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夯 实 基 础【P113】一、董仲舒新儒学【基础梳理】背景:汉初的无为而治思想已不能满足统治需要。诸侯国势力膨胀,匈奴为患等问题,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提出:董仲舒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内容针对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针对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结果对扭转内外松弛的局面十分有利;被汉武帝接受并付诸实施。【重难突破】多角度理解董仲舒新儒学所呈现的特点(1)
2、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2)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秘色彩。(3)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5)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6)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维护现实统治。【真题演练】【例1】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B)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
3、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解析】对于君与民的关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不同于原始儒学的“民贵君轻”,并未继承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故A项错误;原始儒学中的“民贵君轻”体现了民本思想,而董仲舒“屈民以伸君”的主张,君的地位大于民的地位,不再是以民为本,故B项正确;题中的话题主要是原始儒学和董仲舒思想关于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并没有涉及到仁爱思想,故C项错误;董仲舒的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对于德治并没有摒弃,关于德治的主张题中也没有反映,故D项错误。二、儒学成为正统【基础梳理】措施: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从汉武帝时起,儒家经典
4、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兴办太学,打破了陈规,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在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儒学开始在民间处于独尊的地位。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重难突破】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1)汉武帝时代,一方面国力日盛,“无为而治”的统治思想已经不适应时代需要;另一方面,社会也潜伏着危机。而新儒学恰恰适应了汉武帝的政治需要。 (2)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思想融入儒家思想,增添了“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三纲五常”等思想内容,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 (3)汉武帝
5、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了三项重要政策。其一,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其二,将儒家经典确立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并且兴办太学,自此,儒家垄断了教育,儒学地位大大提高。其三,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使儒学在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也逐渐获得了独尊地位。【真题演练】【例2】(2016全国)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C)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解析】解
6、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是由孔子整理并用作教学的儒家经典,不是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故排除A项;汉代儒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学思想,故B项错误;“五经”是孔子整理的典籍,而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记录孔子言论的著作,不是孔子编订的,所以论语不在“五经”之中,故选C项;秦始皇焚书使儒学受到沉重打击,但儒学传统并没有因此断绝,故D项错误。【考点延伸】中国古代三种最有名的治国思想(1)儒家推崇“人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西汉武帝时,经过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成为了封建社会统治思想;中国近代的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2)法家提倡“法治”
7、,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民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成为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基础。(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治大国若烹小鱼”,即不要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历史潮流和民心。秦汉以来,每逢大乱平息,人民需要休养生息时,这种观点便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真题演练】【例3】汉代思想家陆贾曾评价秦朝“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并力劝高祖刘邦“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以下观点与陆贾上述治国理念一致的是(D)A“人主天下之仪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B“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C“明其法
8、禁,察其谋计。法明,则内无变乱之患;计得,则外无死虏之祸。故存国者,非仁义也。”D“行仁义而轻刑罚;闭利门而尚德义;锄佞臣而求贤圣。”【解析】陆贾一方面是在强调不能刑罚太重,另一方面是在强调无为和谨敬,而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能够包含两方面的意思,B项为庄子的思想,与陆贾理念不符,C项则是明确反对仁义,本题答案是D。【他山之石】一、岳麓版教材的不同内容(1)西汉初年,为适应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黄老思想,黄老之学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治身,一个是治国,黄老之学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黄老学说的实施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但随着社会的稳定,经济
9、的发展,黄老学说不能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汉代的儒学已不同于先秦儒学,它是董仲舒依据公羊春秋学说,融合阴阳家、黄老学说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全新的思想体系。二、人民版教材的不同内容汉代儒学1“焚书坑儒”(1)背景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政治体制。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李斯的焚书建议得到秦始皇的采纳。(2)影响“焚书坑儒”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文化氛围转向死气沉沉,儒学的发展进入低潮。2太学的出现(1)性质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2)意义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儒学的传播。改变了权贵垄断官位的情形。迫使黑暗的政治势力有所收敛。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