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选择题1.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A.双十协定B.论联合政府C.共同纲领D.论十大关系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从材料信息看,“它”凝结了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并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拥护,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它”是指共同纲领,故选C项。易错选A项,双十协定是国共两党签署的,与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无关。B、D两项都是毛泽东的著作,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主张,排除。
2、答案:C2.将政治协商会议看作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主要是因为政治协商会议()A.是每年召开一次由全体政协委员参加的会议B.明确了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C.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D.充分体现了人民性、广泛性的特点解析: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是具有广泛性、人民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故选D项。答案:D3.1953年中共山西长治市委宣传部普选传单:“旧社会,太可恨,不把妇女来当人!新社会,大改变,男女都有平等权。积极参加大普选,认真行使民主权。”这主要是为了()A.宣示新中国与旧社会的区别B.进行民主训练,实践新民主主义C.准备召开全
3、国人民代表大会D.解放妇女,建立男女平等新社会解析:材料出自“普选传单”,其中“积极参加大普选,认真行使民主权”,目的是动员人民参加普选,结合时间“1953年”,可联想到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故选C项。答案:C4.有这样一首长诗:“祖国,您在哪里?在西藏和平解放的签字笔里,在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雄壮歌声里,在新宪法散发出的阵阵书香里”诗中“新宪法”指的是()A.1954年宪法B.共同纲领C.1982年宪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西藏和平解放”“跨过鸭绿江”等可以确定“新宪法”是指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案:A5.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
4、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依法治国的方略解析: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答案:C6.虽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但是两者却有着本质的区别。该本质区别是()A.两者的地位不同B.颁布的机关不同C.两者的性质不同D.两者的作用不同解析:题目要求的是“本质区别”,B、D两项虽是两者的区别,但不是本质性的。其本质区别在于性质不同,前者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宪法,而后
5、者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两者都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地位相同。故C项正确。答案:C7.我国的全国人大代表,来自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和妇女、归国华侨等都有适当的比例,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至少有一名代表。这表明我国民主具有()A.广泛性B.阶级性C.绝对性D.渐进性解析:由材料信息“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和妇女、归国华侨等都有适当的比例”(代表的广泛性),“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至少有一名代表”(民族平等和代表的广泛性)分析可知,本题选A项。答案:A8.1954年宪法指出:“我国人民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已经结成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各民主阶
6、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这()A.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B.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C.宣告了中国进入了多党派联合执政的新时期D.宣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解析: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而是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答案:D9.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说:“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新中国成立后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上述思想的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7、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民主集中制度解析:毛泽东所讲话的意思是,治理国家需要其他民主党派的帮助,体现这一思想的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选B项。答案:B10.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这里的“一党体制”是指()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解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而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其职能是民主监督、政治协商,故选B项。答案:B11.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8、不再拥有立法职能,此后,政协会议便成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这主要是因为()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结束B.政协已完成民主建国的使命C.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运动的效果D.宪法规定的各级人大的召开解析:新政协的立法权只能移交给全国人大,这是1954年宪法的规定。A项的时间为1956年,B项不符合题意,C项与本题无关,故选D项。答案:D12.海南省的行政区划中包括4个黎族自治县和2个苗族自治县。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多党合作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解析:由“黎族自治县”“苗族自治县”等信息可知,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9、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B13.2015年是西藏民主改革56周年。民主改革后的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做主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西藏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下是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比较表:项目时间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人均收入1965年2 400多万元5亿元1995年5.35亿元23.3亿元817元对上述变化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各地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援中央政府在西藏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A.B.C.D.解析: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自治机构,而不是“特别行政区”,也不是“高度自治”。故排除含
10、的选项。答案:B14.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对以下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分别颁布于1912年、1949年、1954年B.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C.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D.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的政治建设成就解析:共同纲领反映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内容,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D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15.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的基本要素。下列属于哪一基本要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四
11、条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所谓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按照本民族大多数人及与人民有联系的领袖人物的意愿,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践这一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钥匙”,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巩固国家的统一A.史料B.史料解释C.历史叙述D.历史评价解析:是史料,是史料解释,是历史叙述,是历史评价,故选B项。答案:B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全国人民所渴望的政治协商会议现在开幕了。我们的会议包括600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
12、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这就说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毛泽东(1949年9月)材料二政协不能搞成国家机关,因为人大和国务院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管理机关,如果把政协也搞成国家机关,那就成为二元了,这样就重复了,分散了,民主集中制就讲不通了。政协不仅是人民团体,而且是各党派的协商机关,是党派性的机关毛泽东(1954年9月)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背景。该会议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该会议在我国政治建设的历程中有着怎样的地位和作用?(2)材料二中毛泽东讲话的背景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4年前
13、后政协的性质有何变化。解析:第(1)问第一问,根据“1949年9月”的时间提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在概括材料的基础上回答即可;第三小问,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制度建设等角度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1954年”的时间提示回答;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参考答案:(1)背景: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基本胜利,新中国成立在即。最大特点:代表的广泛性。地位和作用: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政协会议体现的各党派政治合作、民主协商的精神为新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为新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制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背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
14、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责结束。性质变化:政协成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近四十年来普遍的有一种误解,以为在民国成立以前,几千年以来的政体全是君主专制的,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黑暗的,这话显然有错误。在革命前后持这论调以攻击君主政体,固然是一个合宜的策略。至少除开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大体上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有限制的吴晗材料二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
15、抄袭。甚至不惜摧残人事来迁就制度。钱穆材料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古代中国君主政体的观点。(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民国政府从国外移来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概括作者认为其没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的原因。(3)材料三中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的什么政治制度?在发展民主政治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民主与中华民国时期的“民主”有何不同?(4)简要谈谈你对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认识。解析:第(1)问,阅读材料一可知,作者认为明清以前,君权受到限制,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第(2)问民国政府时期实行民主共和制,但由于政治制度没有与人事配合,所以没有“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第(3)问
16、三幅图片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民主是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中华民国的“民主”是资产阶级性质。第(4)问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经历了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参考答案:(1)明清之前,君权受到限制;明清时君主专制达到高峰。(2)民主共和制。政治制度没有与人事相配合。(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华民国: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民主是社会主义人民民主。(4)从专制到民主;在探索中不断完善,找到符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