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年级 3 月月考化学试题(考试时间 40 分钟 满分 10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u-64一选择题(共 26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78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门捷列夫编制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为元素的发现和研究元素性质铺平了道路,当时门捷列夫编排元素先后顺序的依据是()A. 原子半径B. 原子序数C. 相对原子质量D. 质子数【答案】C【解析】【详解】门捷列夫制作周期表的依据是相对原子质量,这在当时有重要意义,但是我们要知道目前看来这不完全正确,应该是依据质子数,这也说明了一点科学在不断
2、发展和进步。所以选项成C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C。2.法国里昂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 “零号元素”。下列有关“四中子”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粒子不显电性B. 该粒子质量数为 4C. 在周期表中与氢元素占同一位置D. 该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答案】C【解析】【详解】A因为只有中子,中子不带电,不显电性, A选项正确;B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所以“四中子”的质量数为4,B选项正确;C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氢的原子序数为1,而“四中子”为零号元素,在周期表中它不与氢元素占有同一位置,C选项错误;D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3、所以“四中子”的质量数为4,其质量比氢原子大,D选项正确;答案选C。3.铱元素有 、 、三种核素,其中具有放射性,常用于工业探伤、医疗等。若密封源破损,可通过吸入或皮肤污染等方式进入人体,导致严重后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铱(Ir)位于周期表的第 8 列B. 可用普通车辆运输 密封源C. 转化为或者 的变化为化学变化D. 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为 39【答案】D【解析】【详解】A铱(Ir)核电荷数为77,位于周期表的第六周期第族,第9列,A选项错误;B具有放射性,若密封源破损,可通过吸入或皮肤污染等方式进入人体,不可用普通车辆运输,B选项错误;C转化为或者 的变化为同位素间的转化,不属于
4、化学变化,C选项错误;D的中子数=193-77=116,质子数=77,则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为39,D选项正确;答案选D。【点睛】C选项为易错选项,同位素间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只有中子的转移或得失,它只生成了新的核素而不是新的单质或化合物,不属于化学变化。4.氯元素有 2 种稳定的同位素原子,分别可以用 和 表示,因此氯气分子有 3 种:、。若氢元素、氧元素分别各有 3 种同位素原子,则形成水分子的种类为( )A. 6 种B. 9 种C. 18 种D. 27 种【答案】C【解析】【详解】H元素有3种同位素:1H、2H、3H,氧也有3种同位素:16O、17O、18O,故形成的水分子可能为:1H21
5、6O、2H216O、3H216O、1H217O、2H217O、3H217O、1H218O、2H218O、3H218O、1H2H16O、1H2H17O、1H2H18O、1H3H16O、1H3H17O、1H3H18O、2H3H16O、2H3H17O、2H3H18O,共18种,故答案选C。5.核内中子数为 N 的R离子,质量数为 A,则 ng 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 )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R的氧化物为R2O,R的质量数为A,则M(R2O)=2A+16,根据有,n gR2O的物质的量为,一个该氧化物分子中含有质子数,则ng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故答
6、案选B。6.某原子核外共有n个电子层(n3),则(n1)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A. 8个B. 18个C. 32个D. 2(n1)2个【答案】B【解析】【分析】每个电子层容纳电子数最多为2n2(n代表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倒数第二层不超过18,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据此判断。【详解】某原子核外共有n个电子层(n3),则(n-1)层大于或等于第三电子层,为次外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18;故选:B。7.某元素 R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子式是 HnRO2n2,则在气态氢化物中 R 元素的化合价是( )A. 3n10B. 123nC. 3n4D. 3n12【答案】D【
7、解析】【详解】因为R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子式是 HnRO2n2,设R的化合价为x,由化合物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有(+1)n+x+(-2)(2n-2)=0,x=3n-4,所以最低负价为3n-4-8=3n-12,故答案选D。8.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XYZMRQ原子半径0.371.861.430.990.750.74最高正价+1+1+3+7+5最低负价-1-1-3-2A. 离子半径:YZMB. Y、Z、M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之间会反应C. 化合物XM、YM都是电解质,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D.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Q【答案】B【解析
8、】【详解】短周期元素中,Q有2价,处于A族元素,没有最高价,则Q为O元素;M元素有+7、1价,故M为Cl元素;R有+5、3价,处于VA族,原子半径小于Cl,故R为N元素;X、Y、Z化合价分别为+1、+1、+3价,则分别处于IA族、IA族、A族,且原子半径YZCl,故Y为Na、Z为Al,又由于原子半径RQX,则X为H。A.根据上述分析Y、Z、M分别为Na、Al、Cl,三者的离子分别为Na+、Al3+、Cl-,根据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的原则,离子半径大小为r(Cl-)r(Na+)r(Al3+),即MYZ,故A错误;B. Y、Z、M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N
9、aOH、Al(OH)3、HClO4,氢氧化钠与高氯酸发生中和反应,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与氢氧化钠、高氯酸均反应,故B正确;C.化合物XM为HCl,HCl中只含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是电解质,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故C错误;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气体氢化物越稳定,根据上述分析R为N,Q为O,氧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氮元素,则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CSi, 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ClCH4SiH4,A选项正确;BH元素可与N元素形成NH4H,为离子化合物,B选项错误;C元素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其非金属性越强,HCl不是最高价含氧酸,所以不能比较Cl、C的非
10、金属性,C选项正确;D118号元素的核外有7个电子层,其最外层电子数为8,则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D选项正确;答案选B。【点睛】B选项H与另一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NH4H为此题的难点,很难想到,这类特例在平时的练习中需要多积累。11.A、B 两种元素为同一族第三周期和第四周期元素,若 A 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x,则 B 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为( )x2 x8 x18 x32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同一族第三周期和第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相差可能为8(如19号元素K和11元素Na),也有可能为18(如31号元素Ga和13号元素Al),故B元素的原子序数可
11、能为x+8或x+18,正确,答案选C。12.四种主族元素的离子 aXm+、bYn+、cZn-和dRm-(a、b、c、d 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若 mn,则对下列叙述的判断正确的是( )a-b=m-n; 元素的原子序数 abcd; 元素非金属性Z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Y 离子半径 RZ Y X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四种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Xm+、bYn+、cZn-和dRm-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a-m=b-n=c+n=d+m,若mn,故原子序数大小顺序是abc d,结合离子所得电荷可知,X、Y为金属元素,Z、R为非金属元素,且X、Y
12、位于Z和R的下一周期。【详解】根据上述分析,离子aXm+、bY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则a-m=b-n,即a-b=m-n,故正确;由题意可知,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根据阴前阳后,X、Y在下一周期,Z、R在上一周期,若mn,则Y在X的前面,R在Z的前面,所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bcd,故正确;Z、R为上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且元素的原子序数的离子cd,在同一周期元素非金属性从左向右在增强,即非金属性ZR,故正确;四种主族元素中X、Y为下一周期的金属元素,且元素的原子序数ab,在同一周期元素的金属性从左向右在减弱,即金属性YX,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Y X,故错误;四种
13、元素的离子aXm+、bYn+、cZn-和dRm-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原子序数大小顺序是abc d,电子层结构相同时,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 RZ Y X,故正确;综上分析,正确,答案选B。1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 次氯酸的电子式:B.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 用电子式表示 MgCl2 的形成过程为:D. M2+离子核外有 a 个电子,b 个中子,M 原子符号为 【答案】D【解析】【详解】A次氯酸的电子式为,应该是O为中心原子,A选项错误;B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应为:,B选项错误;C氯化镁的形成过程中,镁原子失去电子,氯原子得到电子,箭头方向应从镁指向氯,C
14、选项错误;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阳离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加所带电荷数,则M原子的质子数为a+2,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为a+b+2,M原子符号为,D选项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注意物质的组成、电子式、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理解与掌握是解答关键。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均存在共价键B. 相同条件下,H2O 比H2S 稳定是因为 H2O 分子中含有氢键C. CH4 和 CCl4 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 8 电子稳定结构D.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加热熔化时需破坏离子键【答案】D【解析】【详解】A稀有气体是单原
15、子分子,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但是稀有气体不存在化学键,A选项错误;B氢键只影响氢化物的熔沸点,而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跟元素的非金属性有关,故相同条件下,H2O 比H2S 稳定是因为O的非金属性大于S,B选项错误;CCH4分子中H原子最外层不具有 8 电子稳定结构,C选项错误;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加热熔化时需破坏离子键,D选项正确;答案选D。15.短周期元素 A、B、C、D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 和 D 同主族,A 和 C 同主族;X、Y、N 分别是由以上四种元素中两种组成的化合物,Z 是由以上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若 X 与 Y 的摩尔质量相同, Y 为淡黄色固体,N
16、常温下是液体,上述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省略),则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 相对分子质量MN,沸点 MNB. 原子半径:DBCAC. Z 为 NaOHD. M 中含有非极性键【答案】C【解析】【分析】由Y为淡黄色固体的化合物可知Y为Na2O2,X与Y的摩尔质量相同可推知X为Na2S,结合原子序数以及B和D同主族、N常温下是液体等可知,A为H,B为O,C为Na,D为S,由此分析可得出结论。【详解】AN为H2O,M为H2S,相对分子质量MN,水分子间含氢键,则沸点为N M,A选项错误;B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元素周律可知钠原子的半径是最大的,B选项错误;C根据物
17、质的转化关系,Na2O2与H2O反应生成NaOH和O2,NaOH与H2S反应生成Na2S,可知Z为NaOH,C选项正确;DM为H2S,一种极性分子,含极性键而不含非极性键,D选项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无机物的推断及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点,为高频考点,把握Y为过氧化钠、X为硫化钠来推断物质为解答的关键。16.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A. 铍(B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B. 砹(At)为有色固体;HAt 不稳定;AgAt 感光性很强,且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C. 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D. 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
18、、比 H2S 稳定的气体【答案】D【解析】【详解】A因为Be与Al处于对角位置,化学性质相近,而Al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具有两性,所以B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也可能具有两性,A选项正确;BAt是卤族元素,而卤族元素的共性就是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单质颜色逐渐加深,氢化物稳定性变差,像碘化银一样AgAt具有感光性但是固体更难溶,B选项正确;CSr与Mg、Ca同主族的元素,其中硫酸镁,硫酸钙都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他们性质接近,故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C选项正确;D因为Se和S同主族但是Se的原子序数更大,可知形成的氢化物稳定性应该更差,D选项错误;答案选D。17.下列说法正确
19、的是( )A. Cl2、Br2、I2 的沸点逐渐升高,是因为原子之间的共价键越来越强B. NaCl 与 CH3COONa 均为离子化合物,其中的微粒间作用力完全相同C. 仅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D. 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答案】D【解析】【详解】ACl2、Br2、I2 的沸点逐渐升高,是因为他们的相对分子质量越来越大,导致范德华力越来越大,沸点逐渐升高,A选项错误;BNaCl与CH3COONa均为离子化合物,其中NaCl的微粒间作用力为离子键,而CH3COONa的微粒间作用力为离子键和共价键,B选项错误;C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
20、如电解质溶于水时发生的电离,只有化学键断裂,没有化学键形成,C选项错误;D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NH4Cl为离子化合物,D选项正确;答案选D。18.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化学工作者合作已成功研制出碱金属与 C60 形成的球碳盐,实验测知 K3C60是离子化合物,且有良好的超导性。下列关于K3C60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KC20B. 1molK3C60 中含有的离子数目为 636.021023 个C. K3C60 中只含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D. 该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答案】D【解析】【详解】A该物质的化学式是由3个K+和一个C603-构成
21、的,应写成K3C60,不能写成KC20,A选项错误;B1个K3C60中存在4个离子,所以1mol K3C60中含有的离子数目为46.021023个,B选项错误;C该物质中K+和C603-之间存在离子键、C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共价键,C选项错误;D含有自由移动离子或电子的物质能导电,熔融状态下的K3C60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能导电,D选项正确;答案选D。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钠固体熔化时需要克服的作用力是离子键和共价键B. 碘晶体受热转变成碘蒸气,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碘原子间的作用力C. 氯化氢溶于水能电离出H+、Cl,所以氯化氢是离子化合物D. 干冰受热易升华但不易分解,原
22、因是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答案】D【解析】【详解】A氢氧化钠固体熔化时变成Na+和OH-,需要克服的作用力只有离子键,没有共价键,A选项错误;B碘晶体属于分子晶体,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碘分子间的作用力,而不是碘原子间的作用力,B选项错误;CHCl是由Cl原子和H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共价化合物,溶于水能够电离出H+和Cl-是因为HCl是电解质,C选项错误;D化学键比分子间作用力强得多,干冰受热时只会破坏分子间作用力,不会破坏化学键,因此干冰易升华但不易分解,D选项正确;答案选D。20.下列现象或用途与浓硫酸的脱水性有关的是( )A. 浓硫酸可作氯气的干燥剂B. 浓硫酸滴加到胆矾上,蓝色
23、晶体变成白色粉末C. 浓硫酸滴加到蔗糖中,蔗糖变黑D. 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可与铜等不活泼金属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浓硫酸和氯气不反应,浓硫酸作氯气的干燥剂是体现的吸水性,A选项错误;B浓硫酸加到胆矾上,蓝色晶体变成白色粉末,浓硫酸体现吸水性,B选项错误;C浓硫酸将蔗糖中H、O元素以2:1水的形式脱去而体现脱水性,C选项正确;D在加热条件下,浓硫酸和铜等不活泼金属反应而体现强氧化性和酸性,D选项错误;答案选C。21.在学习中,我们经常应用类推法。下列左边正确,类推法应用于右边也正确的是() A向FeCl2溶液中滴入氯水2Fe2+Cl2=2Fe3+2Cl-向FeCl2溶液中滴入碘水2Fe
24、2+I2=2Fe3+2I-BCO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CO2+Ca2+2ClO-+H2O=CaCO3+2HClOSO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SO2+Ca2+2ClO-+H2O=CaSO3+2HClOC向Na2CO3溶液中滴入稀HNO3,CO32-+2H+=CO2+H2O向Na2SO3溶液中滴入稀HNO3,SO32-+2H+=SO2+H2OD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气体Ca2+2OH-+CO2=CaCO3+H2O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SO2气体Ca2+2OH-+SO2=CaSO3+H2O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详解】AFeCl2溶液与碘水不反应,则前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后者
25、不反应,与氧化性有关,故A错误;BSO2通入漂白粉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为SO2+Ca2+ClO-+H2O=CaSO4+2H+Cl-,故B错误;CNa2SO3溶液中滴入稀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为2NO3-+3SO32-+2H+=3SO42-+2NO+H2O,故C错误;D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均为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均生成盐和水,则类推合理,故D正确。答案选D。22.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 200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6 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 为 NO 气体)。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
26、A. 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B. OA 段产生的是 NO,AB 段的反应为 Fe+2Fe3+3Fe2+,BC 段产生氢气C. 原混合酸中HNO3 的物质的量为 0.8molD. H2SO4 浓度为 2.5molL-1【答案】C【解析】【分析】铁先与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过量的铁再与稀硫酸反应,结合图像分析,纵坐标为气体的量,则OA段发生反应:Fe+NO3-+4H+=Fe3+NO+2H2O,AB段反应为:Fe+2Fe3+=3Fe2+,BC段反应为:Fe+2H+=Fe2+H2。【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硝酸全部被还原,溶液中没有硝酸根,而且最后的是二价铁,所以第二份溶液中最后的溶质为Fe
27、SO4,A选项正确;BOA段发生反应:Fe+NO3-+4H+=Fe3+NO+2H2O,AB段反应为:Fe+2Fe3+=3Fe2+,BC段反应为:Fe+2H+=Fe2+H2,B选项正确;COA段硝酸根完全起氧化作用,Fe NO3-,因此,所以原混合溶液中,则HNO3也为0.2mol,C选项错误;D最后所有的铁都在硫酸亚铁中,根据硫酸根守恒,则有,所以H2SO4的浓度为,D选项正确;答案选C。23.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指导人们进行规律性的推测和判断,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选项事实推测ALi 与水反应缓慢,Na 与水反应较快Rb(A)与水反应会更剧烈BHCl 在 1500时分解,HI 在 23
28、0时分解HBr 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CSi 是半导体材料,同族 Ge 也是半导体材料A 族的元素都是半导体材料DSi 与 H2 高温时反应,S 与 H2 加热能反应P 与 H2 在高温时能反应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同主族元素金属性从上至下依次增强,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第A族元素从上到下依次为Li、Na、K、Rb、Cs、Fr,已知Li与水反应缓慢,Na与水反应较快,则Rb与水反应会更剧烈,A选项正确;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也逐渐减弱,已知HCI在1 500C时才分解,而HI在230C时即分解,由此推测HBr的分解温度
29、介于两者之间,B选项正确;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第IVA族元素从上到下依次为C、Si、Ge、Sn、Pb,其中C不导电(除了石墨),Si、Ge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上,都是半导体材料,但Sn、Pb都是金属,是电的良导体,推测不合理,C选项错误;D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与H2化合越来越容易,Si、P、S是第三周期从左向右相邻的三种元素,已知Si与H2高温时反应,S与H2加热能反应,因此P与H2要在高温时反应,D选项正确;答案选C。【点睛】注意:一般位于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处的元素,可做半导体材料。24.0.05mol某金属单质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30、放出1.12 L H2(标准状况),并转变为具有Ar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离子,该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 第三周期第IA族B. 第四周期第IA族C. 第三周期第A族D. 第四周期第A族【答案】D【解析】【详解】n(H2)= 1.12L22.4L/mol=0.05mol,则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是n(e-)=0.05mol2=0.1mol,则1mol金属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1mol0.05 mol=2,所以该金属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并转变为具有Ar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2、8、8、2,因此位于第四周期第A族。故选项是D。25.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
31、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 NO2、N2O4、NO 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 4.48 L O2( 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气体恰好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 500 mL NaOH溶液,此时 Cu2+恰好沉淀完全,所用NaOH 溶液的浓度是( )A. 1.6 molL -1B. 3.2 molL -1C. 3 molL -1D. 4 molL -1【答案】A【解析】【详解】标况下,4.48L O2的物质的量为,NO2、N2O4、NO 的混合气体与4.48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恰好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根据电子转移守恒,Cu提供的电子物质的量等于氧气获得电子的
32、物质的量,故,又Cu2+恰好与氢氧根离子恰好反应生成Cu(OH)2,故n(NaOH) =2n (Cu2+) =0.4mol2=0.8mol,故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故答案选A。26.将一定质量的铜粉加入到 100 mL 某浓度的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剩有 m1g 铜粉,此时共收集到 NO 气体 448mL(标准状况)然后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至不再反应为止,容器仍剩有铜粉 m2g,则(m1m2)为( )A. 2.88B. 5.76C. 7.2D. 11.52【答案】B【解析】【详解】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而
33、第一次反应产生NO的物质的量为,从而剩余NO3-的物质的量为,故再次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可形成的稀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6mol,最终NO3-全部转化为NO,而Cu转化为Cu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再次参与反应的Cu的质量为,故答案选B。【点睛】本题难点在于加入稀硫酸后的反应,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因为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还能与铜发生反应,因此写离子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二、填空题(共一个大题,每空 2 分,共 22 分,将答案规范地写在纸上并拍照上传,写清楚小题序号)27.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 A、B、C、D、E、F 六种元素,已知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A 原子次外层
34、电子数的 3 倍,是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 2 倍;C 原子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 10 倍;A、B、D 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3; A 和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D 和 F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 E 和 F 是相邻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E 元素的名称为_;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2)AB2 的电子式为_;用电子式表示E 的氢化物的形成过程_。(3)C 和 F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B、C、D、F 四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是_(填元素符号),离子半径最小的是_(填离子符号)。(5)B 和 E 的简单氢化物中沸点较高的是_
35、(填化学式),A 和B 的简单氢化物中稳定性较好的是_(填化学式)。(6)短周期元素M 与 D 元素位于不同主族,根据对角线规则二者某些性质相似。将 M 的最高价氧化物溶于 C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7)由 B、C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两种,其中一种为淡黄色,该物质的电子式为_。【答案】 (1). 硫 (2). 第三周期第A族 (3). (4). (5). 2Na+2HClO4=H2+2NaClO4 (6). Na Al Cl O (7). Al3+ (8). H2O (9). H2O (10). BeO+2OH-=BeO22-+H2O (11). 【
36、解析】【分析】已知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说明B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A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C原子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10倍,则C为Na,A、B、D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则A的最外层为13-6-3=4,所以A的核外电子数为2+4=6为C元素,A和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D和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则F的最外层为7,F的原子序数最大,应为Cl元素,E和F是相邻两种元素,E为S元素,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所以D为Al元素,B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且原子序数比Na小,则为O元素综上可以知道:A为C元素,B
37、为O元素,C为Na元素,D为Al元素,E为S元素,F为Cl元素。【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E为S元素,元素名称为硫,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A族,故答案为:硫;第三周期第A族;(2)AB2为CO2,为共价化合物,C与每个O各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E的氢化物为H2S,为共价化合物,S与H形成共价键,则形成过程可表示为:,故答案为:;(3)C为钠,与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ClO4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Na+2HClO4=H2+2NaClO4;(4)比较微粒半径大小,先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当电子层数相同时,看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越
38、大,半径越小,B、C、D、F分别为O、Na、Al、Cl,O位于第二周期,电子层数为2层,Na、Al、Cl位于第三周期,电子层数为3层,故O原子半径最小,又原子序数Na Al Al Cl O,O2-、Na+、Al3+都有2个电子层,Cl-有3个电子层,且原子序数Al Na O,则离子半径:Cl- O2- Na+ Al3+,故离子半径最小的为Al3+,故答案为:Na Al Cl O;Al3+;(5)B和E形成的简单氢化物为H2O和H2S,因为H2O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H2O的沸点更高,A的简单氢化物为CH4,非金属性OC,则稳定性H2O CH4,故答案为:H2O;H2O;(6) M与D元素位于不同主族,根据对角线规则二者某些性质相似,则M为Be元素,Be的最高价氧化物为BeO,与C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NaOH反应生成Na2BeO2和H2O,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eO+2OH-=BeO22-+H2O,故答案为:BeO+2OH-=BeO22-+H2O;(7)Na和O组成的淡黄色化合物为Na2O2,为离子化合物,过氧根形成共用电子对,书写电子式时,简单阳离子直接写离子符号,则Na2O2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点睛】钠与高氯酸反应为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反应很剧烈,容易发生爆炸,需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