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南省岳阳市202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联评试题.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38935 上传时间:2024-06-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9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岳阳市202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联评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南省岳阳市202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联评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南省岳阳市202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联评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南省岳阳市202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联评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南省岳阳市202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联评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湖南省岳阳市202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联评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湖南省岳阳市202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联评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湖南省岳阳市202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联评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湖南省岳阳市202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联评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湖南省岳阳2022高二上学期联考联评历史试题分值:100 分时量:75 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相应位置贴上条形码。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作图),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

2、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16 小题,共 48 分)1. 甲骨文中,“德”字写作“ ”。西周青铜器何尊铭文中,提到“惟王恭德裕天”,首次出现了带有“心”字的“德”字。这反映出西周()A. 敬天法祖思想流行B. 人文主义思想发展C. 遵循天人感应思想D. 文字书写载体变化2. 秦朝在新征服的地区南郡推行法律时,遇到“今法律令已具矣,而吏民莫用,乡俗淫浃之民不止”的情况。这一现象()A. 源于郡县制的推广不力B. 反映了区域文化的差异C. 体现出秦文化的先进性D. 导致秦朝法律更加严苛3. 南朝时期,中书省长官中书监、令地位很高,“清贵华重”,多由士族担任。但中书省的权力主要集中在

3、地位较低的中书舍人手中。中书舍人“既总重权,势倾天下”,多由庶族地主担任。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A. 三省体制初步形成B. 中央机构权力失衡C. 门阀士族逐渐衰落D. 中书权力制约皇权4. 如图所示,清明上河图中多处描绘沿街摆摊“算命”的场景。读书人、生意人“算卦问卜”成为宋代比较流行的事情。这从侧面反映出宋代()清明上河图(部分)A. 城市经济繁荣B. 文化氛围宽松C. 市民阶层的兴起D. 社会流动性增强5. 康熙年间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此后每死一丁,经官府审定,其丁粮由族人或同甲人补足。时人记载:“额丁子孙多寡不同,或数十百丁承纳一丁;其故绝者,或一丁承一、二十丁;或无其户,势

4、难完纳”。这一记载可以用来说明()A. “摊丁入亩”改革推行的原因B. “永不加赋”政策实施的困难C. 赋税制度改革必然加重农民负担D. 康乾盛世局面下初显的统治危机6. 1858 年京师“官兵所领止有实米二成,其余按折色定价”,同时清政府鼓励民间商人补给京仓,并将漕运由河运改为海运。这主要是由于()A海上运输的发展B商品经济的发达C国内局势的变化D列强侵略的加深7. 1877 年,郭嵩焘出使英国不久后,在日记中系统分析了欧洲“蒸蒸日上”的原因,包括注重科技、讲求实学、重视学校。由此可知郭嵩焘意在()A. 总结西方先进经验B. 提倡维新救亡图存C. 呼吁改革教育体制D. 减少洋务运动阻力8.

5、1924 年初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称:“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这一规定有利于( )A国家干预经济避免经济危机B解决资金困难振兴民族工业C防止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D壮大公有经济推动国共合作9. 周恩来在阐述新中国初期的一项外交方针时,曾评价它“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据此可知这一方针是( )A. “另起炉灶”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 “一边倒”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0. 1978 年以后,沿海地区许多闲散农民不再种地,他们“洗脚上田”,在广大

6、乡村“点火”“冒烟”,经营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工业作坊,逐渐发展为日后的乡镇企业。由此可知( )A. 农村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B. 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支柱产业C. 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自由流动 D. 农村的经济活力得到激发11. 史学家波里比阿强调:“在其他国家,找不到侵吞公共财物的人绝非易事”,相比之下,罗马共和国早期“有关文献记载却清楚地表明,在他们之中找一个犯这类错误 的人相当困难”。这反映出,当时罗马( )A社会形成廉洁执政之风B私有财产受到法律保护C法律严格规范贵族行为D政府严惩违法乱纪活动12. 13 世纪时,一个德国男爵同时从 20 个封君那里领取土地,有的封臣甚至有 43个封君。这一现

7、象( )A. 对封臣忠诚度是一种考验B. 源于城市工商业逐渐发展C. 反映出民族国家正在形成D. 表明封君封臣制难以维系13. 有学者认为,从 17 世纪开始,英国首先确立了王在法下,即国王必须根据法律统治的原则,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英国政体应该用“立宪君主制”而非“君主立宪 制”来表述。真正意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应该是德国在 19 世纪后半期确立的政体。两种不同表述( )A. 推动德国政治体制改革B. 反映君主立宪制的发展C. 造成学术研究无所适从D. 基于英德权力结构差异14. 17801880 年,英国利用自身丰富的煤炭储备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具活力和最繁荣的经济体。到 1938 年,煤炭

8、在英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更是达到了 97.7%的历史峰值。这一“历史峰值”的出现可以说明,当时英国( )A生产的高度集中B经济优势地位的强化C国民经济的复苏D新技术成果推广受阻15. 1947 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立,其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这一组织的建立( )A. 构建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B. 吸取了经济危机中的惨痛教训B. 反映出冷战背景下的国际局势 D. 促进战后世界经济多极化发展16. 西方近代以来福利思想发展变化如下表:西方近代以来福利思想发展变化表阶段时间理论基本观点18 世纪中

9、期19 世纪中期早期社会福利思想实行济贫制度20 世纪 3070 年代国家干预主义福利理论通过国家力量加强社会保障,建立福利国家20 世纪 7090 年代新自由主义福利理论福利私有化,反对福利国家制度20 世纪 90 年代后第三条路和福利多元理论强调市场和政府作用的协调,主张福利由不同部门共同完成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 阶段反映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要求B. 阶段变化基于自由主义的流行C. 阶段适应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D. 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未能得到解决二、非选择题(第 17 题 15 分,第 18 题 15 分,第 19 题 12 分,第 20 题 10 分,共52 分)17. “斯迈尔斯

10、神话”是 19 世纪英国社会对工业家起源的普遍认识,即认为在工业革命中涌现的工业家们大多是践行了“自助”原则的“自我塑造者”。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材料一:1809 年,历史学家威廉休顿通过考察得出结论:1783 年时,伯明翰的富豪中财产在 5000 英镑以上的有 209 人,其中 103 人在创业之初几乎是一无所有, 35 人只拥有很少的财产。摘编自 Francois Grouzet工业家的起源材料二:1842 年,托利党人威廉托德在走访了英国的主要工业区之后,对自己的考察做了一个总结:“通过对我所能接触到的这些企业的分析我有充足的理由认为这些企业都是其所在行业的样板我发现,8

11、0%的工业家在其创业之初是一无所有或只有很少的本钱的虽然现在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有50 万到200 万英镑的巨额财富。”摘编自 Andrew urc工厂的体制材料三:1854 年,英国文学家狄更斯在艰难时世中描述:焦煤镇的主宰约瑟亚庞得贝是一个大工厂主、银行家、商人,但却有着卑微的出身和苦难的成长史。 他是一个私生子,在阴沟里降生并被生母抛弃,他先是由酗酒的外祖母抚养,后来四处流浪,白天在阴沟里过,夜晚在猪圈里过。经受了种种苦难和虐待,但他自学成才,从店铺的招牌上学会了字母,从观察教堂尖塔的钟学会了辨别时间。他从一个流浪儿、小听差、流浪汉、苦工、看门人、小职员起家,靠自己的拼搏和努力, 做到了总

12、经理、副董事长,最后成为拥有许多家工厂、银行的成功人士。摘编自 Char1es Dickens艰难时世(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解释“斯迈尔斯神话”。(6 分)(2) 分析说明上述材料对于研究“斯迈尔斯神话”的价值。(9 分)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材料一:荷兰人格劳秀斯(1583- 1645 年)作为近代国际法学的奠基人,第一次阐述了国际法的概念,认为“人人都要尊重誓约的神圣”,“因为誓约是以上帝的名义而立的,也因为上帝拥有强制履行义务的权威”。至于和约,根据“誓约保证的信义之神圣性”,“无论和约订立了何种条款,务当绝对遵守。”据格劳秀斯战争与和平法(何勤华等译

13、)材料二:在 19 世纪 60 年代,面对各国修改条约的要求,李鸿章等少数人认为, 修约“系条约而非议和”,彼此双方均有同等权利,任何一方若要重修条约,须先行知照,“有一勉强,即难更改”;我方可坚持自己的意见,“于其可许者许之,其不可许者拒之”,并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交涉中,鉴于“惟彼有所求于我,而我一无所责于彼,虽足以示中国宽大,特恐彼视中国太易,更生非分之思”,奕诉“亦拟数条向彼商办”。其后中英签订的新定条约在形式上亦与以往大不一样,每一款 均以“中国允”或“英国允”之类的语句,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据李育民晚清时期条约关系观念的演变(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格劳秀斯的

14、条约观,并说明其产生的历史条件(7 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李鸿章等人的修约策略。今天应怎样对待传统国际法。(8 分)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阶段和运行状态标志性技术和产业17951825 年上行18251850 年下行蒸汽机、纺织业18501873 年上行18731890 年下行钢铁、煤炭、铁路18901913 年上行19131945 年下行电气、汽车、化学19451971 年上行19711990 年下行计算机、汽车、生物19902008 年上行2008 年至今下行信息技术、生产性服务业材料:(注:“上行”、“下行”用来描述经济运行状态、反映经济发展趋势

15、。经济上行是指衡量经济增长的各项指标都在不断的增长,经济下行则相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历史知识,对世界经济运行表中的历史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具体、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材料一:隋文帝确立三省六部制度,改地方三级行政体制为州、县二级行政体制,裁减了冗员,节省了国家开支,总结了秦汉以来的统治经验,发展和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他还制定开皇律,废除了一些残酷的刑法,准许有冤者上诉。在经济方面,隋文帝推广均田制,实行轻徭薄赋,确立“输籍之法”,即朝廷规定划分户等的标准,每年正月,地方官负责在乡里挨户依照标准定等,当作征发差

16、役、确定税额等的依据;从事户口整顿,进行“大索貌阅”。就是朝廷按照户籍上的年龄和本人体貌进行核对。查出有谎报年龄者,基层官吏保长、里正都要流徙远方,并鼓励民户互相检举。为充实长安,隋朝在各地广设仓库,既包括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也包括备水旱赈济的义仓。这些措施巩固了政权,发展了社会经济,使隋朝很快富强起来,史称“开皇之治”。改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材料二: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俭,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 治”。唐玄宗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摘编

17、自中外历史纲要(上)(1) 根据材料一,归纳隋文帝时期创立“开皇之治”的措施。(6 分)(2)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治世或盛世的主观原因。(4分)历史参考答案 1. 【答案】B【解析】何尊铭文中首次出现带“心”的德字,可知西周时期统治者思想的转变,注重德行, 这是敬天保民思想的表现,故 B 项正确。材料与“法祖”无关,故 A 项错误;天人感应思想是汉代董仲舒提出的,故C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德”字的变化而非书写载体的变化,故D 项错误。2. 【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秦朝在新征服地区推行法律受阻,这是因为区域文化的差异,故 B 项正确。A 项与史实不符,故错误;材料并未

18、强调秦文化的先进性,故 C 项错误;这一现象无法导致秦朝法律更严苛,故 D 项错误。3. 【答案】C【解析】材料对比的是中书省长官中书监、令与中书舍人在地位和权力上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朝皇帝利用庶族地主打击门阀士族,故这一现象本质是门阀势力衰落的表现, 故 C 项正确。A、D 两项与材料无关,故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书省内部权力结构,故 B 项错误。4. 【答案】D【解析】算命流行,是因为对前途抱有希望,有上升的途径。故从侧面反映出宋代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D 项正确。A、B、C 项无法从材料反映出来。5. 【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出康熙时期“永不加赋”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丁税负担不

19、公平的问题,所以需要进一步调整,故 A 项正确。B 项与材料说法不符,故错误;C 项说法错误;D 项与材料无关,故错误。6. 【答案】C【解析】根据时空观念可知,1858 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南方粮食无法抵达京城,因此清政府鼓励民间商人补给京仓,并将漕运由京杭运河运输改为海运,故选 C 项;海上运输的发展推动了漕粮海运,但无法解释清政府鼓励商人补给京仓的做法,排除 A 项;此时是晚清时期,我国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下,商品经济发达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 B 项;D 项仅是其中一个因素,还包括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排除 D 项。7. 【答案】C【解析】郭嵩焘出使英国

20、后,分析欧洲“蒸蒸日上”的原因是重视科技教育,可知他的目的在于呼吁教育改革,故 C 项正确。A 项并非目的,故错误;郭嵩焘是洋务官员,不主张维新变法,故 B 项错误;材料与减少洋务运动阻力无关,故 D 项错误。8.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可知由国家经营管理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即节制资本,有利于防止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故选 C 项;国家干预经济能缓解经济危机,不能彻底避免经济危机,排除 A 项;材料涉及主旨为节制资本,并非“解决资金困难”,排除 B 项;材料涉

21、及主旨为节制资本,有利于壮大公有经济,促进社会公平,与国共合作无直接关系,排除D 项。 9. 【答案】A【解析】从“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政治上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可知,该政策是“另起炉灶”,故 A 项正确。10. 【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事非农产业, 可知农村经济活力得到激发,故 D 项正确。A、B、C 三项不符合史实,故错误。11. 【答案】A【解析】据材料“在其他国家,要找不到侵吞公共财物的人绝非易事,相比之下,罗马共和国早期有关文献记载却清楚地表明,在他们之中找一个犯这类错误的人相当困难” 可知,在其他国家会出现贪污公共财产

22、的现象,但罗马不会出现该现象,说明当时罗马社会形成廉洁执政之风,故选 A 项;材料仅涉及到对于公共财产的侵占情况,没有明确对于私有财产的法律保护情况,故“私有财产受到法律保护”与材料不符,排除 B 项;材料仅涉及到对于公共财产的侵占情况,没有明确法律对于贵族行为的规范约束,故“法律严格规范贵族行为”与材料不符,排除 C 项;材料仅涉及到对于公共财产的侵占情况,没有明确政府对于违法乱纪活动的惩处,故“政府严惩违法乱纪活动”与材料不符,排除 D 项。12. 【答案】A【解析】按照封君封臣制,一个封臣一般只对应一个封君,并要向封君效忠,材料中提到一个封臣对应多个封君,这对封臣的忠诚度是一种考验,故

23、A 项正确。该现象与城市工商业发展无关,故 B 项错误;民族国家是 1619 世纪形成,故 C 项错误;材料无法说明封君封臣制难以维系,故 D 项错误。13. 【答案】D【解析】“立宪君主制”“君主立宪制”两种不同的表述,是基于英德权力结构的不同,英国国王是典型虚君,在宪法约束下行使权力;而德国皇帝权力较大,并且控制立法权,故德国是君主领导下的立宪。故 D 项正确。两种观点的不同无法推动政治体制改革,也并不是在阐述君主立宪制的发展过程,也不会造成学术研究无所适从,故 A、B、C 三项错误。14. 【答案】D【解析】由材料“1938 年,煤炭在英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更是达到了 97.7%的历史峰值

24、”可知英国 20 世纪依然以传统的煤炭能源为主,没有充分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石油能源, 阻碍了新技术成果的应用,故选 D 项;生产的高度集中是垄断组织的特点,材料没有提及, 排除 A 项;材料反映出英国经济优势地位的弱化,排除 B 项;由材料“17801880 年,英国利用自身丰富的煤炭储备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具活力和最繁荣的经济体”可知英国在第一 次工业革命时期已经建立强大的国民经济体系,排除 C 项。15. 【答案】B【解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旨在减少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这是吸取了经济危机中各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从而导致国际经济环境恶化的教训,故 B 项正确。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由

25、金融体系和贸易体系构成,故 A 项错误;材料无法反映冷战背景下的国际局势, 故 C 项错误;此时多极化趋势尚未形成,故 D 选项错误。16. 【答案】D【解析】从 18 世纪中期到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福利思想不断变化,表明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未能从根本解决,故 D 项正确。阶段反映的是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故A 错误;的变化是基于“新自由主义”的流行;阶段与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无关,故 C 项错误。17. 17.(1) 作答角度:(作答应主要包括三个角度,每点 2 分)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增长; 英国早期工业家们大多出身卑微,靠自我奋斗成功致富; 工业资产阶级对英

26、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深刻影响。 (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 材料一、二的历史学家和政治家基于社会现实,进行考察,具有客观性,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5 分)材料三是狄更斯的文学作品,作品中出现的“自我塑造者”的工厂主形象,体现了当时社会大众的普遍看法,具有艺术加工的成分。(4 分) 18. (1) 条约观:条约具有神圣性,无条件遵守已定条约(2 分)。 历史条件:继承罗马法精神;荷兰资本主义发展;适应早期殖民扩张;早期启蒙思想关于自由、权利的主张。(5 分,一点 2 分,2 点 4 分,三点 5 分) (2) 策略:修约前提是双方平等;修约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每点

27、 2 分,共 4 分) 遵守国际法的各项规定;利用国际法维护自身权益;在各国平等的基础上协商修改或新订立国际法;争取对国际法的话语权。(每点 2 分,任答 2 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19. 评分细则:观点具体、明确(2 分);史论结合(6 分,至少举两个示例论述观点);评卷者自主裁量权(4 分,从行文逻辑、语言流畅度、知识表述等方面考量) 答案示例: 观点:世界经济运行呈周期性变化。世界经济运行的每一次上行与下行构成一个周期, 从 18 世纪末开始,世界经济经历了 1795-1950、1850-1890、1890-1945、1945-1990、1990 至今这五个运行周期。 从工业革

28、命开始,每一次生产技术的重大突破,都会促使新业产业的普遍建立,都会引起世界经济的上行。而当其中的优势消耗殆尽,新型技术和产业的出现。新的技术和产业推动世界经济再次呈上行趋势,并发展到新的水平。如此周期而复始,呈周期性变化。工业革命中出现的蒸汽机和机器纺织业,推动了 1795 年开始的运行周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电气、汽车、化学等技术和产业,推动了 1890 年开始的运行周期;而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的计算机、生物工程等成就推动了战后新一轮的发展周期。 总之,在新技术和产业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呈现“上行一下行”的周期性变化,这是工业时代的一个特点。 20. (1) 确立三省六部制;确立二级行政体制;制定律法;推广均田制;完善户籍制度, 轻徭薄赋;广设粮仓。(每点 2 分,任写 3 点即可) (2) 统治者进行改革创新;注重农业生产;重视选拔人才;提倡节俭等。(每点 2 分,任写 2 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