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对图示、引文等材料的研读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从汉到元的主要政治制度,理解君权与相权、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发展变化,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演变发展的主线,并且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2通过对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发展轨迹,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引导学生理解历史概念,并初步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认识其作用一方面,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利于保证社会的
2、稳定;另一方面,对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材料:对中央集权制度的两种评价)告之曰:“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专制黑暗之历史也。”或告之曰:“我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封建社会之历史耳,虽至今犹然,一切病痛尽在是矣。”钱穆国史大纲引论 人们都常常说中国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津津乐道的事例极多,但有一项更伟大的文明,而且已创造出、并行用了两千余年,却为人们所忽视,这就是在中国所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此制度的创行和存在、发展、完善,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标志;也应当说,是世界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张传玺读了这两段材料,你认为这两段材料分别体现了什么
3、观点?学生:第一段材料对中围两千年的历史是否定的态度;第二段材料相反,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给予了充分肯定。教师:这两种观点完全对立。第一种观点认为,当今中国社会的诸多问题均源于两千年的封建专制。二种观点则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上升到政治文明的高度,认为这是中国对世界文明所做出的重大贡献。这两种观点孰是孰非,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来寻求答案。【点评】两位史学大家对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不同评价,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矛盾的问题情境,利于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孰是孰非?带着这样的疑惑,学生开始了他们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同时,让学生站在学者、大师的肩上俯视所学内容,也体现出了比较高的教学立意。【学习新课】一、中央集权的
4、发展(板书)教师:什么是中央集权?其对称是什么?学生:中央集权的对称是地方分权。中央集权的含义是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没有独立性,地方服从于中央。教师:中央集权的发展就是中央和地方就权力分配不断进行斗争的过程。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从汉到元这种斗争的基本脉络。【点评】首先引导学生理清历史概念中央集权,为学生深入学习所学内容奠定了基础。1汉代的郡国并行制和汉武帝的“推恩令”(板书)教师:首先,我们解释一下“郡国”这个名词:郡指郡县,国指王国。既然汉承秦制,为什么西汉不简单地沿用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而搞一种双轨制呢?学生:汉高祖错误的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认为只有实行分封制才能巩固统治。教师:这
5、固然同汉高祖错误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关,但是,也同西汉初年的社会现实有关。(出示材料)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镶,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史记平准书,中华书局,1982年版这段材料反映的是汉初的什么情况?学生:经济残破,民生凋敝,物价腾贵。【点评】适当补充原始资料,突出本课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教师:当时国家财政困难,但汉初的疆域却很辽阔,由于缺乏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使中央很难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控制,难怪刘邦会发出“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感叹。于是刘邦分封一些同姓子弟为王,以此确保刘
6、家天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王年龄的增长,权力的扩大,可在辖区内征收租赋,铸造钱币,任免官吏。这实际上与割据无异。王国已经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严重威胁到中央政权。(出示图片:汉初的王国问题)西汉郡国交叉局部示意图当时,中央直辖领地仅15郡,而王国辖地达39郡。汉初,一些政论家已经对郡国并行制表示出深刻的忧虑,如(出示材料):天下之势,方病大瘦,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之大几如股。汉书贾谊传,中华书局;2000年版【点评】这段原始资料,生动形象,比喻深刻,有助于学生认识解决王国问题的必要性。西汉初年,解决王国问题的关键步骤,是在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准许诸侯把王国土地分封给子弟建立侯国。诸侯
7、直辖领地大为缩小,无力对抗中央。这使王国问题得以根本解决。请大家记住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思路,我们稍后还会提到。类似的现象在唐朝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即藩镇割据。2唐朝的节度使和藩镇(板书)请大家阅读教材12页最后一个自然段,再请大家认真看看这样一个资料(出示图片:唐朝藩镇的分布和中央与藩镇力量对比)。请大家结合上述汉、唐两代的历史,思考这样的问题:地方势力威胁中央的根源何在?会对政局产生什么影响?【点评】教师提出的问题,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比较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又直指汉唐两代的共性问题,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学生:地方权力过大,可能导致地方叛乱,破坏经济文化的发展。教师:汉代的七国之乱和唐朝的安史
8、之乱就是例证。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出示材料:五代建立者的简历)后梁:朱温,原任梁王、宣武节度使后唐:李存勖,原任晋王、河东节度使后晋:石敬瑭,原任河东节度使后汉:刘知远,原任北平王、河东节度使后周:郭威,原任邺都留守将军大家看看想想,五代的建立者有何共性?学生:节度使。教师:均为前代的领军大将,以军权夺政权。这样的结果会对北宋统治者的治国方略产生一定的影响吗?北宋是由谁以何种方式建立的?学生: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教师:当赵匡胤做了皇帝后,不希望他的部下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因此,他必须削弱地方,加强中央。【点评】五代建立者的简历,不仅展示了一个历史现象,又成为学生分析北
9、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资料。这个资料难易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而且在此出现,既贴切自然,又有一定的说服力。3,北宋的地方分权(板书)请一位同学朗读教材13页第一自然段。学生:(朗读教材),教师:北宋的地方分权有诸多弊端。最明显的是 “三冗”冗官、冗兵、冗费。我们常用四个字概括北宋一朝的特点积贫积弱。但是,我们还应注意到:北宋的疆域远不如盛唐辽阔国力也要弱得多,国际地位也不如唐朝那么引人关注。然而,北宋这个朝代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突出的特点:从未发生地方叛乱,社会状况相对稳定。这就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因此北宋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超过了唐朝。从这个结果来看,你觉得宋太祖的地方分权的目标实现
10、了没有?学生:实现了。教师:强干弱枝的思路在接下来的元代发生了变化。【点评】讲求教学过渡的顺畅性,是这节课的一大特色。话语不多,却对学生的思维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4元朝的行省制度(板书)教师:元朝的疆域比以前任何朝代都要辽阔。(出示图片 :元朝疆域) 以往传统的郡、州管辖范围有限,而且由于北宋的地方分权,地方官的权力也很小,已不能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统治,因此元朝统治者创立行省制。请看教材l3页的“元朝行省图”,从图上看,元朝的行省有何特点?学生:辖区广阔。教师:元朝的行省制度在中国地方行政史上有很大独创性。它辖区广阔,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的情况出现。这里,我还要请同
11、学们考虑一个问题:元朝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何特点?学生: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中央王朝。【点评】教师不是就行省制度讲行省制度,而是将行省制度与民族问题联系起来,指出元朝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中央王朝,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蒙古族为中华政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这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自然、贴切,而且与历史教学的具体内容融为一体。教师:蒙古族入主中原,遇到的情况是:它要统治的其他民族人数众多,文化先进。其中有很多民族如汉族对异族的统治怀有敌意,因此地方上很容易发生反抗。如果元朝仍然采用北宋的地方分权的办法,地方权力很弱,则很
12、难控制局面。要让地方迅速作出反应,必须要赋予行省比较大的权力,便宜行事。因此元朝改变了北宋时期地方分权的思路。我们能否得出结论:这种做法对中央产生威胁?学生:(看教材、讨论)教师:地方行省在行使权力时必须受中央节制。再结合我们刚才所了解的元朝建立的背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形式上,地方的权力得到了加强,但实际上,这对中央的统治起到了巩固的作用。以上我们研究了自汉至元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从中不难看出,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有何演变趋势?学生:中央的权力在不断加强。【点评】问题建立在学生对中央集权的发展已经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高度概括历史问题能力。教师:那么,这不断加强的中央权力最终又集中到谁的
13、身上呢?二、君主专制的演进(板书)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中央集权的发展是中央和地方不断就权力分配进行斗争的过程。而在君主专制演进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研究一个重要矛盾:君相矛盾。在我国,提起“宰相”,可谓无人不知。辅助皇帝、统领群僚、总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被称为“宰相”。尽管“宰相”不是某种官职正式的名称,但这个称谓却是十分贴切的。“宰”和“相”的本来含义是什么?学生:“宰”的本义为“主宰”,“相”的本义是“辅佐”。教师:这两个字将宰相的特点进行了高度概括:辅佐皇帝,统领百官。请同学们结合这两个特点和以前所学知识思考、讨论:在封建社会,宰相的存在有何作用?学生:积极作用辅佐皇帝,分掌行政,参与决策,
14、匡正皇帝在决策中有可能产生的错误。消极作用相权过大,威胁君权,造成君相矛盾,政局动荡。教师:正因为如此,如何妥善地解决君相矛盾,就成了摆在中国历代帝王面前的大课题。【点评】开始新内容的学习,首先解决核心的历史概念,这是赵老师处理概念过多教学内容的基本对策,值得我们借鉴。1汉代的内外朝制度(板书)汉承秦制,中央丞相的权力很大。汉武帝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担任参与国家政治中枢主要决策的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务,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随侍左右,参议大政。这就形成了和属于丞相、御史大夫等构成的官僚机构“外朝”相对应的“内朝”,皇权得以加强。但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为内朝代替了外朝,其权力仍然
15、很大。而在整个中国历史上,解决君相矛盾比较成功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点评】教师讲授必不可少主题概括、内容提炼、思路导引语言简练,逻辑清晰,颇见功力。2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板书)(出示图片:三省六部分工流程图)教师:三省指中书、门下和尚书。皇帝如果有意旨,首先通过中书省起草政令,然后交门下省审议复核,门下省如果认为政令有误,可以封驳,即退回中书省修改。直到门下省通过后,然后再交给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辖吏(官吏的考核与任免)、户(户口、赋税)、礼(国家礼仪)、兵(军政)、刑(刑法)、工(国家工程建设)六部。在这个流程中,三省各自有何分工?学生: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教师:
16、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三省六部制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什么?学生:三省六部制规范了中央政权各部门的职能,分工明确,便于提高行政效率。教师:而且,这种分工和相关制度又有效地解决了君相矛盾。因为,三省的最高长官均同于宰相(汉代的宰相是首长制,唐朝三省六部制下的宰相是委员会制度),这就分散了相权,使其很难威胁君权,使宰相制度的负面影响得以最大程度的降低。而众多地位相当于宰相的官员形成中央最高决策集团,便于集思广益,这又把宰相制度的正面作用比较充分地发挥出来。纵观中国历史,三省六部制解决君相矛盾的效果是最好的。宋代沿用了分散相权、加强君权这一思路。【点评】当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观察仅停顿在表面现象时,教师给予了巧妙的引导与回应,促使学生在对历史问题认识的基础上,继续提升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与理解。3宋朝对相权的分割(板书)我们总是说宰相权力很大,那么宰相都掌握什么权力呢?学生:拥有行政权、财政权和军事权。教师:宋朝就把这几种权力从宰相手中一一分割出来,设立“参知政事三司使”和“枢密使”,分别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财政权和军事权。这一思路在元朝有所变化。元朝在中央的最高机构中书省的权力很大,这也是由元朝的特点所决定的。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可以判断:自汉至宋是怎样解决君相矛盾的?学生:削弱相权,加强君权。【点评】学习了君主专制的演进,依然培养学生高度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