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56619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11月份考试高一历史(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每题2分,共80分)1. 下列开放口岸当中是在南京条约中被开放的是宁波广州重庆上海苏州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南京条约被迫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正确;重庆和苏州是马关条约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排除,排除。故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南京条约【名师点睛】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

2、自由竞争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侵略方式及其手段以炮舰为后盾,攫取侵华特权为其商品输出服务以资本输出为主,在军事侵略和商品输出的同时,瓜分中国2.2.“将来大皇帝有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这一规定A. 出自南京条约B. 英国人得到了领事裁判权C. 成为英国勒索特权的根据D. 对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最为不利【答案】C【解析】【详解】“将来大皇帝有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出自1843年的南京条约附件,排除A;材料说明英国人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它成为英国勒索特权的根据,故选C;领事裁判权又叫治外法权,表明外国侵略者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排除B;南京条约签订时民族工业尚没

3、有产生,协定关税最能体现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野心,排除D。3.3.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A. 开辟新的内河航线B. 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C. 给予日本巨额赔款D.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体现出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是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D正确;ABC在甲午战争以前的条约中有相似的条款,不符合“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排除。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结合所学马关条约的内容分析解答。4.4.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准确的理解是A. 一半是封建社

4、会,一半是殖民地B. 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各占一半C. 大部分主权丧失,封建经济为主D. 地主阶级与外国势力共同统治的社会【答案】C【解析】【详解】所谓半殖民地,指部分丧失国家主权,所谓半封建社会指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封建社会体系不完全瓦解,是不完全的封建社会和不完全的殖民地社会,故选C;A是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机械的错误理解,排除;B是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片面理解,排除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包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丰富的内涵,D只是涉及到政治方面,排除。5.5.中国面临着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是在A. 甲午战争清军战败时B. 列强强占租借地和势力范围时C.

5、门户开放政策提出后D. 辛丑条约签订时【答案】B【解析】【详解】甲午战争清军战败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排除A;门户开放政策提出后,列强在中国的空前争夺暂时取得表面的一致,形成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排除C;辛丑条约签订时,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排除D;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租租借地实际上是中国由半殖民地向殖民地过渡的形式,中国面临着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故选C。6.6.“门户开放”政策的含义是A. 清政府向西方列强开放B. 清政府与各国之间相互开放C. 西方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互相开放D

6、. 西方列强在华势力向美国开放【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8年美西战争之时,列强已在中国强占了租借地,划分了“势力范围”。为改变这种局面,为了分享西方列强在华的侵略权益,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实质是要把中国的“门户”向一切帝国主义国家开放:其目的是害怕中国由其他几个国家控制,使美国丧失在中国的利益。所以答案选择D。点睛:通过“门户开放”,美国可以插足于任何帝国主义国家的“势力范围”,从而分享其他国家的侵略权益,达到“利益均沾”。由于西方列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独占中国的地位,而且英国实力下降。同时,“门户开放”政策并不损害其他列强的利益,这就使帝国主

7、义对华的争夺暂时取得了表面上的一致,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严重了。7.7.三元里抗英斗争发生在A. 1840年6月B. 1841年5月C. 1842年8月D. 1843年1月【答案】B【解析】【详解】1841年5月,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掠财物、强暴妇女,当地人民奋起反抗,打死数名英军。随后,三元里附近103个乡的群众包围了四方炮台。英军增援部队到达后,才解救了被围困的英军。可见三元里抗英斗争发生在1841年5月,故排除ACD,选B。8.8.1871年,俄国直接出兵强占了中国的A. 喀什噶尔B. 乌鲁木齐C. 伊犁地区D. 南疆各城【答案】C【解析】【详解】18

8、71年,俄国借口安定边境秩序,直接派兵强占中国的伊犁地区,故选C;1865年,中亚浩罕国军事头目侵占新疆的喀什噶尔,两年后攻占南疆各城,1870年,阿古柏又侵占吐鲁番和乌鲁木齐等地,故排除ABD。9.9.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是在A. 1875年B. 1876年C. 18771年D. 1878年【答案】A【解析】【详解】为驱逐阿古柏,收复新疆,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故排除BCD,选A。10.10.下列关于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发生在马关条约签订以后B. 是在清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的C. 台湾各族人民纷纷参加抗日斗争D. 台湾军

9、民的反割台斗争长达5个月之久【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1895年4月,清政府同日本缔结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以及澎湖列岛等割让给日本,故A项符合史实,但不合题意;据所学可知台湾各族人民在爱国志士丘逢甲、徐骧的领导下组成义军,与刘永福的黑旗军并肩作战,先后在新竹、台中、彰化、台南等地痛击日军。在台中附近的大甲溪,日军遭到黑旗军和义军的伏击,台湾军民与日军血战长达5个月,因此不是在清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故B项符合题意;CD均符合史实,但不合题意。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甲午中日战争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名师点晴】三国干涉还辽:三国干涉还辽(简称三国干涉)之事件,发生于

10、甲午战争后。清朝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在1895年4月17日签署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予日本。六日后,俄罗斯、德国与法国以提供“友善劝告”为借口,迫使日本把辽东还给中国。11. 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历程是A. 镇压一招抚一镇压 B. 招抚一镇压一利用C. 利用一镇压一招抚 D. 招抚一利用一镇压【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农民运动义和团运动,在义和团运动兴起于山东时期遭到了镇压,在其转移到津京后被清政府利用,子啊慈禧西逃中被再次镇压,所以符合史实的是A项,BCD错误。12.12.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A. 揭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B. 导致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C. 打开了中国华北

11、地区的门户D. 揭开了日本全面侵华的序幕【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卢沟桥事变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卢沟桥事变揭开了日本全面侵华的序幕,故D项正确;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故A项错误;华北事变导致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打开了中国华北地区的门户,故BC项都错误。故选D。13.13.日军残酷屠杀我国人民30多万是在A. 上海B. 南京C. 广州D. 武汉【答案】B【解析】【详解】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军对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和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大肆屠戮,杀害30万人,故排除ACD,选B。14.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召开瓦窑堡会议( )A. 决定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12、B. 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C. 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D. 号召工农红军和人民进行民族革命战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1935年12月17日25日,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全国抗日民主运动日益高涨的形势下召开的。 会议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故选C。考点:瓦窑堡会议。点评:瓦窑堡会议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基本经验,批评了“左”倾关门主义,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党的政治策略问题,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15.1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

13、式建立的标志是A.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B.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C. 国民政府发表国共合作宣言D. 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民族抗战的标志是1937年9月共产党向国民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C项正确;A项错误,只是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B项错误,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于1932年12月29日,此时还是国共十年对峙期间;D项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之后,排除。16.16.在1940年5月的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的著名抗战将领是A. 张自忠B. 宋哲元C. 谢晋元D. 林伯渠【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国民

14、党抗战。依据所学可知,枣宜会战,是1940年5月至6月中国第5战区部队在湖北省枣阳、宜昌地区对日军华中派遣军第11军进行的防御战役。国民党爱国将领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壮烈牺牲,成为全国军人的楷模。所以应选D。宋哲元是国民党二十九军将领,故B错误;谢晋元是淞沪会战将领,故C错误;林伯渠是中共领导人,故D错误。17.17.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A. 淞沪会战B. 太原会战C. 徐州会战D. 豫湘桂战役【答案】D【解析】【详解】1937年,淞沪会战,日方投入20多万兵力,是抗日战争期间第一场大会战,排除A;太原会战(1937年9月11月)是抗战爆发后中国第2战区部

15、队同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山西省北部、东部和中部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为中日双方在华北进行的第一场大规模会战,排除B;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徐州会战对日军给予了巨大的打击,大大迟滞了日军进攻的脚步,为中方部署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间,排除C。豫湘桂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二次大溃退,8个月中,中国在豫湘桂战场上损兵50-60余万,是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故选D。18.18.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A. 瓦窑堡会议B. 遵义会议C. 七届二中全会D.

16、 中共七大【答案】D【解析】【详解】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排除A;1935年1月,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排除B;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确定了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为中共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奠定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基础,排除C;中共七大的最大贡献是确立了以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共全党的指导思想,故选D。19.19.太平军北伐失败的原因是孤军深人,给养不足遭到清军的重兵围攻北伐军不适应北方严冬北方群众难以接受拜上帝教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太平天国的北伐在战略上

17、的错误是孤军深入,容易遭到清军的重兵包围,加上给养不足,难以适应北方严寒,所以是失败的原因,拜上帝教有利于利用宗教的形式发动贫苦民众反抗清王朝,故排除,排除ABD。20.20.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在反封建斗争方面最突出的是( )A. 建立了与封建王朝对立的政权 B. 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C. 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实属空前 D. 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在反封建斗争方面最突出的是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前期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平均分配,目的是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18、。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21.21.促使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期的军事行动,不包括A. 北伐军深入清朝统治中心地区B. 西征军在鄱阳湖湖口大败湘军C. 东征军夺取扬州,攻破江北大营D. 东征军、西征军会师摧毁江南大营【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北伐军深入清朝统治中心地区由于孤军深入,虽然牵制了敌人的兵力,为西征和东征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不属于促使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期的军事行动,故选A;西征军在鄱阳湖湖口大败湘军,攻占长江中游的安徽、江西等大片地区,巩固了天京革命大本营。属于促使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期的军事行动,故排除B;东征军夺取扬州,攻破江北大营,为

19、解除天京之国作出了重大贡献,属于促使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期的军事行动,故C错误;东征军、西征军会师合力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国。属于促使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期的军事行动,故D错误。22.22.元代的地方行政机构分为A. 郡、县B. 路、州、县C. 道、州、县D. 路、府、州、县【答案】D【解析】宋代地方机构是路、州、县,故B项正确;A是秦朝地方机构;C是唐朝地方机构;D是元朝地方机构。23.23.理藩院起初只是管理哪个地方的事务A. 蒙古B. 新疆C. 西藏D. 台湾【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理藩院是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起初只是管理蒙古事务,后来也负责新疆和西藏事

20、务,排除BC,A项正确。理藩院管理事务与台湾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24.24.明清之交,中国社会发展的步伐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的根本原因是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B. 军机处的设立C. 官僚机构的膨胀D.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明清之际,从世界范围看,专制主义政治体制暴露出明显的陈腐和落后,这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西方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并成为中国社会进步的严重阻碍,故答案选A。其它三项不是根本原因。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弊端25.25.中国历史上的丞相制度的建立与废除分别是在A. 秦朝清朝B. 汉朝明朝C. 秦朝明

21、朝D. 秦朝汉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基本史实的再现能力。依据所学可知丞相制度的建立是在秦朝,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因此丞相制度的建立与废除分别是在秦朝和明朝,故答案为C。A项清朝不符合废除的时间,B项汉朝不符合建立的时间,D项汉朝不符合废除的时间,排除AB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丞相制度的演变建立和废除26.26.科举制度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始于A. 秦汉时期B. 魏晋南北朝时期C. 隋唐时期D. 宋元时期【答案】C【解析】秦汉时期实行军功爵制、察举制和征辟制,排除AB。根据所学可知科举制度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故C正确,D错误。27. 废除分封

22、,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A. 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B. 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C. 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D. 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秦朝郡县制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废除分封,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故A正确。秦朝郡县制没有排除贵族的任官能力,只是不再以血缘门第为任官依据,故B错误。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过于绝对,故C错误。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不符合郡县制的史实,故D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28.28.西周时大行封邦建国,其分封的主体是A. 功臣B. 归顺殷商旧族C. 姬姓亲族D. 夏商王后裔【答案】C

23、【解析】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同性亲族是分封的主体,封地居于富庶之地和战略要地,C项正确。功臣、归顺殷商旧族、夏商王后裔也是分封的对象,但不是主体,排除AB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29.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洋人的朝廷”是在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北京条约签订后C. 马关条约签订后 D. 辛丑条约签订后【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反帝,清政府要惩办参与反帝的官员,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南京条约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清政府尚未成为帝国主义统治

24、中国的工具,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北京条约只是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并未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马关条约是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但也未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确辛丑条约的危害侧重于政治危害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也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0.3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限制袁世凯独裁的特别规定是A. 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B. 实行责任内阁制C. 增加副总统权力范围D. 限定临时大总统任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

25、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掌握行政实权,可以起到有效限制袁世凯独裁的作用,答案选B,A项是资产阶级性质宪法具有的一般特征, C D两项的内容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实际不符。考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点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由来及在中国的命运:辛亥革命胜利后,以孙中山为首,建都于南京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制定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1912年3月11日取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开始施行,于1914年5月1日因中华民国约法(袁世凯的法律)的公布而被取代,1916年6月29日为大总统黎元洪所恢复。1917年9月10日以广东为基地建立的中华民国军政府

26、展开护法运动,所护者即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1.31.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 帝国主义的干涉破坏B. 立宪派、旧官僚投机革命C. 袁世凯的反革命两手策略D.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太强大,立宪派、旧官僚投机革命,袁世凯的反革命两手策略;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革命的领导者中国资产阶级是一个经济上、政治上都十分软弱的阶级。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32.32.“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一诗作反映的事件是A. 左宗棠收复新疆B. 刘步蟾抗击日军C. 曾纪泽到俄国谈判D. 赵

27、三多领导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的“天山”代指新疆,故“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反映的是左宗棠收复新疆收复新疆,故选A;刘步蟾是北洋水师的著名将领,参与了黄海海战,排除B;曾纪泽是参与外交收回伊犁地区的外交家,排除C;义和团的活动地区主要是京津地区,排除D。33.33.1884年,清政府根据左宗棠的建议设立新疆行省。就当时而言,其主要目的在于A. 加强西北边疆的管辖B. 配合收复伊犁的斗争C. 驱逐阿古柏侵略势力D. 协助清军进攻吐鲁番【答案】A【解析】【详解】伊犁地区收复于1881年,故排除B;1877年,清军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一举消灭了阿古柏的主力,

28、阿古柏兵败自杀。年底,阿古柏的残部逃入俄境,排除C;1884年,左宗棠已经收复了新疆,新疆局势逐渐稳定,排除D;1884年,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事务,清政府根据左宗棠的建议设立新疆行省,故选A。34.3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打下了重要基础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A. 王明、张国焘B. 蒋介石、汪精卫C. 孙中山、黄兴D. 张学良、杨虎城【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王明和张国焘是中共领导人,没有参与西安事变,故A错误;蒋介石是西安事变中的被扣留者,故B错误;孙中山和黄兴是中国革命的早期领导人,西安事变的时候孙中山已经逝世,故C说法错误;根据所学内容可知

29、,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张学良和杨虎城,故选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西安事变35. 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本侵略者故伎重演,在侵略华北的同时,把战火烧到华东地区,中国守军坚决予以反击,爆发了(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徐州会战 D. 武汉会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展开淞沪会战。A项战场在华东的上海,B项战场在华北的山西,C项战场在苏北,D项战场在华中的武汉。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36.36.1940年9月4日,蒋介石发出一则通电:“迭电获悉。贵部窥此良机,断然

30、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此电文嘉奖的是A. 淞沪会战B. 台儿庄战役C. 平型关大捷D. 百团大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首先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40年9月4日。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排除A选项;B选项发生于1938年,排除;C选项发生在1937年,排除。因此只有D选项百团大战符合题意,本题选择D选项。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反抗百团大战37. 英国领事富里赐在天京游记中说:“我不能不承认他是我所认识的最开通的中国人。他极熟悉地理,又略识机器工程,又承认西洋文明之优越。”材料中的“他

31、”最有可能是A. 洪秀全B. 洪仁玕C. 曾国藩D. 石达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运用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D属于下层民众出身,不符合题意。而C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虽然主站习西方的技术,但不认可西方文明的优越性,他坚守中国文明优越论,故C错误。而B的代表作为资政新篇,他主张习西方的制度、经济。故答案为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洪仁玕。38.38.太平天国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廷对峙的标志是A. 金田起义B. 组织太平军北伐C. 定都天京D. 摧毁江北大营【答案】C【解析】定都天京是太平天国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廷对峙的标志,故C正确;A是起义爆发标志;B是

32、对抗清政府活动;D是太平天国后期活动。39.39.使许多省纷纷响应,相继宣告独立,清朝统治由此土崩瓦解的历史事件是A. 金田起义B. 武昌起义C. 南昌起义D. 秋收起义【答案】B【解析】【详解】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独立,清王朝土崩瓦解,故选B;19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标志天平天国运动爆发,排除A;1927年的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排除C;秋收起义是执行八七会议精神的武装起义,排除D。40.40.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A. 中共三大的召开B. 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C. 北伐战争开始D. 武汉国民政府成立【答案】B【解析】【详解】中共三大

33、中心议题是讨论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问题,排除A; 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故选B;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高潮到来的标志,排除C;武汉国民政府成立说明国民革命由这将流域发展到了长江流域,排除D;二、问答题(41题12分;42题8分:共20分)41.41.中国近代史既是外国列强侵华的屈辱史,更是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抗争史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请列举中国近代前期(1840-1919年)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的名称,扼要回答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2)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维护国家

34、主权的斗争一刻没有停止过,请任意写出几个抗击列强侵略的英雄人物。(3)这四次反侵略战争最后都失败了,中国战败的共同原因有哪些?(4)从这四次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中你有哪些启示?【答案】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答案属实即可,如:左宗棠、邓世昌等(3)清政府腐败落后;资本主义列强实力强大;腐朽的封建主义对抗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4)落后就要挨打,腐败必然亡国。【解析】【详

35、解】(1)本题设问中国近代前期(1840-1919年)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名称及其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最为典型,回答其影响时要注意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的步步加深,层次分明,分别作答:鸦片站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刻没有停止过,相关事迹有三元里人民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和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结合所

36、学,从中列举爱国人物即可,如:左宗棠、邓世昌等(3)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结合所学,中国战败的原因可以从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和根本原因等方面归纳作答,如:清政府腐败落后;资本主义列强实力强大;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对抗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3)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结合所学可得出启示:落后就要挨打;腐败必然亡国。42.42.19世纪七八十年代,左宗棠收复新疆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答案】(1)清政府坚决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2)左宗棠采取了正确的战略决策。(3)新疆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4)外交谈判做出的贡献。【解析】【详解】19世纪七八十年代,左宗棠收复新疆成功的主要原因可以从清政府、左宗棠、新疆各族人民和外交努力等方面归纳作答,如:清政府坚决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如两度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等;左宗棠采取了正确的战略决策,如“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等。;新疆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清军在人民支持下向南疆推进等;军事斗争与外交谈判相互配合,如曾纪泽赴俄谈判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