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九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 3 讲 区域经济联系与可持续发展考点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017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我国粮食供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图 a为 2012 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材料二 区域粮食供需状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图 b 为 20052013 年江苏省人口变化与粮食增产关系图。图 a图 b(1)据图 b,简述江苏省人口变化粮食增产关系的主要区域差异。(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粮食的品质。江苏不少农业示范区推广种植有机大米,试分析种植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答案:(1)苏南人口增长快,粮食增产慢;苏北人口负增长,粮食增产快。(2)
2、市场需求大;技术水平高;生态环境好;政策支持。把区域地理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有机结合,运用高中地理原理分析区域农业生产问题及粮食问题的成因、表现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1区域农业发展问题分析(1)自然条件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分析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存在的不足。(2)产生的环境问题:分析区域内是否存在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土地荒漠化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并明确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3)农业结构问题:分析区域农业发展是否存在农业类型不合理、农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2农业发展方向分析(1)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确定。根据优势定方向: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优
3、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优势产业。根据问题定方向:根据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提出整治措施,确定农业调整方向。根据市场定方向: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区域农业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2)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答题模板。针对商品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今后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渔业的比重,各业要全面发展;重视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以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
4、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良不利于农业耕种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威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创建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措施,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以及林木的乱砍滥伐等现象,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2014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 1957 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 1.24 万平方千米,人口 20 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
5、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审题专练 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1957 年开始垦荒”说明开发晚、原始环境破坏轻;“土壤肥沃、精准施肥”是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绿色”指环境质量高,污染少;“米都”说明稻米生产量大,商品率高。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自我校对:中 三江 黑土 商品粮尝试解答:(1)开垦历史
6、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2)纬度高(48N 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考向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凤堰梯田位于陕西省南部秦岭和大巴山之间的凤凰山南麓山前冲积扇上。乾隆年间,湖南长沙移民见此地气候温暖湿润,
7、森林茂密,山高水也高,有黄龙沟、茨沟、冷水沟、龙王沟等 4 条沟溪流经,胜似江南,于是游说当地农户共同开垦梯田。在修筑初期,常发生前一天灌满水,第二天就出现干涸的情形,其后先民采用措施加以解决。该梯田现为我国北方省份面积最大的古水稻梯田,已成为旅游胜地。下图示意凤堰梯田位置及景观。(1)分析凤堰梯田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的原因。(2)说明该地能够修建梯田发展耕作业的自然条件(气候除外)。(3)推测梯田修筑初期易干涸的主要原因及先民采取的主要措施。(4)有人建议依托凤堰梯田大力发展旅游业,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答案:(1)凤堰梯田位于汉江谷地,属于亚热带;冬季因秦岭阻挡,受北方冷空气影响较
8、小;位于河谷地区,热量不易散失,热量丰富;汉江谷地向东南开口,暖湿的夏季风受地形抬升,降水丰沛。(2)位于凤凰山山麓冲积扇上,海拔、相对高度及坡度适宜;冲积扇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沟溪流经可自流灌溉。(3)原因:土质疏松,孔隙多,地表水易渗漏;坡度较大,地下水流速快;坡地地下水埋藏较深,地表水易下渗。措施:夯实底土。(4)赞同。有凤堰梯田及当地风土民情,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开发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高;旅游业发展带来收入,可以维护修缮梯田;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不赞同。可能对凤堰梯田带来一定的破坏;旅游业发展使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减少,梯田逐渐荒废;旅游人员增加,给当地居民生活、文化等
9、带来冲击;旅游人员增加,会给环境带来一定污染。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和凉爽的气候,耐寒,喜潮荫,忌高温、强光。适宜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质疏松且富含腐殖质的土壤种植。主要生长于我国北方海拔 1 5603 100 米的山地林下、林边及灌丛中。党参是我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材,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增强免疫力等作用。白山市地处长白山腹地,由朝鲜族、满族等 36 个少数民族组成,是我国党参药材的重要生产基地。白山市种植党参有数百年的历史,到 2015 年白山市党参种植园面积达到 3.2 万亩。为了保护长白山森林,当地政府严格控制伐林发展参园,大力发展林下坡地特色参业
10、,并加强参业技术培训、国内外销售市场引导、政策支持和护林宣传。目前,白山市中药材产业围绕参业发展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成为了全市农业大发展的支柱产业,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下图为白山市地理位置示意图。(1)简述与白城市相比,白山市党参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2)说明白山市山地林下坡地适宜种植党参的主要原因。(3)分析白山市党参种植业成为全市农业大发展支柱产业的主要原因。(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问题:说明白山市党参产业发展经验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启示。问题:请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白山市林下党参种植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
11、1)白山市地处长白山腹地,气候温和凉爽;地处湿润地带,降水充足;森林覆盖率高,光照适中。(2)白山市地势高,坡地天然林多;山坡地带降水较多,林下坡地蒸发量较小;山坡林下树冠遮光性强,阴凉的环境适宜党参生长;山坡林下地带枯木腐枝多,土壤腐殖质含量高且土质疏松。(3)党参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政府鼓励农户种植,在技术和销售上大力支持;党参的国内外市场广阔;种植面积大,总产量高等。(4)问题: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借鉴特色农产品的种植经验,加强种植技术培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减轻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负担;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
12、值等。问题:山地坡度较大,种植时要避开陡坡,防止水土流失;禁止砍伐森林发展党参种植,保护森林资源,加强市场调查,调整党参种植面积,确保参农增收。考点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2015上海卷)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下图为崇明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1)2000 年到 2012 年,崇明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力 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力 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A BCD(2)崇明县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
13、化建设。其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是()A休闲旅游业B高端金融业C农贸批发业D房地产业解析:第(1)题,图中信息显示当地在2000年到2012年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上升,说明在此期间当地第二产业发展快,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变化不大,但当地经济总量变大,故在此期间第三产业产值也应快速增加。因此 A 正确。第(2)题,崇明县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区域内经济发达,居民消费水平高。崇明县独特的自然环境适宜发展休闲旅游业。A 正确。答案:(1)A(2)A多以区域图和文字材料为载体,考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考查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规划、工业化对城市化的
14、促进作用等。区域工业化的分析,应遵循“区域工业化工业发展状况(区位条件分析、工业发展进程)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的模式。1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进行区域工业化条件分析在分析一个区域工业化的条件时,一般可从国家政策、资源和能源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区位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工业化、城市化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等。因此,各区域应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积极发展科技、努力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美化环境等方面入手,促使该区域的工业化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2区域工业化中的产业结构调整规律某一地区工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一般有以下的
15、规律:3区域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影响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即工业化会推动城市化,城市化又会带动工业化,但各区域的情况存在差异,走工业化、城市化道路也存在差异。4解决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方法工业化、城市化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资源和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等,因此各区域应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积极发展科技、努力改善交通、美化环境等方面入手,促使该区域的工业化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2016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台湾与福建省隔海相望,区域内 80%人口的祖籍是福建。两岸“三通”的启动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加深了两岸
16、的经贸往来。目前福州、厦门等地已建成多个台商投资区。我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示意图说明台商投资区集中在福建省福州、厦门等城市的原因。审题专练 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台湾与福建省隔海相望,区域内 80%人口的祖籍是福建”“两岸三通的启动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说明两省_相同,台商回乡投资受_鼓励。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我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示意图自我校对:地域文化 政策 近 港口尝试解答:地域文化相同(台商回乡投资多);距离近(有港口、运输成本低);政策鼓励。考向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和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
17、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心城市以经济区和城市群为依托,是经济区生产布局和城市群功能分工的空间表现形式,是具备较强聚集扩散、服务和创新功能的区域经济中心。2016 年 12 月 20 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以下称“规划”),其中明确提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之前武汉、郑州、合肥、长沙都在积极争取国家中心城市,最终花落武汉和郑州,合肥和长沙错失机会。郑州在航空港实验区、郑东新区、郑汴一体化、新能源汽车、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建设将受益。下图为我国中部六省区位置示意图。(1)说明郑州、武汉当选国家中心城市的共同原因。(2)推测与郑州相比,合肥未能获批国
18、家中心城市的原因。(3)结合材料,分析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对郑州发展的意义。答案:(1)都位于承接东西、连通南北的枢纽地带,交通便利;处于中原地区,辐射范围大;所在地区工业基础雄厚,农业、商业、金融业发达;均以经济区和城市群为依托,能有效组织经济区生产布局和城市群功能分工。(2)合肥位置偏东,临近长江三角洲地区,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对于中部省区崛起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小;相较于郑州的立体交通枢纽而言,合肥的交通枢纽地位不突出;与郑州相比,合肥的经济实力较弱,中心城市职能难以有效发挥。(3)促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进一步成为国际物流中心和现代化产业基地;推动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
19、心功能区建设;加快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动郑州、开封等重点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和推广力度,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创新体系,打造郑州等城市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下图为中国的城市群发展路线图。2016 年 3月 5 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出炉。纲要指出:要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加快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纵轴,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布、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1)“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中的横轴陆桥通道,位于我国中部地区的是_。(2)沿长江通道为横轴的城市群包括长江三
20、角洲城市群、_和_。(3)提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上海市核心作用,需要加强上海市_中心、_中心和航运中心等城市职能建设。(4)环渤海地区的京津冀城市群,北京、天津各自的优势明显,北京的突出优势是_,天津的突出优势是_。(5)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相比,简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优势。答案:(1)中原经济区(2)长江中游城市群 成渝城市群(3)金融 贸易(4)科技和人才 港口和制造业(5)长江三角洲沿江临海,地理位置相对优越;工农业发达;人才实力雄厚;城市化水平高;交通通讯发达,对外联系便捷。考点 产业转移1(2016全国卷)自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国外转
21、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1)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规模 B劳动力成本C原材料成本D技术水平(2)20 世纪 90 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A市场规模大B技术水平高C劳动力素质高D基础设施水平高(3)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战略是()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解析:第(1)题,家电组装是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其不
22、断转移是为了寻找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故选 B。第(2)题,因为中国的人口数量远大于越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越南,所以消费市场规模更大,故选 A。第(3)题,中国家电产业要发展,要占领市场必须加强技术研发,提高技术含量,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故选 D。答案:(1)B(2)A(3)D2(2017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完成(1)(2)题。随着全球化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上图显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 19872010 年纺织服装业总产值占全国该产业份额及 2010 年职工年平均工资。(1)据图判断,下列省级行政区纺织服装业发展变化特征与原因的正确组合是()A京津沪产业份额下降产业结构优化
23、调整B福建产业份额增长快原有工业基础雄厚C苏浙产业份额逐年递增本地市场需求旺D.新疆产业份额历年较低纺织业原料短缺(2)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交通运输B劳动力成本C技术水平D距市场远近解析:第(1)题,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读图分析可知,京津沪产业份额下降,但年平均工资却较高,说明应是该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结果,A 正确;福建位于沿海地区,对外交通便利,有利于服装产品出口,这是其产业份额增长快的原因,福建
24、原有的工业基础并不雄厚,B 错误;苏浙成为经济发达地区,其产业份额逐年递增是因为这里原有工业基础雄厚,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提高,C 错误;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地,因此其产业份额历年较低不可能是原料短缺所致,D 错误。故选 A。第(2)题,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纺织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劳动力价格上涨,成本上升;而河南、江西等中部地区,经济相对东部沿海地区较为落后,劳动力成本较低,因此,导致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故选 B。答案:(1)A(2)B以产业转移示意图或区域图为背景,考查产业转移的路径及影响因素,以某种产业转移为案例,考查
25、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产业转移问题的分析思路(1)区域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最后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一般方向是由发达国家(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地区)。(2)影响产业转移的区位因素。产业转移的目的是寻找最佳区位,降低生产成本。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分析影响因素时,需从转移的产业部门的主导因素入手,对比分析转入地和转出地的区位条件。具体思路是:分析影响产业
26、部门的区位因素,确定出主导因素对比分析产业部门转入地和转出地的区位条件综合分析,确定出影响产业转移的区位因素(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016全国卷)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 世纪 80 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 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1)与景德镇相比,20 世纪 80 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C劳动力素质高D国家政策倾斜(2)促使佛山陶
27、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A产业结构调整B原材料枯竭C市场需求减小D企业竞争加剧(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A资金充足B劳动力成本低C产业基础好D交通运输便捷审题专练 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1)“20 世纪 80 年代初率先引进国外生产线”说明有优惠的_。(2)“2003 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说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不适合在此发展,该地开始进行_调整。(3)“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说明景德镇陶瓷产业_,技术经验丰富,产业基础_。自我校对:国家政策 产业结构 历史悠久 好尝试解答:(1)D(2)A(3)C考向 1 影响产业转移的原因张槎位
28、于佛山市禅城区西部,拥有“中国针织名镇”等称号。20 世纪 80 年代初,广东的一针、二针、三针以及张槎的槎针等一批大型国有纺织企业纷纷集聚佛山,这些企业聚集了大量纺织工业人才,加上各大棉纺厂和数量众多的服装厂,为张槎针织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近年来,随着佛山中心规划出台,纺织产业逐渐向粤北和粤东地区转移,张槎针织企业的总部仍留在禅城,而棉纱、织造到染整等将外迁。据此完成 12 题。1张槎针织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劳动力充足B产业基础雄厚C国家政策支持D原料充足2张槎针织部分产业链向外地转移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产业升级转型B市场需求量减少C生产成本降低D企业恶性竞争加剧解析:第 1
29、题,由材料可知,佛山张槎 20 世纪 80年代初,广东的一针、二针、三针以及张槎的槎针等一批大型国有纺织企业纷纷集聚佛山,这些企业聚集了大量纺织工业人才,加上各大棉纺厂和数量众多的服装厂,为张槎针织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因纺织产业起步早,纺织工业基础条件好,致使其快速发展,故选 B。第2 题,随着经济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原有的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不具备优势,致使产业转移升级,纺织产业部分产业链向劳动力价格和土地成本低的地区转移。导致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为产业升级的需求,故选 A。答案:1.B 2.A考向 2 产业转移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经济平稳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全面加强。读珠江三角
30、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 34 题。3关于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结构的变化,主要是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带来的B结构调整经历了资金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转变C环境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产业结构调整面临新的机遇D由简单的原料加工等低级形态向高科技产业等高级形态发展4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扩大了区域间经济差异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产业升级面临困难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解析:第 3 题,图中产业结构的变化除了与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有关外,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A 错。从进程图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的转变,B 错、D 对。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污染问题得以缓解,C 错。故选 D。第 4 题,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缩小了区域间经济差异,A 错。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会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B 对。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C 错。产业的升级对于劳动力数量需求量减少,对于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不利于就业,D 错。故选B。答案:3.D 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