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四)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57172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四)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四)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四)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四)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四)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四)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四)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四)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四)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四)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四)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四)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四)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湖南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月考试卷(四)语 文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50分。时量150分钟。得分:_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先进文化。通过媒体融合,红色文化的传播拓展了时空维度。同时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优势,使红色文化的传播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范围更广。通过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相结合,极大提升了红色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影响力。例如,光明日报客户端曾联合光明网推出H5融媒产品

2、我的红色气质,该款融媒产品结合党史上重要的红色精神地标嘉兴红船、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山东沂蒙山、河北西柏坡等,网友通过上传自己的头像照,可以在不同场景中生成不同的人物形象,每个场景配合轻松的文字表述,最终以报纸版面的形式呈现,形象生动地展现出参与者的红色气质。产品一经推出,深受广大网友追捧。这样新奇的形式不仅能够向广大群众传递信息,传播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还可以吸引极少关注报纸新闻的青年一代,这进一步扩大了红色文化的受众群体,有利于红色文化的广泛和有效传播。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单一传播路径,融媒体通过充分利用不同媒体的融合互补,实现了内容兼容、资源通融、宣传互融和利益共融,更加体现多维性和立体性

3、。运用视频、动画、VR(虚拟现实技术)、AI(人工智能)等多样化的方式,提供生动化、形象化与“沉浸式”的红色文化体验,帮助广大群众以更方便的方式了解红色文化。例如,广东省佛山市委宣传部曾主导开展的“佛山红色地标”融媒宣传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些专家学者和记者对佛山市的代表性革命遗址进行实地走访,每一个地标有一篇专属的集合图文视频的微信推文及录音广播,通过佛山市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传播,以此方式来带领四面八方的广大群众快速便捷地在线上打卡佛山市具有代表性的红色地标。融媒体的优势有很多,除了信息传播快捷、广泛之外,其最大的优势就是互动性。融媒体时代在信息传播阶段基于受众的心理需要,尊重并赋予了群

4、众话语权,使群众从单一的接收信息模式转变成接收并参与其中。一些传统媒体在微博、微信以及最近火爆的短视频等社交平台上开设了官方账号,这些官方账号在短时间内集结了庞大的粉丝群体,通过点赞、关注、分享朋友圈等新形式传递文化、传播信息。这种群体传播的形式,可以促进不同行业、不同地城、不同领域的社会成员进行分享和畅通交流。例如,由华龙网大型主题策划的“穿越直播重返70年前英雄之城”,其内容设计上包括“抗战游戏”“穿越直播”“放飞和平鸽”等篇章,通过“穿越”的方法,将人们拉回到抗战时期。群众参与其中,能感知抗战时期中国军民的骁勇精神,从而激发出珍爱和平之情。整个作品通过内容和技术的融合,将文字和图像视频融

5、合,以互动的方式促使群众感受红色文化。这种交互性的传播方式,增强了传播者和群众间的互动,促进了文化的讨论和分享,有效地提升了红色文化的感召力。(摘编自常锐、刘琳融媒体背景下红色文化传播及其路径建构)材料二 在传播媒介多元化发展的融媒体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播途径、媒介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使红色文化传播面临诸多挑战。在传统传媒时代,传统主流媒体受到国家相关机构的领导,这就为传统主流媒体掌握信息传播的主动权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使其话语权具有绝对的权威性。然而,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呈现出源头多渠道、传播去中心化、意见表达多样性等新特征,这严重挤压了传统主流媒体的传播空间,使传统主流媒体话语主导

6、权遭到削弱,受众面和影响范围也受到限制,最终导致红色文化传播效果不佳。隐匿性、随意性、快捷性和不可预见性是融媒体时代信息发布的主要特点。当前,新媒体传播平台所呈现的主流舆情是健康的,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虚假信息乱象、网络侵权乱象、跟帖评论乱象、负面信息扎堆乱象等等。这些网络乱象的存在,不仅使社交媒体网站、专业性网站等平台受到冲击,也对政府门户网站产生了挤压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红色文化等主旋律文化面临被边缘化的危机。新媒体的便捷性、互动性等优势容易吸引广大受众,一些由新媒体承载的正面信息有助于推动红色文化传播,而消极甚至反动的信息则会混淆视听,降低红色文化的权威性。面对网络媒体所承载

7、的海量化信息,人们往往来不及深思熟虑就做出判断和选择,极容易被表象误导并影响行为;尤其是网络上出现的一些低俗、虚假、腐朽的信息会极大地削弱红色文化的价值引导作用,成为诱发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因素。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虽然官方传播主体已经开始注意到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起来开展红色文化传播活动,但对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挖掘不够,也没有从受众的心理需求出发去创新性地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其结果仍然无法改变官方传播主体传播红色文化“曲高和寡”的现状。(摘编自张丽、陈俊融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面临的挑战及对策)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的红色气质

8、一经推出就深受广大网友追捧,这表明不同媒体融合能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拓展时空维度。B.越来越少的青年一代去关注报纸新闻,这不仅不利于增加红色文化受众,而且不利于广泛传播红色文化。C.把不同媒介进行融合实现利益共融的融媒体,不仅体现多维性和立体性的特征,而且具有互动性的优势。D.在融媒体背景下,媒介多元发展,较大地改变了红色文化传播方式与媒介,红色文化传播也面临不少问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只要运用视频、动画、VR、AI等多种传播方式,给受众提供多种多样的红色文化体验,就能让广大群众更好地了解红色文化。B.在融媒体时代,大众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个性化的信息,会缩小传

9、统主流媒体的传播范围,并挑战其话语引导权。C.网络媒体信息量大,往往会让人失去做出判断和选择的机会,使人在网络上做出不道德的甚至违法犯罪的行为。D.官方传播主体传播红色文化的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是因为其传播方式革新较慢,另一方面是因为负面信息削弱了红色文化的价值。8.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融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路径的一项是(3分)( )A.为年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爱奇艺于2021年7月1日上线东方红地道战上甘岭等影片。B.上新了故宫节目借力融媒体平台对故宫进行二次传播,在节目中,让受众主动参与到传播中来实现节目与受众的双向互动。C.2018年11月12日,南昌新闻网推出了综合运

10、用文字、音频、音乐等元素的“全民诵读红色家书”掌上读本活动。D.江西积极推动5G、AI、VR等新技术在文旅场景的应用、推进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推动南昌打造世界VR旅游目的地。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5.我们湖南省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结合材料内容,请你在政府服务网上为家乡红色文化的传播提出三条建议。(4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风陵渡端木蕻良他又望了一下天上的月亮,远处的天虽然混沌,但是月光非常好,饱满而且清亮,完全是北方原野的理想的月光,月光照在河里,也闪着银色的鳞片。唉,多少年没有这样好月亮了。他把船上的缆

11、绳仔细看了一下,立起身来想走。脚步声,越来越近,他看不出是什么人来,只看见两个人影,一摇一晃的。他急于要回去睡觉,也没有心肠细看,他向回家的路走去。但是人的脚步声,却向他追赶过来,而且哇啦哇啦的向他讲顶憎恨的那些话。他有些恐惧,又有些悲哀,自己后悔不该半夜里出来。“你的老头子?哈哈哈,你领我们渡河去吧!”“哈哈哈!”另外那个敌兵也大笑起来,玩笑的向对方的脑上打了一下。老汉不作兴回答,一直没有响。他们跑到船上,坐下来。老头子看他俩坐下来喘气,他用半个眼睛在看他们。“把船放到水里去!”那个啤酒桶样的兵命令他。“不能,我一个人推不了这船的!”马老汉阴郁而且固执。“行不行!”那兵拿出了枪。老头子很平静

12、的把船推下水里去,他忽然的想笑。他随着那船顺着水溜顺下走,他想大声的像年青时撑船一样,吆喝一通。但是他没有,仍然很认真的说一次。“溜大,你们可要死的。”两个兵并不听他的话,“推呀,这老滑头,你推不推!”“反正你们要死的!”老头子阴郁的说,但是马上又缩住了,他很快的去推船。月光照在水上面,白花花的一片汪洋展开去,被地平线的云角吞食了,云里也闪起水星。船在水面上浮起来了。“好呀,好呀”船完全流在大溜里了的。两个敌人像两根黄色的萝卜一样在船板上转。他们俩一并排的在模仿日本舞蹈的那种偶人的动作,而且得意的笑着。船在像一片打滚的落叶一样的转了,他俩还在跳,仿佛就在水面的旋涡上他俩也一定要跳一样。忽然一声

13、狂笑声,在半空中扯起。马老汉毛骨耸然的笑声扯起来了。“哈哈哈哈!”像屋瓦的磔裂.“哈哈哈哈”像年老的古树的崩折。“哈哈哈哈”马老汉从心里、眼里、口里、泪里和血里一齐都笑起来了。他的最后的一缕生命,都化作了笑声,尖锐的冲散在天空。两个敌兵,这时候,才像大梦初醒似的,想起了自己的生命,但是大溜在涡旋,他们就是在涡旋里。他们不再笑了,立刻慌乱的跳下水里去,想逃命。涡旋里,逃不了命的,就是鱼也得丢下两片鳞片,才能转个身。一种复仇的和对于生的抗议的连串的大笑,还在河面上浮摇。一个白发的老人立在船面上大笑,血和泪,天空和河水交流的大笑。“哈哈哈哈”那条黄河面上,亘常浮载着的生命的破船,从此被一条卷起的水舌

14、,舐食了一下,便什么都不见了。但是水面上还扯起那一道惨笑,好像那一切银色的月光,都是笑声的实体,洒落在水上、沙上、土上和天间,三个人便立刻不见了。随着笑声滚到水里(有删改)文本二黄 河萧红风陵渡车站附近,层层转转的是一些板棚或席棚,里边冒着气,响着勺子,还有一种油香夹杂着一种咸味在那地方缭绕着。一盘炒豆腐,一壶四两酒,蹲在阎胡子的桌面上。“俺想,赵城可还离火线两三百里,许是不要紧”他向着兵士,“咱中国的局面怎么样?听说日本人要夺风陵渡俺在山西没有别的东西,就是这一只破船”兵士站起来,挂上他的洋瓷碗,点燃一支香烟,整理着他的背包。黑色的裤子,灰色的上衣衣襟上涂着油迹和灰尘。但他脸上的表情是开展的

15、,愉快的,平坦和希望的。他讲话的声音并不高朗,温和而宽弛,就像他在草原上生长起来的一样。“我要赶路的,老乡!要给你家带个信吗?”“带个信”阎胡子感到一阵忙乱,这忙乱是从他的心底出发的。带什么呢?这河上没有什么可告诉的。“带一个口信说”好像这饭铺炒菜的勺子又搅乱了他。“你坐下等一等,俺想一想”风陵渡侧面向着太阳站着,所以土层的颜色有些微黄,及有些发灰,总之有一种相同在病中那种苍白的感觉。看上去,干涩,无光,无论如何不能把它制伏的那种念头,会立刻压住了你。那兵士站起来向阎胡子说:“我就要赶火车去你慢慢地喝吧再会啦”阎胡子把酒杯又倒满了,他看着杯子底上有些泥土,他想,这应该倒掉而不应该喝下去。但当他

16、说完了给他带一个家信,就说他在这河上还好的时候,他忘记了那杯酒是不想喝的也就走下喉咙去了。奔向同蒲站的兵士,听到背后有呼唤他的声音:“站住站住”他回头看时,那老头好像一只小熊似的奔在沙滩上。“我问你,是不是中国这回打胜仗,老百姓就得日子过啦?”八路的兵士走回来,好像是沉思了一会,而后拍着那老头的肩膀。“是的,我们这回必胜老百姓一定有好日子过的。”那兵士都模糊得像画面上的粗壮的小人一样了,可是阎胡子仍旧在沙滩上站着。阎胡子的两脚深深地陷进沙滩去,那圆圆的涡旋埋没了他的两脚了。(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先写敌兵在船上恣意狂舞时的得意

17、洋洋,之后写他们在面对死亡时的惊慌错乱,强烈的对比表达了作者的批判与讽刺。B.文本二以简练的神态和语言描写塑造八路军战士形象,人物外在的“愉快”“温和”与内在的坚定和自信形成呼应与映衬的关系。C.文本二通过阎胡子与八路军战士之间的对话展开,表现了老百姓对八路军的支持信任和普通民众积极参军报国杀敌的热情。D.两个文本都以黄河风陵渡为背景,通过叙述黄河边平凡人物的生活来反映抗日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小中见大,别具匠心。7.关于文本一画线处描写月亮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处描写,暗示出人物对理想中的生活的怀念和向往,增添了诗情画意。B.第处描写,暗示了人物命运的重大转变,为

18、下文的情节发展做了铺垫。C.第处描写,以“惨笑”比喻“银色的月光”,化听觉感受为视觉形象。D.这三处描写月亮的内容,贯穿全文的始终,前后呼应,使结构更为谨严。8.文本在摆渡敌兵过河的过程中,马老汉经历了哪些心理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6分)9.这两个题材相近的文本都蕴含着悲感,但情感基调仍有不同之处。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庆绪以尹子奇为汴州刺史、河南节度使。甲戌,尹子奇以兵十三万趣睢阳。许远告急于张巡,巡自宁陵引兵入睢阳。巡有兵三千人,与远兵合六千八百人。贼悉众逼城,巡督励将士,昼

19、夜苦战。凡十六日,擒贼将六十余人,杀士卒二万余,众气自倍。尹子奇复引大兵攻睢阳。张巡谓将士曰:“吾受国恩,所守,正死耳。但念诸君捐躯命,膏草野,而赏不酬勋,以此痛心耳!”将士皆激励请奋。巡遂椎牛,大飨士卒,尽军出战。贼望见兵少,笑之。巡执旗,帅诸将直冲贼阵。贼乃大溃,斩将三十余人,杀士卒三千余人,逐之数十里。尹子奇益兵围睢阳益急,张巡于城中夜鸣鼓严队,若将出击者;贼闻之,达旦儆备。既明,巡乃寝兵绝鼓。贼以飞楼瞰城中,无所见,遂解甲休息。巡与将军南霁云、郎将雷万春等十余将各将五十骑开门突出,直冲贼营,至子奇麾下,营中大乱,斩贼将五十余人,杀士卒五千余人。巡欲射子奇而不识乃剡蒿为矢中者喜谓巡矢尽走

20、白子奇乃得其状使霁云射之丧其左目几获之。壬子,尹子奇复征兵数万,攻睢阳。睢阳城至是食尽,将士人廪米日一合,杂以茶纸、树皮为食。馈救不至,士卒消耗至一千六百人,皆饥病不堪斗,张巡乃修守具以拒之。贼为云梯,置精卒二百于其上,推之临城。巡预于城潜凿三穴,候梯将至,于一穴中出大木,末置铁钩,钩之使不得退;一穴中出一木,拄之使不得进;一穴中出一木,木末置铁笼,盛火焚之,其梯中折,梯上卒尽烧死。贼又以钩车钩城上棚阁,钩之所及,莫不崩陷。巡以大木,末置连锁,锁末置大镮,搨其钩头,以革车拔之入城,截其钩头而纵车令去。贼又于城西北隅以土囊积柴为磴道,欲登城。巡不与争利,每夜,潜以松明、干蒿投之于中,积十余日。贼

21、不之觉,因出军大战,使人顺风持火焚之。贼不能救,经二十余日,火方灭。巡之所为,皆应机立办,贼伏其智,不敢复攻。(资治通鉴唐纪,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巡欲射子奇而不识/乃剡蒿为矢/中者喜/谓巡矢尽/走白子奇/乃得其状/使霁云射之/丧其左目/几获之B.巡欲射子奇而不识/乃剡蒿为矢中者/喜谓巡矢/尽走/白子奇乃得其状/使霁云射之/丧其左目/几获之C.巡欲射子奇而不识/乃剡蒿为矢/中者喜/谓巡矢尽走/白子奇/乃得其状/使霁云射之/丧其左目/几获之D.巡欲射子奇而不识/乃剡蒿为矢中者/喜谓巡矢尽/走白子奇/乃得其状/使霁云射之/丧其左目/几获之11.下

22、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节度使”,是古代的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在重要地区设置的节制调度的军事长官,元朝时废除。B.“解甲”是指脱下铠甲,“甲”是古代战士穿的用皮革或金属片制成的护身服,与“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中“甲”同义。C.“巡与将军南霁云、郎将雷万春等十余将各将五十骑开门突出”中的“突出”,与“铁骑突出刀枪鸣”的“突出”的意思不同。D.“守具”,即守卫用的战具,主要是为了防御敌人爬城、破坏城墙等攻击行为,其主要器械有叉竿、飞钩、擂木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睢阳告急,张巡领兵三千进人睢阳,与许远

23、的兵力汇合,他勉励将士奋勇苦战,终以少胜多,杀敌二万多人。B.尹子奇率领军队攻打睢阳时,因远远看到迎战的士兵甚少而嘲笑他们,结果被张巡率领的守军打得大败而逃。C.叛军第三次围困睢阳,张巡采取夜紧昼松的战术迷惑敌人,使敌人放松警惕,然后带领部下直入敌营,大败叛军。D.面对围困,张巡根据敌人的攻法进行灵活拆解,使得叛军不敢再进犯,但是睢阳守军也损失至一千六百多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但念诸君捐躯命,膏草野,而赏不酬勋,以此痛心耳!(4分)译文:_(2)贼不之觉,因出军大战,使人顺风持火焚之。(4分)译文:_14.张巡为何能多次以少胜多战胜叛军?请简要概括原因。(3

24、分)_(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王 维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注】据世说新语简傲记载,三国魏时的嵇康和吕安是莫逆之交,一次,吕安访嵇康未遇,康兄嵇喜出迎,吕安于门上题“凤”字而去,这是嘲讽嵇喜是“凡鸟”。“看竹”事见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之子王徽之闻吴中某家有好竹,坐车直造其门观竹,“讽啸良久”。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扣题,先借陶渊明的“桃花源”比况吕逸人的住处,又叙述

25、至柳市南头寻访吕逸人,上下句虚实相间,笔姿灵活。B.颔联化用典故,饶有幽默的情致。访人不遇,本应有懊恼之情,诗人却以“不敢”“何须”表达出并不介怀的旷达。C.尾联正面描写吕逸人的隐逸生活,松皮作龙鳞,标志时间之长,手植松树已老,显示吕逸人隐居之志的坚贞与持久。D.全诗结构严谨,呼应有致,尾联上句写友人闭门著书,照应首联下句“隐沦”;下句虚拖一笔,反照应首联“一向”。16.请分析颈联的作用。(6分)_(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班级学习经验分享会上,如果你发言的主题是“学习要有恒心,有毅力”,你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_,_”两句。(2)杜

26、甫客至中“_,_”两句,质朴诚恳地表达了待客不周的歉意。(3)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借“流水”的意象来抒发王朝兴废之感,比如:“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立春地生暖,晚秋心生安。天高云淡的晚秋,一切都裸露在空旷的原野。泥土是那么松松软软,你可踩在里面,凝视蚯蚓,追寻它们留下的弯曲的踪迹;你可爬到树叶落光的柿树上,品尝柿子,它们藏下的晚秋的甜蜜可以分享。多情的柿子,抑或是倔强的蚯蚓,都眷恋着这片土地,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秋的依依不舍(难解难分)。环顾周围,曾郁郁葱葱的植被,像极了人们稀疏的头发,贴在秋的地面。只有秋播的麦

27、苗,顺垄看去,刚刚离开地面,裸露着一垄垄单薄的绿意。到了这个节点,一切都变得格外淡定,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去留自如。晚秋,也因红叶的渲染,变得绚丽多彩,分外壮观。一棵棵经过秋风洗礼的红枫,被上天置于悬崖峭壁,仅占有丁点泥土,即使落下一场秋雨,也很难得到一次酣畅的滋润。它们历经风雨,不畏干旱,以博大的胸襟反哺晚秋。岁月在盛衰中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所有的抵达,都会以另外一种模样重生;已经重生的又正在抵达的路上:一如这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晚秋。18.文中四处加点词语,不能与括号中的词语互换的一项是(3分)( )A.依依不舍(难解难分)B.有条不紊(井然有序)C.周而复始(循环往复)D.生生不息

28、(历久弥新)1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整句,使之语序、句序合理,可以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泥土是那么松松软软,你可踩在里面,凝视蚯蚓,追寻它们留下的弯曲的踪迹;你可爬到树叶落光的柿树上,品尝柿子,它们藏下的晚秋的甜蜜可以分享。(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自古以来,中国人的饮食习俗都 ,“冬至饺子夏至面”“雨前香椿嫩如丝”“立秋啃秋瓜”等民间俗语皆是对节气饮食文化的提炼,直至今日仍不过时。因此,我围绕不同节气的特色美食,创作了二十四节气吃什么系列插画,让人们在了解“吃什么”的同时,对节气背后的历史渊源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系列插画的

29、创作过程中,色彩是十分重要的表现元素。我注重在大自然中取色, 。如插画春分描绘了大面积的粉色樱花,并点缀鹅黄色和嫩绿色,直观地呈现出春意盎然的景象。夏季以绿色系为主,但从立夏到大暑,又呈现出由浅绿到深绿的微妙变化。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所以金灿灿的害羞地低下了头的麦穗、红彤彤的绚烂的枫叶等都可以成为凸显节气色彩热证的重要元素。在人们的惯常思维中,春天的场景大多是暖色系, ,但在进行插画创作时,却可以打破常规,注重情绪的表达。试看插画立冬猫,虽然窗外寒风阵阵,但家中的暖黄色壁纸、冒着热气的红色水杯,一只睡得香甜的橘色小猫,营造出暖意十足的空间基调,这未尝不是一种对节气面貌的真实记录。四季交替,节气轮

30、转,每时每刻都可以化作斑斓的色彩,留在画作中,更印在我们的记忆里。20.下列诗句中加点词与文中“害羞”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清查慎行三闾祠)B.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C.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汲。(唐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D.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宋黄公度乙亥岁除渔梁村)21.“冬至饺子夏至面”“雨前香椿嫩如丝”等谚语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_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_四、写作

31、(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 杨振宁从小聪颖过人,初中时就表现出了超常的数学天赋。12岁时,他就提出要学解析几何和微积分,但他的父亲并没有教他,而是请人教他学习孟子。对于父亲不教他微积分而教孟子的良苦用心,杨振宁晚年颇为赞叹,认为人文学科对他整个思路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能够让他欣赏数学,而不是像其他同事一样对数学采取功利主义的态度。材料二 2013年,复旦大学医学系研究生林森浩,因为琐事,投毒杀害室友。被判死刑后,他在遗书中写道:“请将我写予你们的书信给我的兄弟姐妹们看看,告诫他们要多读书,开卷有益”在看守所里,他看了不少人文类的书,比如复活心理控制术,目的是想

32、通过阅读“让灵魂找到比短暂的生命更长久的东西来寄托”。对上述材料,你有哪些思考和启发?请结合材料写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湖南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月考试卷(四)语文参考答案1.B(“越来越少的青年一代去关注报纸新闻”说法错误,原文为“极少关注报纸新闻的青年一代”。)2.BA项,“只要,就能”说法绝对,原文为“运用视频、动画、VR(虚拟现实技术)、AI(人工智能)等多样化的方式,提供生动化、形象化与沉浸式的红色文化体验,帮助广大群众以更方便的方式了解红色文化”。C项,“往往会让人失去做出判断

33、和选择的机会”说法有误,原文为“人们往往来不及深思熟虑就做出判断和选择”,曲解文意;另,“不道德的甚至违法犯罪的行为”,逻辑关系有误,原文为“不道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为并列关系,且“使人在网络上做出不道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的,并非“网络媒体信息量大”,而是“低俗、虚假、腐朽的信息”。D项,“负面信息削弱了红色文化的价值”说法有误,原文为“对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挖掘不够,也没有从受众的心理需求出发去创新性地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3.C(A项,没有体现融媒体的特点;B项,故宫不属于红色文化;C项,“综合运用文字、音频、音乐”,体现了融媒体时代媒体运用的特点,且“红色家书”属于

34、红色文化;D项,“文旅”不属于红色文化。)4.材料一侧重论述融媒体背景下红色文化传播的特点,(1分)即传播影响力极大提升、传播方式多样化以及互动性增强;(1分)材料二侧重论述融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面临的挑战,(1分)传统主流媒体话语权受到冲击、红色文化的权威性遭到削弱、对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挖掘不够。(1分)5.促进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融合发展。湖南本土广电、报刊、书籍等传统媒体应当树立融媒体思维,不断加快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融合步伐,实现本土红色文化在各种传播平台上的互联互通,从而提升传播影响力。创建湖南本土特色红色文化数字化体验馆。通过运用视频、动画、VR、AI等方式创建红色文化数字化体验

35、馆,突破时空限制,将红色文化资源以虚拟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使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融合成一个“新奇”的融媒体形式,让人们感受到融“视、听、触”于一体的“沉浸式”红色文化多维体验。充分利用图文、视频、H5等多媒体手段,精心打造能够体现本土特色的红色物质文化融媒体产品,在微博、微信、短视频上投放,以吸引青年一代。策划互动性的本土红色主题活动。借助融媒体互动性的特点,通过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官方账号,传递红色主题活动信息,让群众参与其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加强网络信息监管。网络安全管理部门要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动向,治理网络乱象及负面信息,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为红色文化传播扫清障碍。

36、深挖湖南本土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从受众的心理需求出发去创新性地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二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满分。)6.C(“表现了普通民众积极参军、报国杀敌的热情”错误,这在文本二中缺少依据。)7.C(“以惨笑比喻银色的月光”错误,应是以“银色的月光”比喻“惨笑”。)8.面对敌兵渡河要求时,马老汉沉默不语,“用半个眼睛看”,暗含对敌人的轻蔑与愤恨;遭受敌兵举枪威胁时,马老汉平静推船,“忽然的想笑”,暗含准备和敌人同归于尽的决心;目睹敌兵船中舞蹈时,马老汉大声狂笑,“笑声扯起来”,暗含对敌人死到临头而不自知的嘲讽;发现敌兵跳船逃命时,马老汉“立在船面上大笑”,暗含亲

37、手消灭敌人的畅快。(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符合文意、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9.文本一的情感基调是高亢悲壮。马老汉在屈辱与杀虐之下迸发出来的战斗热情,突出了普通民众对日寇的仇恨,体现了坚贞的民族气节与强烈的爱国精神。文本二的情感基调是深沉内敛。阎胡子的内心深埋着家国破碎的悲哀,交织着对现实的迷茫与对未来的希冀,突出了侵略者给百姓带来的心灵与生活的双重灾难。(每点3分,如有其他答案,符合文意、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10.A(依据文意,巡欲射子奇而不识,乃剡蒿为矢,中者喜,谓巡矢尽,走白子奇,乃得其状,使霁云射之,丧其左目,几获之。)11.C(二者意思相同,都是“突然冲出”的意思。)

38、12.D(“但是睢阳守军也损失至一千六百多人”发生在围攻前。)13.(1)(我)只是想到各位捐弃身躯,做了野草的肥料,可是赏赐却不足以报答各位的功勋,因此痛心不已!(但:只是。膏:使肥沃,做肥料。酬:酬报、报答。每点1分,句意1分)(2)叛军没有发觉这件事,(张巡)趁机带领士卒大战,派人顺着风向纵火焚烧磴道。(宾语前置“不之觉”。因:趁机。主语省略。每点1分,句意1分)14.善于激励将士;身先士卒,作战英勇;智谋超群,尤善随机应变。(一点1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给分)15.B(“不敢题凡鸟”,不遇却赞其不俗;“何须问主人”,不遇却瞻顾居所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吕逸人的尊敬仰慕之情,寻逸之心的诚笃

39、真挚。)16.颈联实写了吕逸人居所位居山脚,开门见山,暗示远离尘嚣;附近流水萦绕,环境清幽。(2分)这两句环境描写,既照应开篇的“绝风尘”,(2分)又抒写了吕逸人隐逸生活的情趣,流露出诗人的钦羡之情,表达了诗人的归隐情思。(2分)17.(1)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2)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3)示例: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添字、漏字,该空不给分。第五空和第六空,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书写要求从紧。)18.DA项,难解难分:双方相持不下(多指竞争或争吵、打斗),难以分出胜负;也形容双方关系异常亲密,难以分离。B项,井然

40、有序:形容整齐而有秩序。C项,循环往复:指周而复始地反复出现或进行。D项,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不但没有衰败、陈旧,反而更新、更好。是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根据语境,作为总结句,并未强调新旧的比较。19.示例:你可爬到树叶落光的柿树上,品尝柿子,分享它们藏下的晚秋的甜蜜;你可踩在松软的泥土里,凝视蚯蚓,追寻它们留下的弯曲的踪迹。(4分,句序1分,整句格式2分,句意1分)20.C(没有运用修辞。诗意为“西峰山势峥嵘,瀑布喷射,山下巨石横斜,溪流蜿蜒曲折,水声潺潺”。)21.丰富文章内容,说明二十四节气对饮食文化的影响从古至今一直存在,直至今

41、天仍旧不过时,进而引出本文的写作对象-二十四节气吃什么系列插画;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每点2分)22.示例:遵循着二十四节气的更迭(变化)规律用色彩变化突出(表现)各个节气的特色冬天的场景则多为冷色系(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处,根据后文“冬至饺子夏至面”“雨前香椿嫩如丝”“立秋啃秋瓜”介绍节气与饮食的关系,可以推知中国人的饮食习俗遵循着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规律。第处,从后文“如插画春分描绘了大面积的粉色櫻花,并点缀鹅黄色和嫩绿色,直观地呈现出春意盎然的景象。夏季以绿色系为主”可知是在说明节气变化与色彩变化的关系。第处,据前文“春天的场景大多是暖色系”,以及说明冬天场景的色彩,可

42、以填“冬天的场景则多为冷色系”。注意句式上保持相对一致。)(每处2分)23.审题指导:材料一,物理学家杨振宁成才的经验之一就是父亲从小为他打下的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人文学科)的基础;材料二,医学高才生林森浩性格偏激、走向歧途的教训之一是人文素养的缺失。两则材料都指出了人文学科对成人成才的意义,这也是材料的立意方向。【参考译文】安庆绪任命尹子奇为汴州刺史、河南节度使。甲戌日(二十五日),尹子奇率士卒十三万人进逼睢阳。许远向张巡告急,张巡从宁陵带兵进入睢阳。张巡有士兵三千人,与许远的兵力合并有六千八百人。敌军带领所有兵力逼近睢阳城。张巡督促鼓励将士,日夜苦战。共过了十六天,擒获六十多名叛军将领,杀死

43、二万多士兵,士气倍增。尹子奇又带领军队加紧围攻睢阳。张巡对将士们说:“我蒙受朝廷之恩,正当守住城池,为国家而死。只是想到各位捐弃身躯做了野草的肥料,可是赏赐却不足以报答各位的功勋,因此痛心不已!”将士们都受到激励请求奋战。张巡于是杀牛犒劳士卒,所有人都出战。敌军看到士兵少,就取笑他们。张巡举着旗子,率领各将领直冲进敌人阵营。敌军大败,将领三十多人、士卒三千多人被斩杀,军队被驱逐到几十里外。尹子奇增加兵力加紧围攻睢阳,张巡夜里在城中敲击战鼓整顿队伍,做出要出城攻击的样子;城外的叛军得知后,彻夜戒备。直到天亮后,张巡让士兵休息,停止击鼓。叛军在飞楼上向城中俯瞰,什么也没有看到,于是脱掉铠甲休息。张

44、巡和将军南霁云、郎将雷万春等十多个将领各自带领五十名骑兵,打开城门,突然冲出,直冲叛军营阵。张巡等杀到尹子奇的军帐下,敌营顿时大乱,张巡等斩杀了叛军将领五十多人、士卒五千多人。张巡想要射杀尹子奇,但不认识,于是用削尖了的蒿草作为箭矢,被射中的叛军大喜,认为张巡的箭已用尽,跑去报告尹子奇,于是张巡就认清了尹子奇的面貌。张巡命南霁云用箭射尹子奇,射伤了尹子奇的左眼,几乎擒获了他。壬子日(初六),尹子奇再次调集几万士兵,进攻睢阳。此时睢阳城中的积粮已被吃尽,将士们每人每日给米一合,掺杂茶纸、树皮作为粮食。粮食救应不至,士卒损耗得仅剩下一千六百人,就连这些人也都因为饥饿和生病而没有多少战斗力,张巡就修

45、整守卫的战具来抵抗敌人。敌军制造云梯,安置精兵二百人在云梯上,推着它靠近城墙。张巡事先在城墙上暗暗地凿了三个洞,等待云梯临近时,从一个洞中伸出一根顶上设置了铁钩的大木头,用铁钩钩住云梯让云梯无法离开;从另一个洞中伸出一根木头顶住云梯让云梯无法前进;在第三个洞中伸出一根顶上安置一个铁笼的木头,在笼子里装满可燃物,点着火焚烧云梯。三根木头配合之下,云梯很快从中被烧断,梯上的士卒全部被烧死。叛军又用钩车钩城头上的敌楼(临御外敌之棚阁),钩车所到之处,敌楼纷纷崩塌。张巡命人在大木头上安置了连锁,锁头装置大环,套住叛军的钩车头,然后用革车拉入城中,截断车上的钩头,然后把车放掉。叛军又在城西北角用土袋和柴木积成阶梯,想借此登城。张巡不与叛军正面交锋,只是每天夜晚暗中把松明和干草投进叛军搭建的阶梯中,这样做了十多天叛军也没有察觉。准备好之后,张巡乘机出军大战,派人顺风纵火焚烧阶道。叛军无法救火,经过二十多天大火才熄灭。张巡的做法都是针对敌方攻城随机应变,叛军都十分佩服他智谋高强,不敢再来进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