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高一历史试卷第 页(共 页)内江市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检测题历 史本试卷共 页。全卷满分 分,考试时间为 分钟。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用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非选择题用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小题,每小题 分,共计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目前,中国境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 万多处,且分布广泛,奠定了中华文明
2、的发展基础。中华文明的特征是万邦时代,相互征伐神话传说、无据佐证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百家争鸣、相互交融诗经大雅大明记载:“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砛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公元前 年,禹建夏朝公元前 年,牧野之战公元前 年,国人暴动公元前 年,西周灭亡孔子作春秋,强调在大一统下明“华夷之辨”,以是否符合西周礼乐文明为区分的标准:合于周礼者为华夏,违背周礼者为夷狄。这说明当时形成了华夏认同观念民族隔阂进一步加深周天子的控制力渐弱小国寡民是社会理想公元前 前 年,秦国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秦朝。下列属于秦朝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
3、措施是实行禅让制建立宗法制采用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公元前 年,张骞应募任使西域者,于长安出发,经匈奴,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前 年,张骞逃回汉朝。其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加强与西域经济交流开辟著名的丝绸之路联合匈奴平七国之乱六朝一般是指“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这六个朝代,承汉启唐,创造了极其辉煌灿烂的“六朝文明”,唐朝人许嵩在建康实录一书记载了这六个朝代,故而得名。六朝共同点是高一历史试卷第 页(共 页)少数民族内迁政权处于北方建都洛阳相对安定统一北方处于南方建都建康 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采取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等改革措施,大力推进民族交
4、融。这些措施不利于保护本民族文化遗产为三国鼎立形成奠定了基础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趋势结束了我国数百年分裂局面公元 年,唐朝和吐蕃双方派使节,先在唐京师长安盟誓。次年又在吐蕃逻些重盟。公元年,将盟文刻石立碑,用汉藏两种文字对照,树于拉萨大昭寺门前,如右图。其存在历史价值是证实了唐朝对西藏有效管辖见证了汉藏民族的团结友好标志着中外交流的良好开端证明了天山南北是中国领土唐高宗时,进士科地位慢慢超越了明经,进士科评选标准甚严格,考上人数只是明经科的十分之一。当时曾有一句说话:“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道出了进士科的难度。与此现象有关的制度是刺史制度科举制九品中正制察举制公元 年,唐朝苏敬等 人奉敕,
5、以本草经集注为基础,增补注文与新药,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由政府颁布的药典。这部药典是唐本草千金方齐民要术本草纲目 年,太祖乾德二年设参知政事(简称参政),开宝六年(年)参知政事于政事堂议政,宋仁宗、宋神宗时期,参知政事的职权和礼遇达到巅峰。其设置分化了枢密使军权知州决策权通判监察权宰相行政权“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它们是原始社会后期由于征掠、围猎的需要而设的军事首领,随后发展为固定的军事组织,“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其实际人数多少不定。这一组织盛行于辽朝契丹族西夏党项族元朝蒙古族金朝女真族元史卷九十一百官志七载:“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国初,其地总于陕西。至元十八年,以陕西行中
6、书分省四川。二十三年,始置四川行省。署成都,统有九路五府。”其设置使郡县制向西南地区扩展加强了对四川地区的管理结束了四川分封制的历史巩固了元朝民族统治政策宋史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宋代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据此可知,宋朝传统自然经济有一定突破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南方是中国商品经济发展高峰江浙成为人才的集中地区北宋大儒张载横渠语录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全科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高一历史试卷第 页(共 页)平”的口号,这四句话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概括为“横渠四句”。提出这一口号的目的是复兴强化儒学地位提倡存天理灭
7、人欲追求天人合一思想建立儒家独尊地位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命人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畏兀儿蒙古文;忽必烈即位后,委派藏传佛教高僧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用以拼写蒙古语,也广泛用来拼写汉语等多民族语言。这反映出蒙元时重视民族文化开发完成了汉语拼音化民族融合趋势加强蒙古族实现了汉化 世纪前期,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出海,访问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史称“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大幅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抗击了倭寇对沿海的骚扰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耀兵异域抵御了西方侵略 年 月 日,大顺军从正阳门、德胜门入,经承天门步入内殿。大臣皆己逃散,崇桢带著太监王承恩上煤山望,最后
8、自缢景山,史称甲申之变。这一变局表明清朝结束了明朝统治瓦剌南下终结了明朝多尔衮打败了李自成明朝被农民起义推翻 年 月,郑成功病逝。康熙题撰挽联云:“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康熙帝挽联肯定了郑成功坚定平定噶尔丹叛乱收复台湾的伟大功绩保证了西藏稳定局势抗击沙俄的雄心壮志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其中,提出“工商皆本”和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的思想家是黄宗羲徐光启王守仁顾炎武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题,共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分)材料一 春秋战国是分封制崩溃、中央集权确立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铁农具使用和牛耕逐步推广,土
9、地国有制逐步被土地私有制代替。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实力增长,要求政治改革,建立地主阶级统治。秦孝公嬴渠梁即位后,下令招贤决心图强改革,商鞅自魏入秦,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策略,深得孝公信任。公元前 年和前 年,商鞅任左庶长,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军功,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经过变法,秦国旧制度被彻底废除,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逐渐成为七雄中最富强的集权国家,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基础。摘编自商鞅变法材料二 北宋立国后,为了防止地方割据,维护中央集权,官僚机构庞大臃肿;为稳定社会秩序,抵御北方民族南侵,形成了
10、庞大军事体系,出现了冗员、冗兵、冗费,财政入不敷出,民众负担沉重,最终形成北宋积贫积弱局面。庆历新政失败后,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缓高一历史试卷第 页(共 页)和,朝廷内外危机四伏,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宋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开始变法,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变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推进了军队建设,但由于用人不力及执行偏差,变法带来负面效果。元丰八年神宗死,子哲宗即位,起用司马光为相,除置将法外全部被废。摘编自王安石变法()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在制度变革上的体现,概括商鞅变法的必然性。(分)()根据
11、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中期面临的社会问题,概括王安石为解决这些问题采取的措施。(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分)材料朝代设置机构西汉西域都护府唐朝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元朝北庭都元帅府清朝伊犁将军 问题:从上表中选取一个朝代,说明其设置机构主要管理我国什么省级行政区?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设置的背景和影响。(要求:史实准确,表达清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分)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推广,经济发展促使社会急剧变化;私学兴起,“士”阶层活跃,形成了众多思想流派;各诸侯国对“士”政策宽容,“养士”之风盛行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现象,这为“士”著书立说、发表个人意见,创造了良好条件。战国时代,齐
12、国稷下学宫是极其引人注目的学术场所,其中既有儒家,也有黄老学派、法家、阴阳家等。稷下先生及其各派利用齐国提供的良好环境,针对社会急剧变化,潜心研讨、热烈争辩、取长补短、著书立说,阐述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涌现出一批具有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这基本上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大融合,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历史发展。摘编自百家争鸣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学派提出的治国理念,分析这些不同理念产生的原因。(分)高一历史试题答案第 页(共 页)内江市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检测题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选择题:本题共 小题,每小题 分,共 分
13、。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题,共 分。(分)()体现:废井田,实行县制。(分)必然性:春秋战国是分封制崩溃、中央集权确立的过渡时期;铁农具使用和牛耕逐步推广,土地国有制逐步被土地私有制代替;新兴地主阶要求政治改革;秦孝公决心图强改革。(分)()问题:冗员、冗兵、冗费,三冗问题;民众负担沉重,阶级矛盾严重;北方民族南侵,民族矛盾严重;积贫积弱,朝廷危机四伏。(分)措施:理财,政府向农民提供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开辟财源;整军,对农民进行编制和军事训练,恢复征兵制。(分)(分)示例 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新疆。(分)背景: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要道;西域同中原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大大加强。(分)影响: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其设置加强了汉朝对西域的管理和开发,促进了西域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分)(分)理念:儒家,以身作则,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道家,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分)原因:他们代表不同阶级和阶层利益;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各诸侯国对“士”政策宽容,为其创造了条件;对社会急剧变化拥有不同的认识和主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