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知能训练:必修3第四章第一讲 区域农业发展.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54282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知能训练:必修3第四章第一讲 区域农业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知能训练:必修3第四章第一讲 区域农业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知能训练:必修3第四章第一讲 区域农业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知能训练:必修3第四章第一讲 区域农业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知能训练:必修3第四章第一讲 区域农业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知能训练:必修3第四章第一讲 区域农业发展.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知能训练一、选择题读图,完成13题。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A耕地、林地、草地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2关于图示地区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较为干旱,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B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雨热同期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年温差变化趋势是从乙到甲逐步递减3图示区域粮食商品率高于全国其他农业区,主要原因是()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多【解析】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乙地位于松嫩平原地区,丙地位于大兴安岭北段,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草地、耕地和林地,图示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因地广人稀,人

2、均耕地多,粮食商品率高。【答案】1.D2.C3.D(2012深圳模拟)读2008年我国部分省区人均产粮和人口数量坐标图,完成45题。4按照分类,我国上海市属于()A类省区 B类省区C类省区 D类省区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最多B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是造成广东省人均产粮低的主要原因C类省区粮食生产自然条件最好,人均产粮最高D类省区粮食生产自然条件最差,人均产粮最低【解析】第4题,联系上海的人口状况及经济发展实际可知,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人均产粮应很少,应属于类省区。第5题,从图中信息看,黑龙江省人均产粮最高,但总人口较少,因此粮食总产量不是最多;广东的城市化、工

3、业化的发展占用大量耕地,导致其人均产粮低;类省区主要指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是农业生产的不足因素;类省区有一些是我国南方地区,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但因经济发达,工商业为主,故人均产粮低。【答案】4.D5.B读我国某乡农业产业结构规划图,完成67题。6该地区可能位于()A江汉平原 B松嫩平原C宁夏平原 D成都平原7该乡农业产业结构最有利于()A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B推动农业地域专业化生产C促进乡村城市化的整体发展D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解析】根据框图所隐含的信息:牧草、野猪、狍子等事物,该地区有牧场分布并靠近山地或林区,所以位于松嫩平原。该地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及农产品

4、加工业(副业)综合发展,而且畜牧业、林业等的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工业的发展,沼气工程的建立使物质得到充分利用,使整个农业生态系统向良性方向发展。【答案】6.B7.D下表表示我国某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根据论证可知变化较为合理。据此回答89题。耕地林地草地荒地水面及建筑等用地1978年55%19.8%4.9%15.4%4.9%2008年40%44.1%6.2%1.3%8.4%8.该地的地形()A以平原为主 B以低山丘陵为主C以高原为主 D以盆地为主9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下列有关今后该地农业发展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利用水面发展渔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培育优势

5、农产品的品牌为满足人口增长需要,扩大耕地面积A BC D【解析】第8题,从表中可知,该地的耕地比重在减小,林地、草地比重在增加,因此该地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第9题,由上题可知,在低山丘陵区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可能会导致水土流失。【答案】8.B9.C(原创题)人民网2011年8月16日报道,2011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突破400亿斤。其中水稻总产250亿斤,可向销售区提供优质的东北粳稻230亿斤,有效缓解我国优质粳稻供应紧张的状况,结合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结构(万公顷)图,回答1012题。10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A热量不足 B土壤贫瘠C气候较为干旱 D光照条件差11黑龙江垦区成为

6、“中华大粮仓”的最主要原因是()A人均占有耕地多B机械化程度高C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D生产技术水平高12黑龙江生产的粳稻质量要好于我国南方生产的粳稻,其主要原因是()A土壤比南方肥沃B水热条件比南方产区充足C生长期比南方产区长D机械化水平比南方产区高【解析】黑龙江所处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是制约其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由于垦区地广人稀,人均占有耕地多,所以成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热量不足导致这儿的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单季水稻的生长期较南方产区长,质量高。【答案】10.A11.A12.C二、综合题1320世纪50年代,苏联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及哈萨克丘陵北部地区组织大规模的垦荒。在垦荒初期人们没有考虑

7、到垦荒区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特点。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结果导致生态平衡失调。读图回答(1)(3)题。(1)该地农垦区冬春季常有68级大风,分析该地区冬春季多大风的原因。(2)垦荒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当地人们在解决这一问题时采取了收获后在田间留残茬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3)评价该农垦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解析】图示阴影区纬度较高,靠近冬季风源地,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土地荒漠化问题突出,评价其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时,应主要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分析。【答案】(1)距冬季风源地近;受冬季风影响时间长;地形较平坦;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春季气温回升快,高低纬度间

8、气压差大。(2)土地荒漠化增加地面摩擦(减少风的侵蚀力);增加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水分。(3)有利:土地广阔,便于机械化耕作;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低温时间长,病虫害少。不利:降水少,气候干旱;气温低,生长期短。1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粮仓,“西大荒”变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材料二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材料三“北大荒”某农场土地利用结构图。(1)从地形类型看,“南大荒”属于_,“北大荒”属于_。从农业发展限制性条件看,“北大荒”主要是_,“西大荒”主要是_。(2)简述“南大荒”

9、发展橡胶生产、“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3)简要说明目前“北大荒”粮食生产的特点和有利条件。(4)我国东北黑土区现有大型侵蚀沟25万多条,每年仅因侵蚀沟吞噬耕地而损失的粮食高达40多亿千克。试结合材料三分析“北大荒”黑土侵蚀的原因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解析】第(1)、(2)题,结合我国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影响“三大荒”农业生产的地形与气候条件。“南大荒”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充足,地形起伏较大。“西大荒”地处西北内陆,面积广阔,气候干旱,光照充足,但水源缺乏。“北大荒”地处东北,地形平坦,土质肥沃,但纬度高,热量较低。第(3)题,“北大荒”粮食生产属商品谷物农业类型,结合自然

10、、社会经济等优势分析。第(4)题,材料三说明“北大荒”土地利用以耕地为主,由于垦荒导致植被破坏,加重水土流失,因此必须加强植被保护、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实施工程措施。【答案】(1)丘陵平原热量条件不足水源条件不足(2)南大荒: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西大荒: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光照强,温差大。(3)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有利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大;黑土肥沃,有利于作物生长;地广人稀,利于机械化耕作;国家政策扶持。(4)原因:人类过度开垦和不合理的耕作,使黑土失去植被的保护。措施:植树种草,增加植被,侵蚀严重地方、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平整土地,完善排水系统,打坝淤地;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走产业优化发展的道路,发展农、林、牧、加工等综合性农业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