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25119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2015学年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35题 1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古汉字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甲骨文反映出的有关商朝政治状况的信息是A.商朝社会阶级压迫非常残酷B.商朝统治者很迷信C.商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D.商王权威大大超越了夏王2从史料中提取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能力,下列反映我国原始社会被奴隶制国家取代的史料是A.国语中记载的“防风后至,禹杀而戮之”B.越绝书中记载的“禹穴之时,以铜为兵”C.左传中记载的“茫茫禹迹,划为九州”D.礼记中记载的“天下为家人人世及以为礼”3史载: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汉景帝相当

2、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位儿子,便赐给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汉景帝把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提升为王。对这段故事理解正确的是A.分封爵位B.分割王国C.爱屋及乌D.兄弟情谊4唐朝元和年间(806820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中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崔祐所属的部门应是:A.中书省 B.尚书省 C.参知政事 D.门下省5一本古代算数书列了一道例题:“今有大夫、不更、簪褭、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书中记载答案是:他们依次分别得到1又2/3、1又1/3、1、2/3、1/3只鹿。请问,

3、这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哪项特色A.年龄在鹿肉分配上的重要性B.古代中国人特殊的数学观念C.个人的地位由猎鹿活动决定D.不同爵位者的分配权利差异6下列不属于明朝内阁职责范围的是A.“批红”B.“票拟”C.参与军国大事D.皇帝顾问7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非常重视祭祀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8古罗马法规定: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是因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这说明古罗马法A.注重法律裁判的程序原则B.将

4、是否诚信作为判断案情的唯一依据C.注重诚信而不讲究法律原则D.把诚信作为古罗马法的原则之一9中国隋唐科举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C.扩大了统治基础D.实现了选贤任能10下列关于法国总统制共和制与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法国总统和德皇都有权解散议会B.法国总统是由议会选举产生的,德皇是世袭的C.都属于资本主义政治体制D.都顺应历史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11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

5、帝”B.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C.“皇帝有权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D.“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12下列内容都体现了人民在民主政体下的权力或思想,其中是雅典民主政治创造的有2002年3月上旬,英国国会就有关伊拉克问题进行辩论。2004年克里在家乡波士顿投票选举总统。美国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国会又可以推翻总统的否决;美国国会有权弹劾总统;美国法官终身制,但国会有权弹劾法官。举手表决成为我国人大代表行使职权的主要方式之一。A.B.C.D.13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A.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B.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C.实行

6、专制统治D.代表人民监督政府14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15梁启超曾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考察美国的宪政制度,他在新大陆游记中写道:“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而其人民有两重之爱国心者也。质而言之,则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这里主要是指美国实行 ()A.联邦制B.共和制C.两党制D.三权分立16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

7、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西方列强获得这些特权开始于A.1840年B.1843年C.1858年D.1860年17洪秀全主张天下人平分天下田,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二者主张的相似点是A.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B.都没有真正实行过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D.土地国有和绝对平分产品18“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这是对下面哪一个历史事件的评价A.维新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9当得知国民政府将要进行北伐时,莫斯科的联共(布)和共产国际

8、表示了强烈的反对。1926年6月下旬,共产国际远东局主席魏经斯基到达上海,劝说陈独秀及中共中央放弃对北伐的支持态度。苏联方面反对北伐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认为北伐只是一种讨伐军阀的行为,不具有民族革命的全部意义B.害怕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引来帝国主义的联合干涉进而危及自身C.不希望看到资产阶级性质的国民党统一中国D.认为国民党和共产党在当时实力弱小,开展北伐必遭失败20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A.满足贫苦农民的土地要求B.争取大多数农民对革

9、命的支持C.体现公平、公正的社会原则D.增强井冈山根据地的经济实力2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公田变为私田B.铁器牛耕的推广C.国家走向统一D.封建制度的确立22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这说明西周时期A.手工业属于独立的生产部门B.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D.手工业被官府所控制23(2013福建福州质检)1953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0、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下列对此规定的解读,准确的是()A.此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已经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B.5个民族自治区的各族人民开始选举人大代表C.共同纲领为此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执政方针D.它说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在我国重新确立24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252014年元旦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5周年。它的发表在当时引起巨大的反响,被看成是海

11、峡两岸关系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主要是因为它A.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B.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C.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D.倡导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2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取得进步,其表现是实行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D.基层民主选举27麦迪逊说:“在民主政体下,人民会集合在一起,亲自管理政府;在共和政体下,他们通过代表和代理人组织和管理政府。”现代中国通过下列哪些举措实现了“民主政体”和“共和政体”的结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一国两制”A.B.C.D.28新时期

12、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上不断完善与创新,其中创新性重大举措是A.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B.逐步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C.坚持和加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健全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9以下是在2011年春,山东某村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的宣传标语:“搞好村委会换届选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平竞争,接受群众监督!”“直接选举村委会,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珍惜民主权利,投好庄严一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村“两委”换届选举是加快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举措村委会实行的是间接选举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乡村基层选举有利于激发广大农民的参政热情A.B.C.D.30200

13、8年12月15日,台湾海峡两岸直接“三通”变成了现实。有人说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此前两岸关系发展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是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B.“一国两制”的提出C.海基会和海协会的成立D.“九二共识”的达成31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恐惧的。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以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的这种恐惧。”缅甸消除这种恐惧主要是基于中国A.奉行“一边倒”政策,捍卫社会主义阵营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的联系C.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

14、织D.重申“和平共处”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321998年初,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B.C.D.33二战后初期,法国领导人戴高乐说,美法之间应是“绝对的合作”而不是“不幸的从属关系”。他又说,“恐怕没有比美国的帮助是更需要和有益的了”。这表明西欧国家反对美国的控制 法国力图维持欧洲大国地位法国愿意同美国合作 西欧国家离不开美国的援助A.B.C.D.3420世纪60年代,一

15、位代表曾说:小国管理着东河岸边的美丽的建筑物(联合国总部),两个超级大国管理着世界其他地方。对此恰当的理解是A.大国和小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相互制约B.第三世界尚不足以使大国行动受到任何制约C.小国在联合国中的发言权已取代了大国D.第三世界拥有了发言权,但并未改变大国霸权政治的局面352003年,针对法、德极力反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曾不屑地说:“那是老欧洲。”可后来拉姆斯菲尔德在访问欧洲期间,却不无自嘲地说:“那话是老拉姆斯菲尔德说的。”这充分反映了A.美国想改变自己的霸权政策B.世界的多极化趋势C.美国在经济上将受制于欧盟D.美国要和欧洲大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 评卷人

16、得分二、综合题:共2题 36宪政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即民主与法治结合的政权组织形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尽管宪政产生的历史条件、生长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宪政的具体模式和实现机制可以千差万别,但宪政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却是一以贯之的。鸦片战争的狂风骤雨,深深动摇了古老帝国的根基,也唤醒了天朝上国的迷梦。随着满清王朝政治危机的逐渐加深、军事外交的接连失败,以及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与解体,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成为当时中华民族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宪政,这一西方的近代文明之物,被视为一剂救世良方开始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也由此拉开了宪政中国化的序幕。虽然宪政运动在近代中国潮声涛起、风起云涌,但却始终

17、如雨打浮萍,命运多舛,终究未能在这块异地他乡安身立命,“宪政” 也由此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未竟的话题。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宪政道路上的一次历史性转折。苗连营世界宪政文明体系里的“中国色彩”(1)列举近代英、美两国能体现“宪政的核心理念与价值”的法律文件。(2)哪些历史事件属于近代前期(18401919年)实行宪政中国化的重大尝试(举一例)。你认为近代中国不能实现宪政的根源是什么?(3)列举新中国建国初期为建立宪政颁布的主要法律文献。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宪政的认识。37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世界各国曾出现过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

18、料一图1:图2:材料二 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和“传统”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4)均富化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材料三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

19、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材料四 看一个政体是不是民主政体,不能看是不是具备了某些形式,关键是要看它是否建立在法治之上,能否建构一种科学的监督机制,能否把民主与集中合理地结合起来摘自“对现代国家制度的新思考”(人民日报2008年9月26日)请回答:(1)据材料一,图1唐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图2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的设置体现了什么原则?(2)根据材料二中对现代社会特征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各用一个史实来说明辛亥革命在民主化、法制化方面的具体表现。辛亥革命没有解决的根本问题在什么时候得到了解决?(3)材料三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

20、?结合材料四分析这项政治制度有何优越性?参考答案1.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朝政治状况。由“众”“囚”“刑”等文字可知商代刑罚严酷。这说明当时阶级压迫残酷。故本题选A。B、C、D说法题干没有体现,故不选。 2.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奴隶制国家特征。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标志着奴隶制国家的确立。“天下为家人人世及以为礼”即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君王世袭应该看作是理应的,合乎道德规范的,反映了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故本题选D。A说明禹作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力增大,当时还是禅让制,故不选;B说法为大禹时代先民用青铜来铸剑,这说明冶炼术的进步,故不选;C说法为禹在位时领土广袤,划为九州,故不选。 3.B【

2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初王国问题。汉高祖刘邦建汉之初,在地方上则实行“郡国并行制”,封国是朝廷依靠力量,但诸侯国后来逐渐成为割据一方的地方势力。为解决王国问题,汉景帝分割王国,以削弱诸侯国势力。故本题选B。 4.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各司其职相互制衡,紧密配合共同执掌执政,其中中书省职责为起草诏令、门下省职责为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材料“给中崔祐驳回”可知符合题意;参知政事出现在宋代,排除。 5.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封建等级制。题干中“大夫、不更、簪褭、上造、公士”因不同的爵位在分配猎物的权利方面存在差异,而分配的多寡是由爵位的高低决定的。故本题选

22、D。 6.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朝内阁。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明成祖时开始参与军国大事。明宣宗时内阁拥有票拟权。批红权归太监。根据题意本题选A。 7.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农业。根据题干信息“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可知,统治者将农业发展与政权统治联系起来,这说明了农业在中国古代的重要性。故本题选B。 8.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根据题干信息“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可知,古罗马法把诚信作为订立原则。故本题选D。A说法题干没有体现,故不选;B说法过于绝对,故不选;C说法本身不正确,故不选。 9.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科

23、举制和万民法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得知,中国隋唐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了官吏来源,从而扩大统治基础;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范围内一切自由民,这也有利于扩大统治的基础。故本题选C。A说法属于科举制的作用,故不选;B说法均不属于科举制和万民法的作用,故不选;科举制度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选贤任能,故不选D。 10.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国总统制共和制与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比较。法国总统制共和制与德意志君主立宪制都属于资本主义政治体制,都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法国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联席会议选举产生,德皇是世袭的。法国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德皇可以解散议会。根据题意本题

24、选A。 11.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德意志帝国宪法。“君主”是实即皇帝权力并没有受到宪法的制约。1871年宪法规定了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有召集和解散议会的权力;有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的权力。因此A、B、C 均符合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D项不能看出皇帝的权力是实还是虚。根据题意本题选D。 12.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对后世的影响,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直接民主;反映的是三权分立,这是近代民主,并不是雅典民主政治创造的。的投票选举、国会辩论协商、举手表决都是雅典民主政治创造的,故本题选D。 13.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德意志帝国宪法。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

25、直接选举产生表明它的产生方式是民主的,故本题选B。皇帝及其领导下的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故不选A;德国为君主立宪政体,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故不选C;帝国议会没有实权,不能监督政府,故不选D。 14.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联邦制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据材料“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可知,联邦制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可知,联邦制又能保障地方的民主权力,故联邦制使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故选D。 15.A【解析】“则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表明美国实行的是联邦制。【备注】美国实行的是联邦制,又是共和制。从国家结构形式上说,美国是联邦制;

26、从政体上说,美国是共和制。从“邦联”到“联邦”表明美国中央权力的不断加强,地方也保留一定的独立性,中央和地方关系得到有效协调。16.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租借特权取得时间。“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指的是租界特权;“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指的是中国丧失领事裁判权。租界和领事裁判特权最早开始于1843年,是由英国驻上海第一任领事曲解虎门条约攫取的。故本题选B。 17.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洪秀全和孙中山土地政策对比。洪秀全和孙中山土地政策因时局所限都没有真正实行过。故本题选B。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不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故不选C;三民主义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必然反对小农经济,同时也不

27、会主张土地国有和绝对平分产品,故不选A、D。 18.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影响。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本题选B。 19.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方面反对北伐的原因。北伐战争消灭的北洋军阀都有帝国主义支持,苏联害怕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引来帝国主义的联合干涉进而危及自身。苏联方面反对北伐属于外交行为;国家外交政策和方针调整的根本出发点是本国的国家利益。故本题选B。 20.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地革命。土地革命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民党军队对根据地经济封锁,军事进攻,根据材料信息“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可知,其主要目的

28、是调动有能力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强井冈山根据地的经济实力,以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故本题选D。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有利于争取大多数农民对革命的支持,但这不是主要目的,故不选A、B;由“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可知,C说法不正确。 2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战国时一夫挟五口 ,治田百亩揭示了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显然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即铁器牛耕的推广。 22.D【解析】从材料中“工商食官”可以看出当时手工业仍然由官府垄断,故答案为D。既然是工商食官,也就说明当时的手工业是为官府服务的,也就不是属于

29、独立的生产部门,排除A。所给材料没有涉及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排除B、C。 23.C【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953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是在1954年,故排除A;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后才有5个民族自治区,故排除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在我国重新确立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故排除D。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执政方针,故选C 24.D【解析】原有的名称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歧视,改名主要体现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尊重,体现了民族平等。 25.C【解析】本题考查祖国统一和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1979年元旦,

30、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这“被看成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C项符合题意; A、B、D三项均发生在告台湾同胞书之后,排除。 26.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标志着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确立。故本题选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都是在新中国初期建立起来的,故不选A、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统一祖国的方针,不属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范畴,故不选C。 27.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是民主政治的基础;基层

31、民主选举制度是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我国的民主和共和的政体都是由宪法保障的。故本题选B。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不属于民主共和范畴,故不选。 28.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建设。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标志着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确立。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坚持和加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健全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都是在建国初期早已经确立的,并不是新时期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上不断完善与创新。故本题选B。 29.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基层民主制度的建设,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由“直

32、接选举村委会,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可以看出村委会实行的是直接选举,故排除。 30.D【解析】1992年的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了一个中国的共识,史称“九二共识,实现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突破。 31.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缅甸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排除A;“求同存异”方针是在1955年提出的,与题干时间“1954年12月”不符,排除B;C是新时期的外交方针,故排除;“我们对大国是很恐惧的”说明缅甸担心中国会对其造成威胁,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申使缅甸消除了这种恐惧,故选D。 32.C【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中国的对外政策,意在考查考生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正确;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

33、器核查,说明中国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正确;题干所述活动与维和行动无关,错误;中国的外交活动不以大国意志为转移,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正确。故选C。 33.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美法关系。美法之间应是“绝对的合作”,体现了西欧国家反对美国的控制,法国力图维持欧洲大国地位和美国平起平坐;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恢复和发展经济。由“恐怕没有比美国的帮助是更需要和有益的了”可知,法国愿意同美国合作,西欧国家离不开美国的援助。故本题选A。 34.D【解析】联合国建立后的初期,它只是大国发言施舍的工具,依靠它,大国可以在世界各地实现自己的野心,而小国在联合国的地位是很低的。 35.

34、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当今国际格局。从嘲笑“老欧洲”到嘲笑自己,反映了“老欧洲”在世界上的地位,也说明当今世界也不是美国一家说了算的。这其实反映了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故本题选B。 36.(1)文件: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2)尝试:1898年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兴起戊戌变法运动。1901年后,清政府实行新政。1911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兴起辛亥革命运动,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根源: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3)文献: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认识:宪政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宪政要结合各国国情;思想启蒙是宪政的先导;追求宪政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解析

35、】本题主要考查中西政治近代化。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为权利法案、美国为1787年宪法。第二问,可结合戊戌变法运动、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等事件进行分析。其根源可结合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分析。第三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献为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对中国宪政的认识可结合人类历史发展趋势、各国国情、宪政历程和思想启蒙与宪政关系进行分析。 37.(1)特征:三省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最后集权于皇帝,保证君权的独尊。原则:三权分立和制约与平衡原则。(2)民主化: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政体)。法制化: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3)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36、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优越性:把民主集中制与科学的监督机制结合起来,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西政治制度。第一问,由图1中三省职责可知,三省之间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最后集权于皇帝,保证君权的独尊。由图2可知,立法、司法和行政权之间分立和制约与平衡。第二问,可结合所学知识从民主化、法制化方面发现辛亥革命影响。辛亥革命没有解决的民主政治问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得到了解决。第三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项政治制度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信息“能否建构一种科学的监督机制,能否把民主与集中合理地结合起来”可知,中国把民主集中制与科学的监督机制结合起来,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