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作业: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24597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作业: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作业: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作业: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作业: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作业: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作业: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作业: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作业: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作业: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作业: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作业: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作业: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作业: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作业: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选择题1之所以称俄国“二一九法令”为解放法令,主要是因为他宣布( )A、 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B、 农奴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C、 被解放的农奴均隶属地方政府委派的调停吏管理D、 国家直接控制的农奴也得到解放答案:A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二一九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B项和C项和题意无关;D项不符合史实。点评: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考查考生对俄国1861年改革内容的认识。2根据“二一九法令”,俄国农奴为了得到份地,必须要做的事情包括( )

2、必须以现金支付赎金的20%25%承担各种临时义务 和地主拟定有关契约 在49年内还清本息A. B.C. 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二一九法令”、“得到份地”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四项,均是“二一九法令”规定的内容,即全部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3“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列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1861年改革( )扩大了国内市场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村社管理农民的制度A BC D答案:A解析

3、:分析:根据所学知识,俄国农奴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也就扩大了国内市场,故正确;农民获得了自由,也就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故正确;改革内容之一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也就意味着地方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正确;改革并未结束沙皇君主专制,故错误;村社管理农民的制度在改革之前既已存在,故错误,据此正确答案选A项。点评:抓住关键词“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即意味着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选项是1861年俄国改革的影响并且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均要选。4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是( )A. 加强资产阶级专政 B. 学习西方的司法制度C. 加强军事实力

4、 D. 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答案:D解析:分析: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点评:1861年俄国农奴制废除后新的生产关系逐步确立,不可避免地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上层建筑的调整是顺应经济基础变化的。5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变化主要在于( )A.人人得到了一小块份地 B.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C.完全摆脱封建地主的控制 D.彻底摆脱沙皇专制统治答案:B解析:分析:纵观整个材料不

5、难发现,“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平等”二字是本题的关键,之所以能平等是因为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才可能平等的交谈。所以俄国农民的变化主要在于B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6 “因为赎买了士地,他们(农奴)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这一变化对俄国历史最深远的影响是A缓和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B使俄国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C解决了农奴的贫困问题D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答案:D解析:分析:题干材料中“完全自由的农民”就是完全自由的劳动力,所以,这一变化对俄国历史最深远的影响是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

6、自由劳动力,故D项正确。ABC根本不能体现题目的主旨。点评: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7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 )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农民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C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 D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答案:B解析:分析:由“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得知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掠夺,B项的政策正好能证明这个观点;A、C、D项与题意无关;所以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提炼知识点。8“依附于土地的农民在法律确定的

7、期限内将被授予自由耕种者的一切权利”,此法令的颁布者是( )A林肯 B明治天皇 C威廉一世 D亚历山大二世答案:D解析:分析:“依附于土地的农民”到“自由耕种者”,是一种身份转化的过程,从农奴到农民的转化过程,这个过程在法律确定的期限内,要缴纳一定的赎金,才能获得土地,反应的是亚历山大二世主导的俄国农奴制改革,D正确,其他各项排除。点评:本题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基本知识。9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农民敌对情绪的措施是( )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 B.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

8、土地C.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 D.宣布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自由答案:D解析:分析: “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指的是农奴制下农民受奴役和剥削,对自身的地位不满,因此亚历山大二世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废除农奴制度,给农奴人身自由,答案为D。ABC项都会激化农民的敌对情绪。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0下列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农民权利的表述,正确的是( )A.农民无偿地得到一块份地 B.农民不再受村社的严格管理C.农民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D.自法令颁布之日起,农民即可赎买份地答案:C解析:分析: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一系列废除农奴制

9、的法令和宣言,史称“二一九法令”。法令规定:农民获得人身自由权;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份地,但付清赎金之前需须负担一些临时义务;农民获得自由后还要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故C项正确。点评:二一九法令的具体内容属于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结合教材内容即可判定答案。11下图为2011年俄罗斯发行的“斩断身上的锁链”纪念金币。此处的“锁链”是指( )A沙皇专制度 B农奴制度 C“村社”制度D黑人奴隶制度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和图片中“斩断身上的锁链、农民”等信息,可以判断这是俄罗斯为纪念农奴制改革15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故选B。A、C项都与“斩断身上的锁链

10、”不符;俄国并不存在黑人奴隶制度,D项也可排除。点评:本题考查从图文资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12亚历山大二世改革酝酿的特点是()A先秘密后公开 B借助舆论减轻压力C缓慢而谨慎 D由贵族地主提出改革方案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A、B、D三项都是改革酝酿的方式和具体办法,能够体现出改革酝酿缓慢而谨慎的特点,所以答案选C。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 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13彼得一世曾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1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客观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事实上是强化了农奴制C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有利于俄国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答案:C解析:分析:彼得一世改革强化了农奴制,因而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因此C项错误,故选C。彼得一世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鼓励发展工商业,有利于俄国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但是这种措施事实上强化了农奴制,并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从长远看,阻碍了俄国社会的发展。点评:彼得一世在位期间,顺应历史潮流,仿照西欧实行军事和经济改革,增强了国家实力,使俄国跟上了西欧近代化的步伐,奠定了近现代俄国强大的基础,因此彼得一世可以称为俄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政治

12、家;其主要局限性是未能废除农奴制度,侵略扩张也给欧亚人民带来了灾难。14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C改变落后状况,成为军事强国 D废除农奴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A项是改革内容,不是目的;D项不符合史实,因为改革强化了农奴制;而B项是为C项服务的。点评: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是改变俄国的落后状态,巩固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这次改革仅限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文明和生活方式,并没有学习西方制度,手段的过于野蛮和粗暴,农民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利益。从长远看,改革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改革后的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

13、奴制国家。15下列有关彼得一世改革背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改革前俄国基本上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国家B受到强邻瑞典和土耳其的威胁C文化教育受教会控制,学校数量很少D拥有欧洲最强大的海军和陆军答案:D解析:分析:改革前俄国是落后的内陆国家,并无海军,在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中,重视海军的建设,才建立起一支庞大的军队。因此D项错误,故选D。彼得一世改革前俄国基本上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国家,没有出海口,受到强敌的威胁,同时文化教育落后。因此ABC三项说法都正确。点评:这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俄国的落后面貌,保障俄国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使俄国从内陆国家扩张成濒临海洋的帝国,俄国跻身于欧洲强国的行列,,改变了欧

14、洲原有的政治格局;这次改革的性质是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宣告了强大的俄罗斯帝国的正式诞生,客观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6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这主要是指(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对改革内容的理解,考查再现、再认能力,改革内容有二:一是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二是农奴可得一块份地,但必须以高出当时实际价格许多的地价出钱赎买。可见题干“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表现的是改革内容

15、二的体现。故选C。根据以上分析,ABD均不符合题意。点评:1861年改革是俄国走向资本主义制度的一次改革,但是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农民获得一份土地的同时,也被剥夺的一干二净,因此这次改革提供了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须的市场、劳动力和资金,推动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俄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标志。17下列推论属于哪种情况( )大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在封建地主的主持下进行的小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结论:农奴制改革是封建性质的改革A.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B. 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C.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D.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

16、正确答案:C解析:分析:农奴制改革虽然是在封建地主的主持下进行的,但它的内容从根本上来讲却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故大、小前提都正确,结论错误。选C。点评:对1861年改革的评价:1、对国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缓和了国内社会矛盾。改革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等。2、对农民:改革也使农民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农民的政治地位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等。3、对统治者:这次改革是由沙皇统治者自上而下进行的,不可能触及到沙皇专制的统治地位。18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在农民与地主缔结赎地契约前,农民对地主应履行“临时义务”,在这

17、之前不能真正享受法令中规定的与此有关的一切权利。下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 )A1861年改革彻底地废除了封建隶属关系B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C1861年改革没有改善地主与农民的关系D1861年改革彻底解放了广大的农民答案:B解析:分析:农民对地1861年改革后,地主对农民的强制并未完全消失,农民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这说明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故选B。A项明显错误,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C项错误,农奴的人身自由得到确认,地主不能干涉农奴的生活;D项彻底解放说法明显错误。点评:1861年改革是俄国走向资本主义制度的一次改革,但是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

18、的封建残余。农民获得一份土地的同时,也被剥夺的一干二净,因此这次改革提供了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须的市场、劳动力和资金,推动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俄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标志。19下列属于“二一九法令”局限性 表现的是 ( )农民仍然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农民支付的份地赎金总额超过改革时地价的几倍改革后的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奴役农奴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二一九法令”局限性与进步性的辨析。改革后农民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属于进步性,其他三项都属于该法令的局限性。因此选D。点评:学习本专题要注意探讨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影响以

19、及与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联系20“二一九法令”规定土地属于( )A地主 B国家 C农民 D资产阶级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练习课本所学改革内容知识可知,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份地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故此题应选A项点评:辩证的认识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1、进步性:(1)实现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2)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使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对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3)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由劳动

20、力、资金、国内市场),是一次历史的进步;法令的颁布使农奴的人身得到解放,挣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收取的巨额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 二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关于废除奴隶制度的法令前,俄国有三个阶级分别提出解决农奴问题的方案。地主贵族的改革草案:主张只给农奴人身自由,不给他们土地所有权,并且提议减少农民的份地,坚决主张农民使用份地必须负担繁重的义务。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的改革草案:主张解放农民并让农民得到他耕种的全部土地,但农民应付给地主赎金,否则就是破坏私有权,因而要求兼顾地主和农民的利益

21、,实现两个阶级的妥协。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改革草案:主张彻底废除农奴制度,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建立共和国。陶惠芬俄国近代改革史(1)1861年改革体现了上述哪个草案的内容?并分析此次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答案:体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的改革草案内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劳动力和市场,推动了俄国的工业革命;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另外两个草案未被采纳的主要原因。答案:地主贵族的改革草案:不能满足农民利益,不利于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危及沙皇的统治。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改革草案:超越了俄国社会现实。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低,掌握政治、经济力量的主要是以

22、沙皇为代表的贵族地主。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1861年改革废除了俄国的农奴制,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农民还可以通过赎买获得一块份地,因此体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的改革草案内容。这次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地主贵族的改革草案显然不能满足农民和资产阶级的利益,不利于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危及沙皇的统治。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改革草案在当时过于激进,一方面不可能得到以沙皇为代表的贵族地主的认同,另一方面。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还不够成熟或者强大,不可能建立共和国。点评:本题考查农奴制改革期间各个阶层立场观点,应注意

23、结合材料知识和教材中的三大派别思想主张,进行综合思考总结。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根据上述新法令,农奴在适当的时候将获得自由农村居民的一切权利。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俄国1861年“二一九法令”(节录)材料二: 根据这个伟大的法令(这里指“二一九法令”),从西方的意义上说农民获得了合法的自由;从今以后,他们成了政府的臣民,不

24、再隶属于他们的主人。人们希望他们会被一种新的人类尊严感所激励,正如一位热心的官员在农奴解放后不久所说的:“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美帕尔默科尔顿著近现代世界史(1)据材料一,指出俄国“二一九法令”的立法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确定这一立法目标的主要原因。答案:立法目标:解放农奴,维护农奴主和国家的利益。原因:俄国农奴制面临严重危机,沙皇为首的农奴主阶级实行自上而下改革。(2)材料二中作者认为“二一九法令”是“伟大的法令”,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观点。答案:评价:“二一九法令”颁布后,农民获得合法的自由,拥有人的尊严,成为政府

25、的臣民;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农民赎地前必须向地主履行义务,向地主赎买房屋和土地,受到地主的掠夺。该观点没有辩证地全面地看待问题。解析:分析:(1)确定这一立法目标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回答俄国农奴制改革改革的背景,即回答为什么“解放农奴、让农奴获得自由”即可,主要是强调俄国农奴制已经面临严重危机,从根本上来讲是由于俄国农奴制已经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在评价这一观点时一定要强调“二一九法令”是“伟大的法令”主要是强调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积极影响,例如,“二一九法令”颁布后,农民获得合法的自由,为俄国资本主义提供了自由劳动力,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是该观点并未看到“二一九法令”也是

26、“卑微的法令”即强调该观点并没有看到“二一九法令”的弊端,例如,“二一九法令”在本质上是对农奴的一次厚颜无耻的掠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俄国“二一九法令”的立法目标主要是指“解放农奴、让农奴获得自由”。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俄历1861年)3月5日,一个伟大的日子。解放宣言!我在中午前拿到了一份。阅读这份珍贵的法案时,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他媲美。所有的路口都贴有长官发布的告示,人们聚集在它周围,一个人大声念,其他人静静听。一个伙计一边念

27、着声明,发现有个地方说,庄园农奴对他们的主人还要承担两年的义务,愤怒地大叫:“让这个文件见鬼去吧!两年?我绝不干!”其他人都默不作声。一一丹尼斯舍曼等著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1)从材料看,对“解放宣言”有哪两种态度?为什么会这样? 答案:态度一:喜悦(欢迎);原因:农奴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态度二:愤怒(反对);原因:农奴对原来的主人仍要承担两年的义务。(2)“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他媲美”。对于这种赞誉,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答案:同意。理由:解放宣言通过解放农奴,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或曰不同意。理由

28、:解放宣言保留了农奴主的某些特权,是对农奴的一场“合法”掠夺,具有极大的落后性。解析:分析:(1)由“阅读这份珍贵的法案时,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他媲美。”可以分析出一种态度是喜悦,原因从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这个角度回答。由“一个伙计一边念着声明,发现有个地方说,庄园农奴对他们的主人还要承担两年的义务,愤怒地大叫:“让这个文件见鬼去吧!两年?我绝不干!”其他人都默不作声。”可以分析出另外一种态度是愤怒,原因从农奴还要承担两年的义务这个角度回答。(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观点可以自选,但是必须要言之有理,论证充分。如赞成,可以从俄国农奴制改革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的发

29、展这个角度阐述;如果不赞同,可以从这次改革的局限性即是对农奴的欺骗和掠夺这个角度阐述即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尽管遭到美国和欧洲的强烈反对,但俄罗斯武装力量仍果断进驻克里米亚多处战略要地。2014年2月28日以来,驻扎在塞瓦斯托波尔的俄黑海舰队率先行动,随后俄军从海空同时大举增援。正如路透社所言,与160年前同英法冲突时色厉内荏的俄国相比,经过精心准备的俄军面对西方压力时,己表现得底气十足,毫不示弱。环球时报(2014年3月3日)材料二 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下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

30、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材料三 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这样写道:“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 请回答:(1)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相对于今天的“底气十足”,为什么160年前俄国却是“色厉内荏”?答案:西方主要国家已过渡到资本主义阶段,基本完成工业革命;落后的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远远落后

31、于西欧。(2)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中不同的描述?你认为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答案:描述者的立场不同。较客观,改革由农奴主实施,农民只能被动接受。 较客观,改革后农民依然受到奴役和剥削,农民表示不满。 较客观,改革提高了农民的地位,农民的精神面貌有一定改变。(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扼要说明亚历山大二世“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的含义。答案:“一张脸孔望着未来”指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指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最的封建残余。解析:分析:(1)本题以当今的热点问题为切入口考查了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原因,结合所学知识,1853

32、年俄国发动了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以俄国的战败结束,原因主要有,一俄国沙皇专制和农奴制造成俄国落后,二英法已经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快速。(2)第一小问题目选取关于对1861年俄国农奴制的评价的三则材料,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认识。第二小问回答时,可以任选其中的一种描述用充分的理由论证其客观性即可。认为第一种较客观,理由是主要从农奴的被动地位考虑,第二种观点从改革的不彻底性思考,第三种观点从农奴的政治地位的改变回答。(3)本题考查了对1861年俄国农奴制的辩证评价。1861农奴制改革是亚历山大二世主持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因此既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进步性又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33、的局限性,材料中他望着“未来,过去”分别指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之前的国际环境的变化对改革的重要影响。从改革的背景来看它发生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的大环境之下,俄国此次改革既受世界局势的逼迫同时改革又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它开启了俄国资本主义较快发展的新步伐,同时也对对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25用比较的眼光看待俄国和中国的近代化改革,感受多元的文化和别样的传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连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砍

34、掉。”苏联史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俄国人口中的大多数是依附于主人的农奴,它类似美洲的奴隶制,因为农奴是被“占有的”,可以买卖,还可以在农业以外的工作上役使。1861年,俄国颁布了解放法令。之后,一位热心的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请回答:(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产生这种矛盾心理的原因是什么?答案:矛盾:既要给农民土地,又不能彻底解放农民;既要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专制统治。原因:由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被迫而改革决定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

35、上述官员谈话内容的看法。答案:看法:谈话内容并不完全符合史实。1861年改革,俄国废除了农奴制,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但却因赎买土地背负着沉重的债务,并受到村社的束缚。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目的的认识。回答 第一问时要紧扣材料,如材料“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砍掉”表明了其矛盾心理。分析原因要注意改革的性质、阶级利益等方面回答。(2)回答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要梳理改革的内容,尤其是农民获得的利益和农民所受到的剥削。主要从两个方面即政治、经济上分析农民在改革前后的变化,分析其看法。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内容的分析评价能力。要求学生对改革的前因后果需要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同时要采取客观辩证的观点立场进行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