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沧州市民族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精准考点检测(四)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55822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沧州市民族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精准考点检测(四)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沧州市民族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精准考点检测(四)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沧州市民族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精准考点检测(四)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沧州市民族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精准考点检测(四)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沧州市民族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精准考点检测(四)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河北省沧州市民族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精准考点检测(四)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河北省沧州市民族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精准考点检测(四)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河北省沧州市民族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精准考点检测(四)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河北省沧州市民族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精准考点检测(四)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河北省沧州市民族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精准考点检测(四)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河北省沧州市民族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精准考点检测(四)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T精准考点检测卷(四)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1(选择题)和第11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第1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庄子则阳记载:“深其耕而熟之,其禾繁以滋,予终年厌飨。”材料能够说明战国时期A. 铁犁牛耕开始使用B. 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C. 封建地主经济繁荣D. 农业向精耕细作发展【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材料的意思是:深深地耕地,细细地平整土地,禾苗繁茂果实累累

2、,我一年到头不愁食物不足。可见庄子生活的战国时期已经认识到精耕细作对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的重要性,故D项正确;春秋时期铁犁牛耕就已经开始使用,从时间上可排除A项;BC项材料未体现。2. 有学者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结构更新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主导文化从学式微转变为儒、释、道三教并立;胡汉两种异质文化从冲突渐进到兼容。该学者意在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 中国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B. 佛教文化的传入和迅速发展C. 道教产生并且走向历史前台D. 各民族之间文化的学习交流【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材料显示“从儒学式微转变为儒、释道三教并立”、“冲突渐进到兼容”这都表明了中国文化多元化的特

3、征,A正确;佛教文化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B错误;道教产生于东汉,道教走到历史前台夸大了道教的地位,C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各族之间的学习交流,D排除。3. 许停云认为:“中国历代皇朝,常有宦官过问政务的现象,尤以汉、唐、明晚期为甚就是混淆了公私分野,以皇帝的私臣干预了国家的公务”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 皇权逐渐遭到削弱B. 中央集权遭到了破坏C. 君权至上后果所致D. 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宦官干政是君主专制,皇权至上所致,C正确;中国古代,皇权逐渐加强,A错误;题干不涉及中央集权的内容,B排除;宦官干政,朝政更加黑暗,不利于减少决策失误,D排除。4. 早年天津百姓

4、所吃的面粉是用力拉石磨磨制而成,这种面粉称“福地面”,演吉庆之意。朱其昂于光绪四年(1878)在天津紫竹林村创办“始来”火磨制粉厂,开天津机磨面粉之先河。该企业创办的有利环境的是A. “福地面”的良好口碑B. 列强加紧对华输出资本C. 清政府放宽对设厂限制D. 近代天津逐渐对外开放【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材料显示朱其昂在天津创办面粉厂,结合所学知识,天津对外开放,有利于企业发展,所以答案是D;“福地面”的良好口碑和机器磨面粉没有关系,A排除;列强加紧输出资本是在19世纪末期,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是在甲午战争后,故BC排除。5. 五四运动的游行总指挥傅斯年在运动后不久说:“我对这五四运动

5、所以重视,因为它的出发点是直接行动,是唤起公众责任心的运动。”该观点A. 认为五四运动是民众的自发行为B. 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作用C. 强调了五四运动的社会动员作用D. 意在强调五四运动的直接性【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题干信息“直接行动”、“唤起公众责任心”说明作者意在强调五四运动的社会动员作用,C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傅斯年在材料情景中的真实内涵,不选。6. 历史学家黄仁宇说:“毛洋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母碍当毛洋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据此可知作者A. 认为国民党放弃了中国的乡村B. 背定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C. 认为

6、中共缓解了城乡间的差别D. 意在肯定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材料“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贏得中国”是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故B项正确;国民党的重心在城市并不意味着其放弃了农村,A项错误;材料主旨是,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找到中国民主革命正确的道路,并非认为中共缓解了城乡之间的差别,故C项错误;材料不涉及毛泽东思想的话题,故D项错误。7. 下表是1936年国民政府贸易和生产指标表,它反映了当时中国棉布进口麦粉进口钢铁进口机器进口生铁产量下降20%下降15%增加20%增加20%增加30%A. 官僚资本急剧膨胀B.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

7、. 民族工业日益菱缩D. 积累了抗战的物质基础【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从表格数据可知消费类的棉布、麦粉进口下降,而生产型的钢铁、机器、生铁产量增加,结合“1936年”时间要素,可判断此变化受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影响,这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故D项正确;其它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8. 1953年,国家法令规定“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必须贯彻节约用地的原则。需要举办的工程,在征用土地的时候,必须精打细算,严格掌握设计定额,控制建筑密度,防止多征、早征,杜绝浪费土地。”但法令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和执行。法令没能很好贯彻执行最有可能是因为A. 此法令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B. 社会主义制度还处

8、在初创阶段C. 适应国家工业化快速发展需要D. 受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结合1953年中国历史相关信息可知,中国正处于“一五”时期,工业化的发展使得用地増加,所以该法令没能很好贯彻执行,C正确;A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此时中国尚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B排除。故选C。9. 在三年困难时期,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到1961年底,安省90.1%的生产队实行过或正在实行责任田,这说明了A. 农村“左”倾错误得到彻底纠正B. 生产责任制得到中央的肯定C. 经济调整政策在农村作用较明显D. 家庭承包责任制有历史渊源【答案】D【解析】【分析】【

9、详解】在三年困难时期,中国的农民就已经开始实行责任田的尝试,这恰恰说明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着历史的渊源,D正确;“彻底纠正”不符合史实,A错误;生产责任制的出现是农民的一种自发行为,并非中央政策,BC错误。1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中央同意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试办经济特区时,中央有关机构搞了一个文件,叫旧中国租界的由来。该报告的主旨是A. 肯定广东省的改革模式B. 说明特区试办需谨慎C. 阐明融入世界的必要性D. 剖析西方侵华的历史【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当“中共中央同意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试办经济特区时”,中央有关部门却下发文件旧中国租界的由来,显然是不

10、同意试办经济特区,认为特区试办需谨慎,故选B,排除A;该文件的主旨明显不在于阐明融入世界的必要性和剖析西方侵华的历史,而在于强调试办经济特区要谨慎,排除CD。故选B。11. 古代雅典城邦不允许公民只关心自己私人事务,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剩夺选举权。材料折射出古代雅典A. 直接民主导致派系林立B. 城邦至上对公民自由的约束C. 将道德凌驾于自由之上D. 立法的过程具有主观随意性【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古代雅典,城邦利益高于一切,材料反映了公民必须参与城邦事务,此规定限制了公民的自由,B正确;A、C、D在材料中均无体现。12. 19世纪末

11、,欧洲人深信,上帝创造了不同的人。它将白人造得更聪明,所以白人能指挥劳动,能指导宽背、低能的劣等种族的发展,因而就有了“白人的责任”这一概念。所谓“白人的责任”反映了A.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特征B. 欧洲通过殖民扩张超越其他地区C. 欧洲在世界上处于优势地位D. 亚非拉地区的人民深受欧洲迫害【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从欧洲在印度、中东、非洲、拉丁美洲都地位超然,可知欧洲凭借强大实力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体系主导世界,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印度、中东、非洲、拉丁美洲的文化特征,故A项错误;欧洲超越其他地区是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可知不是通过殖民扩张,故B项错误;殖民扩张会使亚非拉

12、人民受到欧洲迫害,但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13. 1921年11月20日,列宁说,不管新经济政策所要完成的任务有多么困难和生流,“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不是在明天,而是在几年之中,无论如何会解决这个任务,这样,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列宁意在强调A. 新经济政策具有过渡性B. 苏俄终将实现社会主义C. 团结对于苏俄的重要性D. 新经济政策的艰巨性【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材料显示,列宁强调新经济政策所要完成的任务无论多么困难,一定能完成,俄国将变成社会主义国家,说明苏俄新经济政策具有过渡性,A正确;B、C、D三项材料均无体现,故排除。14. 1970年时任西德总理的

13、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起义纪念碑前下跪,1995年统一后德国总理科尔再次跪在二战死难者纪念碑前,2013年大屠杀纪念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德国对纳粹罪行负有永恒责任”。德国领导人的行为有助于其A. 走出战争阴影,重塑大国形象B. 消除战争影响,承担历史责任C. 淡化战争记忆,满足政治需求D. 联合欧洲国家,应对冷战形势【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可知,从领导人下跪到承诺对战争负有“永恒责任”,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德国走出战争阴影,重塑大国形象,故A项正确;二战对世界造成了很大影响,消除战争影响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淡化战争记忆,满足政治需求,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联合欧洲

14、国家,应对冷战形势,故D项错误。15. 下图为美国私人部门利润率的变化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美国私人部门利润率(1869-1995年)A. 企业利润和国家政策相关B. 美国的国际地位出现下降态势C. 企业税收成本呈下降趋势D. 企业利润和政府福利政策无关【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据美国私人部门利润图,“19291933年”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利润率下降,“19331939年”,由于罗斯福的新政措施,利润率开始上升,因此企业利润受到国家政策影响,故A项正确;图示不能体现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走势,故B项错误;美国私人部门利润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因此企业税收成本呈现上涨趋势,故C项错误;“19

15、391945年”二战期间,美国政府推行福利主义政策,使美国私人部门利润率上升,因此企业的利润和政府福利政策有关,故D项错误。第I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 货币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朝中期白银的货币化,使货币摆脱了几千年来依于国家财力来缓解财政困难的状况。国家再也无法像印纸钞时那样,把大批社会财富聚于自已控制之下,中央集权国家专制权力由此受到了严重削弱。白银是民间自由贸易的象征。民间贸易制度崇尚的是平等交易的原则,与专制等级制度可以说是“形同水火”。民间海外貿易的自由发展,个自然的结果就是对明王朝作为身立命之本的等级秩序的致命颠覆,开创了

16、自由思索与行事的开放氛国,明代的社会政治生活也由前期的严峻冷酷到中期的自由奔放,对于明代社会的多元化进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摘编自陈昆大明帝国与白银货币材料二 特别提款权(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会员国认份颜分配的、可用于侩还国际货币基全组织債务、弥补会员国之间国际收支平術的一种账面资产。自2010年底开始,中国政府针对“自由使用货币”标准,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以积极姿态期望人民币能够平日加入SDR货币篮子大家庭。在过去5年中,我国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责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体系的地位和作用明显提升,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

17、四大支付货币和第六大外汇交易货币。最终,2015年11月30日,IMF正式宣布,人民币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加入SDR。摘编自郑联盛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根源与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中期白银货币化的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朝中期白银货币化与人民币纳入SDR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人民币纳入SDR的社会背景。【答案】(1)积极影响:打破了明朝专制政权的货币垄断权;促进了明朝中后期市场的繁荣、海外贸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抑制货币的恶性通货膨胀;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自由奔放和社会的多元化。(2)不同之处:明朝白银货币化指白银从贵重商品走向了完全货

18、币形态;当今人民币纳入SDR,是中国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世界货币,具备世界范围内的贮藏、交易等功能的标志。社会背景: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増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特别提款权的制度的发展。【解析】【详解】(1)影响:根据材料“国家再也无法像印纸钞时那样,把大批社会财富聚于自已控制之下”可归纳出打破了明朝专制政权的货币垄断权;根据材料“白银是民间自由贸易的象征”“民间海外貿易的自由发展”可归纳出促进了明朝中后期市场的繁荣、海外贸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还需要从抑制货币的通货膨胀、促进社会生活的多元化等角度进行补充。(2)不同:根据材料“人民币

19、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四大支付货币和第六大外汇交易货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白银货币化指白银从贵重商品走向了完全货币形态;当今人民币纳入SDR,是中国人民币国际化。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需要从世界格局的变动、中国的经济发展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特别提款权的制度的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17. 城市化进程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近代城市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主要分布在通商口岸。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历史大致是从鸦片战争后,即十九世纪4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时20世纪40年代末为止,前后经历了约100年的时问。由

20、于城市化和工业化是同步进行的。因此,中国近代城市化的历史也和近代工业化一样。摘编自王圣学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经济分析材料二 18世纪早期,英国城市人数约占总人的20%-25%,1801年为33%,而到1851年时,英国已有580多座城镇,城镇人占总人的54%,英国已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城市就业机会增多,形成了一股吸引农村移民的强大拉力。随着技术革新在棉纺织领域的展开,轻工城市率先异军突起。煤炭工业、治金工业的发展,产生了一批能源和重工业城市。另外,交通运输业的变革,亦给英国平添了一批新的交通枢纽城市。城市化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使英国由一个封闭分数的农牧社会变为一个经济一体

21、化的城市文明社会。摘编自陆伟芳简析近代英国城市化的特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和英国城市化的异同。【答案】(1)特点:时间长;具有半殖民地的特征;城市化和工业化同步进行。(2)相同点:都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不同点:中国近代城市是迎合西方国家对外扩张需要而被迫发展起来的,而英国城市发展则是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中国近代口岸城市主要集中在沿海与边境,而英国的城市发展是全国性和整体性的。【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中国近代城市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进程中产生和发

22、展起来的”可归纳出具有半殖民地化的特征;根据材料“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是同步进行的”可归纳出城市化和工业化同步进行。(2)同:根据材料“中国近代城市化的历史也和近代工业化一样”“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城市就业机会增多,形成了一股吸引农村移民的强大拉力”可归纳出都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异:根据材料“中国近代城市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可归纳出中国近代城市是迎合西方国家对外扩张需要而被迫发展起来的,根据材料“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城市就业机会增多,形成了一股吸引农村移民的强大拉力”可归纳出英国城市发展则是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根据材

23、料“主要分布在通商口岸”可归纳出中国近代口岸城市主要集中在沿海与边境,根据材料“城市化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使英国由一个封闭分数的农牧社会变为一个经济一体化的城市文明社会”可归纳出英国的城市发展是全国性和整体性的。18. 在社会发展中,制度不断进行着创新。阅读材料,并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古者诸侯世国,而后大夫缘之以世官,势所必也。士之子位为士,农之子为农而天之生才也无择,则士有而农有秀,秀不能终屈于,而相以共,又势所必激也。封建毁而选举行,守令席诸侯之权,刺史牧督司方伯之任,虽有元德显功,而无所其不令之子孙,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摘编自王

24、夫之读通鉴论分析材料,以“制度创新与实践”为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观点,论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示例一观点: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论述:西周以来的分封制,贵族政治,尚未实现中央集权;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裂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示例二观点:中国古代用人机制对社会运行影响巨大。论述:先秦实行贵族政治,国家尚未实现中央集权;秦代以来,官员由皇帝任免,官僚制取代世袭制;西汉察举制使选官和选贤结合起来,推动了汉

25、代社会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隋唐以来,实行科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和阶层流动,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答案“示例”仅作参考,不作为唯一答案,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制度创新对社会发展的助推作用,因此论点可围绕制度对历史发展的助推作用的角度进行提炼。关于阐释可从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变革、选官制度的发展、赋税制度的改革、经济制度的改革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19. 社会保障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德国从1880年代开始走上福利国家的道路,其渊源可追溯至中世纪,当时的矿工们筹

26、建了集体的金库,用以资助遇难或贫困的成员。德国社会保障的最初设计也受到马克思的影响。虽然宰相斯麦的动机是提高生产率,让工人支持政府,但在他的倡导下,德国在全球最早搭建了社会保障的框架并延续至今。1883年通过的疾病保险法规定,雇主需要交三分之一的保险金,准员文三分之二的保险全。雇员生病时,起码能得到13周的免费医疗。负责运作此健康保险计划的机构全部实行本地化、委员会制,当中有工人代表。工伤保险法在次年通过,规定费用全部由雇主承担。两年后,农民也被纳入工伤保险法。老年残障保险法在1889年获得批准,有意思的是,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居然被设定为70岁,此后,欧洲其他国家及美国等国也纷效仿,现代社会保障

27、制度逐步形成。摘编自张家成俾斯麦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原因。【答案】(1)特点:以立法方式实现;政府主导,全员参与;保障全面等(2)原因:中世纪经验的借鉴;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俾斯麦的倡导;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人运动的推动等。【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1883年通过的疾病保险法规定,雇主需要交三分之一的保险金,准员文三分之二的保险全”可归纳出通过立法的方式进行;根据材料“德国在全球最早搭建了社会保障的框架并延续至今”“两年后,农民也被纳入工伤保险法”可归纳出政府主导,全员参与;从参保的内容来看,可归纳出保障全面。(2)原因:根据材料“ 德国从1880年代开始走上福利国家的道路,其渊源可追溯至中世纪”可归纳出中世纪经验的借鉴;根据材料“德国社会保障的最初设计也受到马克思的影响”可归纳出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根据材料“虽然宰相斯麦的动机是提高生产率,让工人支持政府”可归纳出俾斯麦的倡导和工业革命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人运动的推动也是重要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