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校园融媒体平台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模式探析摘要:本文分析了当今媒体融合现状,并将校园各媒体渠道通过有效途径进行整合,建立类似“中央厨房”的校园融媒体平台,应用校园融媒体平台,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开展专业实验课程和新闻传播综合实训课程,让学生参与到整个平台的运作过程之中,这对培养学生的新闻采编技能、媒体策划和运营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校园媒体;融媒体平台;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中央厨房;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8)10-0095-04通信技术的发展与移动终端的普及,使信息的传送与接收介质从传统媒体延伸到新兴媒体。随着新旧媒体的融合发
2、展,具备全媒体思维与能力的“多面手”越来越被业界所需要。全媒体人才不仅要求具有扎实的新闻采写基本功,熟练掌握各种媒体操作技能,还要具备多种媒介环境下的策划及运营能力。1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高校建立与业界媒体环境相似的实践教学平台对全媒体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校园媒体实践平台现状分析校园媒体是校园舆论宣传的主要阵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从早期校报、广播台、电视台到新闻网,再到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校园媒体平台呈现着丰富化与多样化的态势。作为最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新闻媒体,校园媒体无疑是一个囊括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小型传媒集团,是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综合实践的最佳场所。但由于运行机制
3、、经费限制等原因,大部分高校的校园媒体想要成为与社会媒体相媲美的实习平台仍旧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各媒体组织未进行统一规划,资源浪费严重。校园媒体按照各自运行机制完成新闻采写和编发,尽管播放平台不同,但内容大同小异,造成工作重复和人员浪费。另外,各媒体组织独立采购设备,但因经费限制只能购置低端设备,落后于业界通用水平。因此,与其重复购置低端设备,不如统一调配资金集中添置少量先进设备。其次,教学与实践分离,专业指导存在难度。新闻传播专业教学机构为二级学院,而校园媒体的管理机构为宣传部、校团委、学生处等行政部门,双方尚未形成有效合作机制。同时,校园媒体的管理人员为行政岗位的教师,他们不熟悉教学内容和
4、教学进度,因而在业务指导方面难以形成教学与实践的相互促进与良性循环。校园融媒体平台的建设路徑1.创新管理方式,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创新管理方式,即在校党委领导下,成立新闻中心,实行由宣传部门和新闻传播学专业所在学院共同指导的“舆论宣传+业务指导”双重把关制。2新闻中心建立校园融媒体平台,下设校报、广播台、电视台、新闻网、新媒体等部门,并对其统一管理。新闻中心由宣传部门管理,引导舆论导向,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新闻传播学专业骨干教师负责业务指导,保证平台的正常运行。2.以平台为实践阵地,实现资源共享建立校园媒体联动机制,实现媒体资源共享。3新闻采集完成后,根据媒体平台的不同特性对素材进行深度开发,多角
5、度切入,全方位加工,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的工作流程。此外,新闻作品与教学实践成果也将进行共享。优秀课程作品可在校园媒体平台展播;新闻作品也可作为教学优秀案例,在课堂上供师生观摩、学习和分析。另外,建立媒体案例库,保存多种形式的学生原创作品,供课堂教学与校园媒体调用。3.创新实践学分机制,开设媒体类选修课随着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业界越来越需要既具备传统采编技能,又掌握信息技术、艺术设计的跨专业人才。因此,在新闻中心设置媒体类选修课程,将新闻传播学、信息技术、艺术等专业教师纳入教学队伍,进而能有效调度全校师资,解决新闻学院内部的师资短缺问题。选修此课程的学生将参与到融媒体平台的运作过程中,根据自
6、身兴趣选择任意模块完成课程作业。课程结束后,教师从综合工作绩效与实践作品两方面对学生进行考评。基于校园融媒体平台的实践教学新模式近年来,“中央厨房”逐渐成为业界探索媒介融合的重要途径,即通过统一的共享技术平台,实现一次新闻采集,多形态生产和多平台发布。4“中央厨房”改变了传统媒体单一渠道采集、封闭式生产、点对面单向传播的运作方式,实现了全媒体汇聚、共平台生产、多渠道分发的传播方式和实践教学方式。5借鉴这种模式建设校园融媒体平台,能够让学生在小型的校园传媒集团中掌握不同媒体平台的新闻生产方式,了解全媒体的管理与运作流程,掌握融媒体时代业界所需的多种采编技能。校园融媒体平台依托校园网,建立媒资管理
7、与共享平台,采用云计算技术对图片、文字、音视频等新闻素材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了不同用户之间新闻素材的共享应用。同时,通过构建统一的门户系统,实现了不同用户角色的采、编、播、发等业务流程。1.平台结构与业务流程如图 1 和图 2 所示,校园融媒体平台由基础支撑平台、视音频生产平台、中央编辑平台、媒资管理与共享平台、信息发布与运营平台构成,业务流程主要包括采集、编辑、发布和媒资管理四个阶段。(1)基础支撑平台校园融媒体平台的目标是实现不同类型资源的共享应用,即不仅要实现新闻网、电视台、广播台、新媒体之间的互联互通,还要保证网络传输过程的安全性,防御外来网络入侵和病毒攻击。6因此,采用虚拟机技术,配备
8、安全防护设施,建立分布式存储、集中式存储系统和自动备份系统7,合理设置防火墙,是保证融媒体平台安全有效运行的基础条件。(2)视音频生产平台(采集)视音频生产平台包括虚拟演播和录音两大子系统。除现场采访拍摄视频、录制音频外,学生还可以在演播厅和录音室内完成视音频信息的采集与生产。在演播厅内,能够制作访谈节目,完成主持人播报,还可以对绿箱区域内的录制场景进行在线包装,实现虚实结合的节目制作效果。另外,录音系统还包含专业录音设备,在经过特殊隔音处理的录音室内可完成后期配音、音乐录制等环节。(3)中央编辑平台(编辑)中央编辑平台即“中央厨房”,是融媒体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所有采录的媒体资源全部通过此平
9、台进行调用与编辑。中央编辑平台包括新闻编辑系统、视音频编辑系统、平面媒体制作系统和交互式电子出版物制作系统。在此平台上,学生可对集中采集的素材进行深入开发,针对发布平台的不同特点进行多维度加工,以满足校园网、校园电视、校报、广播、微博、微信等不同用户的需求。8(4)媒资管理与共享平台(媒资管理)媒资管理与共享平台采取云计算模式将大量的媒体资源组成资源池,实现资源的组织、更新、调度和监控。9平台内信息可划分多个资源库,根据媒体展示形式可分为图片库、文稿库、视频库、音频库、全媒体库五种类型,按照完成与否可分为成品库和非成品库。通过设置多种角色权限,工作人员可在平台内输送和调用资源,实现媒体信息共享
10、。(5)信息发布与运营平台(发布)校园媒体一般包括校报、广播台、电视台、新闻网和新媒体五大平台。新闻网分为电脑端和移动端;新媒体包括微博公众号和微信公众号,少部分学校拥有客户端。通过信息发布与运营平台,可按媒体特性将不同形态的新闻通过各种渠道发布出去。在实践中,学生对新闻进行立体化开发,制作融合文字、图片、图表、视频、H5 页面等内容的可视化产品,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发布,培养学生的媒介融合意识与能力,提高校园新闻阅读量与点击率,加大宣传力度。2.实践教学模式校园融媒体平台创新实践教学可分为专业实验课程和新闻传播综合实训课程两种类型。专业实验课面向的对象为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课程教学计划由专业
11、对口学院设置,学生将修读课程与融媒体平台中的某一环节进行匹配,参与到媒体实践之中。例如,选修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的学生可参与到校园电视台视频新闻的采集、编辑与发布过程中,修读书刊装帧设计的学生可参与到校报的设计与制作流程中,进而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实践平台作用。新闻传播综合实训课程独立开设在新闻中心,与专业实验课不同,该课程以培训为主,单独设置学分。学生参与到校园融媒体平台中,掌握全媒体新闻制作的整个流程,最后任选模块提交作品,教师对综合工作绩效与实践作品两项内容予以考评。实训课程从传统媒体扩展到新兴媒体,包括新闻写作、新闻摄影、视频新闻、信息图表设计与制作、出版物制作、H5 作品设计等模块。
12、实践课程中的优秀作品,都将通过校园媒体渠道进行展播,并存储到优秀案例库中进行课程观摩与学习。学校还將选拔优秀学生作品推送到社会媒体发表或播出,或者报送参与新闻专业技能竞赛,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打造校园融媒体实践平台的关键要素1.建立技术支撑平台技术支撑是建立校园融媒体平台的基础,通过安全有效的技术平台可将不同形式的媒体资源统一存储和管理,实现统一编辑和多平台发布。条件成熟的学校可自主开发平台,不具备条件的学校可委托专门公司进行开发。目前很多传媒集团都在积极探索“中央厨房”模式,部分已开始推行实施。10所以说,借鉴传媒集团模式,建立高校小型融媒体平台,技术方面实现起来并不困难。2.把握实践教
13、学与舆论宣传的平衡点建立校园媒体的最主要作用是进行舆论引导、传播有效信息和扩大社会影响,对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校园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将校园媒体建成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训基地,势必要把握好实践教学与舆论宣传的平衡点,制订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包括新闻选题标准、新闻发布与审核规范、人员分工与职责、实践考核标准等内容,进而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运作模式。113.加强校园媒体与社会媒体的合作大学是一个小型社会,校园媒体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新闻实践的初级平台。但与社会媒体相比,校园新闻选题局限,报道缺乏深度,仍然凸显出校园媒体的诸多不足。当校园融媒体平台运作成熟后,可以不再局限于校内新闻播报和信息宣传,将视野扩展
14、到全社会,为当地报社、新闻网、广播台甚至国家级媒体供稿,进而加强校内媒体与校外媒体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参考文献:1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新闻教育改革J.今传媒,2009(1):21-24.2张文莉.全媒体时代高校校园媒体融合与管理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3):46-51.3马婷,何炉进.新媒体时代校园传媒联动建设研究以“沪青”平台为例J.兰州学刊,2013(6):220-222.4陈正荣.打造“中央厨房”的理念、探索和亟需解决的问题J.中国记者,2015(4):13-16.5张春朗.地方广电集团媒体融合的实践及思考以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为
15、例J.声屏世界,2016(11):17-19.6宫魁,孙应琢,汤代禄.“中央厨房”技术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思考大众报业集团融媒体中心的实践探索J.青年记者,2017(19):55-57.7杨俊,兰莹.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校园媒体提升传播力的策略研究基于 16 所高校校园网的调研J.新闻知识,2016(12):90-93.89孙艺权.基于语义云实验资源共享平台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7):216-219.10何炜.“中央厨房”探索融合新闻生产新模式J.新闻战线,2016(17):68-69.11胡忠青,刘成.校园媒体:亟待强化的新闻实习基地J.青年记者,2006(20):78-79
16、.作者简介:李剑欣(1972),女,河北行唐人,硕士,河北经贸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媒介管理;曹林(1968),男,江苏南通人,本科,河北经贸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新闻学;范雅琳(1988),女,河北深州人,硕士,河北经贸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教育信息化。基金项目:2017 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媒体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创新人才培养,GH171049);2016 年河北经贸大学教学研究重大项目(全媒体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创新人才培养,2016JYZ04);2017 年河北经贸大学教学研究项目(新闻传播学立体化实验教材开发模式研究,2017JYY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