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宏州2020届高三年级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 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以鉴定人体成熟红细胞的呼吸产物C.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应先开展预实验D. 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对母本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答案】C【解析】【详解】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主要遗传物质”,A错误;B、,人体成熟红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不能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鉴定,B错误;C、探究生长素类似物
2、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应先开展预实验,C正确;D、孟德尔在豌豆开花前时对母本进行去雄和授粉,并套袋,从而实现亲本的杂交,D错误。故选D。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在逐渐增大B. 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中,在高尔基体上进行肽链的合成与加工C. 线粒体内膜上附着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能催化丙酮酸的分解D. 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具有识别、运输、催化等功能【答案】D【解析】【分析】1、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中还需要
3、线粒体供能。2、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详解】A、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因此细胞液浓度逐渐减小,A错误;B、肽链的合成发生在核糖体上,B错误;C、线粒体内膜上附着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能催化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而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基质,C错误;D、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具有识别(糖蛋白)、运输(载体蛋白)、催化(酶)等功能,D正确。故选D。3.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的细胞几乎都是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B. 休眠的种子经脱落酸溶液处理后,种子的休眠将会被打破C. 激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不
4、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D. 人体内的激素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又能源源不断地产生,所以含量能保持动态平衡【答案】B【解析】【分析】1、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2、脱落酸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由于种子萌发过程细胞分裂旺盛,因此脱落酸会抑制种子萌发过程;3、激素调节特点:(1)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却能产生显著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的结果;(2)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所以激素扩散到体液中,由血液来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它有选择性
5、地作用于靶器官、靶腺体或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激素种类多、含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只起到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详解】A、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人体所有的细胞,能提高细胞代谢率,A正确;B、脱落酸对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B错误;C、激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不能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而是作为信息分子,起调节代谢的作用,C正确;D、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这是因为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D正确。故选B。4.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说法
6、,正确的是( )A.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B. “S”型增长曲线一般表示种群数量停止增长C. 某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种群所在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 调查某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答案】A【解析】【分析】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要随机取样。【详解】A、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A正确;B、“S”型增长曲线一般表示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基本不变,B错误;C、丰富度是指群落中
7、物种数目的多少,某种群数量下降并不能说明该种群所在群落的丰富度下降,C错误;D、调查某草地跳蝻种群密度时,要随机取样,若选择草多的地方会导致结果偏高,D错误。故选A。5.三种离子在丽藻细胞液和丽藻生活的池水中的浓度关系如下表离子K+Cl-Mg2+细胞液中的浓度/池水中的浓度106510010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 丽藻细胞吸收的Mg2+可用于自身叶绿素的合成B. 三种离子的吸收不会影响丽藻细胞对水的渗透吸收C. 表中所示的物质运输方式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D. 三种离子相应比值的不同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表格数据:三种离子在丽藻细胞液浓度都大于外
8、界池水中的浓度,也就是说三种离子都是通过主动运输被细胞吸收的。【详解】A、叶绿素含有镁元素,丽藻细胞吸收的Mg2+可用于自身叶绿素的合成,A正确;B、离子的吸收会影响细胞液的浓度,影响丽藻细胞对水的渗透吸收,B错误;C、表中所示的物质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其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C正确;D、离子相应比值的不同是因为细胞吸收三种离子的量不同,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性,D正确。故选B。6.下列有关遗传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与减数分裂相比,哺乳动物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B. 人类白化病症状是基因通过控制酶合成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来实现的C. 一个由600只绿翅(A _)和4
9、00只褐翅(aa)昆虫组成的种群,杂合子占全部个体数的40%,则a的基因频率为60%D. 基因异常可能引发遗传病,不带有致病基因的人不患遗传病【答案】C【解析】【分析】1、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2、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详解】A、哺乳动物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只是不会发生联会现象,A错误;B、人类白化病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影响细胞代谢,间接控制生物性状,B错误;C、一个由60
10、0只绿翅(A _)和400只褐翅(aa)昆虫组成的种群,杂合子占全部个体数的40%,则a的基因频率=(100040%+4002)/(10002)=60%,C正确;D、染色体异常患者不带有致病基因,但也属于遗传病,D错误。故选C。7.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土壤含水量对密闭容器中某植株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处理及其结果如下表所示:20%40%60%强133(A组)139(B组)145(C组)中193(D组)204(E组)215(F组)弱101(G组)111(H组)123(I组)注:光合速率单位为mgCO2dm-2h-1,密闭容器中每组的温度和CO2浓度均相同回答下列问题:(1)绿
11、叶中的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_光;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是在_中进行的。(2)由实验可知:对该植株的光合速率影响较小的因素是 _,判断依据是_。(3)当土壤中含水量过高时,反而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可能的原因有(答出一项即可)_(4)为探究缺镁对该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答案】 (1). 蓝紫光 (2). 叶绿体基质 (3). 土壤含水量 (4). 在相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改变土壤含水量时光合作用速率变化较小 (5). 植物根部因缺氧进行无氧呼吸,根部能量供应不足,影响物质运输(无氧呼吸产生大量酒精而出现烂根现象等) (6). 设完全培养液组和缺镁完全培养液组,在相同且适宜的
12、条件下培养该植物,一段时间后测定其光合作用的速率【解析】【分析】依据题意,实验分别设计了光照强度和土壤含水量两个自变量,表中所列数据,每行对比的是同光照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而每列对比的是同水分条件下,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详解】(1)绿叶中的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2)从表中数据可以对比得到:在相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每一行),土壤含水量不同时光合作用速率差异不大,所以,对该植株的光合速率影响较小的因素是 土壤含水量。(3)从最后一列(土壤含水量60%)可以看出,当土壤中含水量过高时,反而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可能是由
13、于土壤含水量过大,植物根部因空气不足导致无氧呼吸,酒精堆积,或供能不足,影响细胞的主动运输吸收无机盐的能力。(4)探究某种矿质元素对该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可以用“缺素培养液”与“完全培养液”对比的方法,即设完全培养液组和缺镁的完全培养液组,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该植物,一段时间后测定其光合作用的速率。【点睛】掌握光合作用基本知识点,理解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以及学会用实验验证。8.某实验犬在正常状态下,给予其脊髓排尿中枢适宜电刺激,实验犬立即排尿。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突触后膜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_离子外流。受到刺激引起兴奋的过程中,该部位的膜内电位变化是_。(2)脊髓休克是指当脊
14、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将该实验犬的脊髓上部横向切断,完全失去与脑的联系后也出现脊髓休克的现象,3天内,即使膀胱尿液充盈,实验犬也不排尿,由此说明_。(3)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狂犬病病毒会入侵人体的免疫系统。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淋巴因子的作用是_;抗体可以和该病毒结合,从而抑制该病毒的_或对人体细胞的_。【答案】 (1). K (2). 由负变正 (3). 位于脊髓的低级(排尿)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排尿)中枢的调控 (4). 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 (5). 繁殖 (6). 黏附【解析】分析】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
15、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详解】(1)突触后膜维持静息电位(膜电位为外正内负)的主要
16、原因是钾离子外流。受到刺激后钠离子内流,该部位的膜内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2)将该实验犬的脊髓上部横向切断,完全失去与脑的联系后也出现了脊髓休克现象,3天内,即使膀胱尿液充盈,实验犬也不排尿,说明位于脊髓的低级(排尿)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排尿)中枢调控。(3)T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和该病毒结合形成集团或沉淀,从而抑制该病毒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点睛】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以及体液免疫过程,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产生的过程,理解“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掌握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
17、枢的控制作用,牢记体液免疫的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中等题。9.历史上的塞罕坝曾是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聚集的天然名苑,辽、金时期称为“千里松林”,但后来由于人们的伐木、垦荒,使这里退化成生物稀少的荒原。建国后,历经三代林场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将这里建成了森林覆盖率高达80%的“绿色屏障”,林场建设者也因此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殊荣。回答下列问题:(1)历史上的塞罕坝水草丰沛、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这主要体现了_的多样性,但由于人们的伐木、垦荒等活动,曾经使得这里森林生态系统崩溃,退化成荒原,这说明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该调节方式为_。(2)塞罕坝在人类活动的影响
18、下从荒原变为森林,从群落演替的角度分析,该演替属于_演替,这个过程说明了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_。(3)目前塞罕坝林场中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布着不同的动物类群,影响该动物类群分布的两种主要因素为_。(4)在林场,许多动物能在特定时期释放用于吸引异性的信息素,该信息素属于_信息,这说明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答案】 (1). 物种 (2). 负反馈调节 (3). 次生 (4). 速度和方向 (5). 栖息空间、食物条件 (6). 化学 (7). 有利于种群的繁衍【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
19、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2、群落演替的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详解】(1)历史上的塞罕坝水草丰沛、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这主要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当外界干扰超过一定的限度,森林生态系统崩溃,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该调节方式为负反馈调节,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2)从群落演替的角度看,塞罕坝从荒原变成森林,由于荒原原有的土壤条件
20、基本保留,还有少量生物,故属于次生演替。这个事例说明人类生产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3)影响动物类群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4)在林场,许多动物能在特定时期释放用于吸引异性的信息素,该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这说明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是有利于种群的繁衍。【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群落以及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熟知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知识,难度适中。10.果蝇是一种常见的遗传学材料,经常被科学家用来做遗传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用灰身和黑身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灰身,由此可判断
21、_是显性性状。(2)现有未交配过纯合长翅(显性性状)雌果蝇和雄果蝇,残翅(隐性性状)雌果蝇和雄果蝇若干只。请设计一次杂交实验判断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简要书写出实验思路:_实验结果:若_,则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_,则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答案】 (1). 灰身 (2). 选取若干残翅雌果蝇和纯合长翅雄果蝇杂交,观察统计后代表现型 (3). 后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均为长翅 (4). 后代雌果蝇均为长翅雄果蝇均为残翅【解析】【分析】判断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常用隐雌和纯合显雄杂交,如后代雌性都是显性性状,雄性
22、都是隐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后代无论雌雄都是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详解】(1)灰身和黑身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灰身,说明灰身为显性性状。(2)伴性遗传常与性别相关联,若判断控制长翅和残翅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可选取若干残翅雌果蝇和纯合长翅雄果蝇杂交,观察统计后代表现型。设控制长翅的基因为B,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BBbb,子一代基因型为Bb,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均为长翅;若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XBYXbXb,子一代基因型为XBXb、XbY,雌果蝇均为长翅雄果蝇均为残翅。【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特点,
23、意在考查考生设计实验判断基因位置的能力。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胡萝卜素是一种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中的食用色素,可分别从胡萝卜或产生胡萝卜素的微生物体中提取获得,流程如下:(1)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培养基的配方一般都含有水和_;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所以分离培养酵母菌R的培养基常采用_法灭菌。为了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2)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通常在萃取前要将胡萝卜粉碎和_,以提高萃取效率;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_;萃取的最佳温度和时间可以通过设置_来摸索。鉴定萃取物中是否含有胡萝卜素时,通常采用_法。【答案】 (1). 碳源、氮源、无机盐 (2). 防止外
24、来杂菌的入侵 (3). 高压蒸汽灭菌 (4). 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适宜时间,观察是否有菌落生长 (5). 干燥 (6). 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 (7). 对照实验 (8). 纸层析【解析】【分析】常用的接种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接种工具常使用灼烧灭菌。胡萝卜素的萃取时,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胡萝卜素不是很稳定,温度过高、干燥时间过长会导致其分解,用纸层析法鉴定时需要用标准样品。【详解】(1)培养基的类型很多,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培养基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为了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需
25、要进行的操作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适宜时间,观察是否有菌落生长。(2)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通常在萃取前要将胡萝卜粉碎和干燥,以提高萃取效率;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萃取的最佳温度和时间可以通过设置对照实验来摸索。鉴定萃取物中是否含有胡萝卜素时,通常采用纸层析法。【点睛】本题考查培养基、无菌技术、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请回答以下有关基因工程的问题:(1)基因工程中切割DNA的工具酶是_。DNA连接酶根据其来源不同,分为_和_。(2)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
26、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_。该过程中需要的酶是_。(3)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_,依据该法的侵染特点,目的基因将插入到Ti质粒的_上,经过转化作用,进入植物细胞,并将其插入到_,从而使其得以维持稳定和表达。【答案】 (1).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2). Ecoli DNA连接酶 (3). T4DNA连接酶 (4). 引物 (5). 耐高温的DNA聚合酶(Taq酶) (6). 农杆菌转化法 (7). T-DNA (8). 植物细胞染色体的DNA上【解析】【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
27、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28、详解】(1)基因工程中切割DNA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DNA连接酶根据其来源于大肠杆菌或T4噬菌体,分为Ecoli 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2)利用PCR技术扩增目基因需要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即引物,PCR技术中有高温解旋的步骤,因此需要耐高温的DNA聚合酶(Taq酶)。(3)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农杆菌能侵染双子叶植物的特点,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经过转化作用,进入植物细胞,并将其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的DNA上,从而使其得以维持稳定和表达。【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及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各步骤中的相关细节,能结合题中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