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指南录 后序和五人墓碑记,我们明白:人类社会之所以始终存在希望,是因为 每当黑暗笼罩时,总有思想的先驱掏出燃烧的 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 路,如文天祥;总有行为的先导挺身而出无怨 无悔,如“五人”;也总有无数平凡的人,以诚实的品 格守护着社会的良知,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底层的光芒”,品质和老王都是体现这些平凡人的光辉的,他们的精神和伟人一样,在人们的心中永远发光。品 质【英】高尔斯华绥【学习目标】1、分析格斯拉这一人物形象,理解他身上闪现的优秀品质。2、学习小说通过细节来推动情节发展,利用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3、领会作者在人物描写中包含的
2、思想感情,理解本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18671933),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小说家、剧作家)。出身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福尔赛世家和现代喜剧。他的作品以20世纪初英国社会为背景,剖析社会和道德问题。表面看似冷漠,实则爱憎分明。他虽出身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但关注和同情社会底层劳动人民,塑造不少不幸的小人物,并给予深厚同情。约翰高尔斯华绥走近大师 体味情感 文章标题有什么作用?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全文的线索 背影 小桔灯 2、突出主题,点明主旨白杨礼赞 3、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关注。最后一课最后一束康乃馨 4、反映作者情感。幽径悲剧整体感知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3、?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故事情节:格斯拉是个十分出色的鞋匠,他能做非常好的靴子,因不肯降低品质,在与大公司的竞争中,他的生意却越来越清淡,最后饿死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初次做靴多次做靴最后做靴谈论靴匠生意尚可生意清淡铺面转让人饿死情节发展人物命运整体感知 概述情节 格斯拉究竟是个怎样的人?朴实严肃、迷恋理想、不擅交际,忘我敬业,讲究诚信、执著追求,负责、手艺高超。不善变通 保守固执关注命运、体会构思:1、格斯拉饿死的命运结局安排突兀吗?文中有没有暗示命运变化的伏笔?试着找出暗示的细节?肖像变化店面变化橱窗里靴子的变化店面招牌的变化品味细节 关注人物命运 肖像变化:他本人
4、有点像皮革制成的人好像在迷恋着理想。他的胡子好像添了很多花白须毛了。我所遇到的是他本人,但是多么苍老,多么消瘦啊!我离去时,他是个六十岁的人,我回来时,他仿佛已经七十五岁了,显得苍老、瘦弱,不断的发抖。他变得衰老极了,看了叫人实在难过。店面变化:两间店铺只剩一间不属于他了 橱窗里陈列的靴子的变化:橱窗里陈列着几双靴子那几双常见的旧靴子已经失去了孤高的气派,挤缩在单独的橱窗里了。橱窗里照样陈列着细长的轻跳舞靴、带布口的漆皮靴,以及漆亮的长筒马靴。店面招牌的变化:格斯拉兄弟的招牌两个橱窗中的一个漆上另一个人的名字了我发现他的姓氏不见了。总结:从细节可见格斯拉的命运轨迹:生意越来越清淡,身体状况越来
5、越差,最后离开了人世。同行的说法:经营方式落后 经营理念陈旧格斯拉的说法:大公司的垄断 社会风气的变化原因:赛比赛项目:做靴子 大公司 格斯拉 费时 十几分钟乃至几分钟 半个月左右 用料 次等皮革 最好的皮革 做工 粗制滥造容易损坏 精雕细琢 式样 多变,时尚 漂亮但不常变 生产方式 机器批量生产 纯手工打磨 宣传力度 五颗星 一颗星 知识链接 了解背景故事发生在工业革命时期。一方面生产力发展,机器化大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作坊,众多小手工业主纷纷破产;为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商品的质量在下降。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追求享乐时髦,金钱
6、和利益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小说标题“品质”有哪些内涵?靴子的品质鞋匠的品质作者的品质读者的品质“我”对格斯拉的情感:尊重 同情 关爱“我”在有哪些作用?1、线索性人物,故事的讲述者。明线:我几次去店里做靴子。暗线:靴子店铺的兴衰历程。2、作者的化身,作者爱憎的代言人。心灵对话 格斯拉先生一直到死都不改变,这么做值得吗?人之立世,贵在立“品”有人认为,制鞋匠格斯拉没有必要守着最好的手艺而饿死,应当“因时而化”,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鞋匠格斯拉面临生存危机之际,他仍坚守着做人的准则,制作最好的皮靴(“把靴子的本质都缝到靴子里去了”),他制作靴子,也爱他的劳动(“我们热爱靴子”),宁可饿死也不肯粗
7、制滥造,表现了高尚的劳动道德。大工业生产提高了效率,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也降低了产品的质量。格斯拉诚实,忠实于自己的职业,如果要求他为了生存“因时而化”,放弃自己的行为准则,这个人物也就没有什么价值了。作者为什么对最后一次定货,写得很详细?为人物的死作铺垫。格拉斯虽然穷困,但是恪守职业尊严。作为一个穷苦的鞋匠,格斯拉一生中只做一件事制作靴子,他把这件事做到尽善尽美,死而无憾。格斯拉恪守职业道德,宁可饿死也不肯偷工减料的高尚品质,正是底层劳动者的光芒!(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一种极致境界!)主题理解 小说写了靴匠的悲剧命运,为什么以“品质”为题,能否换成“靴匠之死”?谈谈自己的理解。1:“品质”既
8、指深得靴子本质的格斯拉所重视的靴子的舒适耐穿的品质,更指格斯拉恪守职业道德,宁可而死也不偷工减料的高贵品质。也指高尔斯华绥对底层劳动人民、不幸小人物的同情尊重与崇敬,表现出悲天悯人的品质、积极的人道主义人文关怀的精神。以此为题,赞扬了底层劳动者高尚的劳动道德,表现出作者对底层劳动者的敬重。高尔斯华绥用批判反思的精神,带着无限的伤感塑造了坚守传统美德的靴匠格斯拉,用这个执著而本分的手艺人在无奈的现实社会被淘汰、被毁灭的悲剧警醒世人,在文明的倒退中呼唤品质。而“靴匠之死”则以靴匠命运遭遇为主,重在突出故事情节,不能突出格斯拉的高尚品质。2:“靴匠之死”既可以吸引读者注意力,促使读者读下去,弄清靴匠
9、是谁,他为什么死了,谁该为他的死负责。一个“死”鲜明突出矛盾冲突,同时也突出了靴匠在大工业垄断背景下的悲惨遭遇,更容易引起人们注意。而“品质”则太普通平常,更像散文标题,无新鲜感,无吸引力。小说主题小说以(大)工业垄断对(小)手工业作坊的冲击为背景,客观地描写手工业者的生存危机,赞扬了鞋匠格斯拉恪守职业道德,宁可饿死也不肯偷工减料的高尚品质,表现出对底层劳动者的尊重,同时借这个形象,揭露了工业革命、市场竞争带来的商业诚信危机。用胡锦涛总理八荣八耻里的两句话做一个总结:人类社会之所以始终存在希望,是因为总有无数平凡的人,以诚实的品格守护着社会的良知 只要人格高尚,平凡的人也和伟大的人一样,他们的
10、精神如同日月星辰,在历史的苍穹永远放光!心灵落穗 有了这么一批或有名或无名的脊梁在为整个民族默默耕耘,守护着本民族的一丝浩然之气,才终令民族的生存与复兴成为可能。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做文中“我”一般的上层人,请不要自傲,让我们以平等、悲悯的心去看待格斯拉式的底层人,敬重他们;如果今生,我们只能做格斯拉式的底层人,请不要自卑,让我们执着于我们的梦想,虽平凡但不平庸。三鹿问题奶粉假鸡蛋黑心棉汶川地震-豆腐渣学校 请守住做人的底线 如果说2008的天灾刺痛了国人心的话,三鹿毒奶粉事件给国人留下的阴影,绝对不亚于那场雪灾、那次地震。毕竟那些伤痛会被时间慢慢冲淡,而生活却真真切切的需要每时每刻直接面对。但
11、环顾一下,我们还敢吃什么食物,我们还敢用什么物品?单是婴幼儿奶粉就够国人感慨的了。我想阜阳假奶粉事件至今还未被淡忘吧,一个个“大头娃娃”痛苦的表情,一个个年轻的父母欲哭无泪的悲怆,让国人感受的不仅仅是悲悯,更是愤怒。三鹿毒奶粉事件重新撕开了这道伤疤,并重重地在伤口上撒了把盐,接踵而至的是我们国家“免检”的伊利、蒙牛、雅士利等名牌产品,均被查出有含量不等的三聚氰胺。无知的婴幼儿“贪婪地”食用着那些企业“用心良苦”生产出来的奶粉,可怜他们的父母也太相信企业的承诺。日本人喝牛奶,振兴一个民族;中国人喝牛奶,震惊一个民族。日本人一天一杯牛奶,结实了;中国人一天一杯牛奶,却“结石了”!我们难道不该自省一
12、下,我们到底怎么啦?牛刀小试 颁奖词作为一种陈述和评价性的礼仪文稿,让我们透过优美的文字,捕捉到明晰的意象,领略到优美的意境,体悟出深刻的意蕴。一个穷苦的鞋匠,朴实得像块皮革,一生只做一件事:用尽心血,制作靴子,尽善尽美,死而无憾。上帝给了他一双缝制靴子的手,他却用它缝制灵魂。他是手艺高超与人格高尚的完美结合。底层的光芒 请大家参考以下的几位名人的墓志铭,为格斯拉撰写一则墓志铭,概括格斯拉的一生。聂耳(歌唱家):“我的耳朵宛如贝壳,思念着大海的涛声。”卢梭(爱自然):“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热爱自然和真理的人。”马克吐温(幽默作家):“他观察着世态的变化,但讲述的却是人间的真理。”靴子为我们奉献了一切,你为靴子奉献了一生。靴之质量,人之品质。上帝给了你一双缝制靴子的手,你却用他缝制灵魂。用品质打造靴子的灵魂。你用自己的灵魂造就了靴子的灵魂。你从不做广告,把自己的灵魂缝进靴子里。靴子恒久远,品质永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