938年春国民政府决定设置国民参政会为战时最高民意机关。7月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在武汉正式召开大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抗日战争时期召开国民参政会,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有利于团结抗战;提高了国民党在全国的政治威望,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因此体现的是国共双赢。国降共升:根据材料“1945年5月,中共以此次所谓新的国民参政会之召集完全出国民党一手包办为由,明确宣布不再参加新一届国民参政会”可知,这一时期参政会揭露国民党的政治腐败、执政能力低下,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推行独
26、裁政治,压制民主,对其形象必然产生不利影响;根据材料“抗战中后期陈嘉庚、黄炎培等参政员访问了延安,回到大后方后,他们对中共治理下的根据地赞誉有加”可知,中国共产党根据地建设成就和治理能力得到宣传,中国共产党团结民主党派积极追求民主政治,对政治形象的提高起了积极作用,因此体现的是国降共升。答案国共双赢:国民参政会的召开,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有利于团结抗战;提高了国民党在全国的政治威望,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6分)国降共升:参政会揭露国民党的政治腐败、执政能力低下,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推行独裁政治,压制民主,对其形象必然产生不利影响。中国共产党根据地建设成就和治理能力得到宣传,中
27、国共产党团结民主党派积极追求民主政治,对政治形象的提高起了积极作用。(6分)19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不断觉醒。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这以前,中国人民也发生过多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政治行动。可是它们或者是单纯的军事行动,或者是只有较少人参加的爱国活动。五四运动就大不相同了。它所牵动的社会面如此之广,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势力张皇失措。在严重民族危机的强烈刺激下,许多人忧愤填膺。他们聚在一起便畅谈国家面对的危局。一旦经历过五四这次大风暴的洗礼,在他们眼前便打开一个新天地,带来从来没有的思想大解放,完全改变了他们的生活道路。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
28、二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直到现在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晏阳初农民抗战的发动(1937年10月)(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天地”的打开带来的主要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战是如何推动“真正的新中国国家”走向形成的?(9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它所牵动的社会面如此之广,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势力张皇失措”可得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9、;彻底反帝反封建。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一旦经历过五四这次大风暴的洗礼,在他们眼前便打开一个新天地,带来从来没有的思想大解放,完全改变了他们的生活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促进思想解放;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条件。第(2)问,根据材料二“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抗战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增强了民族凝聚力;结合所学知识从抗战性质和地位角度可得出中国取得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答案(1)特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彻底反帝反封建。影响:促进思想解放;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条件。(6分)(2)抗战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中国取得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任答3点得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