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2023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部编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2406 上传时间:2025-11-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2023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2023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2023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2023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题号书写展示 (5分)积累运用 (32分)综合实践(5分)短文阅读 (28分)习作展示 (30分)总分 (100分)得分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密封线【书写展示5分】一、卷面书写展示。(2分)同学们,把字写工整、美观,保持卷面整洁,你就能得2分!书写潦草,涂涂改改会丢分哦!二、专项书写展示。(3分)把下列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抄写在竖格上,注意字距和在竖格中的位置。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积累运用32分】三、读拼音,写词语。(7分)在zhozhuqio( )景区的博物馆内,还jl( )

2、和bocn( )着许多关于它lsh( )的资料和传说。它的独特shj( )是一个wid( )的创举,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zh hu( )的结晶。四、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分)。(1)蔡伦是我国西汉时期的人,他发明了造纸术。( )(2)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 )(3)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南宋都城汴京热闹的场面。( )(4)“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屠苏”是指屠苏草泡的酒。(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是指现在的山东省。( )五、根据课文理解填空。(10分)(1)_,春风送暖入屠苏。(2)千门万户曈曈日,_。(3)_?牧童遥指杏花

3、村。(4)清明时节雨纷纷,_。(5)八月十五中秋佳节,爸爸却在外地出差,这时候,你觉得爸爸的心情可以用王维的诗句“_,_”来形容。(6)到了春节时,妈妈让你和爸爸一起去贴新对联,这时你会吟诵元日中的诗句:_,_。(7)古代文人学士书房中都备有笔墨纸砚,这四件物品被称为“_”。他们还都很喜欢_,这四件事也因此被称为“雅人四好”。六、选择题。(1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携带(xi) 爪牙(zhu) 拱桥(n) 屠夫(t)B风貌(mo) 社会(sh) 工匠(jin) 酒家(ji)C咖啡(k) 摊贩(fn) 选择(zh) 牧童(m)D交税(su) 朝鲜(xin) 笼

4、子(ln) 灵魂(hn)2.下面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记录 盛放 经验 青铜器 B石匠 创举 冲击 赵洲桥C作坊 溜达 笼头 张择瑞 D拦杆 智慧 积累 石拱桥3.下列诗句不是描写节日的一项是( )。(2分)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C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D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4.下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2分)A中医四诊是:望、闻、问、切。B花中四君子指的是:梅、兰、竹、菊。C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D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是三国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5、 )。(2分)A“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点明了诗人的家乡在现在的山东省。B“独在异乡为异客”中的“独”“异”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孤独寂寞之情。C“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综合实践5分】七、综合实践。(5分)中国传统节日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但是目前有许多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如愚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对这样的做法你有什么看法?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交流一下吧!再把你喜欢的、有意思的传统节日介绍给大家吧! 我的看法: 原因: 八、短文阅读(一)。(15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节选)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6、。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 )着马,有的( )着担,有的( )着毛驴,有的( )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1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在括号内。(2分)挑骑推赶2本段描写的人物有( )、( )、( )、( )、( )。(5分)3请你用“”画出表现艺术家技艺高超的句子。(1分)4作者从_、_两个方面展开具体的描写,突出了画上的街市_的特点。(3分)5画里的街市上还有哪些人在干什么?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2分) 6你认为清明上河图为什么会

7、名扬中外?(2分) 九、短文阅读(二)。(13分)清明也许是三月,也许是四月,在江南。 雨像一位喋喋不休的老者,把一些纷纷扬扬的语言,洒进山村的每一个角落。乡间小路上,撑油纸伞的诗人,沉思的诗人,被几朵落花打醒。 披蓑戴笠的行人,在闲闷了一个冬季后,又满脚泥泞地开始了行色匆匆的奔波。他们忧郁的神情,是被这场潇潇不息的雨搅得无可奈何,还是担心又一季两手空空呢?出门在外真的不易啊!望着渐渐模糊的背影,诗人不觉轻轻喟叹。 远处的树阴下,避雨的牧童,骑在牛背上吹响了柳笛。断断续续的音符轻轻滴落在绿叶上,草丛中,宛如一些透明的、纯真的梦。 诗人连忙凑上去,慈爱地问:“孩子,这附近有酒家吗?” 少年抬起握

8、着牧鞭的手,指向了前方。黄昏中,村廓朦胧,一家茅屋上有一面小旗在风雨中悄悄摇曳:杏花村。 这时候,酒店的灯突然亮了,像家人温柔的眼睛。看着看着,诗人就有点醉了。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2分) _不休 _不息 _摇曳 _模糊2照样子写词语。(2分) 行色匆匆:_ _断断续续:_ _3下面两个句子分别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请你指出来。(2分) (1)雨像一位喋喋不休的老者,把一些纷纷扬扬的语言,洒进山村的每一个角落。( ) (2)断断续续的音符轻轻滴落在绿叶上,草丛中,宛如一些透明的、纯真的梦。( )4“酒店的灯突然亮了,像家人温柔的眼睛。”这个句子表达的感情是( )(2分) A喜爱酒店那温

9、柔的灯光。B酒店的灯光让人沉醉。C通过酒店的灯像家人的眼睛,表达出对家乡的思念。5选选,填填。短文描写的景色是( )季,地点是( )。(2分) A秋、北京 B春、江南6短文是通过( )的眼睛来观察清明时节的景物的。(1分) A行人 B老者 C诗人 D牧童7为杏花村酒店拟一条广告招牌。(10个字以内)(2分) 【习作展示 30分】十、习作展示(30分)1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写你家是怎么过节的,要反映节日的习俗特点哟!把句子写通顺,写出过节的感受,不少于350字。2你还知道我国哪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呢?请选一处介绍给大家吧!把句子写通顺,尽量把其特点介绍清楚,不少于350字。 参考答案:一、(略)

10、酌情给分。二、(略)酌情给分。三、赵州桥记录保存历史设计伟大智慧四、123 45五、1.爆竹声中一岁除2.总把新桃换旧符3.借问酒家何处有4.路上行人欲断魂魄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6.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7.文房四宝 琴棋书画六、B A D C A七、1.目前许多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的行为,我认为不妥。2.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弘扬。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把传统节日作为我们的重要节日,对于一些洋节可以简单了解一下,但不可以盲目热衷。八、1骑挑赶推2挑担的赶驴的推车的溜达的3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4各式各样的店铺;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热闹5有的在杀鸡,有的在卖鱼,有的在弯腰挑选水果,还有的小孩手里拿着大大的棉花糖边走边吃。6这幅画尺寸大、保存完整,形象逼真地描绘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北宋汴梁的古都风貌,富有生活情趣,画面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所以这幅画会名扬中外。九、1喋喋潇潇悄悄渐渐2气息奄奄千里迢迢 整整齐齐稳稳当当(答案不唯一)3拟人比喻4C5B6C 7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答案不唯一)十、作文。(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