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标内容要求1.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结合资料,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原因。学科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结合图文材料,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不同地区环境问题的表现及产生原因,分析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知识体系导图一、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1)环境问题:由于人类对环境采取了不恰当、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所导致的结果。(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对环境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环
2、境效应。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资源,并把资源转化成消费品。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产生的废弃物,被排放到环境中。(3)不同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类型产生原因自然资源枯竭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环境承受能力时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2.环境问题的表现环境问题具体表现自然资源枯竭森林减少、水资源危机、矿产资源短缺等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等人口增长过快与环境问题的关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自然资源枯竭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环境污染是指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
3、态破坏是指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自然资源枯竭是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3.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1)区域性环境问题聚落国家(2)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从局部向全球蔓延的环境问题有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体污染等。二、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概念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2)内涵(3)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共同
4、性原则: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2.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2)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行动消除贫困a贫困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障碍;b从公平性原则看,消除贫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发展绿色经济a追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包容三方面的平衡;b强调节能减排、资源高效利用和社会公平。提倡可持续消费从日常生活出发,转变消费习惯,崇尚绿色消费。(2)联系: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自然资源枯竭;自然资源枯竭也会引起生态破坏。乡村地区或发展中国家既有生态破坏,也有环境污染乡村地区或发展
5、中国家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但并不是说乡村地区或发展中国家只有生态破坏,没有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区别(1)发展目标:传统发展观以经济发展为目标;可持续发展观以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2)增长方式:传统发展观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可持续发展观是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3)消费模式:传统发展观提倡高消费;可持续发展观提倡适度消费。(4)时空尺度:传统发展观考虑当代人的最大需求,从区域利益出发,采取封闭式、掠夺式和转嫁式的发展方式;可持续发展观强调代际公平,从全球利益出发,是一种互补的发展方式。考点一环境问题及成因(2020山东
6、等级考)家住北方某县的小王夫妇,效仿村里一些年轻人的做法,在自家5亩耕地上栽植了杨树后就外出打工了。八年后,小王夫妇将已成材的杨树出售,获利24 000元。与原来种植粮食作物、蔬菜等相比,这些收入虽不丰厚,但他们还算满意。据调查,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这种“农地杨树化”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针对“农地杨树化”引起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大开荒力度 B增加木材进口C增加粮食进口 D鼓励农地流转【获取信息】阅读文字材料可知“农地杨树化”现象的相关信息。【尝试解答】D解析:由上述信息可知,加大开荒力度,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诱发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该地区种植杨树
7、是想减少劳动投入外出务工,并不是因为木材需求量大和粮食需求量大;鼓励农地流转,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生产,既能保障农作物种植面积,又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而减少劳动投入。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影响因素具体表现自然原因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流速缓慢,使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人为原因人口压力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全球形成较大的人口压力,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增多,引发资源和环境问题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
8、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超过了资源本身的再生速度,长期采用损害环境的生产方法,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采取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盲目追求当前经济增长,全球范围内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2.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及防治措施环境问题原因典型事例措施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及降水少华北平原水资源紧张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土地资源短缺生态退耕、建设占地等我国人均耕地较少能源短缺利用率低、资源分布不均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滥垦、滥伐、滥牧,自然植被遭
9、破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等数量日益减少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泰晤士河的悲剧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固体废弃物污染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垃圾任意堆放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垃圾“围城”现象噪声污染,交通、工厂噪声等城市噪声海洋污染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渤海石油
10、泄漏(2021长沙模拟)2020年召开的省级地方两会,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再次成为关注焦点。广东、新疆等地的省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直面问题,剖析矛盾,找准症结,明确思路,给出方案,明确了今年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努力方向。 下表是我国四省区主要环境问题统计资料,越多表示该环境问题越严重。据此完成1、2题。省区环境问题广东新疆四川P1表中的环境问题应该分别为()A酸雨、寒潮、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B土地荒漠化、酸雨、寒潮、水土流失C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酸雨、寒潮D水土流失、寒潮、土地荒漠化、酸雨2P省区最有可能是()A云南 B湖南 C山西 D吉林1D2.C解析:第1题,从选项得
11、知四种存在的环境问题。然后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规律可知,广东省的酸雨问题突出,新疆荒漠化问题突出,四川的水土流失、酸雨问题较严重,故B选项正确。第2题,P省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寒潮,综合选项中的各省份,山西省符合题意。【备选题】(2020滨州模拟)耕地占补平衡是指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要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这项制度是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举措。下图为我国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年限(即可平衡年限)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1据图可知()A北方地区现有耕地利用率较低B南方地区后备土地资源明显不足C
12、西北地区现有耕地资源较为丰富D青藏地区后备土地可大面积开垦2与其他地区相比,上海占补平衡制度落实困难,主要因为()A生态环境脆弱 B城市土地利用率低C土地面积狭小 D距海近土地质量低3上海为实现土地占补平衡宜采取的措施是()A生态退耕 B土地复垦C跨区补偿 D填海造陆1B2.C3.C解析:第1题,可平衡年限越长,耕地后备资源越充足。读图可知,我国南方地区可平衡年限短,后备土地资源明显不足,故B正确;北方地区人口密集,现有耕地利用率较高;西北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现有耕地资源较少;青藏地区海拔高,自然环境脆弱,后备土地不适合开垦,故A、C、D错误。第2题,上海土地面积狭小,经济发达,城市土地利用率高
13、,后备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因此占补平衡制度落实困难,C正确,B错误;生态环境并不脆弱,A错误;距海近,地势平坦,土地质量高,D错误。第3题,上海耕地面积小,生态退耕的作用小,A错误;土地利用率高,可复垦面积小,B错误;可跨区补偿,C正确;填海造陆后的土地,盐碱化较严重,不适合作为耕地,D错误。考点二可持续发展(2019全国卷)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1)、(2)题。(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肥料 B原料 C能源 D
14、产品(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获取信息】生活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读工艺流程图可知,厨余垃圾是整个流程图的开端,属于原料。【尝试解答】(1)B(2)C解析:由信息可知,符合流程图顺序的是厨余垃圾通过分拣,提取生物油脂,生物油脂可生产工业油脂,剩下的有机渣,可产生沼气,剩下一些废渣。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区别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不同点提出背景应对因经济高速发展而引发的全球资源环境问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全球气候关注重点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减少温
15、室气体排放定位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强调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共同点发展要求:应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根本目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本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保障(2020烟台模拟)静脉产业以保障环境安全为前提,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运用先进的技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最终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因其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如同人体血液循环中的静脉,故将其比喻为静脉产业。我国传统的静脉产业多是将垃圾在废品收购站和垃圾场分拣后,运至下游环节处理,垃圾处理厂分布较为分散。建设静脉产业园区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
16、必然趋势。下图为我国某静脉产业园区内的产业链条。据此完成1、2题。1与传统静脉产业聚集区相比,静脉产业园区()A资金投入少 B占地面积大C技术要求高 D污染物排放多2符合图示产业链条流程的是()A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理中心沼气发电厂B餐厨垃圾处理中心沼气发电厂垃圾填埋场C污泥处置中心垃圾焚烧发电渗滤液处理厂D餐厨垃圾处理中心渗滤液处理厂垃圾填埋场1C2.A解析:第1题,与传统静脉产业聚集区相比,静脉产业园区要投入设备与技术等,资金投入多,A错误。静脉产业园由于集中分布,相对传统静脉产业分散分布占地少,B错误。由材料可知,园区需要投入先进技术,C正确。静脉产业园区是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的地方,
17、污染物排放少,D错误。第2题,垃圾焚烧发电产生的余热用来进行餐厨垃圾处理,餐厨垃圾处理产生的沼气用来发电,形成如下产业链: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理中心沼气发电厂,A正确。餐厨垃圾处理中心沼气发电厂垃圾填埋场,餐厨垃圾处理中心的处理物部分进入沼气发电,部分进入垃圾填埋场,不是一条产业链,B错误。垃圾焚烧发电的余热用来处理污泥,C错误。餐厨垃圾处理中心渗滤液处理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厂进入中水循环,才能形成产业链,D错误。【备选题】生态产业园区是按照生态学原理,通过企业间物质、能量、信息集成,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园内包含若干中小企业和农户的产业园。菲律宾的玛雅农场是一个成功的生态产业园典范。玛
18、雅农场最初只建一个面粉厂,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过10年建设,形成了一个农、林、牧、副、渔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如今农场拥有36公顷稻田和经济林,饲养了2.5万头猪、70头牛和1万只鸭。下图示意玛雅农场生态产业园各产业之间的关联。据此完成13题。1玛雅农场最初只建一个面粉厂,对农场发展的不利影响是()A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B资源利用率低,环境受污染C产品质量差,生产竞争力弱D劳动力素质低,外迁人口多2玛雅农场生态产业园区的优点是()A农产品安全绿色,品牌效应强B能源实现自给,生产效率提高C物质循环利用,产品附加值高D减少自然灾害,保障农业高产3今后,玛雅农场生态产业园区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
19、点是()A农、林、牧、副、渔业协调推进,减轻环境污染B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以一业为主全面发展C立足当地实际,第一、二、三产业相融合D加大科技投入,打造享誉市场的产品品牌1B2.C3.D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玛雅农场最初只建一个面粉厂,面粉厂的废弃物麸皮和米糠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直接排放到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故B正确。若只建一个面粉厂,其结果对植被的破坏性小,故A错误。面粉厂数量少,并不代表产品质量差,生产竞争力弱;也不能反映劳动力素质低,外迁人口多,故C、D错误。第2题,图中信息显示,玛雅农场生态产业园区的优点是物质循环利用,产品附加值高,故C正确。图中信息不能显示品牌效应强、能源实现自给等
20、特点;也不能减少自然灾害,保障农业高产,故A、B、D错误。第3题,由题干可知,玛雅农场最初只建一个面粉厂,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过10年建设,形成了一个农、林、牧、副、渔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今后玛雅农场生态产业园区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点是加大科技投入,打造享誉市场的产品品牌,故D正确,A错误。“一业”为主不利于全面发展,故B错误。产业园的生产模式体现了“立足当地实际,第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特点,而题干要求是“进一步发展的重点”,故C错误。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21、现代化高效农业。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加速和交通快速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深化发展。【探究思路】探究思路一农林牧复合系统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联合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扎尕那村地处甘肃和四川的交界处,位于高寒草原、温带草原和暖温带落叶林三大植被类型的过渡地带。汉地农耕文化与藏传游牧文化
22、在此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农业文化。下图为扎尕那村位置示意图。问题1简述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入选“联合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主要原因。提示:垂直地带性显著;多种农业文化交融;开发程度低;受外界干扰少。2简述农林牧复合系统的主要生态价值。提示: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美化环境。3指出促进该农林牧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提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培育良种提高单产;发展农产品加工;合理发展观光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探究思路二林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木材是人类主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主要取自森林资源。我国是一个森林覆盖率不高的国家,由于森林资源的短缺,许多木材制品已被钢材
23、、铝材、塑料、水泥等替代,但其环境效益不佳。鉴于此,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林业循环经济势在必行。下图示意我国某国有林场林业循环经济产业链。问题1与传统林业比较,说明林业循环经济的主要优点。提示:高效利用森林资源,推进造纸业、家具制造业对木材进行深加工,实现森林资源的最大增值;对“三剩物”回收再利用,物尽其用,减少浪费;推广清洁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利用森林氧吧和优美环境,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充分利用森林环境中的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推进与养殖业、种植业的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2指出并说明林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中需要完善的环节。提示:利用禽畜类粪便、植物枯枝落叶和草被植物生产沼气,解决林
24、场生活用能问题,减少林木樵采;采伐区应划分轮采区,及时进行抚育更新,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家具制造业和造纸业要把好环保关,发展绿色家具制造和造纸业,减少环境污染。3分析许多木材制品被钢材、铝材、塑料、水泥等替代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提示:钢材、铝材、塑料、水泥等产品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而这些资源和能源大多为不可再生资源,大规模生产会导致资源枯竭,破坏生态平衡;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严重污染环境,其环境效益较差。4请为该国有林场林业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提示:加大科技投入,培育速生优质树种,缩短木材的生长周期;保护生态环境,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基
25、础保障;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推进“林业互联网”的运营模式,创新自主品牌,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探究思路三橡胶产业园的可持续发展海南某橡胶产业园生产示意图。问题1分析海南岛发展热带现代农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提示: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量丰富、降水充足(水热条件好),农作物生长期长(可一年三熟或四季皆可生长);热带生物资源丰富;热带海域广阔,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有不断扩大的国内外市场;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农业技术不断发展(或冷藏保鲜技术发展);国家政策的支持。2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对应说明其在图中的具体表现。提示:经济持续发展:橡胶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社会持续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
26、生态持续发展:废弃物(废橡胶、废水等)的回收利用,节约能源和水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3从资源和环境角度,分析此产业园生产模式的优点。提示:节约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研究结论】生态农业的特点(1)综合性。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多样性。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
27、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3)高效性。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4)持续性。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固碳减排,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
28、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案例应用】某日本合资公司引进了日本先进农业技术,有效利用“循环农业”构筑从农作物的栽培到物流、销售(公司超市消费者)的一条龙食品系统。该公司种地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甚至不除草,一亩地的产量仅是当地其他耕地的一半。5年后,该公司生产的牛奶价格是国内的1.5倍,草莓每千克定价120元。这些昂贵的农产品仅有10%供应国内市场,其余全部供应日本市场。下图为该公司的循环农业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下列关于该公司循环农业说法,正确的是()A栽培副产物主要是用于土质改善B农作物秸秆是奶牛的饲料C牛粪堆肥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D农地施肥主要是采用化肥2该公司农产品得以远销海外、供应
29、日本市场主要是因为()A价格高,国内市场需求小B距离日本近,运费成本较低C销售渠道通畅,费用低D农产品品质优良,清洁无污染3大力推广循环农业将会()A实现清洁生产,给环境带来零污染B彻底解决因施用化肥导致的土壤板结问题C有效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D增加农业生产投入,使成本大幅提高1B2.D3.C解析:第1题,根据示意图可知,农作物秸秆是奶牛的饲料,B对。栽培副产物主要是用于制作青贮饲料,A错。牛粪堆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较小,C错。根据示意图可知农地施肥主要采用牛粪堆肥,D错。故选B。第2题,根据材料“该公司种地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可知,该公司农产品品质优良,清洁无污染,这也是得以远销海外、
30、供应日本市场的主要原因,D对。国内市场对高品质产品需求也大,A错。运输到日本肯定会比国内成本要高,B错。销售渠道费用不是产品得以出口的主要原因,C错。故选D。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循环农业中,农作物秸秆成为奶牛的饲料,有效利用了生物资源,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肥,有效保护了生物多样性,C对。实现清洁生产,给环境带来污染较小,A错。清洁生产不能彻底解决因施用化肥导致的土壤板结问题,B错。推广循环农业不会使成本大幅提高,D错。故选C。【备选题】读某农业生态园生态链循环模式图,完成1、2题。1该农业生态园的主要生态效益有()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废弃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使用有机肥料,发展绿色生产使用沼气能源,减少植被破坏果草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A BC D2该农业生态园废弃物再利用体现在()食品加工产生的废弃物和秸秆、粪便用于生产沼气养黄粉虫作为贵妃鸡、孔雀等珍禽的饲料在红心蜜柚等水果林地中套种黑麦草、玉米草等牧草收集珍禽的羽毛制作成观赏标本A BC D1C2.D解析:第1题,属于经济效益而不属于生态效益。第2题,养殖黄粉虫作为饲料,在红心蜜柚等水果林地中套种黑麦草、玉米草等牧草均不属于废弃物的再利用,而是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18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