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临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开学复课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ZYXB. 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D. 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答案】B【解析】【分析】短周期元素,由图中化合价可知,X、W都有最低价-2,处于A族,且W有最高价+6,故X为氧元素、W为硫元素;Y的只有最高价+1价,处于A族,原子序数大于O元素,故Y为Na元素;Z最高价为+3价,没有负价、则Z为Al元
2、素;R的最高正价为+7价,应为Cl元素,据此解答。【详解】AX为O,Y为Na,Z为Al,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应NaAlO,故A错误;B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氢氧化铝,二者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故B正确;CW为S,R为Cl,所以非金属性ClS,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ClH2S,故C错误;DSO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为H2SO4,属于共价化合物,故D错误;答案选B。【点睛】同周期,从左至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通常情况下,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O、F除外),最低化合价的绝对值是8-最外层电子数。2.A、B、C、
3、D、E是同一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呈碱性,且碱性BA,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D;E是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 A、B、C、D、EB. E、C、D、B、AC. B、A、D、C、E D. C、D、A、B、E【答案】C【解析】【详解】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呈碱性,则都为金属,且碱性B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合逐渐减弱,则原子序数A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D,则原子序数CD;E是这五种元
4、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原子序数最大,则原子序数为:BADCE;故选:C。3.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WZ的水溶液呈碱性B. 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XYZC. 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中强酸D. 该新化合物中Y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答案】C【解析】【分析】由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可知,Z为Cl、X为Si,由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Y元素化合价为3价,则Y为P元素;由W的电荷数可知,W为Na元素。【详解】A项、氯化钠强酸强碱盐,水溶液呈
5、中性,故A错误;B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则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为ClSP,故B错误;C项、P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磷酸,磷酸是三元中强酸,故C正确;D项、新化合物中P元素化合价为3价,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注意分析题给化合物的结构示意图,利用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和题给信息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4.四种短周期元素X、Y、Z和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原子序数之和为4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XYZWA. 原子半径(r)大小比较r(X)r(Y)B. X和W可形成共价化合物XW3C. W的非金属性比Z的强,所以W氢化物的沸点比Z的高
6、D. Z的最低价单核阴离子的失电子能力比Y的强【答案】C【解析】【分析】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由位置可知,X、Y在第二周期,Z、W在第三周期,设Y的原子序数为y,则X的原子序数为y-1,Z的原子序数为y+8,W的原子序数为y+9,X、Y、Z和W的原子序数之和为48,则y-1+y+y+8+y+9=48,解得y=8,所以Y为O,W为S,Z为Cl,X为N,据此解答。【详解】A项,在同一周期内,自左向右原子核吸引核外电子的能力越强,半径逐渐减小,故A项正确;B项,X为N元素,W为Cl元素,可以形成共价化合物NCl3,故B项正确;C项,熔沸点为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与非金属性无关,
7、故C项错误;D项,非金属性ZNH3SiH4B. 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C. 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D. 用中文“”(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答案】C【解析】【详解】A.非金属性ONSi,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故不选A;B.H与F、Cl等形成共价化合物,与Na、K等形成离子化合物,则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故不选B;C.利用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比较非金属性,HCl不是最高价含氧酸,则不能比较Cl、C的非金属性,故选C;D.118号元素的核外有7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则118号元素
8、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故不选D;答案:C6.某学生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化学反应X+2Y=2Z能量变化情况的研究。当向试管中滴加试剂Y时,观察到U形管中液面甲处下降、乙处上升。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该反应过程可以看成贮存于X、Y内部的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而释放出来A. 仅B. 仅C. 仅D. 仅【答案】A【解析】【分析】U形管中液面甲处下降、乙处上升,则集气瓶内温度升高,气体受热膨胀。【详解】滴加试剂Y时,甲处液面下降,乙处上升,说明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瓶内压强增大,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
9、应,故正确,错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故错误,正确;该反应过程放出热量,可以看成是贮存于X、Y内部的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形式释放出来,故正确;综合分析,正确的是,答案选A。7.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A极为负极;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电流由D导线C;A、C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B、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 ABCDB. ACDBC. CABDD. BDCA【答案】B【解析】【详
10、解】一般来说,原电池中金属活动性负极正极材料;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插入稀H2SO4中,A极为负极,则金属活动性AB; 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电流由D导线C,则C是负极、D是正极,金属活动性CD;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C极产生大量气泡,则C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C是正极、A是负极,金属活动性AC; 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则D是负极、B是正极,金属活动性DB;通过以上分析知,金属活动性顺序ACDB,故答案为B。8.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
11、的镍网分别作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2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放电时,ClO4-向负极移动B. 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C. 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3CO2+4e-=2CO32-+CD. 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Na+e-=Na【答案】D【解析】【分析】放电时,为原电池,Na作负极、Ni作正极;充电时,为电解池,Ni作阳极、Na作阴极。【详解】A放电时,Na失电子作负极、Ni作正极,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ClO4向负极移动,故A正确;B放电时Na作负极、Ni作正极;充电时Ni作阳极、Na作阴极,则放电电池反应式为3CO2+4Na2Na2CO
12、3+C、充电电池反应式为2Na2CO3+C3CO2+4Na,所以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故B正确;C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Nae=Na+、正极反应式为3CO2+4e2CO32+C,故C正确;D放电时,为原电池,Ni作正极,Na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极反应为Nae=Na+,故D错误;答案选D。【点睛】二次电池,放电是原电池,负极失去电子,熟记几组关系:负极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电子流出电流流入阴离子靠近。9.Na2S2O3溶液跟稀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溶液中最先变浑浊的是( )反应温度()反应物H
13、2ONa2S2O3H2SO4V(mL)V(mL)c(molL-1)V(mL)c(molL-1)A1050.1100.15B1050.150.110C3050.150.110D3050.250.210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详解】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根据表中数据可知D中温度高,反应物的浓度大,所以答案选D。10.一定温度、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s)+3B(g)2C(g)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C的生成速率和C的分解速率相等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
14、再变化A、B、C物质的量之比为132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容器中C的体积分数不变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等于0,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发生变化,以此进行判断,得出正确结论。【详解】针对于可逆反应:A(s)+3B(g)2C(g);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故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正确;单位时间内a mol A生成是逆反应,同时3a molB是逆反应,未体现正与逆关系,故错误;密度=,气体的总质量会变,体积不变,故气体密度不再变化可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正确;反应前后气体的
15、体积不等,故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可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故正确;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取决于物质的起始物质的量和转化率,故A、B、C的物质的量比为1:3:2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错误;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反应向右进行时,气体的总质量增大,总物质的量变小,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可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故正确;容器中C的体积分数不变,说明各物质的量不变,达平衡状态,故正确;说法正确的是;故答案选B。【点睛】作为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该量必须是变量,当变量不变,则反应达到平衡。11.一定温度下,在某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建立化学平衡:C(s
16、)+H2O(g)CO(g)+H2(g)。下列叙述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 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B. v正(CO)=v逆(H2O)C. 生成nmolCO,同时生成nmolH2D. 断裂1molHH键的同时断裂2molHO键【答案】C【解析】【详解】A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增大的可逆反应,在未达到平衡状态之前,反应体系的压强随着反应的改变而改变,当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不符合题意;Bv正(CO)=v逆(H2O)=v逆(CO),CO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不符合题意;C生成n mol CO的同时生成n mol H2,都表示正反应
17、,不能据此判断平衡状态,C符合题意;D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 H-O键,体现了v正=v逆,说明达到了平衡状态,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点睛】反应C(s)+H2O(g)CO(g)+H2(g)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增大的可逆反应,要作为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必须是变量,当变量不变,则可说明反应达到平衡。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H2和D2互为同位素B. 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系物C. 与互为同分异构体D. 和是同一种物质【答案】D【解析】【分析】四同概念的区分:同一原子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结构相似,相差n个CH2基团的是
18、同系物。【详解】A同一原子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同位素研究对象为原子,H2和D2是单质,故A错误;B正丁烷和异丁烷分子式相同,但是结构不同,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C由于甲烷属于正四面体结构,所以与是同一种物质,故C错误;D和均命名为2-甲基丁烷,是同一种物质,故D正确;答案选D。13.下列反应不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CH2=CH2+HClCH3CH2ClB. 2CH3CH3+5O22CO2+6H2OC. CH3CHO+H2CH3CH2OHD. CH2CH2+Br2CH2BrCH2Br【答案】B【解析】【分析】加成反应是含有碳碳双键、醛基等官能团物质所代表的化学性质,断裂一根化学键
19、,分别加上其他原子或原子团。【详解】A氯化氢和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代烃,故A正确;B乙烷的氧化反应,不是加成反应,故B错误;C乙醛加氢还原生成乙醇,是加成反应,故C正确;D乙烯和卤素单质的加成,故D正确;答案选B。14.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常温下不能进行,需要加热B. 反应不发生,但是仍有分层现象,紫色层在下层C. 反应为加成反应,产物是一种烃的衍生物D. 反应能发生,从而证明苯中是单双键交替结构【答案】B【解析】【详解】A.反应常温下能进行,A错误;B.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密度比水小,故有机层在上面,B正确;C.反应为取代反应,C错误;D.反应能发生,但是
20、苯中的键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特殊键,D错误。故选B。15.如图所示装置,持续通入X气体,可以看到a处有红色物质生成,b处变成蓝色,c处得到液体,则X气体是A. H2B. CO和H2C. NH3D. CH3CH2OH(气)【答案】D【解析】【分析】持续通入X气体,可以看到a处有红色物质生成,这说明氧化铜被还原为铜。b处变蓝,说明反应中还有水生成。c处得到液体,这说明反应中还有其他液态物质产生。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水和铜,A错误;B、CO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CO2,B错误;C、氨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水和氮气,C错误;乙醇还原氧化铜生成铜、水和乙醛,D正确。答案选D。【点
21、晴】本题以常见气体与氧化铜的反应为载体,重点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该题的答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氢气、CO、氨气及乙醇与氧化铜反应的生成物判断,难点是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的原理。16.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B. 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C. 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 在铜作催化剂条件下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醛【答案】C【解析】【详解】A.该有机物中含醇羟基,能与金属Na反应并放出氢气,A正确;B.该有机物中含碳碳双键,能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B正确;C.该有机物含碳碳双键和醇羟基
2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错误;D.该有机物中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连有2个H原子,该有机物在Cu作催化剂条件下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醛,D正确;答案选C。17.已知分子中含有羟基的物质都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乙醇、乙二醇()、丙三醇()分别与足量金属钠作用,产生等量的氢气。则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632B. 123C. 321D. 432【答案】A【解析】【详解】羟基个数与被置换的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1。三种醇与钠反应放出等量的氢气,则三种醇提供的羟基数相同,因此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2。故选A。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 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
23、化性能的蛋白质C. 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CCl4褪色D.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答案】AB【解析】分析:A、双糖又名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组成的糖类化合物;B、根据酶的性质特点解答;C、植物油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D、淀粉和纤维素均是多糖。详解:A、果糖不能再发生水解,属于单糖,A错误;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B错误;C、植物油属于油脂,其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因此能使Br2/CCl4溶液褪色,C正确;D、淀粉和纤维素均是多糖,其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D正确。答案选A。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性质,平时注意
24、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二、填空题(共46分)19.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前四周期,请回答有关问题:(相关均用具体化学用语回答)1234(1)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_;在元素周期表位置_;的简单氢化物和的氢化物混合形成的化合物电子式_。(2)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合物和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用电子式表示元素和形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4)、的氢化物沸点最高的是_,原因是_。(5)由和组成最简单物质与O2和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水溶液组成燃料电池,写出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答案】 (1). S2-Na+Al3+ (2). 第二周期第IVA族 (3). (4).
25、 Al2O3+2OH-=2AlO2-+H2O (5). (6). HF (7). HF分子间有氢键 (8). CH4+10OH-8e-=CO3 -+7H2O【解析】【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以知道为H、为C、为N、为F、为Na、为Al、为S、为Cl、为K、为Br。根据元素的元素周期律进行解答。【详解】(1)元素为Na、为Al、简单离子电子层数相同均为2个电子层,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Na+Al3+,为S简单离子为3个电子层所以微粒半径大小为:S2-Na+Al3+;为C核电荷数为6,,在元素周期表位置为第二周期第IVA族;为N,简单氢化物NH3,为Cl其氢化物为
26、HCl混合形成的化合物为NH4Cl,属于离子化合物,电子式。(2)为Na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合物为NaOH,为Al的最高价氧化物为Al2O3,NaOH和Al2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2O3+2OH-=2AlO2-+H2O。(3)元素为H,为Cl,两者形成的化合物为HCl属于共价化合物,其形成过程电子式为:。(4)为F、为Cl、为Br他们的氢化物分别为HF、HCl、HBr,根据元素周期律知F、Cl、Br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但HF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所以沸点最高的是HF,答案:HF ;HF分子间有氢键。(5)由为C和为H组成最简单物质为CH4,与O2组成燃料电池,电解质为KOH的水溶液CH4做负极,其电
27、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3-+7H2O。20.(1)普通锌锰干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_。负极反应式为_,放电时正极(碳棒)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_。放电时,NH4+向_ (填“正极”或“负极”)移动。(2)废电池中的锌皮常用于实验室制氢气,废锌皮和纯锌粒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速率较大的是_,原因是_。若用过量的纯锌粒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产生氢气的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填字母)。A.微热B.加入适量氧化铜C.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D.加水E.加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答案】 (1). NH4Cl(或氯化铵)溶液 (2).
28、Zn-2e-=Zn2+ (3). MnO2和NH4+ (4). 正极 (5). 废锌皮 (6). 废锌皮稀硫酸中可构成原电池,加快负极失电子速率,产生氢气速率较大 (7). AC【解析】【分析】(1)普通锌锰干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NH4Cl溶液,Zn为原电池负极,碳棒做正极,MnO2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2)原电池反应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判断,但要满足即能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产生氢气的量这一条件。【详解】(1)根据普通锌锰干电池的结构图可知,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NH4Cl溶液;Zn为原电池负极,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放电时正极(碳棒)上发生反
29、应的物质是MnO2和NH4+;放电时,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因此NH4+向正极移动;故答案为:NH4Cl(或氯化铵)溶液;Zn-2e-=Zn2+;MnO2和NH4+;正极;(2)废锌皮和纯锌粒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速率较大的是废锌皮,原因是废锌皮在稀硫酸中形成了原电池,Zn为原电池负极,加快了Zn失电子速率,因此产生氢气的速率较大;A微热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A正确;B加入适量氧化铜,氧化铜会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H2O,生成氢气量减少,故B错误;C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形成了原电池,能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产生氢气的量,故C正确;D加水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30、,故D错误;E加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消耗氢离子,生成氢气量减少,故E错误;故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产生氢气的量的是AC;故答案:废锌皮;废锌皮在稀硫酸中可构成原电池,加快负极失电子速率,产生氢气速率较大;AC。21.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3A(g)+B(g)=xC(g)+2D(g)。经4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1,c(A)c(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5molL-1min-1,此时A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_,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x的值为_。【答案】 (1). 0.75molL-1 (2). 0.0625
31、molL-1min-1 (3). 2【解析】【分析】根据三段式,转化量与系数成比例关系,可得出4min时A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量,根据 或先求v(D),再根据v(B):v(D)=1:2,求得v(B),根据v(C): v(B)=x:1,求得x。【详解】由4min内D的浓度变化量为0.5molL1,设A、B的起始浓度为n,则可以得到下列关系:4min时A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0.75molL1,由题意c(A):c(B)=(n0.75):(n0.25)=3:5,n=1.5 molL1;c(A)=(n0.75) molL1=0.75molL1, =0.0625molL-1min-1;v(C)=0.125mo
32、lL-1min-1,v(B)=0.0625molL-1min-1,根据v(C):v(B)=x:1,求得x=2;故答案为:0.75molL-1 ;0.0625molL-1min-1;2。【点睛】三段式中仅物质的转化量与系数成比例关系,正确列出表达式再进行相关计算。22.某温度时,在2L恒容容器中X、Y、Z三种物质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如图所示。(1)由图中的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反应开始至2min、5min时,Z的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为_、_。(3)5min后Z的生成速率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min末Z的生成速率。【答案】 (1). 3X+Y2Z (2). 0.05mo
33、lL-1min-1 (3). 0.04molL-1min-1 (4). 等于【解析】【分析】根据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变化量找出化学方程式的系数关系,并写出化学方程式;根据三段式进行相应计算。【详解】(1)由图中的数据分析,5min达到平衡,Z增加0.4mol,Y减少0.2mol,X减少0.6mol,故X、Y、Z系数比为:3:1: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Y2Z;(2)反应开始至2min时,Z增加0.2mol ,浓度变化0.1mol/L,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1min-1;5min时,Z增加0.4mol,浓度变化0.2mol/L,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molL-1m
34、in-1;(3)5min时,化学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反应达到了一定限度,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不再改变,故5min后Z的生成速率与5min末Z的生成速率相等。23.已知:从石油中获得是目前工业上生产A的主要途径,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2CH3CHO+O22CH3COOH。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的结构简式:_。(2)B、D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3)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_,_,_。(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答案】 (1). CH2=CH2 (2). 羟基 (3). 羧基 (4). 加成反应
35、 (5). 氧化反应 (6).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7). CH2=CH2+H2OCH3CH2OH (8). 2CH3CH2OH+O22CH3CHO+2H2O (9).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解析】【分析】根据该流程图B与D反应生成乙酸乙酯酯,可得B是乙醇,C是乙醛,D是乙酸;A是从石油中获得,且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则A是乙烯。【详解】(1)A是乙烯,结构简式为CH2=CH2;(2)B是乙醇,D是乙酸,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羟基、羧基;(3)反应是乙烯和水加成生成乙醇;反应是乙醇氧化生成乙醛;反应是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属于取代反应;(4)反应是乙烯和水加成生成乙醇:CH2=CH2+H2OCH3CH2OH;反应是乙醇氧化生成乙醛:2CH3CH2OH+O22CH3CHO+2H2O;反应是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