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陵渡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9月历史月考题一选择题(单选,每小题2分,共60分)1、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是因为( )A、实行商鞅变法 B、更多的使用铁农具C、牛耕得到推广 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2、秦始皇统治时期,“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主要表现在( ) 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 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 皇帝控制了调动军队的虎符 攻伐征战由皇帝亲自带兵A、 B、 C、 D、3、秦朝“三公”的权限中,属于御史大夫的是( )负责管理军务 负责国家监察事务 执掌群臣奏章 帮助皇帝处理政事A、 B、 C、 D、4、秦朝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
2、央集权的制度,其依据主要在于( )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5、下列关于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B、郡守有考察县令长工作之责C、县令长负责一县民众治理和财政、兵役管理、司法、狱讼D、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也是秦朝的基层行政机构6、秦朝之所以能够“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主要原因是( ) A、生产力的大发展 B、国家实现统一 C、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D、秦朝推行法治7、秦朝统一后,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是( ) A、结束了封建诸侯割
3、据称雄的混战局面 B、使“车同轨、书同文”,全国有了统一的制度C、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D、拓展了疆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8、秦始皇确立的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 符合当时全国各族人民的长远利益 大大强化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力量对华夏族文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A、 B、 C、 D、9、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指( )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C、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 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管理10、秦朝为拓展疆域而采取的措施有( ) 统一文字 北击匈奴 南平
4、越族 移民实边A、 B、 C、 D、11、我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 )A、废丞相 B、在中央设内阁 C、创设八旗制度 D、设军机处12、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建立皇权绝对权威 皇权控制中央机构削弱地方权力 注重思想控制A、 B、 C、 D、13、明太祖废丞相、撤中书省的目的是( )A、健全地方职能 B、厉行思想控制C、监视官吏百姓 D、强化君主专制14、我国内阁决策制度形成于( )A、明太祖时 B、明成祖时 C、清顺治时D、清康熙时15、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的作用是()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分散了地方的权力 扩大了各藩王的权力A、B、C、
5、D、16、从明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 )A、皇权日益加强 B、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C、皇权代替相权 D、皇权与相权协调17、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18、当东方的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顶峰的时候,西方国家正()A、进行反封建的思想革命 B、开辟新航路C、进行政治革命确立民主政体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9、下列现象,哪一项发生于明代?( )A、相秉社稷之重,总百僚之任B、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C、内阁职参机务,今止票拟,而裁
6、决归近司D、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20、明清时期我国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点,下列哪一现象不符合当时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 )A、皇帝直接统领六部B、明中叶后,大学士具有票拟资格,但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C、清初军国重务一般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D、康熙帝设南书房参与机务,替皇帝起草谕旨21.下列有关历史情景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公元前216年某月,李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守,负责该郡的民政和军事 B.公元前223年的某一天,上朝时,秦王自称”寡人” C.公元前206年某月,身在咸阳的方某用隶书给家人写了封家书 D.公元前226年,太仆张某奉秦始皇之命购买上等良
7、马 22.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有一天,始皇帝外出,看见丞相车骑很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数量。始皇帝大怒,说你们有人泄露我说的话!但没人敢承认。于是,秦始皇下诏,逮捕当时在场者,并全部杀掉。这则小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 )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事无巨细,皇帝独裁 秦始皇猜忌、残暴的个性 副丞相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A.B. C. D. 23.西方历史上女性继承王位者屡见不鲜,时至今日,英国、丹麦等国的国家元首依然是女王,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普遍排斥女性,遵循父系单系世系的原则。中西这种差异的主要成因是( ) A.中国宗法制的传统 B.欧洲女权至上的传统
8、C.专制权力的强弱不同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4.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25.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中进士,先后做过苏州通判,常州知州等地方官,公元1069年被提拔为参知政事。以下对王安石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通判负责监督知州 B.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C.通判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权
9、26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完善科举程序 B.创立行省制度 C.强化文人政治 D.世俗文学兴起 27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与这些制度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对应搭配正确的是( ) A品行考试成绩门第声望 B门第声望品行考试成绩 C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D考试成绩门第声望品行 28为加强君主专制,自秦汉直至明清,都采取集权于上而分权于下的方式,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取消或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并
10、逐渐架空之。以下机构的设置体现这种方式的是( ) A御史府 内阁 军机处 B中朝 内阁 军机处 C中朝 中书门下 军机处 D尚书台 都察院 内阁 29.有资料记载,我国历史上有一个朝代的大臣谥号多以”文”字为荣。整整这个朝代,谥号为”文”者达一百四十多人,为”武”者仅二十人。这个朝代最有可能是( ) A.西周B.秦朝 C.唐朝D.北宋 30.某同学找来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的本质清代中英内阁制度的比较等参考资料,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有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B.明清的君主专制 C.清代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 D.浅议中国古代职官的变化二材料解析题(
11、本题共小题,共计分。要求:认真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4分)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 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材料三: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
12、。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请回答:(1)从材料一、三的“皇帝”称号及“制”“诏”“朕”“玺”等规定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4分)(2)根据材料所涵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 (4分)(3)根据材料一,皇位是怎样继承的?(2分)(4)综合以上信息,扼要指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4分)32、(12分)材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大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
13、翼檐曝杂记军机处材料二: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予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清史稿材料三: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请回答:(1)军机处最初设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4分)(2)军机处的职能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3)综观材料概括军机处的主要特点。(4分)33、(14分)“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引自某史书职官志请回答: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指谁?(4分)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部?六部的最高长官对谁负责?(6分)材料中“帝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