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必修2)专题0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B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21907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必修2)专题0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B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必修2)专题0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B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必修2)专题0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B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必修2)专题0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B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必修2)专题0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B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必修2)专题0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B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必修2)专题0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B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必修2)专题0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B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必修2)专题0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B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必修2)专题0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B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必修2)专题0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B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必修2)专题0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B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必修2)专题0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B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必修2)专题0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B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必修2)专题0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B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必修2)专题0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B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测试卷(能力提升卷)(测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下列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的直接选择对象是个体的表现型,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B基因交流是指生物个体之间相互交配C只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才能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D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总是由突变引起的【答案】A故选:A2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条件不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就不会发生变化B基因突变后,显性基因就会朝着频率增大的方向变化C自然选择只能决定进化的方向,不能改变基因频率D自然选择直接作用

2、的是表现型,间接作用的是基因型【答案】D【解析】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意义: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物种多样性形成的原因限性:对遗传和变异 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强调物种形成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

3、物种大爆发等现象A、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会因基因突变等内因而发生变化,A错误;B、显性基因频率的改变由自然选择决定,B错误;C、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错误;D、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表现型,间接作用的是基因型,D正确故选:D3下列有关共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B捕食者的出现不会影响被捕食者的进化C外来物种的入侵会增加生物的多样性D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答案】A故选:A4如图A、B、C代表同的种群,知A和B原本属于同一物种,都以物种C作为食物来源由于地理隔离,且经过若

4、干年的进化,现在不太清楚A和B是否还属于同一物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A和B在一起还能进行自由交配,则他们就一定不存在生殖隔离BA和B的关系一定为竞争C若A和B仍然为同一物种,则它们具有共同的基因库DA和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变,导致了它们朝着一定方向进化【答案】D【解析】:阅读题干和题图知,本题是隔离与物种形成的题目,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根据选项描述做出判断A、生殖隔离包括不能自由交配、胚胎致死、产生后代不育等,能进行自由交配,不一定不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B、竞争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开始他们是同一物种,不属于竞争,后来也不一定是不同的物种,B错误C、基因库是对种群而言的,A、B属于两个

5、种群,因此不具有共同的基因库,C错误D、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从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故选:D5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6%,Aa的个体占48%,aa的个体占16%A基因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84%、16% B60%、40% C80%、20% D36%、64%【答案】B故选:B6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13种地雀,分别分布于不同的小岛上,下列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正确的是A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B食物和栖息条件不同,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相同C若同一种地雀来到13个不同的岛屿后,形成13个个体数量不多的初始

6、种群,它们的基因频率是相同的D不同小岛上地雀的基因频率一旦出现差异,同一物种的地雀很快进化成不同的物种【答案】A【解析】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A正确;食物和栖息条件不同,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不同,B错误;13个岛屿的环境一般不同,所以经过自然选择,基因频率会不同,C错误;只有出现生殖隔离才能成为新物种,D错误。7使用某种农药防治某种农业害虫,开始效果很显著,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差原因是( )A害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选择B害虫对农药逐渐适应C农药刺激害虫产生了变异D农药对害虫的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答案】D故选:D8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

7、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导致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变B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C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答案】B【解析】残留抗生素不会导致细菌突变,只能对细菌的抗药性进行选择,A项错误;耐药菌突变属于不定向变异,与抗生素使用与否无关,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B项正确;免疫球蛋白与致病菌的耐药性无关,C项错误;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将导致致病菌在体内繁殖,耐药菌的形成是基因突变所

8、致与疫苗无关,D项错误。9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答案】C10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4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B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C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不一定会形成新

9、物种【答案】A【解析】基因与性状不一定是一一对应关系,A错误;物种形成三个环境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生物发生进化,但生物进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B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而非同源染色体间交换为染色体结构变异,C正确;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D正确。11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B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0C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D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答案】D12鼠尾草的雄蕊高度

10、专化,成为活动的杠杆系统,并与蜜蜂的大小相适应。当蜜蜂前来采蜜时,根据杠杆原理,上部的长臂向下弯曲,使顶端的花药接触到蜜蜂背部,花粉便散落在蜜蜂背上。由此无法推断出A雄蕊高度专化的鼠尾草将自身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的概率更高B鼠尾草属于自花传粉植物C鼠尾草雄蕊的形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鼠尾草花的某些形态特征与传粉昆虫的某些形态特征相适应,属于共同进化【答案】B【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正确;鼠尾草是否属于自花传粉植物,从题目中不能得出,B错误;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因此鼠尾草雄蕊的形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鼠尾草花的大小、形态等,常与传粉昆虫的大小、形态、口器的类型

11、和结构等特征相适应,属于共同进化,D正确。13下列有关进化的观点正确的有( )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只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才能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害虫产生抗药性是喷洒农药导致的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新物种形成一定是长期地理隔离后达到生殖隔离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总是由突变引起的基因交流是指生物个体之间相互交配自然选择的直接选择对象是个体的基因型,本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A六项 B四项 C一项 D0项【答案】D14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的个体依次占25%、50%和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

12、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中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A.3:3:1 B.4:4:1 C.1:2:0 D.1:2:1【答案】B【解析】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杂合子的频率。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则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中,AA占=1/3,Aa占2/3,因此A的基因频率为2/3,a的基因频率为1/3,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后代中AA的频率=4/9,Aa的频率=4/9,aa的频率为1/9,因此AA:Aa:aa=4

13、:4:115隐性基因(a)可导致人患一种遗传病,基因型为aa的儿童10岁前全部死亡,而基因型Aa和AA的个体都表现正常。在一个隔离的群体的第一代()中,基因a在成人中的频率为0.01,如果没有新的突变发生,在下一代()的成人中a的频率,以及()代的新生儿中杂合子(Aa)的频率的变化趋势分别是 A下降、上升 B上升、下降C下降、下降 D上升、上升【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aa个体在10岁前全部死亡,因此子代中aa的个体逐渐被淘汰,成人a基因频率下降;基因型Aa中含有a基因,随着种群的繁衍,Aa所占的比例会下降,故C正确,ABD错误。16在调查某小麦种群时发现T(抗锈病)对t(易感染)为显性,

14、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交配,据统计TT为20,Tt为60,tt为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全部的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计算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多少A50和50 B50和62.5 C62.5和50 D50和100【答案】B17某种蚊子具有杀虫剂(如DDT)抗性基因RR和RS,它们互为等位基因。下图表示某地1965年开始喷洒杀虫剂DDT,1968年停止喷药后,单位空间内三种基因型蚊子的个体数量。据图可推断A在19671968年间,基因型为RRRS的蚊子最可能存活下来B自1968年停止使用DDT后,RRRR基因型的存活几率下降C1968年

15、,RS的基因频率大于RR的基因频率D停止使用DDT后若干代后,RR基因将从种群中消失【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基因型为RRRR的个体,在喷药时数量增加,说明这种基因型的个体最可能存活下来,A错误;自1968年停止喷药后,基因型为RRRR的个体数量下降,说明存活几率下降,故B正确;1968年时,基因型为RRRR的个体大约为90,而RRRS的个体大约为20,基因型为RSRS的个体非常少,因此RR的基因频率远大于RS的基因频率,故C错误;停止使用DDT若干代后,RRRS的个体增加,因此RR基因不会消失,D正确。18自然界有性生殖动物存在多种生殖隔离类型。有配合前隔离(阻碍杂种分子的形成),配合后隔

16、离(降低杂种生物生活力或可育性),配合后隔离又有杂种不活,杂种的子代生存能力差,可育性和杂种不育等,自然选择长期地将促进化方向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略19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与灰色桦尺蠖表现为共同进化B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C人工饲养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的“狮虎兽”不育,说明狮和虎存在生殖隔离D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答案】C20下列实例中种群基因频率未发生变化的是A在黑褐色环境中黑色桦尺蠖被保留,浅色桦尺蠖被淘汰B杂合高茎豌豆通过连续自交导致后代纯合子比例

17、越来越高C杂交育种过程中通过不断自交、筛选提高纯合矮秆抗病小麦的比例D通过辐射青霉菌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答案】B【解析】在黑褐色环境背景下,浅色桦尺蠖被环境选择被淘汰自然选择使得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A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内基因频率发生变化,杂合高茎豌豆通过连续自交,后代的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但是基因频率没有改变,没有进化,B错误纯合矮秆抗病小麦是自然选择的产物,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正确青霉菌的培育过程发生了基因突变,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正确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0分) 21(2015秋阜城县校级月考)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1)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认

18、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材料一: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材料二: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的动物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这两则材料中发生的相似事件是 A适应辐射 B地理隔离 C生存竞争 D生殖隔离(3)在材料一中,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 的结果(4)在材料二中,若发生剧烈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的水体逐

19、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的 变小下表为V基因在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个体数(5)计算Va在A种群中的频率 【答案】(1)种群(2)D(3)自然选择(4)基因库(5)33%(3)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这说明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结果(4)基因库是种群中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在材料二中,种群中个体数减少,这会导致该种群的基因库变小(5)Va的频率=100%33%22(2015秋冀州市校级期末)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导致改变的内因是生物的 和 ,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

20、材料(2)图中指 ,的观点没有提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是指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也就是物种形成必须要有 隔离(3)指 的多样性(4)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倘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的基因型,令其自交,则自交一代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 ,aa基因型的个体占 ,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 ,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原因是 【答案】(1)突变 基因重组(2)自然选择学说 生殖(3)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4)55% 15% 70%发生了 因为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4)某植物种

21、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则Aa的个体占30%,倘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的基因型,则AA占40%,Aa占60%,令其自交,则自交一代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40%+60%=55%aa基因型的个体占60%=15%,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AA%+Aa%=55%+(60%)=70%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发生了进化,因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23 1万年前,科罗拉多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明显的分化。研究人员指出,经过长期演化已经形成两个物种,如图所示。(1)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可知,a、c分别表示 ;b的实质变化是

22、 。(2)的存在说明了 。(3)松鼠种群中存在控制毛色的一对等位基因(A-黑色,a-浅色)。原松鼠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0%、50%、30%,环境变化后,峡谷北侧山高林密,生活于其中的松鼠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减少20%,则一年后a的基因频率为 。(4)该峡谷的河流中某种金鱼的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b基因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bb、XbXb、XbY等均为纯合子)。现取一对金鱼杂交,F1金鱼共67只,其中雄金鱼21只,则F1金鱼自由交配所得F2成活个体中,b基因的频率为 (分数形式表示)。【答案】(

23、1)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变异是不定向的(3)0.5(4)10/11的个体数量减少20%,则AA的数量为24只,Aa的数量为60只,aa的数量为24只,所以一年后a的基因频率=(60+242)(242+602+242)=50%。24(10分)某时期,在一条大河的南岸的大块农田中发生某种甲虫的虫害,承包土地的农民起初在农田里喷洒某种杀虫剂R,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几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农药。如图为在此时期内这种甲虫种群密度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害虫种群密度都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 。(2)从B点到C

24、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这种抗药性的变异是可以 的,通过一代代的积累,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强了,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 作用,这是通过农药与害虫之间的 实现的,农药对害虫所起作用的实质就是定向地改变害虫种群中的 向更易产生抗药性的方向演化。(3)如果A到D都为农药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可能采取了某种措施,这种措施最可能是。(4)若在这条大河的北岸也发现了与南岸的甲虫外形很相似的甲虫种群,将两岸甲虫放在一起饲养,发现这两个种群的甲虫可以交配并产生小甲虫,但小甲虫不育,这说明两个种群之间存在 。(5)大河南岸的马铃薯地和玉米地里分别都有这种甲虫种群,经检测发现它们的基因型共有5种,这反应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答案】(1)种群中有少数个体对杀虫剂具有抗性(2)遗传选择生存斗争基因频率(3)更换杀虫剂的种类(2分)(4)生殖隔离(5)基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