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课程目标:了解詹天佑的主要事迹,认识他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幼童出洋时间、目的。滦和大桥、京张铁路。保路运动、中东铁路。理解:幼童出洋意义及失败原因。阻碍铁路建设的因素、詹天佑的开创性贡献。詹天佑进行路权斗争的实质。运用:近代铁路事业步履维艰和今天中国发展铁路运输网对比。路权斗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分析材料、问题探究、归纳詹天佑一生的活动情感态度价值观:詹天佑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精神-爱祖国、刻苦钻研、不畏艰难重点:詹天佑为中国铁路建设所作出的贡献。难点:晚清铁路事业受阻的原因;詹天佑个人业绩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幼童留
2、学生1、出生:1861年出生在广东南海县一个茶商家庭。詹天佑父亲詹兴藩时,遇上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侵略者的大炮把长期控制外销贸易的“十三行”轰掉了,在广州的外贸小商人,开始衰落。不久,詹氏的茶行也宣告破产。詹兴藩一家由广州迁往南海,一边读书,一边种田,以维持家计。 2、赴美留学:(1)他十岁时,清朝为推进洋务事业,宣布招收1214岁幼童赴美国留学,培养洋务人才。这是中国近代留学运动的开端。詹天佑被选中。1872年,詹天佑随第一批30名幼童踏上赴美留学的远洋轮。同治六年湘系军阀曾国藩就任两江总督。中国第一个留美的耶鲁大学毕业生容闳,向他献了一个选派幼童出洋赴美的“条陈”。三年后,这个“条陈”终于得
3、到清政府的批准。留学生共分四批,名额为一百二十人,年龄为十二至十五岁。清政府并指定容闳到香港主持“选送幼童出洋肄业”的招生工作。此时,詹兴藩有个同乡在香港经商,名叫谭伯村。他非常喜欢詹天佑。1871年春天,谭伯村特地从香港赶到南海,劝詹兴藩不要放弃詹天佑留洋的机会,说这是“洋翰林”,一辈子的“铁饭碗”。而詹兴藩迟疑不决,直到谭伯村答应把自己的第四个女儿(詹天佑的夫人谭菊珍)给詹天佑配亲,这事才算定了下来。(2)经过暂短的适应与语言培训后,詹天佑先后考入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西海纹海滨男生学校、丘屋高级中学。1878年,詹天佑以全班第一、全校第二名的成绩毕业于丘屋高中。留美期间,詹天佑深感中西方发展的
4、差距,目睹了美国铁路事业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和对世界面貌的改变。(3)1878年,他考入耶鲁大学雪菲尔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科,决心学好西方先进科技,报效祖国。大学期间,他学业成绩优秀,并在第三年完成毕业论文,获得学士学位。(4)1881年保守派官僚以美国发生排华事件和留学生“抛荒中学、背弃孔孟之道”为由,取消留学事业。留美学生分批回国。1881年,原定十五年的幼童留美计划中途夭折。当时,耶鲁大学的22位留学幼童中只有詹天佑和欧阳庚二人顺利完成学业。容揆和谭耀勋抗拒召回,留在美国完成耶鲁大学学业的。李恩富和陆永泉则是被召回後,重新回到美国,读完了耶鲁。这样,120名留美幼童,除先期因不守纪
5、律被遣返的9名、执意不归及病故者26名外,其余94人于1881年分三批被遣送回国。 第一批返回的21名学生均被送入电局学传电报,第二、三批学生由中国当时的新式企业如福州船政局、上海机器局留用23名外,其余50名分赴天津水师、机器、电报、鱼雷局等处当差。这批留美幼童后来分散到政界、军界、实业界、知识界等各个领域;在他们中,有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开滦煤矿矿冶工程师吴仰曾、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清华大学校长唐国安、民初国务总理唐绍仪、清末交通总长梁敦彦,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知名人物。詹天佑回国前,曾有美国同学劝他留下,对他说:“贵国贫穷,既无筑铁路之器材,亦无筑路之人才,以君之学识,如应聘美、英,当可宏
6、图大展,阁下之生活亦可丰裕。”詹天佑谢绝了,回答道:西方国家虽富,那是外国,我要学习其先进的科学知识,却不能眷恋其物质享受;中国虽贫虽弱,她却是生我养我的祖国,现在正需要我回去贡献所学,把她建设得富强起来。如不以所学报国,何以对祖国人民与家乡人民?点拨:派幼童留学体现了中学对西学的被动吸纳和接收;而最后幼童回国又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西学的排斥、抗争。学思之窗:你认为这种教育目的会不会在幼童身上产生中学与西学的矛盾?幼童留学夭折的主要原因会不会与此有关?中学和西学在教育目的上肯定会产生矛盾,这也是幼童出洋失败的主要原因。中学体现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满腹儒家经纶、满口仁义道德、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封建奴才
7、,而西学不光是要掌握格物致知的西方科技,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个具备独立人格,向往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的公民,甚至是国家的主人。因此封建官吏主观设想幼童的最佳模式是掌握西学来为中体服务,但在实践中,幼童在接触西学的过程中已经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受到了“西体”的影响,这样必然出现封建势力所深深恐惧的西化、洋化,这也是他们所最不能容忍的,所以就把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召回,幼童出洋在坚持了十年之后因此夭折。二、为中国建造第一条铁路1、初显锋芒:詹天佑怀着把所学贡献给祖国的满腔热忱重归故土,却被腐败的清朝官僚分配到福州船政学堂学习海军驾驶,后被派到水师学堂任英文教习。直到1888年,他才被中国铁路公司聘到
8、津沽铁路工地任帮工程师。詹天佑一心扑在主持津沽段铺轨工程上,在短短的80天内完成任务。1888年,詹天佑由老同学邝孙谋的推荐,到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被湮没了七年之久的詹天佑才有机会献身于祖国的铁路事业。此时正值天津-唐山铁路施工,他不愿久居天津,就亲临工地,与工人同甘共苦,结果只用八十天的时间就竣工通车了。但李鸿章却以英人金达之功上奏,并提升金达为总工程师。帮工程师又称帮定工程师,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素质较为全面的人员,如某客户(老板)不愿花太多的时间精力在工厂管理上,则找一个既可以在技术上维护机器,又可以在管理上很有成效地帮助自己的人,即帮定工程师。帮定是一种行业,如:帮定主管、帮定部P
9、E主管等。2、建成滦河大桥:1890年,清政府决定上马关东铁路(注:关东铁路原计划以津唐路唐山站东15公里的古冶为起点,向东北关外地区延伸建筑,出山海关经锦州、广宁、新民厅至沈阳以至吉林,作为干线,然后由沈阳造支线至牛庄、营口,共计2323公里)。工程的难点是滦河大桥。英籍总工程师金达曾把这个获利颇丰的项目包给英国人,但他们在深水急流中打桩连连失败。这个项目又先后包给日本和德国工程师,结果都失败了。最后金达想到了詹天佑。年轻的詹天佑多方测量滦河水流地质等情况,新选桥址,将中国传统桥梁打桩法与西方近代先进技术结合,用新式气压沉箱法建造桥墩。詹天佑成功地建造了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气压沉箱
10、法(水中用的较多)1841年法国工程师特力格(Triger)创造了气压沉箱施工法,并于1849年用于桥墩施工。气压沉箱是一个无底箱形结构,顶上有双通廊,以便人和材料进入。沉箱下沉至水底后,注入压缩空气以阻止水进入。人在其内开挖地巷,使沉箱继续下沉至设计标高,气压沉箱基础在施工过程中,可处理下沉的障碍物,可直接观察到地巷原形,也不用灌注水下混凝土,质量比较可靠。但施工者需要在高压空气中工作,不但效率不高,而且对身体有害。中国早期修建的桥梁如钱江大桥曾采用这一技术。3、修建京张铁路(1)提出: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认识到铁路对调兵运械和国计民生的重要性,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路权的争夺白热化。1905年,
11、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消息传出,在华势力最大的英国志在必得,视长城以北为其势力范围的沙俄也不相让,双方争斗不休。最后达成协议:互不插手,让中国人自己去修。而各自的算盘是坐视中国在经费和技术上求助于他们,以便坐收渔利。詹天佑被任为京张铁路总办兼总工程师,他面临重重困难:清廷拨款有限,时间紧迫,沿线重峦叠障,修路工具简陋,外国人正等着看热闹。工程成败与中国荣辱系于詹天佑一身。(2)修建:詹天佑抱着为国争光的信念,不顾塞外的飞沙走石,风吹日晒,在深谷和崖间测绘,记下各种第一手资料。他勘测三条路线,反复掂量施工成本、难度、铁路效益,最后定为关沟线(北京西北往南口的路线,其中南口至岔道城约20公里最险
12、峻的一段叫关沟,包括东园、居庸关、四桥、青龙桥、八达岭等高地)。为战胜八达岭隧道技术难题,詹天佑设计“人”字形路线,延长了坡面,减小坡度,将隧道缩短至1091米。他采用直井施工法解决隧道施工困难,没有通风设备,就用风扇机、手拉风箱代替。他以中国科学家特有的爱国热忱,昼夜奋战,顶着巨大压力和困难,创造了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1909年,京张铁路终于提前全线通车。人字形路线在解决八达岭青龙桥附近火车爬高问题上,詹天佑利用折返线的办法,大胆地在山腰设计了一条“人”字形线路,以减上坡度。又决定在此段铁路上,使用“2-8-8-2”型活节马莱大马力机车两台来牵引列车爬坡,前拉后推,以加大机车的动力。当列车到
13、达山上铁路折返交叉点时,再反过来,推变拉,拉变推,这样不仅减小了路的倾斜度,而且又省去了换机车的麻烦,从而能使列车平稳地通过八达岭高峰。直井施工法多在陆地中、山崖间应用,主要应用于桥梁横架和隧道开凿方面,桥墩施工的办法通常有二:一是直井挖掘技术,二是斜井挖桩技术,詹天佑开创性地将直井挖桩技术应用于隧道。对于工程上的困难,詹天佑从未放在眼里,对于人为的障碍却使詹天佑忧愤至极。清河有个叫广宅的人,是前任道员,皇室载泽的亲戚,朝野均有势力。铁路恰经其坟地,他即率众闹事,阻止工程,私下又许以重贿,要求改道。邮传部竟不敢过问。这里北面是郑王坟,南面是宦官坟,西面是那拉氏 父亲桂公坟,要大改道不知要浪费多
14、少时间和经费。詹天佑以受贿为可耻,绝不改道,竟以去留相力争。最后因五大臣出洋被炸,载泽吓得不敢与闻外事,广宅才因失去靠山而同意经其坟墙以外通过。(3)意义:中国人自行筹款、勘测、设计并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是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创造了中围铁路史上的奇迹。原计划六年完成,结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费用只及外国人估价的五分之一。一些欧美工程师乘车参观后啧啧称道,赞誉詹天佑了不起。但詹天佑却谦虚地说:“这是京张铁路一万多员工的力量,不是我个人的功劳,光荣是应该属于大家的。”是詹天佑个人事业的杰出成就,也是中国近代交通事业的杰出成就。学思之窗:上述名言反映了詹天佑怎样的精神?学思之窗第一句主要是表现
15、詹工作细致、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第二句主要是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三、为中国铁路事业鞠躬尽瘁1、为国勘路:京张铁路建成后,詹天佑威望倍增,张绥铁路、川汉铁路、粤汉铁路、洛潼铁路都要他去勘测、设计和指导。年过半百的詹天佑以饱满的热情跋涉于南北山野河川之间。但是,由于清廷腐败,铁路经费无保障,工程难度大,帝国主义觊觎中国路权等种种原因,致使粤汉、川汉等铁路命运多舛。 2、维护路权(1)投身保路运动: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并与英、德、法、美四国银行团签订湖广铁路借款合同,实际上将路权出卖给外国人,导致各省掀起了规模浩大的保路运动。詹天佑身处逆境,不甘沉沦,一面支持
16、保路运动,一面推动铁路建设。(2)修建粤汉铁路:辛亥革命后,詹天佑被任命为交通部技监,主持全国铁路技术工作。他亲自督办了工程浩大的川粤汉铁路。尽管受到借款合同束缚,加上政府无能,军阀混战,他仍克服了各种困难。到詹天佑逝世前,粤汉铁路的广州韶关段和武昌长沙段得以完工。(3)争取中东铁路权:1919年,詹天佑抱病接受北洋政府交通部的电召,作为中国代表,出任协约国“联合监管远东铁路委员会”辖下的技术部委员,赴海参崴,与英、美、法、日等国代表一道,主持俄国远东铁路、包括中国境内中东铁路的监管技术工作。他多次发言要求收回中国在中东路的驻兵权与管理权,义正辞严地指出,中东路理应由中国人全权管理,不许他国插
17、手,也无需协约国共管。但由于北洋政府软弱无能,他几经努力,仅争回了中国工程师可以被中东路聘用等微小权利。为此,他心力交瘁,导致病情加重。3、英才早逝:在临终前的口授遗呈中,他念念不忘未修完的铁路和培养铁路人才的未了心愿,个人的事情却只字未提。59岁的詹天佑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铁路事业。詹天佑与其妻谭菊珍埋葬在京张路青龙桥火车站附近。四、詹天佑的突出功绩及总体评价1突出功绩: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2总体评价:詹天佑是我国近代科学与工程技术史上的先驱,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知识分子。为发展我国早期铁路建设事业呕心沥血,奋斗终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19世纪80年代,他投身于中国铁路建设事
18、业,曾主持过我国京张、川汉、粤汉等早期铁路的建设,为发展我国早期铁路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2)他主持的京张铁路的建成,震惊了中外,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振奋了民族精神,推动了铁路事业的发展。(3)他在帝国主义列强面前不畏强暴,威武不屈,提出“各尽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的口号,体现_广炎黄子孙百折不挠、永不屈服的高尚民族气节,永为后世楷模。(4)詹天佑的杰出贡献集中反映在他面对高山深涧、悬崖峭壁的险境,能想方设法,依靠群众战胜重重困难,修筑了京张铁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表现了他超人的智慧和才干。(5)詹天佑受命于危难之际,为国为民担风险,主持修筑了京
19、张铁路,这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颗热爱祖国的中国心。 总之,詹天佑是中国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他的一生是为中国铁路建设奋斗的一生,他实事求是地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为中国的铁路事业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体现了他崇高的爱国情操。詹天佑年谱1861年 出生于广东南海1872年 12岁赴美留学1878年 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丘屋高中,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科1881年 学成归国1888年 任中国铁路公司津沽铁路帮工程师1890年 完成施工难度较大的滦河大桥,在工程界崭露头角1905年 出任京张铁路总办兼总工程师,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民国初年 任川粤汉铁路会办、督办 191
20、3年 任交通部技监,主持川粤汉铁路工程1919年 出任协约国“联合监管远东委员会”技术部委员,并与帝国主义斗争,竭力维护中国铁路主权。同年,逝世。2詹的精神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深入实践、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学习延伸1中国铁路的制约因素国家腐朽和衰败,经济实力不足帝国主义觊觎中国路权 缺乏受过良好教育的技术人才工程设备落后思想观念封闭落后(如修铁路会损伤地脉,破坏风水等)2这是开放型的讨论题,教师主要点明两层意思:(1)国家命运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人业绩的取得,或者说制约、影响着个人业绩的大小,是影响个人业绩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2)个人业绩的取得是对国家前途命运的积极贡献,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