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同学们,大家是否还记得毛泽东面对滚滚北去的湘江,层林尽染的群山,发出了怎样的慨叹呢?(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徐志摩面对沉浸在夕阳余晖中的康桥,又吟唱出了一种怎样的缠绵与不舍呢?(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敏感的中国文人总是喜欢徜徉在山水间,在自然里汲取精神成长的智慧与力量。那么宋代的王安石面对褒禅山的探险之旅,又会体悟出怎样深刻的人生哲理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思接千载,与先哲对话。朱自清面对清华园中那方笼罩着朦胧月色的荷塘,又是怎么说的呢?(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流露出的是一种淡淡的感伤。1.掌握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3.领悟作者“尽吾志”与“深
2、思慎取”的思想。(难点)2.学习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重点)活动一:听录音,听准字音,注意句读。正音:褒()禅山 亦谓之华()山 庐冢()有碑仆()道 盖音谬()也 窈()然 咎()其欲出者 无物以相()之 何可胜()道 王回深父()bo hu zhn p mi yo ji xin shn f 活动二: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提示:第一部分(1、2段):记叙游山经过;第二部分(3、4段):议论游山心得;第三部分(5段):记叙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后洞慧空禅院前洞东五里由山以上五六里活动三:小组合作,看图复述游踪。合作探究:分析文章内容和主旨 1.“后世之谬其传”跟第一段的哪
3、句话相照应?【提示】“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提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2.作者针对“花山”被误传为“华山”得出的结论是什么?3.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而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提示】“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而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而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而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而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4.在作
4、者看来,治学的非常之境,常在险远,要具备哪三个条件?【提示】一为“有志”,二为“足力”,三为“相物”。险远境地不足畏,先要有追求险远的抱负,再应有征服险远的力量,还要有战胜险远的物质条件。而在这三个条件中,“有志”是最根本的。因为“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讥、无悔。这便是作者游褒禅山最大的心得体会。5.这篇文章的主题,一直被人们理解为是说学习贵在有志。古人如此看,今人也如此看。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一下。【提示】劝喻人们在学习中必须深入思考,谨慎选取,而不可浅尝辄止,人云亦云。有志是在学业、事业中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对于写仆碑上漫灭的碑文中犹可辨识的字,其目的不是
5、为了表现有志的主题,而是为了表现不人云亦云(“随以止”),必须深思而慎取的主题。(2015全国卷II)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 ,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
6、、生动的能力。这类考题主要考查思维的条理性、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检测阅读理解能力、语言组合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注意语句前后要衔接,从首句“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可知,下句应是读书的目的是什么的问题。再分析下文,下文对“记忆型阅读”和“批判型阅读”分别进行了解释,可知应为“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答案: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通过质疑找出问题的根源 “记忆型阅读”和“批判型阅读”的区别是盲从书本知识和想象、思考、质疑,由此可知为“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与前后句子应为排比句,且形成阅读质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抓住批判型阅读的特点,应为“通过质疑找出问
7、题的根源”。在作者看来,一个人追求成功需要志、力、物三个方面的条件,你认为其中哪个条件是决定性的条件?请查找资料,联系王安石的政治活动,写一篇短文,向同学们陈述你的观点。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1070年任宰相,推行新法,后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1074年罢相,次年再为相。【作者介绍】列宁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1076年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南京)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1086年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临川王安石塑像【文体知
8、识】“记”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有奏记、游记、杂记。分为四类:记游、记事、记亭台楼阁、记物等。该类文体主要是说明一个问题,或表达一个看法。【背景介绍】游褒禅山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时王安石33岁,在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回家途中,与两位朋友和两个弟弟同游褒禅山后,写成此文以记游,并抒发自己的感想。4年后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力主改革政治;10余年后拜相。第一段筑舍定居死后葬在那里因为命名墓旁的小屋山的南面错误活动四: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
9、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翻译: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磨灭,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现在把“华”念作“华实”的“华”,大概是由于读音错误。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 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 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 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 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第二段从旁边涌出深远幽暗的样子懈怠的人将要目
10、的连词,来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也。照明,用做动词已经出洞责怪当、正在代词,代自己翻译:当(决定从洞内退出)的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已经出洞,就有人责怪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第三段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心得,收获平坦到达的人不平凡的景象翻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平凡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 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 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
11、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 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 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帮助难道,表示反问语气在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 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 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第四段倒下来的石碑因此,由此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弄错,使错尽的缘故翻译:我对于那座倒下来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弄错了它的流传(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情况),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采用资
12、料的缘故。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 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 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基础梳理】通假字长乐王回深父 父 通“甫”古今异义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十一。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凡;今义:程度副词,很,十分。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是两个词,相当于“的缘故”;今义:常用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4.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到达,达到地步;今义:表示另提起一事的介词。古义: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问其深 常在于险远 2.形容词
13、作动词: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火尚足以明 3.名词作动词:名之曰“褒禅”深度 险远的地方 走到尽头 照明 命名 4.名词作状语:有泉侧出 5.动词作名词:而其见愈奇 则其至又加少矣 6.名词作使动词: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7.副词作动词:不得极夫游之乐 从旁边 见到的景象 到的人 使弄错 尽,这里有尽兴的意思 重点实词 独其为文犹可识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文过饰非 2.文 文字 刻花纹或文字 纹路,花纹 掩饰 有碑仆道 何可胜道也哉 伐无道,诛暴秦 策之不以其道 1.道 路,道路 说,讲 正确的方法 道德,道义 重点虚词 1.以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由山以上五六里
14、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火尚足以明也 夷以近,则游者众 因为 表示方位的界限 连词,无义 介词,用来 表并列,而 2.于 始舍于其址 余于仆碑 求救于孙将军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在 对于向比特殊句式 1.判断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2.状语后置(于+宾语后置):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3.省略句:而卒葬(于)之。以下几种句式是文言文中常见特殊句式,同学要熟练掌握。1.古人在游记中常用一句表感受的话来概括全文主旨,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句便是该文的主旨。试说出本文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提示】“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见闻感受借 实现理想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治学不可以不深思慎取记游为辅议论为主王安石名句积累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 必须不管欢乐与痛苦都能够欢欣鼓舞的,才是真正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