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课时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km2,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km2;土壤盐渍化17.3万km2;冻融荒漠化36.3万km2。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图211所示9个省区,读图,完成12题。 图2111有关我国荒漠化的现状,正确的是() A荒漠化最严重的是风蚀荒漠化,占荒漠土地的99%B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省区C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的9个省(区)年降水量都在400 mm以下 D长江以南的省(市、区)没有荒漠化土地2占全国荒漠化比例最高的省区,其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植被人为破坏严重 B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C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D农
2、牧业生产方式落后3导致西北地区自然景观东西方向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水分条件由东向西逐渐变干 B水分条件由西向东逐渐变干C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减 D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增4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气候异常 B人类活动C雨量变化 D干旱环境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湿地是指陆上水域,包括稻田、水库、沼泽、河流等。据此完成56题。5下列荒漠化景观图中,其成因与水蚀有关的是() A B C D6受水文周期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湿地具有干湿交替的双向演替特征。湿地由湿转干过程中,区域特征表现为()A土地荒漠化 B风速减小、风向多变C气温
3、日较差变小 D地表草类植物增加7.造成非洲萨赫勒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根源是()A.人口和贫困 B过垦、过牧C土地生产力下降 D商业性的定居牧业8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图212为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212(1)该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_区。(2)弱水年总径流量为43亿立方米,在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灌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径流量较为丰富的主要原因是_。(3)弱水下游流入甲、乙两湖,乙湖已于20世纪后期彻底干枯,成为沙尘暴的源地之一。造成这一结果的人为因素主要有_、_、_、_。(4)请简要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有利条件:_。不
4、利条件:_。2001年12月18日,我国北方普降暴雪。在吉林省的吉林市,出现了罕见的“黄雪”(黄色的雪)。原来是大雪中伴着黄沙,这次黄雪的沙尘是随着西南风转西风飘过来的。据此回答12题。1.我国90%以上的沙化土地分布在西北地区,土地沙化总体上仍在扩大。我国土地沙化扩大的主要原因是()A.缺乏防沙治沙的法规场所 B岩石和土质疏松易侵蚀 C.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D气候干旱等自然因素 2.下列天气最容易出现类似东北罕见“黄雪”的是()A.暖锋过境 B冷锋过境C.台风过境 D反气旋控制a图阴影部分为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甘肃新疆主产区,b图为该主产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读图213,回答
5、34题。图2133农业主产区呈条带状分布,因为()A地处暖温带,光热资源充足B沿铁路线分布,交通便捷C沿山麓地带,灌溉水源丰富D地处山前平原,黑土肥沃 4b图中各区域适宜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组合正确的是()A山区修建梯田水土流失B绿洲种小麦、棉花土壤次生盐渍化C过渡带植灌种草土地荒漠化D荒漠繁育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减少5读全球荒漠化土地分布示意图(图214),完成下列问题。 图214(1)图中A荒漠带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为基础的。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2)图中B荒漠带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 (3)图中C地区没有形成荒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图中B、D、E三处荒漠带
6、直逼西海岸的原因是什么?(5)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为3600万平方千米,并仍以每年5000700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大。世界荒漠带扩大的人为原因主要有哪些?第1课时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夯实基础1B2.C3A点拨:本区自然景观由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其形成原因是水分条件由东向西逐渐变干。4B5.A6.A7.A8(1)西北干旱半干旱(2)有较丰富的冰雪融水补给(3)中上游用水过度(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植被破坏)(4)有利条件:矿产(能源)资源丰富;草场广布(草质优良);光照条件好不利条件: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学能提升1C2.B3.C4.B5(1)水分深居大陆内部,各方向水汽难以到达。(2)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炎热干燥,同时该地受来自内陆的干燥信风的影响,增加了干燥度。(3)地处亚欧大陆东南部,濒临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同时该区域夏秋季节的台风带来大量的降水,因此不会形成荒漠。(4)均位于中低纬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离岸风的影响,叠加沿岸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造成荒漠带直逼西海岸。(5)人类过度农垦、过度放牧导致的破坏森林、草原植被、不合理的灌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