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1活页规范训练:1-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4440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1活页规范训练:1-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1活页规范训练:1-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1活页规范训练:1-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1活页规范训练:1-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1活页规范训练:1-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1活页规范训练:1-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泡菜制作原理4制作条件的控制及发酵过程26、7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原理及过程1、358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制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是()。A先减少后增加 B先增加后减少C逐渐增加 D逐渐减少解析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由于坛环境内硝酸还原菌的繁殖,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但随腌制时间延长,乳酸菌大量繁殖,产生乳酸,抑制硝酸盐还原菌的繁殖,使亚硝酸盐的含量逐渐下降。答案B2在选泡菜坛时,应选择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好的,其目的是

2、()。A美观B可防止内部液体渗出C耐用D密封好,保证坛内外气体不交换解析考查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而乳酸菌是厌氧生物,无O2时方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答案D3下列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A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B重氮化酸化比色显色C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D酸化重氮化比色显色解析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答案C4泡菜制作过程中,下列对不同时期泡菜坛中乳酸菌含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作泡菜初期并无乳酸菌的存在B腌制过程中乳酸菌含量会逐渐增多并达到最高峰,然后下降C腌制后期乳酸菌含量会急剧下

3、降D腌制的全过程乳酸菌的含量不变,活性不同解析本题考查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是利用蔬菜表面的乳酸菌的代谢,将糖类转化成乳酸,因此发酵初期就有乳酸菌,由于发酵条件的变化,乳酸菌大量繁殖,达到一定量后由于酸度过大,乳酸菌数量会下降。答案B5下列是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所用的试剂,其中在配制时需加入盐酸的是()。对氨基苯磺酸溶液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提取剂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亚硝酸盐含量测定中有关试剂的配制过程。对氨基苯磺酸溶液需将对氨基苯磺酸溶于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中;提取剂需用浓盐酸调节pH至1,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是将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直接溶于水中制成的,不需加入盐酸。答案C6

4、(2012北京模拟)人们利用某些微生物制作食品时,需要分析微生物的特点,控制微生物的发酵条件。下列与此有关的各项内容都正确的是()。ABCD食品果酒果醋腐乳泡菜主要微生物酵母菌醋酸菌毛霉醋酸菌制作装置或操作步骤解析本题考查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的制作方法。果酒是利用酵母菌发酵制成的,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真菌,在有氧条件下可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可发酵产生酒精。发酵时应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故A项错误;制作果醋时使用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型细菌,在有氧条件下,可生成醋酸,制作装置中的充气口是连接气泵输入氧气用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

5、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故B项正确;制作腐乳时应先接种毛霉,然后进行加盐腌制,故C项错误;制作泡菜时应选用乳酸菌,故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26分)7(14分)请回答下面有关泡菜发酵过程中的相关问题。(1)蔬菜刚入坛时,其表面带有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其中的酵母菌最初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请写出相关反应式_。(2)在发酵初期会有气泡从坛沿水槽内的水中间歇性溢出,试说明这些气泡的来源_。(3)到发酵中期,无氧状态形成,乳酸菌开始活跃并产生大量乳酸,使乳酸积累量达到0.6%0.8%,pH为3.53.8,试分析此时坛内其他微生物的活动情况及原因_。(4)发酵后期,乳酸

6、含量继续增加,当达到1.2%以上时,发酵速度逐渐变缓甚至停止,主要原因是_。(5)请在下列坐标图中画出该过程中乳酸菌、乳酸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解析在泡菜发酵初期,由于发酵坛内有少量氧气,所以酵母菌会进行有氧呼吸并产生CO2气体,随着氧气耗尽,开始进行无氧呼吸,且该过程也会产生CO2气体,且此时产生的气体会增大坛内气压,使产生的气体和剩余空气从坛沿水槽内溢出。答案(1)有氧呼吸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2)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剩余空气(3)其他微生物活动减慢甚至停止,因为pH不适宜(4)pH过低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5)8(12分)某兴趣小组就“泡菜腌制过程中

7、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开展了研究,操作如下:某年1月4日下午选取1、2、3号三只相同的泡菜坛,在每个坛中加入洗净的新鲜莲花菜0.6 kg,再分别倒入相同量的煮沸并冷却的10%盐水,将坛密封,置于同一环境中。封坛前进行第一次取样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后来定时测定,结果见图。请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中盐水需煮沸并冷却后才可使用,原因是_ _。在腌制过程中,会出现坛中溶液量增加,这是由于_ _。(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_,其原理是:在盐酸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计出泡菜中亚硝酸盐

8、的含量。(3)该小组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是否合理?_。并说明理由_。(4)根据图中数据进一步分析,可推测在腌制过程中的第_ d,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最大值。若要食用,至少要在腌制的第_ d比较好。(5)实验中3只坛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存在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_ _。解析加热煮沸可以杀灭各种杂菌,冷却后再加菌种,可以使菌种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腌制过程中,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使细胞渗透失水,增加了坛中溶液量。可以用光电比色法定量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数据应分别记录,再算出平均值。从三个曲线图中可以看出第3 d亚硝酸盐的含量最高,第10 d亚硝酸盐浓度降到比较低的水平,可以食用泡菜。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可能会导致产生的亚硝酸盐的量存在差异。答案(1)加热煮沸是为了杀灭盐水中的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外界溶液浓度过高使细胞渗透失水(2)光电比色法紫红色产物(3)不合理应将三个坛中每次测定的亚硝酸盐的含量分别记录,求出平均值,然后以时间为横坐标,亚硝酸盐的含量为纵坐标画出一条曲线(4)310(5)各坛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可能存在差异(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