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第四部分 专项一 题型3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29051 上传时间:2019-04-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第四部分 专项一 题型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第四部分 专项一 题型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第四部分 专项一 题型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第四部分 专项一 题型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第四部分 专项一 题型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第四部分 专项一 题型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第四部分 专项一 题型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第四部分 专项一 题型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第四部分 专项一 题型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中国古代曾出现内阁,近代英国形成内阁制。二者都()A.对君权构成了有效的制约B.是法定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C.可参与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D.标志着政治体制的根本变化解析古代中国的内阁是皇帝的顾问机关,可参与重大国家事务,而英国的内阁为最高行政机关,更是可以参与重大国家事务决策,故选C。答案C2.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A.强调社会责任感 B.提倡知行合一C.构建新儒学体系 D.重建伦理秩序解析张载的理想在于为天地、生民、万世等,顾炎武为天下呼吁,这都体现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故选A项。答案A3.下图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两次著名的革命斗争。结合所学知识,它们的共同点是()A.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B.革命重心主要在南方C.工农群众积极参加革命D.在南京建立革命政权解析从第一幅图中的“武昌”可知是辛亥革命,第二幅图的“国民政府”和“吴佩孚”可知是国民大革命,从图片可知,两次革命斗争的主要活动地区都是在南方,故选B项。答案B4.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都是抗战时期的重要战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都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B.分别由八路军和新四军发动C.都是国共合作的经典战例D.都是华北敌后战场取得的重大成果 解析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在平型关附近伏击日本军队并取得抗日首胜的战斗,

3、这次胜利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加强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故选A项。答案A5.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是建国初期新中国参加的两次重要国际会议。在这两次会议上,中国()A.进行了多边外交的尝试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推动了新型的区域合作D.促进了不结盟运动的发展解析日内瓦会议旨在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万隆会议是亚非国际会议,这两个会议都体现了中国发展与其他国家关系的努力和交流。多边外交是指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在常设的或特别的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国际

4、组织、国际会议中的互动,故选A项。答案A6.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我国农业产量迅速增加。而在1953年我国从个体生产变成集体生产时,农业生产率也快速增长。这是因为二者都()A.进行了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调整B.建立在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上C.满足了当时农业发展的现实要求 D.顺应了当时国际经济发展潮流解析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3年的改造集中了农民的力量,都满足了当时农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故选C项。答案C7.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时间政策名称1947年5月设立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80年3月

5、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特区1997年7月设立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A.搁置分歧,共同繁荣 B.独立自主,主权至上C.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解析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都是基于地区具体实际的基础上,体现出“实事求是”,经济特区设立体现出顺应全球化的趋势,故选C项。答案C8.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的改革开放相比较,二者的根本共同点是()A.改革前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 B.都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经济C.都率先从农村开始经济体制改革D.都在后来的经济建设中得到继承解析新经济政策通过市场、货币关系,部分发展资本主义以发展经济,中国的改革开放,改革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发展经济,都属于调

6、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是其根本共同点,故选B项。答案B9.有人把辛亥革命后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两个时段称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两个春天”。“两个春天”出现的共同原因是()A.相对有利的国际市场环境B.政府政策的有力推动C.列强侵略瓦解了自然经济D.倡导国货运动的影响解析辛亥革命时期成立的中华民国政府实行一系列奖励实业的措施,推动民族工业发展;建国初期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使解放战争备受打击的民族工业获得又一次发展机会,故二者都是政府政策推动的结果,故选B项。答案B10.居住在雅典的移民有可能拥有某种特权,但是要想拥有公民权通常很难;而罗马帝国的皇帝卡拉卡拉于212年宣布帝国所有的自由民都享有

7、罗马公民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者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集团的利益 B.古代罗马比古代雅典更民主C.罗马帝国公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力 D.雅典公民的政治素质会更高 解析雅典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制,对公民数量有限制;而为了缓和罗马人与外邦人的矛盾,罗马法必须扩大公民权的范围,可见二者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集团的利益,故选A项。答案A11.西方近代的公民观念源于社会契约论国家是平等独立的个人的集合,公民权是受法律保障的个人权利。古代希腊的公民观念与之相比,不同之处是()A.公民的身份特权 B.公民的义务责任C.公共事务的意识 D.参政议政的权利解析民主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古希腊的民主是奴隶制下的民主

8、,只有公民才具有民主的权利(城邦内的成年男子,妇女、儿童、外邦人除外);近代西方的民主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是“国家是平等独立的个人的集合,公民权是受法律保障的个人权利”,所以公民的身份有所不同,故选A项。答案A12.伏尔泰认为“当君主是一个哲学家时,对人们来说是最大的幸福”;卢梭认为“专制君主永远都是暴君”;狄德罗指出“公正、温和、开明然而专制的统治者连续几朝的统治,对人民来说也许是最大的不幸”。由此可见他们()A.对君主专制态度迥异B.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C.都主张人民权力至上D.都宣传天赋人权学说解析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专制,卢梭、狄德罗反对任何形式的君主专制,他们都反对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B

9、项正确。材料既未涉及人民掌握国家统治权的问题,也未涉及公民个人权利问题,故C、D项错误。答案B13.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的学说,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康有为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并自称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二人的相同点是()A.宣传文艺复兴的思想 B.通过宗教改革获得新生C.为新兴资产阶级服务 D.复兴传统文化解放思想解析欧洲宗教改革运动,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而康有为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故选C项。答案C14.有人认为:“如同西班牙漫长的16世纪、荷兰漫长的l7世纪

10、、英国周期漫长的19世纪一样,美国漫长的20世纪进入百年周期的终结阶段”。上述四国确立各自“漫长世纪”的共同因素是()A.金融霸主的地位B.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C.经济体制的创新D.拥有广大的殖民地解析无论是西班牙、荷兰、英国还是美国,均具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故B项正确;西班牙没有进行经济体制创新,故C项错误;美国没有广大的殖民地,故D项错误。答案B15.美国1787年宪法与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中都规定()A.国家结构形式为联邦制B.国家权力之间相互制衡C.国家元首可以解散议会D.政府首脑对国家元首负责解析两部宪法都规定实行联邦制,其国家结构相同,故选A项;“国家权力之间相互制衡”符合

11、美国,不符合德国,故B项错误;“国家元首可以解散议会”符合德国,不符合美国,故C项错误;“政府首脑对国家元首负责”符合德国,不符合美国,故D项错误。答案A16.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意义及其实施:“对于一般工业,由政府分别保护并奖励之。一面设立劳资调节机关。遇有劳资纠纷,经以公平调处。并须赋予机关以最后强制执行之权,借以保障企业之安全与劳动之工作。” 材料和罗斯福新政的不同之处在于()A.注意调节劳资双方关系B.政府限制垄断资本主义C.由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D.政府加强对工业的指导解析据材料“对于一般工业,由政府分别保护并奖励之。一面设立劳资调节机关”可知政府加强对工业的管理,但不能说明限制垄断资本

12、主义,与罗斯福新政不同,故选B项。答案B17.20世纪20年代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30年代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二者的共同点是()A.促进工农业生产增长B.把农业作为改革的切入点C.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保存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解析罗斯福新政旨在减少工农业的盲目生产,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把金融作为改革的切入点,故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都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C项正确;新经济政策并不是为了保存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故D项错误。答案C18.美国“怀特计划”强调,国际货币基金由会员国按规定的份额缴纳,份额的多少根据会员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及国民收入等因素决定等;而英国“凯恩斯计划

13、”则坚持多边自由汇兑。两者的主张实质上反映出英美()A.争夺国际金融霸权B.要求稳定资本主义经济体系C.经济实力差距巨大D.力争建立相对独立金融体系答案C19.18501914年和19501973年是资本主义经济史上的两个“黄金时代”。这两个“黄金时代”出现的共同原因是()A.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B.对东方的殖民掠夺C.科技革命推动发展 D.美国扶植欧日经济解析18501914年是自由经济时代,故A项错误;19501973年经济发展主要是自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科技的发展,故B项错误;两个“黄金时代”都受到了科技革命的影响,故C项正确;18501914年间美国经济还没有超过欧洲,故D项错误。答案C2

14、0.下面是关于马歇尔计划的两幅漫画比较两图,你得出的认识应该是()A.图一真实反映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B.图二客观全面地反映了马歇尔计划的影响C.出于各自宣传目的,都不具有史料价值D.只有多角度观察,才能更加接近历史真相解析图一没有体现美国要控制西欧的真实目的,故A项错误;图二反映的是马歇尔计划的实质,不是影响,故B项错误;虽然出于各自宣传目的,但都具有一定史料价值,故C项错误;只有将两幅图片综合起来才能全面地了解历史的真相,故D项正确。答案D21.“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44年,美、英、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

15、了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材料中美元两度贬值的共同目的是()A.开拓国际贸易市场 B.维护与黄金的固定比值C.刺激国内消费市场 D.巩固美国金融霸主地位解析美元贬值能够使美国在对外贸易中更加具有优势,更加有利于开拓国际贸易市场,故A项正确;美元与黄金的挂钩是在1944年,故B项错误;货币贬值主要有利于刺激国际市场而不是国内市场,故C项错误;1933年美国尚未确立世界金融霸主地位,故D项错误。答案A22.霍布斯鲍姆把19141991年这一时期定义为“极端的年代”,他认为经历了19141945年的“大灾难”时期后,西方资本主义世

16、界兴起了一股重大的改革与重组之潮。这股“改革与重组之潮”的共同之处是()A.由经济改革转向政治改革B.扩大政府经济管理职能C.继续推行自由主义思想D.以争夺世界霸权为目的解析从“19141945年的大灾难时期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兴起了一股重大的改革与重组之潮”,可知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即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故选B项。答案B23.下图为两位学者绘制的20世纪90年代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可见,两位学者对国际格局的认识()A.完全对立 B.完全一致C.无法比较 D.基本一致解析第一幅图体现出有四大力量牵制了美国,体现当今世界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的政治格局,第二幅图体现出五方力量维持世界平衡,体现多极化趋势加强,从两幅图的寓意可知二者基本一致, D项符合题意。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