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垣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53470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垣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垣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垣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垣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垣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垣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垣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垣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垣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垣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垣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20-20211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卷高一历史一、选择题1. 考古发现在龙山文化时期存在由陶器、漆木器和玉石器不同组合而成的礼器,这反映出享有特权并占有大量财富的氏族首领、贵族之间的级别序列.阶级阶层分化较为明显。这说明龙山文化时期A. 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B. 具备了国家的初始状态C. 世袭制已经替代禅让制D. 最早建立了奴隶制国家【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指出龙山文化时期具备了阶级阶层分化、礼乐制度等国家的基本形态,故B项正确;距今约一万年前我国就已进入新石器时代,而龙山文化时期属于这一时代的后期,排除A项;夏朝建立后,世袭制才替代了禅让制,排除C项;

2、龙山文化时期之后的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排除D项。2. 中国北方是汉族传统的居住地,因此在十六国和北朝时期民族冲突的结果是民族交融,而民族交融又以各少数民族汉化为主流。这种主流的出现前提是A. 国家统一的实现B. 君主专制的加强C. 边疆经济的发展D. 汉文化的先进性【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指出了少数民族和汉族的民族交融问题,尤其强调了“以各少数民族汉化为主流”,这说明了先进的汉文化的吸引力,D项正确:而之后的国家统一是在隋朝实现的,排除A项;君主专制加强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B项;C项与材料要求不符,排除。3. 隋朝文帝和炀帝对佛道并没有固定不变的倾向性、如果某一个有脱离控制的苗头

3、,则马上采取制约措施。其实,隋文帝和隋炀帝均是根据自己不同阶段的不同需要而侧重利用某一个,并无重此轻彼之意。这说明宗教之于统治者具有A. 倾向性B. 固有性C. 阶级性D. 工具性【答案】D【解析】【详解】隋朝统治者并不是单纯支持某一个宗教,而是“根据自己不同阶段不同需要而侧重利用某一个,并无重此轻彼之意”,可见他们是将宗教当作统治工具,故D项正确:材料指出了“隋朝文帝和炀帝对佛道并没有固定不变的倾向性”,说明其“倾向性”和“固有性”的说法都是错误的,排除A、B两项;“阶级说不是材料主旨,排除C项。4. 宋代科举出身的官员往往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优雅情致,他们常常把诗文的意境引入画中,尤其在文

4、人画方面,杰出者如文同、苏轼、李公麟等都是开一代风气的领袖。这些作品A. 属于风俗画的范畴B. 重写意而不注重写实C. 宗教色彩比较浓厚D. 体现农业社会的特点【答案】B【解析】【详解】文人画主要讲究写意一“常常把诗文的意境引入画中”,宋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都有这一特点,B正确:“风俗画”与这些文人画不是同一范畴,排除A项;“宗教色彩”和“农业社会”的说法都没有材料依据,排除C、D两项。5. 清廷重要文武官员之任免及各部尚书、侍郎,各省总督、巡抚等官员的补放,均由军机大臣负责开列应补人员名单,交皇帝选择任用。这表明军机处A. 能够制约皇权B. 负责官吏考选C. 成为权力中枢D. 充当决策顾

5、问【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均由军机大臣负责开列应补人员名单,交皇帝选择任用”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军机处充当决策顾问,D选项符合题意。军机处是皇权强化的表现,故排除A。B不合题干主旨,排除。C不合史实,排除。6. 鸦片战争后十余年,英国对华商品输出,除开头两三年有较为明显的增长外.随后即呈现迟滞状态。由此可见中国内在的抵抗力顽强坚韧,非一记重炮所能轰毁。该“抵抗力”是指A.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B. 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C. 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D. 政府的军事实力强大【答案】A【解析】【详解】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对华商品的输出市场并没有想象中的通畅,这是因为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抵制,材

6、料所述就是这一角度,故A项正确;“家国情怀”和“反抗斗争”都不是抵制经济侵略的关键性因素,排除BC两项;清政府的军事实力并不强大,排除D项。7. 洋务运动期间,洋务官员张之洞、王先谦等人劝谕民间开矿并使用机器,丁日昌等人鼓励民间兴办新式轮船,李鸿章率先授予华商火柴专利.等等。这些主张或做法A. 有助于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B. 消除了近代官商之间的经济矛盾C. 促进了我国独立工业体系的建立D. 加快了我国民族工业的独立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洋务官员劝导民间投资近代工矿业,这有利于推动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故A项正确;B项中“消除了”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我国在近代并没

7、有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排除C项;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国内外势力的压制,并没有取得独立发展,排除D项。8.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对外战争”。对中国来说,“形式和内容”的“近代意义”指A. 地方武装参与的程度广泛B. 洋务军事工业成果的检视C. 清朝政府腐败无能的表现D. 日本工业革命进程的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的限定词是“近代意义”,意思是带有近代化色彩的战争,而带有近代化色彩的战争中的主要武器是近代工业生产的炮舰,其是洋务运动的成果,B项正确;甲午战争是北洋舰队与日本之间展开的,地方武装并没有广

8、泛参与,排除A项;清政府的腐败与“近代意义”的限定无关,排除C项;材料设问的角度是中国而不是日本,排除D项。9. 有学者强调:要从维新派本身去寻求失败的原因,如果是从枝节上来找,自然进入了误区;从中国社会本身去考察,才可能合理地去解释变法为什么失败,其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A. 没有坚强的组织领导B. 措施过于细密且进程过于激进C. 缺乏成功的社会环境D. 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政变发生【答案】C【解析】【详解】“从中国社会本身去考察”指的是从社会的经济、政治(阶级)、思想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戊戌变法不具备改革成功的社会环境,C项正确;A、B两项都是从维新派本身寻求失败的原因,与材料中学者的观点

9、不符,故排除;袁世凯告密不属于社会本身的因素,D项错误。10. 由于帝国主义、军阀势力和内奸的联合进攻,1911年黄兴致电袁世凯,提出保证:若(袁世凯)能赞成共和,“中华民国大总统一位,断举项城(袁世凯)无疑”。此言论体现了A. 革命潜伏着失败危机B. 革命党人的妥协性C. 反革命力量的强大D. 革命策划的复杂性【答案】B【解析】【详解】联合进攻”黄兴致电袁世凯,提出保证”等信息可知,以黄兴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不敢放手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反而错误地把袁世凯视为可以争取的第三种势力,甘愿推他为共和国大总统,以换取革命早日取得胜利,这实际上体现了革命党人的软弱性与妥协性,B项正确:A、C两项与材料主旨

10、不符,排除;材料体现的并不是革命的策划,排除D。11. 上海时报在1912年3月2日发表了一篇名为新陈代谢的评论,其云: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该评论实际上反映出民国初年A. 崇洋媚外的民众心态B. 复杂动荡的社会环境C. 趋时更新的社会愿望D. 万象更新的社会景象【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一“兴”一“灭”的表述,较真实地反映了民国初年万象更新的社会新景象,其中占重要成分的则是社会风俗的更新,故D项正确;ABC三项对材料理解错误,排除。故选D。12. 在评价五四运动的历史功绩时,有不少学者常常把五四运动

11、直接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可见,其评价的着眼点是A. 思想启蒙B. 反帝爱国C. 社会改良D. 文学革命【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五四新文化运动”可知,学者们把五四运动看作新文化运动的延续和发展,即赋予了五四运动在思想启蒙方面的意义,故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故选A。13. 至1925年5月,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影响下的工会已达160多个,其影响的工人群众大约有54万人;在广东省内的20余县成立了农民协会,会员达到20多万人,并成立了广东省农民协会。这一形势形成的历史背景是A. 国共合作的实现B.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 五四运动的开展D.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答案】A【解析】【详解】

12、由材料中的“至1925年5月”及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影响下“工人运动”的成果,尤其是广东省“农民运动”发展成果等信息可知,这一形势的形成与国共合作的实现、国民革命的兴起相关,故A项正确;五四运动兴起于1919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这些都不是材料中形势形成的主要历史背景,排除B、C两项;当时北伐战争尚未开始,排除D项。14. 所谓“东北易帜”,就是指1928年,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地方当局.公开宣布服从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并在东北各省降下原北京政府时代的五色国旗,代之以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国旗的政治转向事件。“东北易帜”体现的突出特征是A. 政权合并B. 国家统一C. 民族交融D.

13、 南北合流【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中“1928年”“东北地方当局“南京国民政府”及“原北京政府时代的五色国旗“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国旗等信息可知,“东北易帜”事件实际是国旗的变更,是地方政府对国家的臣服,至此,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因此B正确,ACD排除。故选B。15. 有学者称:“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其意在说明遵义会议A. 改变了长征初期战争的形势B. 改组了中共中央领导集团C. 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D. 标志着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遵义会议”“成人礼”可知,该学者认为遵义会议实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幼稚到成熟的转变,故D项正确;

14、AC两项与史实不符;B项与“成人礼”的内涵不符。故选D。二、非选择题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武帝把全国分为13个州,每州设一刺史,负责对所辖各郡进行监察。随着时间的推移,刺史的权力逐渐由监察领域向行政、财政、军事等领域扩张,州刺史获得军权,成为集军、政、财、监察权力于一身的地方权力中心。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依据“山河形便”的原则。把全国300多个州划分为10道。作为监察区域;玄宗开元年间,每道有固定一治所,这重演了汉代州刺史权力逐步扩张的历史。到后来,唐朝出现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后,各藩镇不听天子之命,相互攻伐不断。摘编自张小稳宋代的路:划时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设计材料二

15、 宋朝建立后,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设置路级机构,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每路设四个机构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和安抚司;四司互不统属,长官地位相伴(注:平等),各自拥有独立的机构与官员,分别隶属于不同的中央部门。元代的行省制度、明清时期的三司与督抚制度,在运行机制与权力分配上,都采取了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分权制衡原则。摘编自张小稳宋代的路:划时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设计(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唐地方行政机构造成的弊端。(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地方行政制度变革的特点。(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

16、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变革认识。【答案】(1)弊端:汉朝州刺史权力扩张,威胁了中央集权;唐代道的权力的扩张,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导致藩镇割据。(2)特点:以交通路线为主,设置路级机构,但不设固定治所:路内各机构互不统属,相互制衡;路内各司分别隶属于不同的中央部门。(3)认识:地方行政机构的变革大都围绕强化中央集权而进行;后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变革是对前代制度的传承与革新。【解析】【详解】(1)弊端:根据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刺史的权力逐渐由监察领域向行政、财政、军事等领域扩张”可归纳出汉朝州刺史权力扩张,威胁了中央集权;根据材料“玄宗开元年间,每道有固定一治所,这重演了汉代州刺史权力逐步扩张的历史”

17、可归纳出唐代道的权力的扩张,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导致藩镇割据。(2)特点:根据材料“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设置路级机构,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可归纳出以交通路线为主,设置路级机构,但不设固定治所;根据材料“四司互不统属,长官地位相伴(注:平等),各自拥有独立的机构与官员”可归纳出路内各机构互不统属,相互制衡;根据材料“分别隶属于不同的中央部门”可归纳出路内各司分别隶属于不同的中央部门。(3)认识: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地方行政机构的变革大都围绕强化中央集权而进行;后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变革是对前代制度的传承与革新。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

18、料一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两千多年来农民战争发展的最高峰,它在发展进程中颁布了两个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这两个纲领性文件是太平天国领导人在面对中国社会形态的急剧变化、太平天国日趋逆转的形势时制定的:前者是一个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纲领,设计出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具有一定的空想性;后者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提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国近代工业的纲领,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具体实摘编自于凤梅太平天国运动两大纲领的分析与比较材料二 自1898年10月在直隶、山东交界的冠县一带,赵三多、闰书琴领导的义和拳最先提出“助清灭洋”的口号起,山东、直隶各支义和

19、团都陆续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如1899年10月,朱红灯的义和拳队伍在平原杠子李庄战斗中树立了“天下义和拳兴清灭洋”的旗帜。直到190。年9月.义和团普遍的旗号是“扶清灭洋”助清灭洋”“保清灭洋”“兴清灭洋”“顺清灭洋”等。摘编自陈月清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剖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平天国颁布的两个纲领性文件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对清政府态度的不同.并分析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答案】(1)特点:天朝田亩制度代表农民阶级利益,提倡绝对平均主义: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两者都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具有空想性。(2)不同:太平天国运

20、动坚决反对清朝统治,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义和团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对清政府认识不清,抱有幻想。主要原因:太平天国运动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义和团运动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提倡绝对平均主义;根据材料“后者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提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国近代工业的纲领,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具体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根据材料“具有一定的空想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者都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具有空想性。(2)不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坚决反对清朝统治,具有鲜明的反封

21、建色彩;根据材料“山东交界的冠县一带,赵三多、闰书琴领导的义和拳最先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起”义和团运动提出了“助清灭洋”的口号,对清政府认识不清,抱有幻想。主要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甲午战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梁启超)。戊戌政变后,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这些人或脱胎于洋务运动,或警醒于民族危机,使中国人看到了群体的形式和力量,为广开民智而介绍了西方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在近

22、代中国转化为政治力量。新式知识分子是“中等社会”最进步的部分,但他们的思想、观念并不是直接从中国社会里直接孕育处理的,而是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理论,这与他们所代表的社会之间有着某种程度的脱节。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 戊戌变法兴起于民族危难之时,变法维新思潮的灵魂是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与以前相比,变法维新思潮的爱国主义思想要更加广泛和更为深刻。维新思想家以抵御外国侵略为基点、着重于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改革和经济贸易的发展,从根本上实现祖国的富强.才能彻底摆脱民族危机。维新派所从事的变法宣传和历次上书言事的内容中,无不把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作为当务之急。摘编自史仲

23、文、胡晓林主编中国全史:中国清代思想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指出维新派民族主义思想的特点。(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影响。【答案】(1)背景: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先进知识分子主动探索救国救民之路;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民族国家观念的传播;等等。(2)特点: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政治经济措施具有务实性;以富强救国为主要内容;等等。(3)历史影响: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推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以挽救民族危机相号召,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一定程

24、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解析】【详解】(1)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根据材料“戊戌政变后,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这些人或脱胎于洋务运动,或警醒于民族危机,使中国人看到了群体的形式和力量,为广开民智而介绍了西方的科学知识”可知,先进知识分子主动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根据材料“这些知识在近代中国转化为政治力量”“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理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民族国家观念的传播。(2)特点:根据材料“变法维新思潮的灵魂是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可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根据材料“维新思想家以抵

25、御外国侵略为基点、着重于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改革和经济贸易的发展,从根本上实现祖国的富强.才能彻底摆脱民族危机”可知,政治经济措施具有务实性,而且以富强救国为主要内容;等等。(3)历史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维新运动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推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维新运动以挽救民族危机相号召,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经济方面分析,维新运动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所学维新变法内容可知,该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康有为把工人与资本家的斗争.看成贫富之争,把共产主义译为“均产之说”。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

26、人士孙中山把社会主义理解为:“一言以蔽之,曰社会生计而已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翻译家陈望道将共产党宣言的首句译为:“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并采取“幽灵”加上注解的办法来解释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根据毛泽东后来的回忆,1920年他第二次到北京时,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摘编自李百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翻译及传播材料二 1938年10月,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他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

27、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就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摘编自陈建伟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翻译的特点和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内涵,并说明当时提出这一命题的实践依据。【答案】(1)特点:因不同派别的政治目标和立场差异而有别;始终与近代民族救亡图存运动相关联。影响:初步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为近代先进中国

28、人的救亡探索提供了新的理论武器;一大批知识分子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逐步成长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战士。(2)内涵:指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反对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条化,反对机械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来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实践依据: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探索:遵义会议和长征的胜利;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解析】【详解】(1)特点:康有为、孙中山以及陈道望对于社会主义的不同理解说明因不同派别的政治目标和立场差异而有别;马克思的翻译始终与近代民族救亡图存运动相关联。影响:根据材料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的翻译

29、初步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相比于资产阶级理论,其为近代先进中国人的救亡探索提供了新的理论武器;根据材料“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大批知识分子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逐步成长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战士。(2)内涵:根据材料“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可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反对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条化,反对机械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来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实践依据:根据所学知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依据主要包含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探索、遵义会议和长征的胜利、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 11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