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案:第四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 2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20007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案:第四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 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案:第四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 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案:第四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 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案:第四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 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案:第四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 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案:第四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 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案:第四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 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案:第四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 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案:第四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 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7课 解放战争A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掌握重庆谈判、全面内战、三大战役、北平和谈和渡江战役等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片、诗词、材料及地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学习的习惯,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初步对所学内容能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2、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史实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不可屈服的,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人民抗战的坚强核心,以此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并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B重点难点重点:重庆谈判、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难点:重庆谈判中共如何应对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C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片、诗词、材料及地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学习的习惯,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

3、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初步对所学内容能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D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全面抗战的标志是什么?中国的抗战为什么会取得最终胜利?中国抗战的胜利具有什么意义?提示:课本P74-77【导入新课】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由民族矛盾演变为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此时的蒋介石一面准备发动内战,一面采取假和平的策略,为发动内战做准备。面对蒋介石的险恶用心,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怎样的对策呢?中国的民主革命道路将走向哪里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一、内战的爆发1、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1)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由中日民族矛盾演变为中国人民

4、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2)国内主要政治力量的态度:共产党尽力争取和平民主。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原因: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2、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年月年夏(1)重庆谈判。1945年8月【合作探究】1:蒋介石喊和平只是一个幌子,为什么蒋介石还要三次电邀毛泽东谈判?其电邀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如果毛泽东不去,就借此宣传共产党没有和平诚意,制造舆论。欺骗中国人民,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如果毛泽东去了,就可以利用谈判的机会,一则争取运兵备战的时间,再则诱使共产党交出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实现他们的“军令统一”、“政令统一”的目的。时间:1945

5、年8月结果:签订双十协定意义:A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主动,在人民面前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B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和各民主党派中扩大了影响。C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国民党若破坏协定、发动内战,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地位。【合作探究】2:毛泽东已经洞悉蒋介石的险恶用心,为什么还要冒生命危险,赴重庆和国民党谈判?为揭露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的阴谋,争取早日实现国内的和平民主等。(2)政协会议。1946年,重庆。结果: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3、全面内战的爆发(1)时间:1946年6月(2)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失败(3)从1947年春起国民党的重点进攻陕北、山东失败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向中原解放区大举

6、进攻。全面内战爆发了。接着,国民党军队又向其他解放区举行全面进攻,中国人民自卫的解放战争开始了。在敌人的全面进攻面前,人民解放军依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和战略方针。互相配合,集中优势兵力,开展大规模运动战。经8个月的作战,人民军队歼敌70多万,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蒋军的全面进攻受挫,机动兵力锐减,从1947年3月开始,被迫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设问:为什么重点进攻这两个解放区呢?蒋介石集团的战略企图是从解放区的东西两翼与人民军队的主力决战,并将解放军堵在黄河以北,使战争继续在解放区内进行。到8月间,蒋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基本上被粉碎了。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的指挥下,5月中,发动了著名的孟

7、良崮战役(电影红日),不久,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也被粉碎了。为配合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为解放战争提供坚实的保障,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展开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合作探究】3:在艰苦的解放战争之余,中国共产党还在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结合课本学思之窗思考: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土地改革运动开展使解放区后方更加巩固,翻身农民不仅踊跃参军,支援前线,还积极承担抬担架、送粮草等任务,这一切使人民解放军的力量大大增加,使战争胜利的方向转向人民解放军。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1、战略反攻【合作探究】4:结合课本的资料回放思考:我军第二年的作战任务是什么?何为内线战争?何为外线

8、战争?“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外线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从解放区转向国民党统治区的进攻,属战略进攻性质。内线是解放区军民在解放区打击国民党的进犯,属战略防御性质。(1)时间:1947年6月(2)主攻方向:中原(3)标志: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过渡:1948年夏,战争进入第三年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1948年9月1949年1月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2、战略

9、决战三大战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合三大战役示意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指导学生制表归纳三大战役概况。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时间1948年9月1949年1月部队东北解放军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军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指挥林彪、罗荣恒刘伯承、陈毅、邓小平林彪、罗荣恒、聂荣臻战果歼敌47万,解放东北全境歼敌55万,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地区、中原地区歼敌52万,华北全境战果: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合作探究】5:为什么战略决战首先在东北战场展开?首先在东北战场展开决战。这是因为,它既可以粉碎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收缩企图,又可以使东

10、北人民解放军腾出手来转入关内作战,还可利用东北的工业支援全国解放战争,从而有利于整个战局的发展。此外,当时东北战场的态势对人民解放军也最为有利,夺取决战胜利较有把握。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北平谈判(1949年4月、北平)(1)原因:国民党战场上的溃败,蒋介石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中共为迅速结束战争,实现和平,减轻人民痛苦(2)结果:达成国内和平协定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3)作用: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假和谈的阴谋,打破了其划江而治的美梦。指导学生阅读导与练P98问题阐释12、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渡江战役。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

11、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3、进军全国材料: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1)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渡江战役或占领南京2)“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寓意是鼓足勇气,乘胜追击,把革命进行到底。3)诗句中所涉及的城市在历史上曾称“虎踞龙盘”之地。请列举近代曾定都于此的政权:太平天国,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四、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课本P8081)国内意义:结束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12、国际意义:改变世界政治格局,鼓舞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解放斗争;思想意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指导学生阅读导与练P98思维启迪3【本课小结】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协定、决议,发动的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在解放战争第一年里,人民解放军取得了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胜利。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牢固基础。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灭。中国人民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E布置作业:一、本课测评答案提示:(1)A、争取和平民

13、主斗争阶段。参加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参加政协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治协议,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争取中国的和平与民主。B、战略防御阶段,军事上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政治上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C、战略反功阶段,千里挺进大别山。D、进行战略决战和渡江战役,基本解放全国。(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的独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即将诞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

14、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二、学习延伸答案提示:(1)首先需要了解提出“两个务必”的背景。当时,中国共产党面临新的历史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此时如果任由党内产生和蔓延骄傲情绪,贪图享乐情绪,则我们队伍的“意志薄弱者”就可能被“不拿枪的敌人”所征服,就无法完成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而夺取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使命。(2)需结合历史和现实来考虑其意义:A、历史上,“两个务必”是我们党总结中国历史上历代政权盛衰兴亡的经验教训,对走出“历史周期律”的深刻认识。长期执政的环境易使执政党产生官僚主义、懈怠、奢侈、僵

15、化等脱离群众的危险。B、就现实来说,我国面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任务,只有谦虚谨慎,才能与时俱进;只有艰苦奋斗,才能永不懈怠,也才能完成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探究思考一、抗战胜利后中国时局的特点1一对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三种政治要求:中共代表人民的利益,提出了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方针,力求通过和平方式实现中国社会的政治改革。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坚持独裁、内战、卖国三位一体的反动方针。在美国支持下疯狂抢夺胜利成果,妄图恢复其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并准备发动内战来消灭中共领导下

16、的人民军队。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认为,战后是实现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的“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要求在国共两党之间走第三条道路,建立英美式的政治民主。但他们的主要政治倾向是要求和平、民主、统一建国,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和独裁、内战、卖国政策。这些要求同中共的政治主张基本上是一致的,成为中共和其他民主党派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政治基础。3革命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一方面,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人民的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发展壮大;社会主义苏联的更加强大,欧亚诞生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日益瓦解着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这些,都为中国革命创造

17、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美国成为头号帝国主义强国,推行扶蒋反共的政策,全力支持蒋介石打内战,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困难。二、人民解放战争不可避免的必然性、主要经过、国民党政府迅速失败原因和中国人民迅速获胜的原因1必然性:(1)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共反人民的本性不会改变。(2)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决心实现民主革命的目标,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3)抗战胜利后,民族矛盾下降,阶级矛盾重新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一切斗争必须服从主要矛盾。(4)国共双方都拥有强大武装力量。(5)虽有和平谈判的一面,但国民党方面是假和谈,真内

18、战;共产党方面抱着十分的诚意进行和谈,同时也没有放松战争的准备。(6)二战后的国际大气候,美国扶蒋反共,也使内战不可避免。2主要经过:(1)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内战。(2)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国民党先后发动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中共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处于战略防御阶段。(3)1947年6月至1948年8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4)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共发动辽沈、淮海、平津战役,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5)1949年1月至1949年4月,国共两党北平和谈,国民党拒绝签字,谈判最终破裂。(6)1949年4月21日起,中共发动渡江战役。

19、4月23日解放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7)1949年4月至1951年夏,人民解放军继续解放全中国。3人民解放战争国共两党胜败原因分析(1)国民党迅速败亡的原因:政治孤立,失去民心;军队厌战,士气低落;贪官横行,统治腐败;美援断绝,蒋桂分裂。(2)人民解放军取胜的原因: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在战场上英勇作战。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制定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为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战争初期,毛泽东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论断,极大地增强了我国人民战胜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勇气。在政治上,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领导国统区人民掀起人民民主运动,形成反蒋的第二战线,与民主党派并肩作

20、战。民主党派与蒋介石集团决裂。在军事上,制定了一系列正确方针政策。初期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及时提出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的伟大决策,将革命进行到底。北平和谈失败后,迅速渡江作战,推翻国民党的统治。经济上,在解放区开展土改运动,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有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坚持武装斗争。组成一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并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三、1947年,中共解放区进行土改的原因、目的、政策、评价、结果和意义1原因:由社会主

21、要矛盾所决定。即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已不能满足农民要求。2目的: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使解放战争获得最广泛、最坚实的群众基础。3政策: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改总路线。4评价:土改政策特别是中国土地法大纲提出了土改的方向和方法,明确了土改运动的依靠力量、团结对象、革命目的,使土改政策更加完备,是一个彻底的和比较完善的土地革命纲领,保证了土改的健康发展。5结果:一亿多农民分得了土地6意义:调动了农民生产革命积极性,成为解放战争迅速获胜的可靠保证。(五)自我测评11945年8

22、月,毛泽东亲自赴重庆进行谈判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A团结和教育广大人民 B争取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C尽力争取和平建国、避免内战 D揭露美蒋真内战、假和平的阴谋【答案】C中共进行谈判和后来被迫进行人民解放战争,最终目的都是要建立和平、富强、民主、自由的国家。2下图是1947年毛泽东转战陕北的照片,与这张图片反映的战略战术相同的是( )A四渡赤水B第五次反围剿战役 C辽沈战役 D平型关战役【答案】A东转战陕北反映了当时人民解放军的战备战术是运动战,四渡赤水是运动战,第五次反“围剿”战役是死打硬拼,辽沈战役是战略决战,平型关战役是伏击战。故选A。31948年1月,针对大别山的土改运动,邓小平给

23、中央发去两封电报提出建议:鉴于大别山有巩固区和游击区两类地区,在巩固区可以进行土改,在游击区则不能急于平分土地;后又建议在大别山停止土改,改为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材料( )体现了我党对新解放区政策转变的认识过程体现了我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映了邓小平原则的坚定性与政策的灵活性的作风反映了土地问题在党的工作中的重要地位A.B. C. D.【答案】A题中的表述符合材料中的“土改”到“减租减息的政策”的转变。的表述是中共一贯的工作原则,符合题中材料。的表述体现了材料中的内容。的表述符合中国民主革命的核心问题是土地问题、农民问题。4人民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之际,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给总统杜鲁门的信中说:“中国悠久的文明和她的民主个人主义终于会再显身手,中国终于会摆脱外国的羁绊。对于中国目前和将来一切朝着这个目标的发展,我认为应当得到我们的鼓励。”材料说明( )A美国在对中国革命胜利表示祝贺 B美国企图笼络新中国政权和领导人C美国还将中国事务进行干涉破坏 D美国对中国革命胜利感到无可奈何【答案】A项的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B项没有准确反映材料的内涵。C项与材料无直接关系。D项的表述是正确的,符合材料反映的美国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