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40KB ,
资源ID:938027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3802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2月考考试卷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50分钟第I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60分)1、古人评价商鞅变法说,变法具有“禁游宦之呙(指不守本业、游散求官的人)而显耕战之士” 的作用。具有相应作用的措施是“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A. B. C. D.2、战国初期,魏国李悝首倡“尽地力之教”,实施平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材料反映的主要社会问题是A.私有制开始确立,盗贼现象普

2、遍 B.小农经济脆弱,农民破产沦为盗贼C.商人不满平籴法,转而沦为盗贼 D.重农抑商政策,导致礼乐制度崩溃 3、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施以车裂之刑。但是,“商鞅虽死,秦法不败”。上述现象说明() 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商鞅变法损害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变法者多数没有好结果商鞅实行严苛的法律自食其果 A. B. C. D.4、战国策秦策:“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商君“正度量,调轻重”的措施客观上有利于()A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B农耕经济的繁荣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5、史书记载,“始秦

3、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后来“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这种变化()A有利于秦国推行残酷的连坐法 B加快了小农经济在秦国确立的进程C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6、16、导致魏孝文帝改革前社会矛盾激化的因素有( )宗主都护制 地方官吏与地主勾结 民族关系的合理调整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碰撞A、 B、 C、 D、7、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以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斌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的过程 B农业化的过程C工业化的过程

4、 D汉化的过程8、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 B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C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D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9、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北魏开凿的,但是下面两尊佛像的面部特征和表情有着明显的不同,一个唇厚、鼻高、目长、肩宽,气势雄健,一个丰满柔和,神态可亲,影响这种艺术创作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佛教的进一步盛行 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C汉化政策的影响 D雕刻工匠技术水平10、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

5、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11、“举天卜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王安石这一变法措施的作用不包括 A.保证了农业生产时间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C.给予了农民人身自由 D.限制了官僚地主的特权12、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丁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A.人力抑制土地兼并 B.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D.纵容土地

6、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13、王安石曾写诗道:“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令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 这主要说明A.取信于民是商鞅新法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 B.物质奖励是商鞅推行新法的重要手段 C.奖励军功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举措 D.奖励耕织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14、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剩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经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负担过重,影响生产积极性B地主兼并土地,政府财政收入减少C采取强化中央集权措施,机构臃肿D统治者对外扩张,军费开支巨大15、学者梁庚尧认为:“市易法的颁行,由

7、于王安石以义理财思想,使其在立法时表现出摧制兼并的外貌。然而社会政策只是市易法阳宣的一面,财政政策才是其阴伏的真正本质。”据其观点,市易法的“真正本质”是A节流增收 B打击富豪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抑制兼并16、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这主要是指 ( )A、农民必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C、农民必须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17、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促进了俄国经济近代化进程,其表现有( )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国内销售市场不断扩大 逐渐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度 外国资本逐渐被排挤出俄国市场A、 B C

8、 D18、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的失败( )充分的暴露了俄国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使俄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加剧了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使俄国统治者从政治昏睡中清醒过来A、 B C D19、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完成以后,真正掌握国家政权的主要阶级是A以封建地主阶级为主,资产阶级为辅 B以资产阶级为主,封建地主阶级为辅C资产阶级单独掌权 D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成为国家的主人20、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迈进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

9、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15分,第22题25分)。21、(23分)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

10、非百秦集史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拔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4分), 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

11、(6分)(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6分)(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3分)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4分)22、.(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破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地主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人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 苏联通史第二卷材料二 18

12、61解放农奴宣言载:“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材料三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材料一中俄国社会各阶层(或阶级)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如何?(3分)他们持这一态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材料二表明农奴解放后获得了哪些权益?(4分)材料三中“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的原因是什么?(4分)201620172高二历史期中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C 2、B

13、 3、C 4、C 5、B 6、C 7、B 8、C 9、C 10、D11、C 12、D 13、A 14、B 15、C 16、C 17、A 18、A 19、A 20、C 二、材料解析题(共40分)21(23分)答案:(1)条件(4分):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特点(6分):注重创建新制度;变法彻底,功效明显。(2)作用(6分):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 (3)问题:民(3分)族关系问题(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因素(4分):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22、(17分)(1)主张废除。(3分).农民起义威胁沙皇的统治;农奴主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农奴主和资产阶级自由派想通过改革保存自己的权利和土地。(每一要点2分共6分)(2)农民成为拥有私产和完全自由的人;农民还可以赎买一份土地。(4分)(3)农民所付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农民并没有完全摆脱封建义务获得完全自由。 (每一要点2分,共4分)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