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项一 诠释两大高考题型 领悟高考规范答题选择题最便捷的审题方法和解题技巧常见题型题型特点解题策略材料主旨型选择题以文字材料、文献、图片、数据统计表为载体围绕某一“主旨”而设计出来的选择题认真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选项,找出正确答案概念结论型选择题从对概念的阐释或对结论认识的切入,常以“表明”“旨在”“正确”“不正确”等设问形式,多角度考查历史概念或结论的理解把握概念或结论内涵外延:可用直选法、排除法、比较法等多种手段进行甄别,要明确历史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历史概念的异同点归纳比较型选择题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进行比较,找出“共同之处”“不同之处”“
2、最主要的区别”等认真审读题目,弄清题意,明确比较项,归纳“相同点”或“不同点”,判断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史料情境型选择题依托教材主干知识选取一段名人对历史现象的论述,或历史观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表述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选项为史实则要求与题干材料情境相对应;选项为结论则要求符合题干材料情境;选项为历史事件则要求佐证题干材料情境,应根据题干情境进行分析判断以教材为本,变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快速推断谨慎选类型1将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具体的历史事件高考大部分题目的设计是以相关知识为依托的,是教材上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具体事件的显性反映或隐性折射。但命题人设计的题干材料中往往不明确指出要考查的
3、史实,这就需要我们把这些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具体的史实。该方法的实质是知识的迁移,即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将文字信息转化为具体史实时,首先要通过阅读题干,筛选出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关键字词),可以一边读题,一边把关键信息画出来。然后在自己的知识库里迅速搜索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将这些关键信息转化为具体的历史知识。最后锁定相关知识点,综合判断得出答案。例1(2020全国卷33)16世纪的思想家蒙田从教育要培养“完全的绅士”理念出发,强调要注重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即不仅体魄强健、知识渊博,而且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和爱国、坚韧、勇敢、关心公益等优秀品质。蒙田的教育主张()A体现了文艺复兴思想对人
4、的认识B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C反映了启蒙运动生而平等的理念D摆脱了宗教观念的长期束缚技巧运用材料中的“16世纪的思想家”“完全的绅士”“完整的人”可转化为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发展,由此可知,蒙田的教育主张体现了对人的重视,故A项正确。答案A演练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台湾淡水地区“农民或将向种蓝靛之地多改种茶树,或拔掉甘薯以扩张茶地”。使茶叶出口量大增。当地还一改生产绿茶的传统,转而生产适合欧洲人口味的乌龙茶。这反映了当时()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加深B国人饮茶风尚渐与国际接轨C列强的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D政府大力扶持近代民族工业关键点拨材料“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改种茶树”“拔掉甘薯以扩
5、张茶地”“转而生产适合欧洲人口味的乌龙茶”可以转化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台湾淡水地区农民多改种国外市场需要的经济作物”。尝试解答_A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因此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当时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加深,故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种茶”“制茶”,而不是“饮茶”,故B项错误;台湾淡水地区是沿海地区,不能体现列强的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政府的扶持,故D项错误。类型2将时空信息转化为具体的历史事件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考也特别注意按时间、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考生解题时要将时间、空间要素转化为
6、具体的历史事件,使选择题的题干(问题)更加直接、具体。例2(2020全国卷35)1958年,美苏签订“文化、技术和教育领域的交流协议”。两国展开了一系列文化往来,赴美的苏联学者90%为科学家、工程师,而赴苏联的美国学者90%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这表明()A美国旨在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B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C冷战格局下美苏交流与对抗并存D苏联旨在对美国输出先进科技技巧运用可以将“1958年”转化为美苏“冷战”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美苏两国关系由战时同盟走向了敌对,形成了战后两极对峙的格局。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58年”“美苏签订文化、技术和教育领
7、域的交流协议”可以判断出美苏两国在战后对抗的格局下又存在交流,故C项正确。答案C演练219世纪末,美国各州通过了1 600项关于工作环境的法律,包括限制工人的法定工作时间,要求工厂检查工作环境等,但最高法院对这些法律多加限制。1935年,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权利,规定资本家不得干预工会活动,最高法院对此没有反对。这一变化反映了美国()A三权分立的体制遭到破坏B法律实施受时代背景的影响C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合法化D国家干预政策得到一致认可关键点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将“19世纪 末”转化为“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时期”;将“1935年”转 化为“罗斯福新政时期,即大规模运用凯恩斯主义时期”。
8、尝试解答_B19世纪末美国盛行自由主义,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当时最高法院没有反对全国劳工关系法的相关规定,是受时代背景的影响,故B项正确;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分权制衡机制的自我调整,故A项错误;全国劳工关系法不属于社会保障法案,故C项错误;“一致认可”说法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类型3将图表信息转化为具体的史实图表型选择题主要以图片、表格为载体呈现历史现象,对考生进行考查的一种题型,最常见的呈现形式有漫画、表格、折线图、柱状图、饼状图等。主要考查考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及知识迁移的能力。具体的解题方法是: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
9、表格数据图“纵横驰骋看变化(看趋势,找差异)”,饼状数据图“阴晴圆缺看大小”。例3(2020全国卷28)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应用科学、各种技术自然常识基础科学奇异和其他问题42.5%22.8% 17.5%17.2%据此可知,当时()A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B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C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D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技巧运用材料提供的1876年的统计数据,涉及四个项目的数据,将四个项目分成两大类,应用科学、各
10、种技术和自然常识、基础科学归为一类即科学知识,奇异和其他问题归为一类,再比较两大类的占比,可得出科技知识类占比82.8%,可转化为“当时西方科技在中国受到较大关注”,1876年正处于洋务运动开展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期,这一时期近代企业在中国兴办,近代科技在中国有较大需求,故选C项。答案C演练3下面为1841年和1871年英国职业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该图反映出()A英国工业化的水平逐渐降低B英国工业化压缩了农业发展空间C科技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D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社会职业结构关键点拨观察示意图,可将题干转化为“与1841年相比,1871年英国工商业从业人口比重上升,农业和其他行业从业人口比重下降,
11、这反映了”。尝试解答_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英国工商业从业人口比重上升,这体现了生产力发展对社会职业结构的影响,故D项正确;A、B两项明显与史实不符,均排除;仅由图片得不出C项结论,排除。以题干为据,题意选项对照化曲为直,转换思维巧妙选类型1以题干主旨为依据,关注选项间的关系正确认识选项与选项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得出答案。这些选项之间有的是同类史实,有的是同一时期的史实,有的是相近的观点,有的存在因果关系或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有的甚至出现交叉、矛盾等。利用选项之间的这些关系可以比较容易地排除一些选项。例1(2019全国卷34)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
12、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A源自于劳动实践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C取决于资金保障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技巧运用题干是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过程,B项和C项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转换思维分析A项和D项,由材料“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源自于劳动实践。答案A演练1英国在政治上一方面“乐于遵循、服从某些古板陈旧的、约定俗成的习惯法和规定”;另一方面“
13、注重保持自身特色,善辟蹊径,自成体系,在政治制度的建设中造就自己的风格特点”。这体现了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民主制与君主制相结合B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C根植于悠久的历史传统D传统向现代渐进发展关键点拨C项内容是B项的一部分,B项比C项多了“创新”,答题时注意将两项对比分析。尝试解答_B材料“乐于遵循、服从约定俗成的习惯法和规定”强调的是英国政治制度延续传统,“善辟蹊径,自成体系造就自己的风格特点”则强调英国政治制度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故B项正确,C项错误;民主制和君主制材料均未涉及,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英国政治制度向“现代渐进发展”,故D项错误。类型2以题干主旨为依据,注意选项中的
14、绝对性词语选项中带有绝对性词语(一切、任何、所有、都、最、彻底、杜绝、消除、根除等)或表述的试题在近几年高考中也有出现。解答这类试题时,要对带有绝对性词语或表述的选项格外关注,判断它是否符合史实或材料信息。一般情况下,带有绝对性词语或表述的备选项基本都是错误的,但解题时也要结合相关语境进行分析,灵活运用该方法。例2(2020全国卷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技巧运用分析备选项,
15、A项“不复存在”和C项“解体”属于绝对性表述,可以先分析这两个选项。材料体现了礼乐制度走向瓦解,但当时这一制度还存在;材料体现了宗法制遭到破坏,但“开始解体”说法不当,故A、C两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王位世袭制度,故排除B项;根据材料可知,楚国兼并周边地区,楚国国君要求周王提升爵位等级被拒,随后自封为武王,这说明分封制受到挑战。答案D演练2下图是1928年至1940年苏联工业和重工业的年平均增长率的对比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苏联()A工业化的重心实现转移B国民经济结构完全失衡C工业化以重工业为主导D工业建设速度日趋放缓关键点拨分析备选项,B项中“完全失衡”说法绝对,可以先分析这一选项,再分析A
16、项中“实现转移”。尝试解答_C材料只涉及了工业,得不出国民经济结构的状况,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显示19281940年苏联重工业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了整个工业的年均增长率,说明当时工业建设的重点主要在重工业方面,这反映了其工业化以重工业为主导,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只能说明苏联工业化以重工业为主导,体现不出重心转移,且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信息反映了19281940年苏联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年均增长率较高,说明当时工业化速度较快,“日趋放缓”材料依据不足,故D项错误。类型3以题干主旨为依据,注意选项中的通识性表述历史的通识性表述包括对史学理论的表述和对被学界认可的大多数历史结论的表述。对史学理论
17、的表述有: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表述,对思想文化和政治、经济关系的表述等。对历史结论的表述有: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等。通识性表述的选项往往是正确选项,但也要注重和题干关键信息进行印证。例31684年,理学名臣汤斌出任江苏巡抚,颁布告谕,以“化民成俗”“正人心”为首务,对日常生活中逾礼越制的奢侈之风加以禁止。但陆楫为社会趋奢之风进行辩护,提出了“奢易为生”“奢能致富”的观点,后来乾隆皇帝也有类似的思想。这表明清朝()A重农抑商政策逐渐被废弃B江南经济结构实现转型C经济发展影响了社会观念D市民兴起瓦解伦理道德技巧运
18、用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的反映,本题C项属于通识性表述,这一选项很可能是正确选项,考生可以首先结合材料对C项进行分析。材料中陆楫提出“奢易为生”“奢能致富”的观点,甚至乾隆皇帝也有类似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说明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观念的变化,故C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江南经济结构实现转型”在材料中未体现,故B项错误;清朝,儒家伦理道德仍支配着人们的行为,“瓦解”说法错误,故排除D项。答案C演练3进入21世纪,在中国、俄罗斯等国的倡议下,国际金融机构的大家庭中。相继增加了上合组织开发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
19、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成员。这说明()A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B中、俄倡导的国际金融体系形成C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形式多样D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关键点拨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因此C项和D项属于通识性表述,那么其中一个选项很可能是正确选项,应先分析这两个选项。尝试解答_D材料“国际金融机构的大家庭中。相继增加了上合组织开发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成员”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说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故选D项;材料中的机构不属于区域经济集团组织,故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在2
20、0世纪70年代崩溃的,故排除A项;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以设问词入手,把握突破口化浊为清,删繁就简稳准选类型1因果判断型,设问词的突破口因果判断型选择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常出现的设问词有“原因”“条件”“因素”“根源于”等,且在考查时又加入程度性词语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现实原因”等;二是由原因或现象推出结果或影响,常出现的设问词有“结果”“影响”“目的”“旨在”“是为了”“有利于”“为此”等。解答此类题型的主要方法有三种。(1)时间顺序判定法:审清题干中的时间,一般时间靠前的是因,靠后的是果,再逐一排查备选项。(2)逻辑推
21、导法:首先要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其次要正确理解题干中的程度性限定词语,如客观、主观、主要、次要、直接、间接、历史、根本等。最后结合有效信息进行解答。(3)理论判断法: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推理得出答案,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客观存在与主观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等。例1(2020全国卷34)有人描写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巴黎:人们在巴黎内部建立了两座截然不同、彼此敌对的城市,一座是“奢靡之城”,另一座是“悲惨之城”,前者被后者包围。当时“悲惨之城”的形成,主要是因为()A波旁王朝的苛政B资产阶级的贪婪C贸易中心的转移
22、D教会统治的腐朽技巧运用本题考查“悲惨之城”形成的原因,按照逻辑推导法,“奢靡之城”和“悲惨之城”体现了巴黎城内的贫富分化和阶级对立,根据材料“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可知此时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因此导致“悲惨之城”形成的原因主要和工业革命有关,即资产阶级的贪婪,故选B项;19世纪六七十年代波旁王朝已经不复存在,排除A项;贸易中心转移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时间在16世纪,排除C项;经过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教会势力已经遭到沉重打击,更不能形成统治局面,排除D项。答案B演练1斯大林认为,他们无法预知帝国主义者哪天会进攻苏联,甚至阻挠苏联的建设,任何情况下帝国主义者都能够用苏联在技术、经济上的
23、短处来侵犯苏联。为此,苏联()A确定加速发展农业的方针B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C积极用市场调节发展经济D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关键点拨根据设问词“为此”可知,本题要回答结果,分析判断正确选项。尝试解答_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成立后,面对西方国家的敌视,为了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决定在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于是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故B项正确,A项错误;C项为新经济政策的举措,故排除;D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类型2现象本质型,设问词的突破口现象本质型选择题的设问词主要有反映、表明、说明、体现等。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变化的根
24、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意识到这一点,考生在解题时就可直接排除“对题干材料的简单描述”“和题干材料意思一样,只是换了个说法”“反映了题干材料部分信息,但不全面”等选项。例2(2020全国卷27)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权势强大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C社会经济凋敝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技巧运用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向户部索求十万金的诉求在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干预下未能满足,这在实质上反映出明万历年间内阁权势较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的任意妄为,A项正
25、确;明朝内阁是皇权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排除B项;题干内容与朝廷中枢机制有关,此信息不能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情况,而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中后期社会经济较为繁荣,排除C项;内阁不是宰相,因此题干反映的现象不属于君权相权关系,排除D项。答案A演练2据记载,康熙时期“御门听政”成为中枢决策的主要形式,皇帝定期在乾清门听取内阁等各部官员的奏事,或即时裁决,或询问调查后决定。这说明“御门听政”()A剥夺了内阁的决策权B提高了皇权统治效能C减轻了君主政务负担D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关键点拨材料“御门听政成为中枢决策的主要形式即时裁决”体现了这一时期君主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这既有利于加强皇权专制统治,又有
26、利于提高国家政务决策的效率。尝试解答_B材料“康熙时期御门听政”“皇帝定期在乾清门听取内阁等各部官员的奏事,或即时裁决”说明提高了皇权统治的效能,故B项正确;内阁无决策权,故A项错误;“御门听政”时皇帝必须亲自主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君主的政务负担,故C项错误;D项夸大了“御门听政”的影响,故排除。类型3观点论证型,设问词的突破口观点论证型题目往往给出一段材料或一个人的观点,判断这个材料或这个人观点的正误。近年来,新史学观点、史学材料被大批引入试题,丰富了命题新情境的创设,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注意分析材料所表达的观点,这种观点说明的问题,对这种观点的认识,对这种观点理解正确的表述等,从设问词找
27、突破口。例3(2019全国卷33)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技巧运用题干材料的观点认为拉丁美洲独立后,并未像近邻美国一样,快速地进入现代化,其原因在于殖民统治“难辞其咎”,要求说明殖民者在拉丁美洲的“难辞其咎”的道理。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落后的生产方式传播到拉丁美洲,成了拉丁美洲发展滞后的历史包袱,而北美地区被英国
28、殖民统治,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到这一地区,推动了北美的快速发展,因此出现这种差别主要是因为拉美移植了宗主国旧的生产方式,故选D项;A、C两项均是拉美和美国的共性,故排除;“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B项。答案D演练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在封建时代,本来有很多家庭有他们世袭的特权,这些皆所谓贵族。但从秦汉以后,封建制度早已推翻。单只皇室一家是世袭的,除却皇帝可以把皇位传给他儿子外,政府里便没有第二个职位,第二个家庭,可以照样承袭。”这一历史现象表明()A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B分封制已退出历史舞台C选官用官权已收归中央D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关键点拨设问词“这一历史现象表明”,要求指出“秦以后,单只皇室一家是世袭的”这一历史现象表明的社会现象。尝试解答_D根据材料可知,钱穆强调的是秦汉以后贵族世袭特权的消失。先秦时期,贵族特权可以世袭,但秦汉以后,除了皇室,其他家族均没有这一特权,这表明秦汉以后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故D项符合题意;A、C两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B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