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57793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6页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6页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6页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6页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6页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6页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6页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6页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6页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6页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36页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36页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36页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36页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36页
湖北省恩施鹤峰走马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周周练05第五周(5天;综合)10 2 .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五周(5天;综合)10+21(2015江苏海安高级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金陵中学四模1)清徐栋牧令书载:“天下真实紧要之官,只有二员,在内则宰相,在外则县令。”以具体史实论证这一观点确凿无误的是A宰相制在秦代首次确定下来,负责管理全国军务B元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后期其权势大大削弱C县官是普通百姓生活中能直接接触到的朝廷命官D秦代县令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郡2(2016广东惠州一模12)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长时间出现“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的现象,这反映了古代乡村治理主要依靠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皇帝制3(2015山东潍坊三模13)晚清七十年载:“四千年来我民族之社会政治型态

2、之发展,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这次转型A摧毁了宗法观念B发展了分封制度C确立了专制政体D创立了科举制度4(2015安徽马鞍山二模12)诗人章碣的焚书坑云:“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对诗意理解准确的是A暴政是秦朝灭亡的根源B文化专制未达到预期目的C焚书钳制了人们的思想D焚书坑儒引发了农民起义5(2015山东实验中学二模13)德国汉学家指出“中国在11世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根本的社会变化”在政治上体现为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B二府三司取代了前朝的三公九卿C官僚政治取代了过去的贵族政治D文官政治取代了前朝以地方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6(20

3、15安徽马鞍山二模14)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七三称:(元代)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据此可知,元行省A军国重事,无不领之B辖区广阔但权力不大C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7(2015安徽蚌埠三模12)有启蒙思想家认为:“(中国)专制君主,不持偏见,一年一度举行亲耕礼,以奖掖有用之术;只把哲学作为宗教,把文人奉为贵族。”下列最能支持该观点的史实是A宗法制原则B九品中正制选官C皇位世袭原则D科举制创立完善8(2015安徽蚌埠三模15)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初访中国,有些清朝地方官员将其称为“钦差”,乾隆闻此,甚为不满,下谕旨将使臣称为贡使,“以符体制”。乾隆这一做法A有利于实现

4、外交近代化B维护了主权与领土完整C固守了传统的朝贡体制D表明乾隆开始关注世界9(2015安徽马鞍山二模13)读中国古代某朝代人口分布示意图,判断该朝代应为 A战国B西汉C唐朝D北宋10(2015广东实验中学高三考前热身训练14)在古代,抑制小商人的“贱商令”,各朝代一脉相承,反复颁行。但是如汉书食货志中所言:“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出现这种背离现象的原因是A古代法律不健全B封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C封建制度不健全D古代官商一体11(2015广东实验中学高三考前热身训练12)中华法系的特征是“以礼入法,礼刑结合”。礼与法的关系极为密切,这是中国封建法律的主要特征和基本精神,在实际应用中经常

5、出现“重礼轻法”。这些的来源是A法家思想B儒家思想C儒、道思想的结合D儒、法思想的结合12(2016广东惠州一模14)成书于唐代的道教经典玉清经中说元始天尊讲十戒,第一戒不违戾父母师长,第二戒不杀生,第三戒不叛逆君王,谋害国家。这反映了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道教地位上升C道教深受理学影响D佛教开始传入中国13(2015山东潍坊三模14)黄宗羲认为:“(君主)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A君主制度摇摇欲坠B启蒙思想已有萌芽C纲常礼教全面崩溃D资产阶级日益壮大14(2015安徽蚌埠三模14)梦

6、梁录江海船舰记载:“舶商之船,自入海门,便是海洋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据所学判断该书最早可能成书于A战国B汉代C唐代D宋代15(2015安徽宿州三模22)旅法艺术大师、法兰西学院院士朱德群(19202014),安徽萧县人。图6朱德群先生作品体现了 A中国传统文人画的艺术风格B中国画的笔墨神韵与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融合C西方现代主义美术表现形式D中国画的借物抒情与古典主义美术的有机结合16(2015山东潍坊三模21)雅典人普遍认为,他们的身体“是给他们的城邦使用的,好像不是他们自己的一样”;而他们培养自己的智慧,“其目的也是为着要给他的城邦做一点显著的事业”。这说明A雅典人公民意

7、识强烈B民主政治牺牲了人的个性C血缘是城邦维系纽带D小国寡民是民主政治基础17(2015安徽马鞍山二模19)柏拉图说:“闲暇乃是智慧产生的主要条件,而绝对的平等会使智慧边缘化,从而无法实现普遍正义”。下列对柏拉图言论的解读,准确的是A闲暇是智慧之源B对民主政治存在偏见C民主理想与现实是矛盾的D雅典民主政治是虚伪的18(2015山东实验中学二模15)万民法是继公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这部法律A适用于罗马境内的一切人B是罗马平民和贵族斗争的结果C稳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罗马共

8、和国的发展需要19(2015山东潍坊三模22)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造成了人们道德水准下降和社会秩序混乱”,因而主张“社会也应该有自己的规范与秩序,个人也应该服从社会规范。”这批评了文艺复兴A无节制地揭露教会丑恶B片面追求个人的自由C猛烈地抨击中世纪神学D过分崇尚理性和科学20(2015山东实验中学二模16)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21(2015安徽蚌埠三模19)某一时期,欧洲人为年轻人制定了新标准:他必须谈吐敏捷,必须精通体育和武艺,必须懂得跳舞

9、并会欣赏音乐。他应该懂了拉丁文和希腊文。新标准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文艺复兴运动B宗教改革运动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22(2015安徽宿州三模19)马丁路德主张“教随国定”,实际上是利用德意志东北部诸侯的力量推进宗教改革,因此,具有改革的一般属性,即A改革是社会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B改革是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展开的C改革必须动员全体社会成员参与D改革必须以保持原有体制为前提23(2015安徽马鞍山二模20)美国学者余英时说:“西方宗教革命和科学革命以来,上帝和理性这两个最高的价值观念都通过新的理解而发展出新的方向,开辟了新的天地。”下列事件能印证该观点的是A加尔文的财富观有助于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B科学革命

10、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生C德文版圣经有利于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D胡格诺派最终在法国赢得了宗教宽容24(2015广东实验中学高三考前热身训练20)15、16世纪,人类历史逐渐转向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里,出现了许多新鲜事物和新名词,以下各组词语中符合这一特征的是A雇佣“寻金热”地理大发现B资本主义文艺复兴工业革命C黄金宗教改革人文主义D商业革命新航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5(2015安徽马鞍山一模19)资本主义议会制度的发展是民主制度的重大进步。英美俄德的议会制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都得到较大发展,但英美的议会政治远比俄德成熟,形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不同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11、的程度不同C思想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D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26(2016广东惠州一模20)在2014年9月18日苏格兰举行独立公投,英国面临分裂危机前夕,白金汉宫发表公开声明说,女王虽然赞成苏格兰继续留在联合王国,但在公投上将保持中立。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英国女王不关心国家事务B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国王统而不治C即使苏格兰独立,女王仍是苏格兰元首D女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无足轻重27(2015安徽蚌埠三模20)美国开国元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曾说过:“人权是上帝亲手蘸写在人性这整部巨著之上的,宛如用阳光写就似的,金光熠熠,凡世权利永远无法抹掉,也无法使之失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人权与神权紧密联系B

12、人权至上古已有之C人权具有普适性价值D人权与神权难以并立28(2015山东潍坊三模23)“历史仿佛在故意卖弄哲理: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和国,一帮落魄贵族在走投无路中找到的权宜之计,却成了共和国的真正起始!”这反映的是A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B美国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C德国颁布实施1871年宪法D法国国民议会通过1875年宪法29(2015广东实验中学高三考前热身训练23)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科学史上有据可查的关于物质世界的一般理论总共不过三种,但真正的科学革命,实际上只发生过两次。这两次指的是A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B牛顿经典力学与达尔文的进化论C牛顿经典力学与爱因斯坦的相对

13、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普朗克的量子理论30(2016广东惠州一模23)小说无法命名者是以下如下文字作为结束语的:“你必须讲下去。我不能讲下去。我愿意讲下去。”该小说的风格应属于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31(2015安徽马鞍山二模22)德沃夏克(18411904)是捷克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用浓厚的色彩、深情的笔触描绘了祖国的山川大地等自然景色。德沃夏克的音乐风格应属于A古典主义B民族乐派C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32(2015山东潍坊三模17)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1877年清政府在英国设立使馆;1901年,依据辛丑条约,清政府设立外务部。这反映了清朝A重获国家之独立

14、B与列强和平相处C外交迈向近代化D对世界全面开放33(2015广东实验中学高三考前热身训练16)中国步入世界的进程中,太平天国起到了一个正面作用。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这个插曲,中国融入世界还会晚若干年。这里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A打击了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B提倡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世界潮流C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D激发了汉族士大夫致力于自救变革34(2015安徽马鞍山一模16)下图是一幅有关清朝末年铁路国有政策的漫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清政府严禁民间修建铁路B该政策加剧了清王朝统治危机C铁路国有政策维护了民族利益D该政策阻碍了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35(2015山东潍坊三模19)下图是华北敌后抗

15、日根据地形势示意图,它反映了 A敌后根据地已遍及全国B国共两党既合作又斗争C晋成为全国抗日主战场D敌后战场开始局部反攻36(2015安徽宿州三模16)图3为1938年八路军晋察冀根据地的一幅宣传壁画,画中的内容反映了 A八路军开辟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B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C国共两党的政治主张完全一致D全国各种社会力量一致拥护国共合作抗日37(2015安徽蚌埠三模18)对图中所示事件描述准确的是 A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首次大捷B推翻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C运用正确的战术和平解放北平D八路军主动向华北日伪军进攻38(2015山东潍坊三模16)剑桥中国晚清史载:19世纪90年代初期,清

16、中央政府年收入田赋25,088,000库平银,关税21,989,000库平银,关税成为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收入来源。这表明当时中国A工业文明已成主流B逐渐卷入世界市场C告别小农经济时代D贸易逆差得以扭转39(2015山东淄博三模17)20世纪20年代初,美女图案开始大量出现在香烟广告中(如下图)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A近代工业的发展B绘画艺术的变迁C妇女地位的提高D社会观念的进步40(2015安徽马鞍山二模17)1924年12月,北京电车公司成立,但开业当天出现数千名人力车夫阻止电车通行的现象。申报对此进行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最后电车公司交3万元救济贫民平息了事端。此事说明A近代化受传统观念的重

17、重阻挠B近代化会不可避免地激化社会矛盾C大众传媒能在近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D化解社会矛盾是近代大众传媒的职责所在41(2015安徽马鞍山一模14)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前夕回忆说,在甲午战争前,他跑遍了整个北京城的书铺,却买不到一张世界地图,尽管此时已经离鸦片战争整整半个多世纪了。这一现象主要反映出A中国人对西方挑战的迟钝B近代知识分子重理轻文C清朝仍然实行闭关锁国D维新变法思想传播有限42(2016广东惠州一模22)哲学家霍布斯说:“战争,并不只限于战斗行为;事实上,只要战斗意愿明白可知,这段时间都可算作战争。”以下不属于上述第二个“战争”内涵的是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华约组织D朝鲜战争43(2

18、015江苏海安高级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金陵中学四模19)下列哪一国际组织可以为中国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城镇化均衡发展,保障农村生活,扩大基本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服务,改革公共部门等事务提供帮助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C世界贸易组织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44(2015安徽马鞍山二模18)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一书中写道:“中国与其他新兴国家不同,中国想按照自己的方式被西方接受,而非作为西方社会的荣誉会员”。下列事件中能体现该观点的有 建国初“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ABCD45(2015安徽宿州三模17)图4是我国一五计划主要成就

19、分布示意图,该图说明 A这些成就是依靠苏联的援助取得的B我国已经形成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C经济建设过程呈现了“左”倾冒进局面D政府重视基础设施和重工业的建设46(2015江苏海安高级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金陵中学四模12)下图反映了建国后某一时期经济建设的状况,对此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了新时期农村改革的巨大成就B此时期农民收入提高,生活大改善C它描画的现象是农业合作化的产物D它描画的现象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47(2015山东实验中学二模22)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A“扬眉

20、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C“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D“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48(2015山东潍坊三模20)1992年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国,但此后一直没有主动申请成为正式成员国。这主要是为了A践行不结盟外交政策B集中精力发展市场经济C顺应国际多极化趋势D保持外交政策的灵活性49(2015安徽马鞍山一模17)有外国学者认为,毛泽东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这里的“功绩”是指A民族独立解放B社会主义建设C民族复兴富强D发展人民民主

21、50(2015山东实验中学二模21)“文革”结束后,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到邓小平南巡讲话,我国出现了两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这两次思想解放分别是指A否定文化大革命和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B纠正“左”倾错误和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C破除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崇拜D确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确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51(2015江苏盐城三模21)(13分)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管理水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阳嘉元年(东汉顺帝年号,公元132年),尚书令左雄议改察举之制。雄上言:“郡国孝廉,古之贡士,出则宰人,宣协风教。若其面墙(无真才实学),则无

22、所施用。孔子曰四十不惑,礼称强仕。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儒有一家之学,故曰家法。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帝从之,於是班下郡国。 唐杜佑通典卷十三选举一 材料二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朝代 东晋 隋 唐 北宋 比例 4%

23、 172% 245% 461% 数据来源于何怀宏选举社会 材料四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推却于古人。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左雄改革察举制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改制原因。(5分) (2)据材料二概括隋朝选官制度的特点。(3分) (3)据材料三分析科举制取代察举制的主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所反映的古代政治发展趋势。(3分) (

24、4)根据材料四中钱穆的观点,你认为研究古代选官制度时须注意哪些原则?(2分)52(2015浙江温州三模38)(26分)古代中国思想与政治制度有紧密的联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在法家学说上建立起来的无情的专制思想,渐渐地被儒家的伦理价值观所取代了。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看似势不两立,但前者为后者创造了一个适合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 材料二 儒学在宋代理学思潮中发展到了极致,国家被视为一个大家庭,君主同父亲一样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但像孟子所强调的,他必须具有完美的道德。 材料三 由于中国教育的意识形态基础是儒家思想,统治阶级的头脑中充斥了各种伦理道德、忠孝观念和对礼仪的重视。在这种制度(

25、科举制)下,有文采的人得天独厚,往往成为政府最有力的拥护者。 以上材料均摘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依据材料一并所学知识,简述秦汉以来法家思想地位的演变。(6分) (2)写出宋代理学的两位代表人物。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理学家的政治理想。(10分) (3)依据材料三并所学知识,论述科举制对儒家思想的影响。(10分)53(2015天津南开三模12)(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

26、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三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四 “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1902年) (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4分) (2)概括材料二中的主张。程朱理学与儒学思想是何关系?(4分) (3)依

27、据材料三,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4分) (4)综合材料一、二、三,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从儒学思想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4分) (5)概括材料四中的主要观点。简要分析此观点产生的社会背景。(6分)54(2015江苏海安高级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金陵中学四模21)(13分)关于人性与道德的论述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皆有不忍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

28、以事父母。 孟子公孙丑上 材料二 董仲舒从天人相副说出发,提出了“性三品”说。他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圣人之性”者与“斗筲之性”者,一为天生的善,一为天生的恶,无可改变,惟“中民之性”者可经教化而为善。 张世英儒家与道德在基本人权平等前提下容许差等之爱 材料三 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有异于圣人也,特其间于有我之私,隔于物欲之蔽,大者以小,通者以塞,人各有心,至有视其父子兄弟如仇仇者。圣人忧之,是以推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以教天下,使之皆有以克其私、去其蔽,以复其心体之同然 。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概括孟子关于人性论和道德观的

29、基本观点。(2分) (2)依据材料二,董仲舒对人性论看法与孟子有何差别?董仲舒这一思想的理论依据和根本目的分别是什么?(5分) (3)结合材料一、二、三和所学知识,王阳明对人性的看法继承了谁的思想?王阳明“克其私、去其蔽”的途径有哪些?(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传统儒学对于当今社会加强道德建设的借鉴作用。(2分)55(2015江苏淮安四模23)(13分)个人自由与社会规范的关系,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个人自由的实现与社会秩序的稳定。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女性发型是女性特征的象征。解开头发,就有了色情意味如果在自己家里这样,倒是无所谓的。可是在私人领域以外,就得把它藏好。因为他就好像承载着家

30、庭的秘密和神圣,这些都与别人无关:裹好的帽子、包紧的头巾将它保护起来,避免男人淫荡的目光和陌生人猥亵的好奇。 【法】罗贝尔福西耶这些中世纪的人中世纪的日常生活 材料二 装饰品中使用最多的是假发。它往往是用白色的或黄色的蚕丝做成的。人们所要求的理想的头发的颜色,不论天然和人工的都是金黄色。因为人们认为太阳光能把头发变成这种颜色,所以许多女人们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都会整天在露天中度过。乡间妇女也在这方面和城市姊妹们争妍。 【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材料三 这个民族的每一种激情的趋势都是强烈的,而用来满足这种激情的手段则常常是犯罪的。有强烈的情绪而无法控制是因为他是产生自性格软

31、弱;但是在意大利我们所看到的却是由于强有力的性格堕落。这种性格的根本缺陷同时也就是构成它的伟大的一种条件,那就是极端“个人主义”。看到别人利己主义的胜利,驱使他用他自己的手来保卫他自己的权利。 【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材料四 启蒙思想家康德认为,只有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才是自由的,因为我们遵守的是我们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而如果只是因为自己想做而做,则没有自由可言康德还认为法律作为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必然”使个人行为与普遍道德法则协调一致。所以,法律是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共存的条件和制度。 叶秀山启蒙与自由叶秀山论康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说明中世纪和文艺

32、复兴时期的人们对头发及装饰的不同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不同看法的原因?(4分)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个人主义”的看法?(3分) (3)据材料四,概括康德关于个人自由的主张。(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如何正确处理个人自由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2分)56(2015山西太原三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 毛泽东给肖旭东、蔡林彬并在法诸友信1920

33、年 (1920年罗素访问苏俄的记载)残酷、贫困、猜疑、迫害,构成了我们生活于其间的气氛。我们的谈话不断受到暗中监视。深夜你会听到枪响,而且知道是唯心主义者们在狱中被杀害了。苏联这种以暴力夺取和维系政权、将无限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的共产主义是不可取的。 罗素 英国哲学家 假如有那么一天你想看某作者的书,算是托尔斯泰的,可是有人告诉你不但他的书再也买不到,你有了书也是再也不能看的你的感想怎样?他(列宁)不承认他的思想有错误的机会;铁不仅是他的手,他的心也是的。他是一个制警句编口号的圣手;他的话里有魔力。这就是他的危险性。 徐志摩欧游漫录1925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材料中对苏俄革命

34、的不同评价。57(2015江苏南京师大附中高三5月模拟22)2014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有必要理性地反思这两次中日战争,发掘它的现代意义以及对我们的启示,以避免新的历史悲剧出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绪年间,官吏“唯知耗民财,殚民力其能实心为民者无有也”。清朝的军队既不是人民的军队,也不是国家的军队。唯此,它对人民没有爱心,对国家亦缺乏忠心。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的“元气”大比拼。日本,几乎从明治维新开始即全面展开的对华调查和情报收集工作对清朝内部的一切情况了若指掌。 甲午战争之际,基督教信徒内村鉴三(18611930),曾把当时的“日、支两国关

35、系”解释为“代表新文明之小国”与“代表旧文明之大国”的关系,于是,这场战争便不但不是什么“侵略”与“被侵略”,而是所谓“新文明”战胜“旧文明”的“义战”。实际上,日本对待周边国家的态度,明治以来一直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改变。 韩东育甲午战前清朝内治环节的阙失与战后中日落差分析 材料二 甲午战争使日本军国主义者尝到了侵略战争的甜头,刺激了它向外扩张的贪欲,其侵略野心越来越大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强烈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为最后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王晓秋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 材料三 1940年3月,国民党正式尊孙中山为“国父”。国民党在这时

36、将孙中山从党的“总理”转化为“国父”,其寓意显然是要将孙中山塑造为全民族共同的精神领袖,促使全体国民接受民族主义思想,从而唤起民众,凝聚民心,团结御侮,共同抗日。中国共产党认为,“今天中国人民正努力于抗战,从抗战的胜利中建造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这正是执行马克思的指示,继承孙中山的遗志。” 邵雍历史记忆与书写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认为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中以内村鉴三为代表的日本人对侵略中国的态度什么?(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甜头”是什么?列举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向外扩张的史实。(4分) (3)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促进中华民族觉

37、醒方面的贡献。(3分) (4)综合上述材料,从历史辩证法的角度谈谈你对两次中日战争的认识。(2分)58(2015天津红桥二模14)(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1)材料一是国共两党共同祭奠黄帝陵时中共方面的祭文。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的时局,祭文表达了中共怎样的意愿?(4分) 材料二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

38、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他国之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交战已阅四载,如仍继续作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乎!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昭和二十年八月十四日 日本裕仁天皇终战诏书 (2)材料二中的“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是怎样的?(4分) (3)在终战诏书中,裕仁天皇认为日本发动战争和终战的原因是什么?这种认识与今天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有何关系?(6分)

39、材料三 惟公元二零一五年四月五日,我祖赫赫,开辟洪荒。培植绵绵民族之根,肇造煌煌文明之魂,德佑泱泱强盛之梦。以史为鉴,慰祭国殇。讲信修睦,惠及万方。彰显文化自信,光大华夏文明。两岸四地携手,共襄民族大同。 乙未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祭文 材料四 “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如今,清明公祭黄帝陵已经成为极具影响和强烈感召力的民族盛典,成为炎黄子孙宣示“民族认同、血脉认同、文化认同”的精神高地。乙未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仪式上接受采访的中国国民党荣誉副主席蒋孝严先生表示:“今年恰逢周年,举行轩辕黄帝公祭典礼别具意义。” 中国日报网 (4)蒋孝严先生为什么说今年“举行轩辕黄帝公祭典礼别具意义”? (

40、4分)59(2015天津河北三模14)(18分)一个民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建设蓝图,并总能从其历史中找到注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商业资产阶级利益,克伦威尔把很大的精力用在对外事务上英国的舆论界也在推动着护国主去争霸世界。一个政论家写道:“在花盆里的橡树是不能长高的,为了它的根和枝,它应该有(足够)的土壤和空间。”克伦威尔正是遵循着这一资产阶级的信条,开展他的外交活动。 宋华克伦威尔传 材料二 (1943年)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对战后世界安排的设想。他的“蓝图”是从世界主义出发,他要求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41、材料三 自1949年以来,推动中国现代的工作,一直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的蓝图指导下进行的。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在独辟现代化道路这一点上,与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类似。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1)为了实现材料一中的建设蓝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克伦威尔做出的努力及其结果。(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结束前后美国实现“世界蓝图”的举措。(8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建国后的经济建设角度,毛泽东对推进中国现代化蓝图做了哪些有益探索?(4分)60(2015天津和平四模14)(1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1年9月5日赫鲁晓夫同美

42、国记者兹贝格谈到美国和苏联“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系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 材料二 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他们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闯进陶瓷店,他们建立政府只有21年,我们已逾100年,英国更是有数百年悠久历史。我们必须教导他们如何知行而止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 (1)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苏联的外交政策的变化。(2分) (2)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在战后的政治意图。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

43、结美苏争霸的原因。(8分) (3)以史实说明美苏争霸在不同阶段关系缓和的表现,谈谈对此你有何感想。(6分)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C 【解析】宰相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负责管理军务,故A项错误;元代实行一省制,故B项错误;县是古代社会最基层的地方行政区划,县官则是普通百姓生活中能直接接触到的朝廷命官,故C项正确;秦代县令对郡守负责,故D项错误。2【答案】B 【解析】“县下惟宗族”的现象反映出,古代乡村治理主要依靠宗族关系,与分封制无关,故A项错误;古代乡村治理主要依靠宗族关系,即宗法制,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郡县制对古代乡村治理的影响,故C项错误;“皇权不下县”说明皇帝制对古代乡村治

44、理影响很小,故D项错误。3【答案】C 【解析】宗法观念至今还存在,故A项错误;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故B项错误;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转型,故C项正确;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度,故D项错误。4【答案】B 【解析】诗句含义为“焚书坑”里的书灰还没冷呢,山东就已经有反秦的“叛乱”了;而(终于覆灭强秦的)项羽、刘邦等人也都不属于“讥议朝政、蛊惑民心”的读书人之列啊!这表明尽管秦朝实行了文化专制,愚弄人民,但结果仍无法维持其统治,只会加速秦朝灭亡,该诗是对秦朝统治的辛辣讽刺,故B项正确;暴政是秦朝灭亡的根源、焚书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与诗中“刘项原来不读书”不符

45、,故A.C项错误;焚书坑儒引发了农民起义只能体现诗中前一句,后一句并未体现,故D项错误。5【答案】D 【解析】题干中的时间范围是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是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影响,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三公九卿”是秦汉时期的中央官制,不是宋朝之前的隋唐时期的,故B项错误;贵族政治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被皇帝任命官员的官僚政治取代,故C项错误;隋唐后期直至五代十国,节度使控制藩镇发展地方势力形成割据局面,宋初太祖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其中一个特点就是重文轻武,故D项正确。6【答案】D 【解析】材料不是体现行省的权力,而是其权力受到节制,故A项错误;元代行省的权力大,故B项错误;

46、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指的是行省制下牵制地方重臣,防止其割据一方,表明行省长官长官由朝廷任命,故C项错误;尽管权力很大,但受中央政府节制,故D项正确。7【答案】D 【解析】宗法制体现的是贵族的世袭制度,不符合材料中意思,故A项错误;九品中正制选官依靠门第,不符合材料中“文人奉为权贵”的信息,故B项错误;皇位世袭体现是贵族政治,故C项错误;材料中“文人奉为权贵”的信息说明重视知识分子的价值,科举制度体现对文人的重视,故D项正确。8【答案】C 【解析】材料中对英国使臣称呼变化,说明当时中国外交思维落后,故A项错误;当时中国主权和领土很完整,故B项错误;材料中乾隆皇帝把使臣改为“贡使”,体

47、现了清政府“天朝大国”的传统“朝贡”体系,故C项正确;材料“有些清朝地方官员将其称为“钦差”,乾隆闻此,甚为不满,下谕旨将使臣称为贡使,“以符体制”说明乾隆皇帝对外面世界缺乏深刻了解,故D项错误。9【答案】C 【解析】由图中可看出,当时中国人口集中分布在北方黄河流域、长江下游的江浙地区和四川的成都,战国、西汉时期南方经济还没有得到发展,故A.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唐朝中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方经济有所发展,“扬一益二”的城市布局,符合图中人口的分布,故C项正确;北宋时期南方城市人口分布较多,与图片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10【答案】B 【解析】题干中“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只能说明“贱

48、商令”的执行力度不够,不能说明法律不健全,故A项错误;题干中“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的现象说明了古代社会经济的繁荣为商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故B项正确;“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现象与封建制度健全与否无关,故C项错误;古代中国并未出现官商一体的现象,故D项错误。11【答案】D 【解析】题干中中华法系的特征是“以礼入法,礼刑结合”说明其思想融合了儒家和法家观念,选择D项符合题意。12【答案】A 【解析】唐代的道教经典中提出“不杀生”,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不违戾父母师长”“不叛逆君王,谋害国家”,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体现出儒道佛融合的趋势,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道教地位的变化,故B项错误;理

49、学出现在之后的宋代,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13【答案】B 【解析】黄宗羲生活时代是明末清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是抨击君主专制的思想,说明反对君主专制启蒙思想出现了萌芽,故B项正确;明末清初纲常礼教并没有全面崩溃,故C项错误;资产阶级此时尚未出现,故D项错误。14【答案】D 【解析】材料中“舶商之船风雨晦暝时,凭针盘而行”说明指南针应用与航海,该项技术出现在北宋时期,选择D项符合题意。15【答案】B 【解析】中国传统文人画注重意境,诗书画相结合,图片与此不符,故A项错误;朱德群的画运用了中国画的笔墨神韵,“旅法艺术大

50、师、法兰西学院院士”又使他能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抽象的风格,故B项正确;图中的画除了运用“西方现代主义美术表现形式”,还有中国画的笔墨神韵,故C项错误;图中似梅非梅,似山非山,未体现“借物抒情”,故D项错误。16【答案】A 【解析】材料中“是给他们的城邦使用的,好像不是他们自己的一样”说明雅典人为城邦利益为主,故A项正确;材料中显示不出民主政治牺牲了人的个性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主要论及是雅典公民奉献精神,没有提到血缘关系,故C项错误;小国寡民是民主政治基础不是材料中体现出信息,故D项错误。17【答案】C 【解析】“闲暇乃是智慧产生的主要条件”不是智慧之源,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对民主政治存

51、在偏见,故B项错误;由“闲暇乃是智慧产生的主要条件,而绝对的平等会使智慧边缘化,从而无法实现普遍正义”可知雅典民主政治下,绝对的平等使闲暇变得越来越少,无法产生智慧和实现普遍的平等,体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雅典民主政治的虚伪性,故D项错误。18【答案】C 【解析】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的自由人而不是一切人,故A项错误;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故B项错误;万民法是在进入帝国时期以后,随着疆域的扩张、民族问题的复杂化、经济政治问题的增多,为了加强统治,罗马统治者对原有的公民法进行发展而形成的,故C项正确;共和国时期发展的法治基础是公民法而不是万民法,故D项错误。1

52、9【答案】B 【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揭露教会丑恶的信息,故A项错误;据材料“文艺复兴造成了人们道德水准下降和社会秩序混乱”“个人也应该服从社会规范”可看出文艺复兴时期过分强调人文主义,导致片面追求个人自由,影响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文艺复兴造成的社会道德和秩序混乱问题,没有提及中世纪神学,故C项错误;过分崇尚理性和科学是启蒙运动主张,故D项错误。20【答案】D 【解析】文艺复兴和维新思想都没有利用宗教来作为斗争手段,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没有政纲,更没有建立政党,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主要在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领域展开新的发展,没有组织团体,故C项错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古

53、希腊、罗马文化形式来宣传、表达本阶级的追求,中国维新思想家将儒家文化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结合在一起,“托古改制”以减少阻力,故D项正确。21【答案】A 【解析】材料中“精通体育和艺术”“跳舞音乐”“拉丁文和希腊文”等信息说明此时期注重人文主义标准,属于文艺复兴运动时期,故A项正确;宗教改革注重信仰的推崇,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启蒙运动注重理性,提倡民主和科学,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注重技术,不是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22【答案】B 【解析】材料未体现“社会矛盾不可调和”,故A项错误;“利用德意志东北部诸侯的力量推进宗教改革”,体现了“自上而下”,故B项正确;东北部诸侯不是

54、“全体社会成员”,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保持原有体制”,故D项错误。23【答案】A 【解析】材料意思是,宗教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有利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有利于文艺学术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加尔文先定论鼓励经商致富,宣称做官执政,蓄有私产,贷钱取利,同担任教会职务一样,均可视为受命于上帝,显然其财富观有助于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故A项正确;17世纪末科学革命的理性思维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不是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生,故B项错误;C.D项与材料观点不符,故C.D项错误。24【答案】A 【解析】雇佣、“寻金热”、地理大发现均符合15、16世纪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推动开辟新航路的相关信息,故A项正确;工

55、业革命开始18世纪末,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黄金并非新鲜事物,故C项错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于17世纪,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25【答案】B 【解析】英美俄德通过改革或革命确立议会制度,革命性不同,但这不是导致它们议会政治成熟度差异的根本原因,故A项错误;经济决定政治,议会政治成熟度最终是由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决定的,故B项正确;思想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会影响议会政治成熟度,但不是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会影响议会政治成熟度,但不是根本原因,故D项错误。26【答案】B 【解析】英国女王是国家元首,仍然关心国家事务,故A项错误;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国王统而不治,因此

56、在公投上将保持中立,故B项正确;如果苏格兰独立,女王将不再是苏格兰元首,故C项错误;女王“赞成苏格兰继续留在联合王国”,可见英国女王是国家元首,有着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作用,在国家政治生活并非无足轻重,故D项错误。27【答案】C 【解析】材料中说明人权的自然性,不是神权和人权结合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人权至上古就存在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人权是上帝亲手蘸写在人性这整部巨著之上的,宛如用阳光写就似的,金光熠熠,凡世俗的权力永远无法抹掉”说明人权生来具有,具有普适性的价值,故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出人权和神权共同存在的信息,故D项错误。28【答案】D 【解析】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完成资

57、产阶级革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是君主立宪制,不符合材料中共和制信息,故A项错误;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不符合材料中“几次革命”,故B项错误;德国颁布实施1871年宪法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不符合材料中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中“几次革命”“ 权宜之计”说明共和制确立是妥协的产物,法国1875年宪法复合材料中信息,故D项正确。29【答案】C 【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属于技术范畴的革命,故A项错误;达尔文的进化论属于生物学范畴,与科学革命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牛顿经典力学是近代科学形成的重要标志,相对论推动物理学发展成完美的科学体系,故C项正确;普朗克的量子理论其历史地位有限

58、,故D项错误。30【答案】D 【解析】该小说结束语中,作者用后面的话去推翻前面的话,用矛盾的手法,使叙述者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古典主义是指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的文艺思潮,与题意无关,故A项错误;现实主义注重表现社会现实、人民生活,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浪漫主义反映出文学家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出现在20世纪,具有明显的反传统反理性特征,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31【答案】B 【解析】古典主义音乐是指从约1750年始至1827年这一时期音乐流派,故A项错误;依据“捷克”“描绘了祖国的山川大地等自然景色”可知德沃夏克的音乐风格应

59、属于东欧的民族乐派,故B项正确;浪漫主义强调艺术家的个性和独创性,偏重于色彩和感情,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音乐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32【答案】C 【解析】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独立之言,故A项错误;列强对中国不可能和平相处,故B项错误;材料中“总理衙门,英国设立使馆,设立外务部”体现晚清政府外交逐渐走向近代化,故C项正确;对世界全面开放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故D项错误。33【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中“打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这个插曲,中国融入世界还会晚若干年”可知其强调的是太平天国对于中国近代化所产生的影响,击了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与促进中国近代化没有直接联系,故

60、A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虽然曾制定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并没有真正实施,所以对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没有起到明显作用,故B项错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在世界上的历史地位,与促进中国近代化没有直接联系,故C项错误;由于受太平运动影响,汉族士大夫开始实施向西方学习先进生产技术的行动,与中国近代化联系紧密,故D项正确。34【答案】B 【解析】漫画中清朝末年实行铁路国有政策,实际上是将铁路修建权出卖给外国。清政府收回的是已经允许民间参入的川汉铁路的修建权,故A项错误;清政府的卖国行为加深了民众对它的憎恨,加剧了清王朝统治危机,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成功提供有利契机,故B项正确;清政府的铁路

61、国有政策实际上损害了民族利益,故C项错误;让外国参入修建也可以带动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35【答案】B 【解析】图片显示敌后抗日根据地散落在中国大地上,并没有遍及全国,故A项错误;图片中显示出国民党侵占了解放区,说明国共两党在抗战时期仍有摩擦,故B项正确;图片中显示晋是众多解放区的中心,并不是主战场,故C项错误;图片中显示不出敌后战场开始局部反攻的信息,故D项错误。36【答案】B 【解析】晋察冀根据地是八路军开辟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但图片主题是“拥护国共长期合作”,故A项错误;1938年抗日战争已经爆发,八路军“拥护国共长期合作”,说明中日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故B项正确;材料未

62、涉及国民党的的政治主张,故C项错误;图片未涉及“全国各种社会力量”,故D项错误。37【答案】D 【解析】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首次大捷是平型关大捷,不符合图片中信息,故A项错误;推翻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是渡江战役,不符合图片中信息,故B项错误;运用正确的战术和平解放北平是平津战役,不符合图片中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图片中“山西”“太行山”“同蒲线”等信息说明是抗战时期敌后战场开展百团大战,该战役是八路军动主动打击日军的军事战役,故D项正确。38【答案】B 【解析】材料中显示不出工业文明成为主流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关税成为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收入来源“的信息说明晚清时期中国市场被外国控制,故

63、B项正确;告别小农经济时代实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贸易逆差的信息,故D项错误。39【答案】C 【解析】图片中“南洋兄弟烟草有限公司”与近代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0世纪20年代初,美女图案开始大量出现在香烟广告中,反映出近代绘画艺术采用写实的手法,开始油画创造,与传统绘画创作风格完全不同,反映了绘画艺术的变迁,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美女图案开始大量出现在香烟广告中,并不能说明妇女地位提高了,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20世纪20年代初,美女图案开始大量出现在香烟广告中,说明传统的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社会观念在进步,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64、40【答案】C 【解析】材料无法体现传统观念的阻扰,故A项错误;激化社会矛盾只是材料中的一方面,申报的报道,推动社会矛盾的解决,故B项错误;从材料信息看,正是申报的报道,扩大该事件影响,引起政府重视,采取照顾贫民利益做法,缓和社会矛盾,体现大众传媒在近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故C项正确;化解社会矛盾是近代大众传媒的一方面职责,故D项错误。41【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出鸦片战争半个多世纪后,受传统夷夏观念影响,中国对世界形势知之甚少,对西方挑战反应迟钝,故A项正确;近代知识分子重理轻文,不是造成近代中国封闭自守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表明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已经破产,故C项错误;

65、维新变法思想传播有限,不是造成近代中国封闭自守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42【答案】D 【解析】上述第二个“战争”强调“只要战斗意愿明白可知,这段时间都可算作战争”,二战后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了除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符合上述第二个“战争”内涵。杜鲁门主义反映出美苏冷战政治上的对抗,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马歇尔计划反映出美苏冷战经济上的对抗,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华约组织反映出美苏冷战军事上的对抗,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朝鲜战争是直接的武装进攻,是局部的热战,而非冷战,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43【答案】B 【解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汇率,加强国际货币合作,故A项错误;世

66、界银行的宗旨是为成员国生产性投资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故B项正确;世界贸易组织的目标是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故C项错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合作论坛,故D项错误。44【答案】A 【解析】“中国与其他新兴国家不同,中国想按照自己的方式被西方接受,而非作为西方社会的荣誉会员”说明中国独立自主,会按照自己方式来,而不会照搬西方模式。体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原则,体现中国创造性,故正确;“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无法体现“中国与其他新兴国家不同,中国想按照自己的方式被西方接受,而非作为西方社会的荣誉会员”的特点,故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45【答案】D 【解析】图片未体现“依靠苏联的援助”,故A

67、项错误;一五计划只是零星的几个成就,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但不是“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故B项错误;“左”倾冒进局面是1958年三面红旗出现的,一五计划是19531957年,故C项错误;图片中的“武汉长江大桥”和铁路公路体现了基础设施的建设,“第一汽车制造厂”等体现了重工业的建设,故D项正确。46【答案】D 【解析】该画中的丰产情况明显具有浮夸的特征,说明其发生的时间应该是在改革开放前,故A项错误;这一时期农民收入降低,生活质量下降,故B项错误;这一现象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运动的产物,故C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故D项正确。47【答案】A 【解析】“扬眉吐气

68、”指的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跨洋握手” 指的是中美关系正常化、“冰释雪融” 指的是中日邦交正常化,这三件事都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故A项正确;“斗智斗勇”指19501953年的抗美援朝,“再次较量”指19641973年的抗美援越,“峰回路转”指建国第一年与苏联等17国家建立外交,从时间上来看基本上都不在70年代,故B项错误;“另起炉灶”指新中国废除国民政府时期的不平等外交,重建新中国平等外交,“分道扬镳”指50年代末与实行大国强权政治的苏联断绝外交关系,“播种友谊”指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和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建交,故C项错误;“另起炉灶”属于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不是70年代,故D项错误。

69、48【答案】D 【解析】材料中“一直没有主动申请成为正式成员国”说明不是践行不结盟外交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中主要反映外交策略,不是经济建设,故B项错误;顺应国际多极化趋势不是材料中信息主要内涵,故C项错误;中国从不结盟到不申请成为正式成员国,主要是为了适应新时期外交政策的需要,故D项正确。49【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出毛泽东的最大的功绩带领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赢得民族独立,故A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不是主要“功绩”,故B项错误;民族复兴富强是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思想指导下取得的,故C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发展人民民主方面有所创新

70、,但不是主要“功绩”,故D项错误。50【答案】C 【解析】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之一,不是材料所述,故A项错误;纠正“文革”错误的本质就是纠正“左”倾错误,都是真理标准大讨论解决的对象,没有涉及南巡讲话,故B项错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主要讨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是领袖的指示还是实践,针对当时“两个凡是”表面上坚持领袖崇拜实质上坚持“左”倾错误的教条主义作了解放,南巡讲话针对改革开放进入内外交困时期的思想困境,从发展生产力的本质上破除了人们传统观念中关于社会主义的僵化认识,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深入发展,故C项正确;“确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

71、容,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51【答案】(1)内容:被举荐者限年龄在40岁以上;察举与考试相结合,有真才实学者方可任用;对有特殊才干者,不限年龄。(3分) 原因:察举制存在明显弊端,如举荐方式容易造成任人唯亲,以道德品质为主要依据,缺乏公正客观的评价标准。(2分) (2)特点: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逐步放宽录取标准。(3分) (3)作用: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公正。(2分) 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强化。(1分) (4)原则:尊重和敬畏历史;对古代选官制度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2分)【解析】(1)第一小问“主要内容”,依据材料一中“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

72、察举”可以归纳出“被举荐者限年龄在40岁以上”,材料中“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信息可以归纳出“察举与考试相结合”答案,依据材料中“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可以归纳出“对有特殊才干者,不限年龄”的答案;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从“察举制存在弊端”的角度思考回答。 (2)依据材料二中“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可以归纳出“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答案;“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可以归结出“考试选拔人才”,“放宽录取标准”可以归纳出“逐步放宽录取标准”答案。 (3)依据材料三表格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可以看出比例逐

73、渐增大,说明扩发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公平;第二小问趋势,结合所学从中央集权加强的角度回答。 (4)第一小问“观点”,依据材料四中“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的信息来概括;第二小问“原则”,结合所学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分析作答。52【答案】(1)演变:秦朝以法家为统治思想;(2分)汉代以来,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制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4分) (2)人物: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任答两位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满分不超过2分) 理想:君主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并具有完美的道德;(2分)认为道掌握在儒家手里,儒家拥有干预政

74、治的天然权力;(3分)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3分) (3)影响:科举制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儒生既是文化舞台上的主角,也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儒学因此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儒学因科举制而显荣;儒生在地位得以提升的同时,也成了专制政治的仆从。(10分)【解析】(1)依据材料一中“秦朝在法家学说上建立起来的无情的专制思想”可以概括出“秦朝以法家为统治思想”答案,结合汉代儒家思想变化从“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制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的角度组织答案。 (2)第一小问中“代表人物”,结合所学宋明理学人物来列举即可;第二小问“理想”,依据材料二中“

75、君主同父亲一样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并结合所学从“君主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并具有完美的道德、认为道掌握在儒家手里,儒家拥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力、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以及就是要设法“正君心”的角度组织答案。 (3)依据材料三中“在这种制度(科举制)下,有文采的人得天独厚,往往成为政府最有力的拥护者”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科举制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儒学因此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以及儒生在地位得以提升的同时,也成了专制政治的仆从”的角度进行评论作答。53【答案】(1)因素:民心。(2分) 主张:仁政。(2分) (2)主张:节用爱民。(2分) 关系:程朱理学吸收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学,是对传统儒学的深

76、化和发展。(2分) (3)标准:百姓的忧乐。(2分) 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2分) (4)共同:以民为本(或关注民生)。(2分) 认识:儒学的发展不断适应统治者和时代的需要。(2分) (5)观点:儒家学说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工具。(2分) 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渐趋衰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西方文化思想不断传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有所发展。中国思想界逐渐向西方学习,探索强国之路。(4分)【解析】(1)第一小问因素,据材料一“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天下也”得出民心;第二小问主张,结合所学得出仁政。 (2)第一小问主张,据材料二中“故爱民必先于节用”得出

77、节用爱民;第二小问关系,结合所学,从深化和发展的角度回答。 (3)第一小问标准,据材料三“盖天下之治乱在万民之忧乐”得出百姓的忧乐;第二小问主张,结合所学分析得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4)第一小问共同,综合材料一“得其民,得天下也”、材料二“故爱民必先于节用”、材料三“盖天下之治乱在万民之忧乐”,结合所学分析得出以民为本;第二小问认识,结合所学分析得出不断适应统治者和时代的需要。 (5)第一小问观点,据材料四“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得出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工具;第二小问背景,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国际等方面分析得出:中国封建专制统治衰落,民族危

78、机加深,西方文化思想不断传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向西方学习。54【答案】(1)观点:孟子宣扬性善论,认为人皆有四心;(1分)提出仁、义、礼、智的道德观(1分)。 (2)差别:提出“性三品说”,将人性分为三等;认为只有“中民之性”可教化为善。(2分) 依据:“天人合一”学说(2分) 目的:树立君主的绝对权威。(1分) (3)思想:继承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人在本质上皆有圣人之心的道德品格。(2分) 途径:包括“致良知”和“知行合一”。(2分) (4)作用:道德境界是人生的重要追求;道德建设是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要保证。(2分)【解析】(1)本小问基本观点,据材料一“人皆有不忍之心”、“恻隐之

79、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可知孟子在人性论方面宣扬性善论,认为人皆有四心,据材料一“仁之端也”、“义之端也”、“礼之端也”和“智之端也”可知孟子在道德观方面提倡仁、义、礼、智。 (2)第一小问差别,据材料二“董仲舒从天人相副说出发,提出了性三品说”、“他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和“惟中民之性者可经教化而为善”可知董仲舒提出“性三品说”,将人性分为三等,认为只有“中民之性”可教化为善;第二小问理论依据,据材料二“董仲舒从天人相副说出发”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依据为“天人合一”学说;第三小问根本目的,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树立君主的绝对权威。 (3)第一

80、小问继承,据材料三“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有异于圣人也,特其间于有我之私,隔于物欲之蔽,大者以小,通者以塞,人各有心,至有视其父子兄弟如仇仇者”可知王阳明的思想继承了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人在本质上皆有圣人之心的道德品格;第二小问途径,据材料二“圣人忧之,是以推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以教天下,使之皆有以克其私、去其蔽,以复其心体之同然”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途径包括“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4)本小问借鉴作用,抓住关键词“加强道德建设”,言之成理,即可给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道德境界是人生的重要追求,道德建设是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要保证。55【答案】(1)中世纪:头发承载家庭的秘密和神圣,具有私密性

81、。 原因:中世纪基督教会及神学思想束缚、压抑人性。(2分) 文艺复兴:头发是美丽的象征,充分追求并展示美。 原因:文艺复兴弘扬人文精神,追求现世幸福。(2分) (2)看法:个人主义有助于冲破天主教会神学思想的束缚,解放了人们思想;(2分)但极端个人主义,容易导致个人私欲膨胀、泛滥。(1分) (3)主张:个人自由的行使必须符合道德与法律规范,否则无真正的自由可言。(2分) 内涵:否定一切外在权威,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理性”。(2分) (4)关系:个人自由应符合社会规范;社会规范应保障个人自由。(2分)【解析】(1)第一小问看法,据材料一中“解开头发,就有了色情意味”“承载着家庭的

82、秘密和神圣”,反映出中世纪天主教会的禁欲思想。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中“乡间妇女也在这方面和城市姊妹们争妍”,认为头发是美丽的象征,充分追求并展示美,反映出文艺复兴对人的价值的肯定,以及人们对现世幸福生活的追求。 (2)一分为二的评价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个人主义”,在推动人们思想解放的同时,“极端个人主义看到别人利己主义的胜利,驱使他用他自己的手来保卫他自己的权利”, 容易导致个人私欲膨胀、泛滥。 (3)第一小问观点,材料四中康德认为“只有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才是自由的”。第二小问内涵,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是理性主义。 (4)个人自由是社会规范条件下有限度的自由。56【答案】

83、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概括观点、分析观点、论述。 评分项一:概括观点(4分) 水平1:能准确概括三个人的主要观点。如毛泽东认为俄国采取暴力夺权的方式是历史的必然;罗素反对俄国暴力夺权、专制独裁和文化专制的手段和统治方式;徐志摩反对对列宁的个人崇拜和思想专制政策。(4分) 水平2:只概括了部分人的观点或概括不准确。(2分) 水平3:无观点或观点与情景无关。(0分) 评分项二:分析观点(6分) 水平1:能上升到理论层面分析作者观点形成的原因。如:俄国革命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第一次尝试,本身不完善;评价者的立场、所处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6分) 水平2:能根据材料并

8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观点形成的原因。如毛泽东:1920年的中国面临外部帝国主义国家恃强凌弱,巴黎和会上列强损害中国主权,内部军阀混战,动荡不安,在毛泽东看来只有学习俄国的方法才能拯救中国;罗素:1920年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高度集权,对于生于现代民主制度诞生地英国,深受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的罗素是无法接受的;徐志摩: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和英国文化影响的徐志摩无法接受布尔什维克的文化专制政策和个人崇拜。(4分) 水平3:不能全面分析作者观点形成的原因。(2分) 水平4:没有分析作者观点形成的原因或分析的原因不正确。(0分) 评分项三:论述(2分) 水平1:能够进行深刻的论述;史实、观点与

85、论证三者能做到一致,逻辑完整。(2分) 水平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0分) 注:有观点而无史实者,不给分。【解析】此题目首先需要概括三则材料的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进行分析和论证。材料一的主要观点是毛泽东认为俄国采取暴力夺权的方式是历史的必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分析毛泽东此观点产生的原因即可。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是罗素反对俄国暴力夺权、专制独裁和文化专制的手段和统治方式,需结合战时共产主政策内容进行分析即可,1920年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高度集权,对于生于现代民主制度诞生地英国,深受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的罗素是无法接受的;材料三的主要观点是反对对列宁的个

86、人崇拜和思想专制政策。结合徐志摩所生存的时代特征分析即可,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和英国文化影响的徐志摩无法接受布尔什维克的文化专制政策和个人崇拜。57【答案】(1)原因:官吏腐败,清朝政府失去民心、军心;日本蓄谋已久长期准备。(2分) 态度:义战(解放中国)(侵略有理,侵略有功)。(2分) (2)“甜头”:马关条约签订(或答条约内容)。(2分) 史实:参加八国联军侵华,在东北发动日俄战争,吞并朝鲜,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出兵山东、侵占东三省、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挑起太平洋战争。(2分) (3)贡献:提出新三民主义、促进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成为激励全民族抗日的精神领袖。(3分)

87、 (4)认识:甲午战败带来了灾难也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抗战胜利准备了条件。民族凝聚力的强大与否影响着战争结果(从民心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2分)【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中对清政府作“唯知耗民财,殚民力其能实心为民者无有也”的描述可知其原因为清政府腐败,失去民心、军心,根据材料一中“日本,几乎从明治维新开始即全面展开的对华调查和情报收集工作对清朝内部的一切情况了若指掌。”的描述,可知其原因为日本蓄谋已久长期准备;第二小问态度,根据材料一中“基督教信徒内村鉴三(18611930)而是所谓新文明战胜旧文明的义战”的描述可知其态度为认为日本侵略有理。 (2)第一小问甜头,结合甲

88、午中国战败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作答即可;第二小问史实,结合甲午战后在中国发生的一系列被侵略战争作答即可; (3)结合孙中山新三民主义思想,以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革命运动作答即可。 (4)结合两次中日战争的历史作用作答即可。58【答案】(1)时局:日本不断扩大侵略的步伐,民族危机加深。(2分) 意愿:呼吁各党各界,求同存异,同仇敌忾,共御外侮,一切以国家和民族的现实命运为念。(2分) (2)现状:1945年7月,苏、美、英三国召开波茨坦会议,以中、美、英三国名义发表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造成近30万人死亡。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对

89、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予以毁灭性打击。中国抗日军民也发动战略反攻。(4分) (3)发动战争原因:自己的生存和东亚的安定。(2分) 终战原因:为了保全日本人民的生命安全。(2分) 关系:终战诏书一次也没有提到“战败”和“投降”,没有真正认识到战争的侵略性质和战败的原因,只是迫于形势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为日后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是埋下了“伏笔”。(2分) (4)原因: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国共两党摒弃前嫌,合作抗日,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如今,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中国民族应以史为鉴,讲信修睦,维护和平,传承传统文化,携手奋进,共书民族大同之梦。(4分)【解析】(1)第一小问时

90、局,结合发文的时间是“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即1937年,当时日本侵华扩大,民族危机加深;第二小问意愿,据材料一“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可见中共呼吁国共合作,共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材料二是日本天皇的终战诏书,出现于1945年,当时波茨坦公告已经发布,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苏联也对日宣战出兵东北,中国发起了战略反攻,天皇见大势已去,宣布投降。 (3)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可见天皇认为发动战争的原因是自己的生存和东亚的安定;“如仍继续作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

91、明”说明终战的原因是为了保全日本人民的生命安全;第二小问关系,终战诏书不认为日本是战败投降,这为日后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是埋下了“伏笔”。 (4)根据材料四“今年恰逢周年”,即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今年“举行轩辕黄帝公祭典礼别具意义”,因为70年前,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如今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中华民族更应携手奋进,促进祖国统一。59【答案】(1)努力: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排斥荷兰的中转贸易;同瑞典、丹麦、葡萄牙等强国签订商约。(2分) 结果:导致了英荷战争,荷兰失去了海上霸权;巩固了英国的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4分) (2)举措: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通

92、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4分,答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可在总分范围内给2分) 出台“杜鲁门主义”,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实施“马歇尔计划”,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成立“北约”,遏制苏联、称霸世界。(4分,答出2点即可。答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两极对峙;倡议建立联合国,可在总分范围内各给2分) (3)探索: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一五计划”;实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共“八大”提出集中力量把我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发表论十大关系。(4分,答出4点即可

93、)【解析】(1)第一小问“努力”,结合所学知识克伦威尔的主要活动,可知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排斥荷兰的中转贸易;同瑞典、丹麦、葡萄牙等强国签订商约;第二小问“结果”,结合所学知识英国的早期的殖民扩张活动可知导致了英荷战争,荷兰失去了海上霸权;巩固了英国的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 (2)依据材料二中的时间“1943年”,以及材料中“(1943年)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对战后世界安排的设想。”再结合所学知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可以总结如下: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再结合两极格局的形成作答,总

94、结如下:出台“杜鲁门主义”,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实施“马歇尔计划”,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成立“北约”,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3)依据材料三中“1949年以来”,以及所学知识建国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的史实总结如下: 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一五计划”;实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共“八大”提出集中力量把我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发表论十大关系。60【答案】(1)变化:由与美国合作反抗法西斯侵略到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2分) (2)意图:在全球推行资本主义制度,维护世界霸主的地位。(4 分) 原因:

95、国家利益的冲突;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美苏双方价值观念不同。(6 分) (3)表现:戴维营精神、六七十年代美苏在限制和裁减核武器方面达成协议,美苏首脑的互访和会谈(2分) 感想:美苏争霸给世界和平带来严重威胁,造成地区的紧张动荡;双方保持核均势,客观上有利于谈判和协议的达成;成为两极格局解体后维持世界和平的基石等(4分)。【解析】(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可知,在二战时期中美合作反抗法西斯侵略到二战后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2)第一小问意图,根据材料二中“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可知,美国战后的政治意图为在全球推行资本主义制度,维护世界霸主的地位;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可知,美苏争霸的原因为国家利益的冲突、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及美苏双方价值观念不同。 (3)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所学知识,美苏争霸在不同阶段关系缓和的表现为戴维营精神、六七十年代美苏在限制和裁减核武器方面达成协议,美苏首脑的互访和会谈;第二小问感想,从美苏争霸的影响角度考虑,比如既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也保持了双方的相对均势状态,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等角度思考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