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情分析:复习本单元时,首先应从整体上把握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分为奴隶社会政治制度和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其中前者着重把握分封制和宗法制;后者虽可囊括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八个字,但更应理解诸如:郡县制、三公九卿、三省六部、行省制等概念;分清中央集权是指从封建社会时开始的。预计高考对本专题的考察仍着重在分封制和宗法制等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过程中呈现的趋势以及其进步作用等方面。当前政治民主化是世界发展的主流,并且我国也在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注重制度的创新,于是应注重制度创新的作用,以及古今政治制度的纵向对比。第一节: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2、的形成考点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 夏、商的政治制度1、 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相、卿士等管理政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奉命征伐2、特点:王权具有神秘色彩例1:(原创题)下面关于商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B、中央设相、卿士等管理政务C、地方封侯和伯,侯、伯享有中央官俸 D、中央设有负责祭祀的官员参考答案:本题选C,地方的侯和伯是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定期向商王纳贡、奉命征伐。(二) 西周的政治制度1、 分封制 对象: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 诸侯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诸侯的权利:在疆域内进行再分封
3、 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 结果: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特征: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等级森严、层层分封注意:在清朝以前的文献中提到的“封建”一词,多指分封制,而非今日所提及的社会形态。2、 宗法制 目的:为了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相对的大宗与小宗关系 作用: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现实意思: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延伸: 宗法制促使忠孝观念深入民心,造就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易于形成“道德专制”、“重男轻女”等观念,从而重视人治、轻法治,严重阻碍民主法治的进程。(宗法制是“重男轻女”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该现象的根
4、本原因是小农经济的影响) 宗法制只是有利于去解决矛盾,这并非意味着它能彻底地解决一切矛盾。3、 礼乐制:保证分封制和宗法制稳定的工具。例2:(2012辽宁省实验中学期末考试)当世界刘氏宗亲会馆在沛县落成时,大批海内外刘姓子弟前来寻根问祖,这一事件与下列哪一观念具有一致性( )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B、“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左丘明)C、“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项羽)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参考答案:选B,强调宗亲观念与同姓不婚的关系。考点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皇权至高无上为核心)1、 中央:皇帝制度和中央官制 皇帝制度 中央官制:以皇权为核心,设丞
5、相、御史大夫和太尉(识记各自的职能)2、 地方: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 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 意义: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3、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完善。注:秦朝统一的措施及意义1、 措施: 政治方面:颁布秦律,开灵渠(连结长江和珠江水系) 经济方面: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 文化方面:统一文字2、 意义: 政治方面: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经济方面:利于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 文化方面:利于文化的传承、发展(感悟:其实我们对一个朝代的描述也大多是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几
6、个方面着手,以后再做题时若一时觉得无从下手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眼寻找答案)例3:(2011广东华南师大附中高三综合测试)一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参考答案:本题由“不考虑世系”、“以个人亲信为基础”可知选A。例4:(改编自2011江苏模拟试题)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士人都必须通过皇帝任命转化为官僚。1
7、、 依材料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特征参考答案:本质特征: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从世袭到任命;从地方分治到中央集权(感悟:这些也便是秦制和周制的主要差别)2、 谈谈你对官僚体制的认识参考答案:一方面利于维护国家稳定,另一方面强化了皇帝专制,造成负面影响。(感悟:往往答题中多有答认识的我们要从积极和消极方面答,而答启示、教训、借鉴等我们只需要答积极方面的就可以)第二节: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考点一: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时期阶段特征政治制度的演变情况秦朝形成中央: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地方:推行郡县制西汉巩固中央:汉初沿袭秦朝三公制,后汉武帝重
8、用侍从形成内外朝地方:汉初实行郡国制,但出现地方割据,以推恩令解决,设刺史隋唐完善中央:继承魏晋三省制,隋唐完善为三省六部制地方:唐设节度使,因其权力过大出现藩镇割据现象北宋加强中央:中书门下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兵权、财权。地方:削减节度使权力,派文官担任地方官,设通判对其监督元朝新发展中央: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下设路、明清顶峰中央: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地方:明朝在地方实行按察司、指挥司和布政司的三司制度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注:1、三省六部制 特征
9、:三省职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皇帝拥有最终决策权 影响: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削弱相权、强化皇权。2、元朝河北、山东、山西由中央直接管理;西藏由宣政院管理;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管理;此外行省制呈现犬牙交错的特点;另外还需要识记住所在省份在元朝属于哪个行省管理3、行省制的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中国省制的开端。4、内阁的性质: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决策的顾问内侍机构。5、康熙时形成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的格局,最后集权于皇帝。例4:(2
10、012淄博模拟)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北宋官员人浮于事B、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C、北宋强化中央集权D、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参考答案:选C。北宋强化中央集权,造成人浮于事,又目不见官。(感悟:往往在做选择题时出现一些选项我们无法排除,这是就从因果关系、包含与被包含关系还寻找答案)例5:(改编于2009浙江全国学科大联考)唐初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填“奉行”而已。据材料
11、和所学,分析唐朝官僚制度的特征以及影响参考答案:特征:三省职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皇帝拥有最终决策权影响: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削弱相权、强化皇权考点二:古代中国选官制1、 概况:夏、商、西周:世官制汉朝: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以来:科举制2、变化:由注重门第、血缘到侧重学识、才能,且逐渐公平、公正。3、科举制意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养。例6:(2012江西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以来,宗法世
12、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郡县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使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李明材料二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三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通典卷一四材料四随着门阀世族的
13、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由察举制转化而来,进士科则为新设。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期“世官制度”下,主要官员是通过怎样的方式产生的?根据材料一,分析先秦时期“世官制”被取代的原因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我国古代选官核心标准的演变。(3)比较材料二和材料四,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说明两种选官制度的关系。(4)根据材
14、料三和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及影响。 参考答案:(1)方式:世袭。原因:守法世族的削弱,士阶层的崛起;私学的产生;战国时期新人才观的提出;县郡制和谷禄制的推行。(2)演变:由以德行为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直至以考试成绩为标准。(3)不同:察举制;考试并不决定取舍,而只决定高下。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关系:科举制由察举制发展而来。(4)原因:门阀世族的衰落,庶族地方的势力增强;打破门阀世族政治上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特点:自由报考、分科考试、按成绩取舍影响: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15、;促进了唐诗的繁荣。考点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评价积极作用: 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经济上:能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文化上:有利于文化大融合消极作用: 政治上:专制统治空前强化,阻碍了民主化进程 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明清以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化上:阻碍科技创新的发展。史学故事: 【戒疤的故事】电视剧上动不动和尚就一头的戒疤,其实这是很不对的。戒疤是从元朝才有,当时有位志德和尚受到元世祖的尊崇,他传戒时,规定受戒者每人燃香于头项,受沙弥戒的燃三柱香,受比丘戒的燃十二柱香,作为终身之誓。而且只有汉僧才点。其他民族不会点,切记,别给藏喇嘛画上了。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