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19876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2页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本次检测分检测题和答题卡,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写在原检测题上无效。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青蒿素是中国医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和植物化学的其他发现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相比,从青蒿提取物到青蒿素的研发历程相当快速,然而,这绝不是中医智慧的唯一果实。中国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还发现,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有疗效,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对治疗失忆颇有效的石杉碱甲,也是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是我国用于治疗老年性

2、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用药。然而,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少见,复方用药才是中医几千年来的主要用药形式。通常,中医师按中医理论和方法诊断病人症候,对症开出由多种中药按君臣佐使组成的处方,并随着病情的发展和症候的变化,随时调整处方的药味和剂量,以达到良好的疗效。这样的辩证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从中药青蒿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仅是发掘中医药宝库的努力之一。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也受益于中国医学。中医的一个治则是活血化瘀,这一治则也适用于冠心病的术后维护。中药提取的芍药苷等被用于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临床显示再狭窄率大幅降低。还

3、有许多其他证据支持中医活血化瘀的临床疗效。和心血管疾病相关的一个全新领域也正在发展,即所谓的生物力药理学,旨在将中药的药效和血流的生物力学影响相结合,用于防病治病。实验研究表明,保健运动可提高血流剪切力,再联合使用某些活血中药,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在同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疾病斗争中,中医药学进一步发挥威力,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作出新贡献!(选自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材料二:疟疾,与艾滋病和癌症一起,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三大死亡疾病之一。在青蒿素问世和推广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亿人次感染疟疾,至少有100万人死于此病。感染和死亡

4、者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很多病人死亡,只是因为他们用不起昂贵的传统抗疟药物。青蒿素的问世,成为当之无愧的“救命药”。在疟疾重灾区非洲,青蒿素已经拯救了上百万生命。根据世卫组织的统计数据,自2000年起,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约2.4亿人口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约150万人因该疗法避免了疟疾导致的死亡。津巴布韦自2008年开始推广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本世纪初,津巴布韦疟疾患病率为15%,到2013年这一比率已下降至2.2%,青蒿素抗疟药物的普及和推广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南非的夸祖鲁纳塔尔省,中国的复方蒿甲醚使疟疾患病人数减少了78%,死亡人数下降了88%;在西非的贝宁,当地民众都把

5、中国医疗队给他们使用的这种疗效明显、价格便宜的中国药成为“来自遥远东方的神药”。(摘自屠呦呦传)材料三: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影响力的学科门类,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过不朽的贡献,在现代医学较为发达的今天,仍然在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近几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催生下,中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看,世代相传的中医药,作为社会实践的知识、技能,是我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无疑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和办公室,组织

6、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申报工作。我国在2008年10月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中,“中医”是我国上报35个项目中的首选项,而且这是决策层认定的“最重要、无需讨论与评审”的“名列榜首”的选项。可见,从国家层面上对中医药“申遗”是非常重视的。(摘编自张宗明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与发展)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发现,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有疗效,将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B. 在中医实践中,用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非常少见,其主要的用药形式是复方用药,即两种以上的药材

7、合用。C. 自津巴布韦2008年开始使用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后,其疟疾患病率大大降低,可见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最佳药物。D. 中医药作为非遗申报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因此,中医是“最重要、无需讨论与评审”的“名列榜首”的选项。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通过保健运动和使用某些活血中药的联合,有利于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B. 活血化瘀作为中医的一个治则,不仅适用于疾病治疗,也适用于术后维护。C. 传统的抗疟疾药物虽对疟疾治疗有效,但价格昂贵,部分非洲病人无力购买。D. 在现代医学发达的今天,中医药在维护人类健康上的价值远大于其文化价值。3. 下列各项中

8、,不能证明中医药学对疾病的治疗有贡献的一项是( )A. 华佗曾用麝香、丁香、百部等药物制成香囊,悬挂在居室内,用来预防肺部疾病。B. 粤港澳地区用复方土产草药煎熬成凉茶,以消除夏季暑气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C. 白丁香(麻雀粪便中白的部分)常用于疝气,外用治目翳,痈疽疮疖,扁桃体炎。D. 气虚自汗者常煎服糯稻根须以缓解症状,虚热不退者也常将它与沙参、麦冬同用。4. 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5. 当今时代,有人认为中医是一门玄学而非科学,有人质疑中医的疗效是没有根据的。你认同这些观点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15题答案】【答案】1. B2. D3. A4. 文章首先(第1段)列举中医单一药

9、物对世界医学的贡献。文章中间部分(第2、3、4段)列举中医理论对世界医学的贡献。最后(第5段)总结全选段,表明作者的梦想。5. 不认同。中医单一药物、中医理论对世界医学都有不可替代的贡献,尤其是中医理论,从临床实践中来,又反过来知道着临床实践。在青蒿素问世和推广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亿人次感染疟疾。而青蒿素推广后,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津巴布韦、夸祖鲁纳塔尔省等地,青蒿素确实起到了疗效,可见中医是可以治疗疾病的。中医药不仅是社会实践的知识、技能,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影响力的学科门类,有不朽的贡献。【解析】【分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

10、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将成为治疗白血病重要选择”说法错误。材料一中说的是“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而非“将成为”。选项变已然为未然。C.“可见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最佳药物”说法错误。材料二中说的是“青蒿素抗疟药物的普及和推广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见津巴布韦的例子只能证明“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但不能证明是最佳药物。选项的说法无中生有。D.“因此,中医是最重要、无需讨论与评审的名列榜首的选项”说法错误。材料三中说的是“在近几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催生下,中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中医是决策层认定的最重要、无需讨论与评审的名列榜首的选项”,这两句话

11、都是对中医药重要地位的陈述,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选项的说法强加因果。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辨析文中信息的能力。D.“中医药在维护人类健康上的价值远大于其文化价值”说法错误。材料三中说中医药“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社会实践的知识、技能,是我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无疑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没有对中医药在维护人类健康上的价值和文化价值上进行比较,无法判断孰优孰劣。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用来预防肺部疾病”,可见这是在说中医药学对疾病的预防,不是治疗。B.“消除夏季暑气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属于中医药学

12、对疾病的治疗。C.“常用于疝气,外用”,属于中医药学对疾病的治疗。D.“以缓解症状”,属于中医药学对疾病的治疗。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和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第1段开头指出了青蒿素的重要意义,并列举了砒霜能够用于白血病的治疗、中草药“千层塔”能够用于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例子,从而说明了中医单一药物对世界医学的贡献。第2段谈到了中医复方用药的原理,论述了中医这种辩证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积极贡献,进一步说明了中医宝库博大精深,尚有待挖掘。第3段谈到了中医对心血管疾病的贡献:活血化瘀这一治则适用于冠心病的术后维护,芍药苷等被用于防

13、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第4段谈到了中医对生物力药理学领域的贡献:将中药的药效和血流的生物力学影响相结合,用于防病治病。第5段总结了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并预言未来中医学将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作出新贡献。可见,材料一采用了分总的论证结构,文章首先列举了中医单一药物对世界医学的贡献,再列举中医理论对世界医学的贡献,最后总结全选段,表明作者的梦想。【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并探究文本中某些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一中的内容,“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有疗效”“石杉碱甲,也是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是我国用于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用药”,可见中医的单一药物对世界

14、医学作出了巨大贡献;不仅如此,复方用药这种“辩证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积极贡献”;而且中医理论如“活血化瘀”“保健运动”等,从临床实践中来,又反过来知道着临床实践,对世界医学领域的贡献是不可替代的。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在青蒿素问世和推广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亿人次感染疟疾,至少有100万人死于此病”“津巴布韦疟疾患病率为15%”;在青蒿素问世和推广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约2.4亿人口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约150万人因该疗法避免了疟疾导致的死亡”“在南非的夸祖鲁纳塔尔省,中国的复方蒿甲醚使疟疾患病人数减少了78%,死亡人数下降了88%”,而青蒿素“疗效明显、价格便宜

15、”,可见中医确实能够治疗疾病。根据材料三的内容,中医的意义深远,它不仅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影响力的学科门类”,而且“作为社会实践的知识、技能,是我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无疑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国家层面对中医也十分重视,“中医是我国上报35个项目中的首选项,而且这是决策层认定的最重要、无需讨论与评审的名列榜首的选项”。可见中医不是玄学,而是真正的科学,是被国家、社会所广泛认可的。因此,对于这样的观点,是不能认同的。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剧本,完成下面小题。【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

16、,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刽子云)快行动些,误了时辰也。(正旦唱)【倘秀才】则被这枷扭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刽子云)你有甚么话说?(正旦唱)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刽子云)你如今到法场上面,有甚么亲眷要见的,可教他过来,见你一面也好。(正旦唱)【叨叨令】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刽

17、子云)难道你爷娘家也没的?(正旦云)止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至今杳无音信。(唱)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刽子云)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甚么主意?(正旦唱)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刽子云)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的?(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卜儿哭上科,云)天那,兀的不是我媳妇儿!(刽子云)婆子靠后。(正旦云)既是俺婆婆来了,叫他来,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刽子云)那婆子近前来,你媳妇要嘱咐你话哩。(卜儿云)孩儿,痛杀我也!(正旦云)婆婆,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实指望药死了你,要霸占

18、我为妻。不想婆婆让与他老子吃,倒把他老子药死了。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浆水饭,瀽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

19、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煞尾】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三桩儿誓愿明题遍。(做哭科,云)婆婆也,直等待雪飞六月,亢旱三年呵,(唱)那其间才把你个屈死的冤魂这窦娥显。选自关汉卿的窦娥冤第三折6. 下列对选段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端正好】中,窦娥唱的“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揭露了元代严密的法网和封建吏治的黑暗残酷。B. 选段曲词运用大量修辞委婉曲折地表达了窦娥对不公社会的满腔怨愤,体现了曲词具有浓郁抒情色彩的特征。C. 剧中交代窦娥还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既写了窦娥不幸身世

20、,也为后文窦天章为窦娥平寃埋下伏笔。D. “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在结构上具有引出下文的作用,这句唱词也反映了窦娥身上具备的抗争精神。7. 对【耍孩儿】这支曲子里引用古代神话“苌弘化碧”“望帝啼鹃”的作用,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表现窦娥宁死不屈、自信清白的坚强性格。B. 表现窦娥不甘心含冤死去,坚信自己所蒙受的冤屈不会在世上泯灭。C. 表现窦娥追求自由、向往自由、不向恶势力屈服的内心世界。D. 表现窦娥要像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一样,把自己天大的委屈昭告于世。8. 下面对窦娥发下的三桩誓愿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血溅白练,这桩誓愿是希望到刑场上围观的人群立刻了解她的冤屈。B. 三桩

21、誓愿表现了窦娥宁死不屈的反抗性格。C. 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和乐观态度。D. 三桩誓愿也表现了当时人民仇恨罪恶统治,要求变革现实的强烈愿望。9. 从选段来看,窦娥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说明。10. 【滚绣球】中的两句唱词,有两个不同版本的文字表述,哪一个更好?为什么?版本一:“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版本二:“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610题答案】【答案】6B7. C8. C9. (1)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2)具有善良贤孝的美好品质。10. 版本一好。理由:(1)版本一唱词用的是反问句式,“何为地”“

22、枉做天”,是对天地的面对面地指责和否定,这种质问的语气更为强烈;而版本二唱词用的是陈述语气,语气平淡,特别是第二句唱词是对天的哀告祈求,远不如版本一的唱词语气语气强烈。(2)版本一唱词突出了窦娥不屈服于恶势力的反抗精神,使人物形象显得更加高大,也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丰富和深化;而这些正是版本二唱词的不足之处。【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鉴赏艺术特点的能力。B“委婉曲折”分析错误,应该是“直抒胸臆”而非“委婉曲折”。选段使用了呼告、对偶、反问、反复等修辞方法,使语言平实、形象、又符合窦娥的反抗个性,以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表达了窦娥对于不公社会的满腔怨愤,如“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

23、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段和典故作用的能力。首先把握这两个典故的内容。“苌弘化碧”,周朝时期,刘文公的大夫苌弘,一生忠于朝廷,后蒙冤为人所杀,传说其血化为碧玉。形容刚直忠正,为正义事业而蒙冤抱恨。“望帝啼鹃”,指杜鹃鸟的悲啼,常指冤魂的悲鸣。然后结合文中的故事分析作用。文中窦娥即将被冤屈而死,结合“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可知,她此时使用这两个典故要表明自己所蒙受的冤屈,表明自己的清白;结合“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可知,她认为自己的冤屈终会有朝

24、一日大白于天下;结合“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可知,她借这两个典故将自己的冤屈昭告于世。C.“追求自由、向往自由”在这两个典故中无法表现出来。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乐观态度”错误,血飞白练、六月降雪、亢旱三年,这三桩誓愿确实是层层深入的关系,窦娥要苍天证实她的清白无辜,她要借异常的事象向人间发出强有力的警示,表现的是窦娥对自己无辜蒙冤的强烈愤怒和坚决反抗,并非“乐观”。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如被押送刑场时候,窦娥责问天地“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

25、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临刑之前许下三桩誓愿,“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些表现出窦娥面对被冤屈命运时的反抗精神。如被押送刑场的时候要求从后街走,“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自己即将临刑却还担心婆婆,且窦娥是“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这些表现出

26、窦娥的善良和孝顺。【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语言的能力。首先要理解唱词的意思,然后找出二者的不同,最后分析表达效果。这两个版本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都是说“地啊,你不分好歹不能做地,天啊,你错看好坏不能做天”。二者主要有两处不同,第一处是“何为地”和“难为地”,第二处是“错勘贤愚枉做天”和“负屈衔冤哀告天”。由此可以看出,版本一比版本二好。第一处,“何为地”是反问句,是对地的指责和否定,而“难为地”是陈述句,指责质问的语气不如版本一强烈;第二处,“枉做天”意思是“白白地做天”,这是对老天的指责,而“哀告天”则是向老天的祈求。这是窦娥的唱词,所以要展现窦娥的特点,这是窦娥被冤屈即将行刑时的

27、唱词,面对恶势力,窦娥没有屈服,通过质问指责天地展现了窦娥的反抗精神,显然版本一能更好体现窦娥的特点。三、文言文阅读(2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文:齐桓晋文之事(节选)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

28、“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乙文: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

29、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0、“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1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爱:爱护B. 若无罪而就死地 就:走向C. 数罟不入洿池 数:细密D.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发:开仓赈济1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河东凶亦然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B.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C. 邻国之民不加少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D. 西丧地于秦七百里 寡人之于国也1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臣闻之/胡龁曰/

31、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B. 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C. 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D. 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1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孟子,孟子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著的儒家著作,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宋代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B. 王,即行王道以统一天下,是儒家所提出的一种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是仁政理想的最终指向,孟子政治理想的最

32、高境界,与霸道相对。C. 衅钟,周朝的一种礼仪。在古代,“钟”被视为一种神器,“钟”这种重要器物制成时,人们一般就要宰杀牲口,取其血涂钟行祭。D. 觳觫,原形容恐惧战栗的样子,后常用来借指牛,如唐朝诗人皎然送顾处士歌中的诗句“门前便取觳觫乘,腰上还将鹿卢佩”。1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 齐宣王一见到孟子,就迫不及待地向他询问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其目的在于想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办法,说明齐宣王有称霸的企图。B. 孟子以“以牛易羊”这种齐宣王亲身经历的事情说服齐宣王,不仅有故事性,使文章生动形象,而且也更有说服力,更易被齐宣王接受。C. 孟子通过五十步笑百步

33、的故事,使梁惠王认识到他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与邻国并没有区别。D. 在使梁惠王明白了自己做法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自己关于民本的终极理想,“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16.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2)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1116题答案】【答案】11. A12. C13. C14. A15. D16. (1)大王如果哀怜它没有罪却要走向死地,那么牛和羊有什么区别呢?(2)粮食与鱼鳖之类的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

34、就使得老百姓能够供养活人,为死者办丧事而没有什么遗憾了。(3)慎重办理学校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告诫年轻人,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道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4)如今人家正好比是刀和砧板,我们是砧板上的鱼和肉,何必告辞呢?【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A.句意“老百姓都认为大王是吝啬”,“爱”,吝惜,舍不得。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C.均为结构助词,的;句意分别为“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几口人的家庭,就不会挨饿了呢”。A.句意“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也是这样做的”,代词,这样/ 句意“咚咚地擂起

35、战鼓,刀刃剑锋相碰”,拟声词词尾,的样子。B.句意“路上有饿死的人而不知道开仓赈济”,连词,表转折/句意“这种说法与拿刀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连词,表承接。D.句意“西边丧失了七百里土地给秦国”,介词,给/ 句意“我对于国家”,介词,对于。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我听胡龁说(我从胡龁那听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来祭钟。”“臣闻之(于)胡龁曰”,这是省略介词“于”的状语后置句,之间不断开,“胡龁”作“曰”的主语,“曰”后断开,排除ABD。故选

36、C。【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孟子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著的儒家著作”错,孟子的作者为孟子及其弟子。故选A。【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D.“终极理想”错误,文章原文说”使民养生丧死无憾”是“王道之始也”。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隐”,哀怜;“就”,靠近,走向;“择”,区别。(2)“胜”,尽,完;“是”,这;“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丧死”,为死者办丧事。(3)“谨”,形容词作动词,恭敬谨慎地遵守,这里指认真从事;“庠序”,古代的乡学;“教”,教化;“申”,反复陈述;“孝悌”,敬爱父

37、母和兄长;“义”,道理;“颁白”,头发花白;“颁”,通“斑”;“负戴”,背负着东西,头顶着东西;“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均为状语后置句”。(4)“方”,表比喻,像;“刀俎”,切肉用的刀和板;“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均为判断句;第一个“为”,做;第二个“为”,是;最后一个“为”呢。参考译文:齐桓晋文之事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我)可以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弟子之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失传了。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齐宣王)说:“要有什么样的德行,才可以称王于天下呢?”(孟子)说:

38、“使人民安定才能称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抚百姓吗?”(孟子)说:“可以。”(齐宣王)说:“从哪知道我可以呢?”(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我从胡龁那听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来祭钟。”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那人问)道:“既然这样那么,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齐宣王)说:“有这事。”(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我诚然知道您是于心不忍

39、。”(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啬一头牛?就是不忍看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无罪却走向死地,因此用羊去换它。”(孟子)说:“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以小换大,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它无罪却走向死地,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齐宣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吝啬钱财而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是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

40、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不接近厨房。”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很尽心竭力的吧!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看看邻国的君主主持政务,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咚咚咚地击鼓进军,刀剑交加,交战开始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下。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您觉得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

41、逃跑呀!”(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细密的渔网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固定的时节,那木材便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无尽,这就使得老百姓能够供养活人,为死者办丧事而没有遗憾了。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在宅院旁边五亩大小的田地上,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鸡猪狗不失时节地繁殖饲养,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谨慎办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教导年轻人,那么,

42、头发花白的老人们也就不会在道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还不曾有过。现在,猪狗吃的是人吃的食物却不知道设法制止,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百姓死了,反而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呢?大王您(如果)不归罪于荒年,那么,天下的百姓便会归顺您了。”四、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曲子,完成下面小题。游园汤显祖【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

43、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17.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项是( )A. 一二两句中,“姹紫嫣红”的迷人春色与“断井颓垣”的荒废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让杜丽娘百感交集,而后者又使杜丽娘看到了自己青春的生命。B. 三四两句中,“奈何天”“谁家院”六个字里凝聚着杜丽娘对命运的感伤,是她痛苦的心声,面对良辰美景,而无赏心乐事,只有寂寞苦闷、无限哀怨。C. 第五至八句,详写杜丽娘眼前所见的更开阔的春景:雕梁画栋,飞阁流丹:云燕霞蔚,碧瓦亭台,和煦春风带着蒙蒙细雨,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画船。D. 第九句,表面上是杜丽娘批评养在深闺中的自己居然不知道时光的可贵,太把美好的春光白白浪费了,实则批判了

44、那些不欣赏自己青春年华的封建家长们。18. 请简要分析这首曲子的抒情手法。【1718题答案】【答案】17. B18. 借景抒情(借乐景衬哀情),作者借“姹紫嫣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等美好景色衬托内心的寂寞苦闷、无限哀怨。用典抒情,化用谢灵运“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的典故,以抒发虽有良辰美景,但无赏心乐事的伤感。(也可以写化用王勃滕王阁的典故,写杜丽娘想象中的春景,以突出自己无心赏春的伤感。)直抒胸臆,尾句直抒胸臆,表面上是杜丽娘批评养在深闺中的自己居然不知道时光的可贵,太把美好的春光白白浪费了,实则代表了禁锢在封建闺房中千万女性的心愿,把不满、怨恨

45、矛头直指耽误自己青春的父母。【解析】【分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曲子词内容的理解鉴赏能力。A.“前者让杜丽娘百感交集,而后者又使杜丽娘看到了自己青春的生命”分析错误,应该是“姹紫嫣红”让杜丽娘看到了青春的生命,“断井颓垣”让杜丽娘百感交集。C“详写杜丽娘眼前所见的更开阔的春景:雕梁画栋,飞阁流丹:云燕霞蔚,碧瓦亭台,和煦春风带着蒙蒙细雨,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画船”中“所见”说法不正确,开阔的春景不全是杜丽娘眼前所见之景,是其想象之景。D尾句是春心的萌动,更是追求美好生活和自由人性的觉醒,也代表了禁锢在封建闺房中千万女性的心愿,把不满、怨恨矛头直指耽误自己青春的父母,而非“不欣赏自己青

46、春年华”。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曲子词手法技巧能力。题干已经明确指向抒情手法。具体作答时先指出运用的抒情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并指出抒发的是什么情感即可。这首曲子描写贵族小姐杜丽娘游览自己家的后花园,发现万紫千红与破井断墙相伴,无人欣赏,良辰美景空自流逝,感到惊异和惋惜,抒发了对美好青春被禁锢、被扼杀的叹息。首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写深闭幽闺的少女从未涉迹园林,这次乍进后园,只见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艳丽眩目的春园物态,予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叩开了少女的心扉,充满了诧异和惊喜。紧接着“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是少女心中幻设的虚景,她预见到浓艳富丽之春景的未来走向“都付与

47、断井颓垣”,残败破落的画面从另一个极端给予少女强烈的震撼。对春将归去的联想则轰的一声震响了少女的心房,使之充满了惊惧和无奈。想想自己的人生春天也同样多姿多彩,然而却无一人走进来。这是借助眼前的万紫千红的春天美景无人赏析表达安装及青春空度,无人走近的寂寞苦闷和哀怨之情,是借景抒情,且是借乐景抒哀情。还有后文的女主人公想象出“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这些开阔的美好的春景自己作为深闺中女子却无缘赏析,不懂珍惜,白白浪费。实际上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观念对少女青春的无情摧残。这也是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且是借乐景抒哀情。“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两句化用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中“

48、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的典故,以抒发虽有良辰美景,但无赏心乐事的伤感。还有“朝飞暮卷”是化用唐代王勃滕王阁诗中有“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句,形容楼阁巍峨,景色开阔。词两处都是用典抒情。最后一句“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字面意思是说自己在深闺中不知道时光的可贵,把美好的春光白白浪费了,实际上是直抒胸臆,直接表达了自己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以及执行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父母教把青春少女禁锢在闺房之中,耽误少女青春的控诉之情。运用的手法是直接抒情。五、情景默写(6分)1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为打消弟子在谈论个人志向时的疑虑,说

49、“_,_”。(2)侍坐中,子路想要治理一个千乘之国,这个国家不仅夹在大国之间,还面临其他的困境“_,_”。(3)侍坐中的曾皙在谈自己的志向时,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暮春时节,穿着春服,五六个成人,六七个童子,“_,_”,唱着歌回去。(4)庖丁解牛中写庖丁不是靠感官去感觉牛,而是凭内在精神去接触牛体的两句是“_,_”。(5)“_,_”(杜甫登岳阳楼)一句描绘出了洞庭湖分断吴楚、吐纳日月的极其恢宏的气象。(6)张孝祥罢官北归,写下念奴娇过洞庭。在万顷湖面上,他扣舷独啸,但他“_”的胸怀,与洞庭月下“_”的气象交融,超越了世俗的宠辱得失。【19题答案】【答案】 . 以吾一日长乎尔 . 毋吾以也 .

50、加之以师旅 . 因之以饥馑 . 浴乎沂 . 风乎舞雩 .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 官知止而神欲行 . 吴楚东南坼 . 乾坤日夜浮 . 肝肺皆冰雪 . 表里俱澄澈【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毋”“沂”“雩”“坼”“乾坤”。六、语言文字应用(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运用的灵活性,能有极大的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成“小品”。“大文章”如宫殿、

51、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相、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zhu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b,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们都是用中国建筑的“文法”,遵循着中国建筑的“词汇”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节选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20.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字音以及注音字的字形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f 辍壁B. f 辍璧C. f 缀壁D. f 缀璧2

52、1.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B.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关汉卿窦娥冤)C. 像我这样的家伙,匍匐于天地之间,有什么用处呢?(莎士比亚哈姆雷特)D. 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孟子齐桓晋文之事)22.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2022题答案】【答案】20. C21. A22. “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是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或者“它们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

53、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的原因,就是它们都是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解析】【分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副”,作量词时应读作“f”;“缀”,读作“zhu”,指用针线缝;连结;组合。可组词为“点缀”。“辍”,读作“chu”,指中间停顿;停止。可组词为“辍学”。这里应写作“缀”。“壁”和“璧”都读作“b”,土字旁的“壁”指墙或某些物体上作用像围墙的部分;玉字旁的“璧”指古代的一种玉器。这里是说路的尽头有一堵墙,应写作“壁”。故选C。【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画线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54、将不同的建筑风格比作“文章”。A.比喻。将千里的清江像比作洁白的绸带,将翠绿的山峰比作竖立的箭簇。B.借代。“盗跖”“颜渊”分别借代好人、坏人。C.反问。这是哈姆雷特反问式的自责,表现出哈姆雷特对于暴力复仇方式的痛苦挣扎。D.对比。这是用“千钧”与“一羽”作对比,表现齐宣王施仁政于百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故选A。【22题详解】画线句有三处语病,一是语义重复,“之所以”和“的原因”的词义重复,应该去掉“的原因”;二是搭配不当,“用”和“文法”不搭配,“遵循”和“词汇”也不搭配,应改为“遵循文法”“用词汇”;三是语序不当,根据后句的开头“运用这文法的规则”,可见这里应将“词汇”和“文法”的位置互换

55、。故应修改为: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是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七、作文(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樊哙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爱因斯坦说:“我想知道上帝怎样创造了这个世界,对这样或那样的具体现象我不太感兴趣。我想知道世界的内在规律,其余则是细枝末节。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800字。【23题答案】【答案】例文:仰望星

56、空,脚踏实地斯特教堂旁边,矗立着一块墓碑,上面刻着一段非常著名的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们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仰望星空,让我们热血沸腾,让我们豪言壮志。但所有的成功都是依靠一点一滴的积累才促成的。一开始就为自己定下那么大的目标,反而让你

57、在仰望星空是站不住脚。所有的大目标都是由一个个小目标堆砌而来的,只有脚踏实地,你在仰望星空时才会踏实:只有脚踏实地,你才会充满干劲;只有脚踏实地,你才会一步步走向成功。世界撑杆跳高名将布勃卡有个雅号“一厘米王”,因为在重大比赛中每次都能将自己保持的纪录提高一厘米。当他成功越过6.25米时,不无感慨地说:“如果当初我就把训练目标定在6.25米,那我绝对达不到今天这个高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任何人都不能一步登天。布勃卡正是由于脚踏实地,不过高看待自己,也不妄自菲薄,一点点超越自己,才取得今日的成绩。既要脚踏实地,看清自己的真实情况,又要仰望星空,给自己一些伟大目标,不让自己停止前进的步伐,你

58、才会一步步走向辉煌。有人说:我们要仰望星空,这会给与我们目标,星空便是我们的向往和方向。有人说:我们要脚踏实地,只有勤恳和用功,你才会不虚浮,一步步走的踏实。而我说:我们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在人生的旅途上,时常仰望星空,寻找人生的方向和目标,胸怀理想和抱负,满怀一腔热血。也不要忘了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付出一分艰辛,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换取步付出一分艰辛,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换取你的理想和成功!【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说“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可解读

59、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意思是做大事的人不拘泥于小节,有大礼节的人不责备小的过错。引申义可写“大刀阔步的人生”“细琐也可阻碍前进的脚步”“着眼全局,不拘小节”等。爱因斯坦的话主旨在后两句。“我想知道世界的内在规律”反映了爱因斯坦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认识世界的态度;“其余则是细枝末节”反映了爱因斯坦对科学研究的认识侧重本质的和根源,具有高度的理性思维。据此可就某一句话单独立意,也可以综合立意:既要放出“大行”的眼光,又要培养“细谨”的作风。【立意】1.着眼全局,不拘小节;2.欲成大事,细处宜慎。3.做任何事情,既要高瞻远瞩,也必须脚踏实

60、地。4.大处着眼,小处着手。5.做事要抓住本质和根源。【素材】1.以色列化学家达尼埃尔三十年前就发现了准晶体,但是他的发现却不被人理解,甚至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他被认为连常识都没有,被嘲笑,被要求离开他的研究小组,但是他坚持他的发现,因为他有这样的理想:要证明准晶体是真实存在的,要告诉世人真相,要告诉人们这就是科学。经过痛苦而漫长的努力,他的发现被证明和认可了,2011年达尼埃尔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可以理解为“生于不满足,死于满足现状”,也可以理解为常怀忧患意识,在竞争中才有生存之道;安于现状,或看不到、或不去看潜在的危机,不测的危险或许会找上门来。唐太宗告诫太子

61、,“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种忧患意识,不仅在于教育孩子,也是他经常提醒自己用忧患意识来治理国家,所以他才能从谏如流,开创了“贞观之治”的伟业。同样在唐代,唐玄宗,精明了几十年,厌倦了忧患意识,在奢侈糜烂的生活中,在温柔乡里,最终迷失了自己,看不到,或根本就不去听、不去看近在家门的危险,真正“死于安乐”,为安禄山之乱所困,动摇了大唐盛世的根基。3.马云是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更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马云如今之所以能和他的创业团队缔造出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奇迹,是因为马云能吃苦,不惧吃苦。他所吃的苦,是早就开始每天只睡3个小时,从N年前的数据查到昨天,一点点地做着无比细致的分析;他所吃的苦,是为了去争取一个客户,挤在一辆卧铺大巴车上,冒着被偷被抢被撞车的危险一边敲键盘,一边环顾周围诧异的眼神;他所吃的苦,是为了一个上市项目,在3天之内自学几十万字的材料,让自己在3天之内从门外汉变成行家。正因为马云是一个懂得吃苦,敢做敢拼的人,所以他成功地取得了让人望尘莫及的荣耀。他辛勤工作的身影,他绝世的才华,他经得起岁月推敲的一切,他的青春可谓丝毫不负年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