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科综合模拟政治试题(非选择题)38(32分)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阅读下表,回答问题:我国“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部分主要指标类别指标2005年2010年年均增长(%)属性经济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万亿元)18.226.17.5预期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13 98519 2706.6预期性人口资源环境全国总人口(万人)130 756136 0008%约束性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约束性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约束性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0.450.50.05预期性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55.86
2、04.2预期性耗地保有量(亿公顷)1.221.20.3约束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约束性森林覆盖率(%)18.2201.8约束性注:国内生产总值为2005年价格;带的为五年累计数;主要污染物指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 (1)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实现我国“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实现我国“十一五”时期资源环境方面的主要指标?(12分) (3)结合上述材料,从哲学的角度分析“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定位和“以人为本”的理论依据?(8分)392007年01月21日胡锦涛主席开始为期10天的非洲8国访问
3、。新年首访非洲(是胡锦涛主席就任以来对非洲的第三次访问)凸显中国非洲战略利益。读非洲轮廓图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三:胡锦涛主席就任以来三访非洲,凸显了中国对发展同非洲各国关系的重视。胡锦涛主席访非对全面推进中非在政治、经贸、社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9)请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谈谈中非之间如何开展卓有成效的经贸合作?(10分) (10)请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要加强同非洲各国的交流与合作?(10分)参考答案38(1)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共3分,只要能回答三点即可给3分。)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
4、行政手段。首选,通过制定经济规划和经济政策,运用财政、税收、价格、金融等手段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确保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其次,加强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立法,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再次,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共9分,每个要点3分。) (2)要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纲观。(3分) 加强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3分) 国家要全面履行其职能。履行经济职能,通过市场监管、经济调节引导企业节约资源;履行文化职能,加强宣传
5、教育,增强全体公民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搞好资源、环境的保护工作。(3分) 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立法机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3分) (3)正确的价值观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科学发展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符合人类历史活动的基本规律。正确价值观要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就是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的体现。(4分)“以人为本”的理论依据是: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4分)39(9)中非贸易互补性强,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双
6、方平等的开展经贸合作,共享经贸发展成果。在对等的原则下,进一步向对方开放市场,降低关税,促进双方贸易的发展。充分发挥非洲的资源优势和中方的资金、技术优势,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到非洲发展,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政府要进一步扩大对非洲的援助规模,为非洲各国培养经济、金融、技术、教育、卫生等方面的人才,以帮助非洲有关国家发展经济,造福非洲人民。在南南合作的框架内建立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新伙伴关系,促进中非双边关系进一步发展。(每个要点3分,任答三点即给9分,整体阐述有层次加1分。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10)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是我国的对外职能之一,加强同非洲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是履行这一职能的具体体现。(2分)坚持对外开发,加强国际交流,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加强与非洲国家的交往,是落实这一外交政策的体现。(2分)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关系的基本立足点。中国与非洲各国同属于第三世界国家,理应在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3分)中非之间有着共同的国家利益,又有着共同的经历和发展目标,特别是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这也是需要加强同非洲各国交流与合作的原因。(3分)(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