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讲 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1(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下图为全国出土的不同时期铁农具数量对比示意图。图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农业生产不断进步B铁制农具广泛应用C社会局势渐趋稳定D小农经济逐步壮大解析:“不同时期铁农具数量对比示意图”可见从公元前5世纪到秦汉时期,铁农具的比例明显上升,反映农业生产得到发展,故A项正确;“出土的不同时期铁农具数量”无法判断铁农具的使用分布情况和当时的社会秩序,B、C两项错误;“铁农具数量对比”的增长趋势不能说明经济形态一定是小农经济,D项错误。答案:A2(2019黄山二模)汉赋蓝赋记载:“余就医偃师,道经陈留。此境人皆以种蓝、染绀(织物染料作物)为业,蓝田弥望,
2、黍稷不植。”据此可推断汉代()A农业地位的下降 B民间纺织业渐成规模C商品经济的发达 D农业专业化现象开始出现解析:据材料“此境人皆以种蓝、染绀(织物染料作物)为业”,说明汉代民间纺织业有一定规模,故选B项;中国古代农业以粮食种植为主,这一地区手工业发展,不种植粮食,不能说农业地位下降,排除A项;“发达”说法不准确,可以说商品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排除C项;“开始”说法错误,由一个材料我们不能得出这个结论,排除D项。答案:B3(2019宁夏银川二模)秦汉时期,粮食生产是农民的主要经营,此外还有桑麻纺织业、家畜饲养和园艺种植等副业。以上多种经营的收入,也仅占农家生产总收入的40%以上。这表明小农
3、经济()A是不完全的自给自足经营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低C是一种脆弱的经济结构D是封建国家的统治基础解析:小农经济下的除粮食生产经营外的其他生产收入占总收入40%,说明其他收入还占很大比例,也就是说小农经济并不完全实现自给自足,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看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和小农经济的脆弱性,B、C两项错误;材料信息的主旨不是强调小农经济是封建国家的统治基础, D项错误。答案:A4(2019河南郑州三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出现了富民阶层。苏洵对此有这样的描述:“富民之家,地大业大,阡陌连接,募召浮客(四处漂泊的人),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仆,安坐四顾,指麾于其间。”由此推知,当时()A土
4、地兼并导致了流民问题B农业经营方式比较落后C政府实行特殊的土地政策D人身依附关系更为严重解析:宋代政府“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导致土地兼并严重,出现富民阶层,故C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强调政府政策导致出现富民阶层, A项错误;材料看不出农业经营方式落后与否, B项错误;人身依附关系是逐渐松弛的,并且材料也不涉及这一方面, D项错误。答案:C5(2019广西南宁二模)据地方志记载,在福建第一次记载双季稻的35个县的地方志中,明代12个,清代23个;广东61个县有双季稻记载,其中明代1个,清代60个。这一现象()A拓展了农业生产范围B有利于缓解耕地不足C扩大了水稻耕种面积D得益于重农抑商政策解析:根据
5、材料可知双季稻种植增多,水稻一年两熟制得到发展,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有利于缓解耕地不足的状况,故B项正确;材料仅涉及水稻一年两熟制的发展,A、C两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双季稻种植增多,并未涉及政府政策,D项错误。答案:B6(2019福建南平二模)下表是西汉到唐宋时期的人口统计数据。这说明()朝代南方北方人口/万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万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2119.8998.680.2唐朝39243.2514.956.8北宋1 122.562.9662.437.1A.“文景之治”促进西汉人口的快速增长B藩镇割据造成唐宋人口的急剧减少C王朝更替导致古代中国人口的变动D经济中心南移带动人口
6、的区域迁移解析: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发现,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数比例均逐渐增加,符合经济重心南移带动人口的区域迁移,故D项正确;表格中无西汉“文景之治”之前全国人口数据,不能说明“文景之治”促进西汉人口的快速增长这一结论,A项错误;藩镇割据造成唐宋人口的急剧减少与表格中北宋人口成倍增加的史实不符,B项错误;导致古代中国人口变动的因素是多样的,从西汉到北宋全国人口的增多无法得出是朝代更替的结果,C项错误。答案:D7(2019江苏南京期初考)宋代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引发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夫田野山谷之氓,止知蚕而衣,耕而食,生梗畏怯,有自少至老,足不履市门,目不识官府者。
7、摘编自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二此邦之人,重于粪桑,轻于壅田,况是土色带沙,粪又不至冬田不耕,一枝之桑亦必争护因地狭而人稠,土瘠而收薄,通县计之,仅支半岁,半岁所食,悉仰商贩。 摘编自程珌洺水集材料三宋代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的。农业不仅提供了养活工商业人口的商品粮,而且为商业提供了大多数商品,还为手工业商业提供了广阔的销售市场。这些都清楚地表明农业实际上就是工商业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就全局而论,宋代农业的最主要任务仍然是生产粮食和衣料,它的最主要功能仍然是解决其生产者及社会成员的吃饭穿衣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能把宋代农业经济中的结构性变化估计过高。 摘编自李
8、晓宋代工商业经济与政府干预研究(1)指出材料一中体现的经济模式,并概括其主要特征。(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此邦”中农业经济出现了哪些新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宋代农业经济中的结构性变化”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简析商业性农业发展对宋代社会经济变化的影响。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逐句提炼信息加以概括即可。第(2)问的第一小问“现象”,依据据材料二省略号前后的语句概括。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省略号后的内容概括。第(3)问的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三第一、二句提炼概括。第二问“影响”,据材料三“当然”逐一概括。答案:(1)模式:小农经济。特征: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封闭性。(2)现象:以经济作物为主;粮食需求依赖市场。原因:地狭人稠;土地贫瘠;经济作物收益高;商品经济的发展。(3)变化:农业成为工商业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自然经济受到一定冲击;推动封建经济发展;但未能引发社会经济的根本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