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持智慧教育理念,争创教育装备强市摘 要 以绵阳市教育装备工作实践为案例,从智慧装备理念、智慧装备工程、智慧装备管理、智慧技术培训、智慧装备应用等方面,简要介绍如何从一个区域去整体策划、构建充满智慧的基础教育装备体系,争创全国教育强市,打造绵阳人民满意的幸福教育。关键词 幸福教育;教育装备;智慧装备;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中图分类号:G48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8)15-0015-031 引言绵阳,地处四川省西北部,辖 10 个县市区,人口近 600 万。绵阳属国家唯一命名的中国科技城,境内有国家级独立科研院所 43 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五个,两院院士
2、 28人,高级专家近万人。科技城的建设与发展,需要绵阳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打造绵阳幸福教育,争创全国教育强市”的战略目标。经多年改革与发展,绵阳教育成为科技城一张亮丽的名片:现有中小学校 600 余所,在校学生近 50 万人;有高等教育学校 14 所,在校学生近 15 万人;民办教育蓬勃发展,外地就读学生近 20 万人;尤其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连年攀升,多项指标连续 16 年保持全省领先。在新一轮教育改革中特别注重处理好“当前与长远、规模与质量、效益与公平”的关系,努力实现从“规模扩张、学有所教”向“稳定规模、学有优教”转变,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发展、多元发展、
3、高端发展”。其中把“大智慧装备、高品质应用”作为绵阳幸福教育的物化基础和重要举措,并着力探索、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绵阳基础教育智慧装备体系,包括智慧装备理念、智慧装备工程、智慧装备管理、智慧技术培训、智慧装备应用等。2 幸福教育需要智慧装备理念绵阳的幸福教育内涵丰富,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主题思想是通过教育或受教育途径,实现绵阳人民对幸福人生的追求。幸福教育需要智慧的装备理念、完善的装备基础、良好的装备效益。长期以来,人们对教育装备的认识有失偏颇,导致学生存在应试能力较强而问题解决能力不足的缺陷。为此,绵阳市明确提出适应绵阳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装备理念:1)将教育装备尤其是信息化装备对教育所产生
4、的革命性影响,作为绵阳教育新一轮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和新的增长点;2)把实验、实践、信息、艺体、综合等作为教师必教、学生必学、目标必评的重要教学内容;3)倡导科技城之教育务必树立科技创新之精神,科技城之学生务必具有科技创新之智慧;4)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技术装备应用能力纳入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编印教育装备校长培训讲义教育装备工作文件汇编教育信息化工作文件汇编,对全市 700 多所中小学校长和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分六轮举办“教育装备管理”全员培训班,首先从管理者层面推进教育装备的认知大普及和理念全更新。3 全力推进学校智慧装备工程基础课程的标准化装备1)灾后重建、“全面改薄”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5、等,均是绵阳教育装备事业发展千载难逢的极好机遇。2008 年,结合灾后重建,绵阳市就在全省率先推进中小学标准化装备工程。在科学普查的基础上,编制灾后重建设备重置规划,拟定灾后重建标准化装备工程各类装备标准和技术规范,编印绵阳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工作手册。2)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除国家灾后重建资金和社会捐助装备经费近三亿元外,市发改、财政、教育三家联合行文,在公用经费中划定不低于 15%的比例用于装备和信息化发展,加上国家“全面改薄”计划以及地方政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技术装备投资等,全市中小学装备总值已达 12 亿元。3)全市 10 个县市区均已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
6、评估,24 所普通高中顺利通过省一级、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95%的中小学达到省技术装备新标准。特色课程的特色化装备 在全力推进基础课程标准化装备配备的同时,围绕全市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刚性需求,又推出特色课程的特色化装备工程,包括校园文化装备、书香校园装备、学科专用教室装备、地方校本课程装备、学生社团活动装备、乡村少年宫装备等。尤其,全市校园文化建设突出“一校一品”特色;普通教室趨于学科专业化和多功能化;建设书香型校园成效显著;以发展“三大球”为抓手,全面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等等,为凸显绵阳素质教育特色打下坚实基础。创新机制的信息化装备 绵阳市教育信息化起步较早、发展较快,2002 年建成
7、西部首个市级教育城域网。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家级首批“信息惠民”试点城市的要求,着力构建政企合作机制,发挥科技城优势,实施“互联网+教育”一号工程,大力推进“数字城市智慧绵阳”工程建设,并把教育信息化列入首批工程项目。市政府成立分管市长任组长的教育信息化推进领导小组,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教育使用、全面覆盖”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长效机制,建立以财政专项投入为主的教育信息化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立教师信息技术专业能力全员提升机制和教学应用驱动机制,建立教育信息化目标考核机制和政府督导评估机制,研制并发布绵阳智慧校园、智慧教室建设规范。目前,全市已建成网络中心及数据中心
8、、县级十个分中心,全面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和教师学习空间人人通,400 多所学校建成数字化校园,计算机装备生机比达到 8:1。教育城域网体系不断完善,运行日趋平稳,品质不断提升。市级中心分设网络中心和云数据中心,汇聚链路由千兆升级为万兆,互联网出口带宽达 6.7 G;10 个县级分中心运行良好,所有中小学以不低于 10 M 光纤接入教育城域网;483 所学校建成数字化校园,163 所学校实现双网全覆盖,近 500 所学校建成独立门户网站或参与网站群建,76 所学校建成校园数字化电视台,全市所有中小学提前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建成班班通教室 12 000 间,建成网络教室 156
9、8 间、数字化阅览室 244 间、数字化实验室 20 间、录播教室 41 间、电子书包教室 183 间;装备计算机 53 428 台,师机比达到3:1;全面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全面实现教师和中学生学习空间人人通。建成绵阳教育资源中心,集成国家、省级教育教学十大资源平台、公共服务四大网站集群、教育管理四大服务平台等,整合本地“名师优课”资源、国家和省馆资源 35 万件,教育视频三万集,数字图书 60 万册,电子期刊 600 種,教学课件 230 万个,智能组卷试题 500 万道,自主研发普通高中选修课 28 门、180 节。市资源中心总量已近 10 T,基本达到规模化。建成绵阳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云
10、平台,开通绵阳教育体育官网及其微官网、“绵阳教体”官方微信、“四川绵阳教育体育”官方微博、绵阳教育体育视频网、绵阳广电“绵阳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四川电信及四川移动 IPTV“绵阳教育”频道,开通“开课啦绵阳家长学堂”“绵阳美育”微信平台,开通绵阳教师专业发展在线学习平台等。绵阳教育体育信息网获全国地市级教育门户五十佳网站称号,绵阳教育信息化机制创新的经验和成果多次在全省、全国交流。确保质量的规范化装备1)严格执行国家、省政府招标采购法律、法规,规范教育装备政府招标采购程序,充分利用四川教学仪器产品标样展示基地和招标采购技术参数库,严把技术参数关。强化市、县技术装备机构监督、指导、审签职能,坚持
11、质检不合格不付款的原则。2)组建绵阳市教育用品质量检测专业人员队伍,同时为每所高中培训 23 名一般质量检测人员,坚持每年举办专项培训班,形成较为完善的省、市、县、校质量监督检测体系。3)投资 100 万元,已建成市级专业质检室,并为各县装备机构购置部分质检常用工具和设备。五年来,一直坚持对灾后重建、薄改项目等教育装备均进行履约验收和质量抽检。4 全力推进学校装备智慧管理建立机构,履行职责 绵阳市规定,24 个班规模学校建立教育技术中心(属学校中层),24 个班以下规模学校建立教育技术组,并明确职责,明确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考核,明确奖惩,基本建成全市三级装备管理体系。增强引力,壮大队伍 严格
12、执行四川省地方标准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规范,制定印发绵阳市中小学校教育技术人员保健津贴和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尤其拟定实验技术人员、网络技术人员等专、兼职工作量确认标准;建立“双师型”学科教师兼职从事教育技术专业工作的激励机制;实行专业人员任职资格制度和技术档案制度;坚持每两年一次评选奖励优秀实验技术管理人员、信息及网络技术管理人员、图书管理人员、电视及网络新闻宣传人员等。建立平台,信息管理 研发开通绵阳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系统。严格督查,目标考核 坚持把教育装备纳入义务教育示范县创建、政府督导评估、基础教育年度目标考核、示范学校创建以及校长任期业绩考评范畴;坚持每两年开展一次全市普通中小学教
13、育信息化及技术装备工作专项督导评估,并发布评估报告。5 全力推进智慧教育技术培训全员培训 全市全面完成四万余名中小学教师职称计算机 C 级和信息技术能力二合一培训,以及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全员培训;完成 2400 人次初中理科、小学科学教师基于新课改探究式实验教学能力两轮全员培训;目前正在实施基于“互联网+”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计划。绵阳市曾两次获全国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先进集体奖表彰。专业培训 先后举办慕课(MOOC)及微视频制作、魔灯(Moodle)课程管理系统、思维导图(Mind Map)教学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国家教育技术标准、PPT 艺术设计、Flash 动画、电脑音乐、电脑美术
14、、校园网络管理、自主建站、教育技术科研课题、教育电视制作、招标采购规范、仪器质量检测、钢琴维修调试、图书信息化管理、实验室技术、自制教具、幼儿园装备规范、教育装备标准及管理规范等专业培训,受训、受益教师达 10 000 人次。项目培训 承担联合国儿基会“北川灾区教师培训项目”,Intel未来教育基础课程项目培训,Intel“i 世界”培训项目,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培训项目。绵阳市先后获全国 Intel未来教育、“北川灾区教师培训项目”优秀组织单位表彰。6 全力推进教育技术品质应用规范行为,机制引导 按四川省中小学课程设置方案开齐、开足课时,尤其是理科实验、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
15、通用技术、综合实践等,不得擅自削减;鼓励学科教师兼职从事指导学生活动课,开设选修课,承担课题研究,参加评选竞赛等,强化学业水平考试和考查。特色教育,精彩纷呈 本着生活即课程、学科即课程、教材即课程、课堂即课程、环境即课程、名师即课程的理念,通过选择、整合、补充、新编等方式,形成绵阳校本课程体系和特色,涉及门类达 200 多种。社团活动,激情飞扬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绵阳市大力组建学生社团,达 3600 多个,实现“学生人人有社团”的目标。乡村少年宫,誉满全国 绵阳市将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纳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要项目,形成良好工作格局,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农村留守儿童课余活动的重要阵地,市
16、委书记在全国少年宫建设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科学研究,示范引领1)“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承担市级以上教育技术科研课题 58 项(包括省级六项、国家级三项)。其中,教育部子课题“基础教育装备体系构建策略研究报告”已正式发表;全国课题“Intel未来教育项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已顺利结题;四川省中小学理科教师实验教学能力规范地方标准已正式发布。2)全市省级各类示范性学校、特色学校近 100 所,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搭建平台、展示成果 全市形成“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比赛”的素质教育新格局,坚持每年组织各类评选、竞赛、展示活动,为师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创造性发展开辟多维路
17、径。尤其“科技城科技创新大奖赛”、“为生活而设计”综合实践成果展等,已经成为中国科技城素质教育品牌。以绵阳中学、绵阳南山中学领头的一大批品牌学校,师生参加全省、全国乃至国际各项评选、竞赛活动成果显著,在国际奥赛、国际艺术活动展演和国际文化交流等领域屡获大奖,绵阳市选手朱雨玲代表中国参加第 52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获得女子团体冠军。7 结语实现中国(绵阳)科技城的幸福教育,绵阳市已经迈出坚实的步伐;构建大智慧、高品质的基础教育装备体系,绵阳市也正在努力。全市将紧密围绕创建全国教育强市奋斗目标,全力推进新一轮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技术、人工智能、创客教育、STAEM 教育等智慧教育新技术装备建设,沿着既定目标不断开拓创新,办出让绵阳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辉煌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