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课 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如果我对了,德国人会说我是德国人,法国人会说我是欧洲人,美国人说我是个世界公民;如果我错了,美国人说我是个欧洲人,法国人说我是个德国人,德国人说我是个犹太人。”据此判断这位科学家是( )A爱因斯坦 B普朗克 C诺贝尔 D达尔文2、爱因斯坦曾应日本改造社邀请赴日本讲学,来回两次途经上海,受到上海各界和大学生的热烈欢迎。也就是在上海,1922年11月13日,爱因斯坦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获得了192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瑞典驻上海总领事代表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此间正式通
2、知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此次获奖的科研成就对于人类的重大贡献在于()A. 使人类深刻地了解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B. 让人类发现了更远的天体 C. 深入改变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D. 提供了新的宇宙起源的解释3、20世纪初,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的科学家是 A.普朗克 B.麦克斯韦 C.玻尔 D.爱因斯坦4、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他( )A否定了牛顿的力学原理 B借鉴了法国科学拉瓦锡的学说C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 D修正了能量、质量互相转化的理论5、在日本动画片忍者神龟中,四名神龟的名字都取自世界著名人物。其中一名取自一位
3、犹太科学家之名,这位科学家还提出了E=MC2公式,他就是( )A达尔文 B笛卡尔 C牛顿 D爱因斯坦 6、2005年被定为世界物理年,又被称为爱因斯坦年,下列开展的活动中主题不正确的是A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提出100周年 B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84周年C以爱因斯坦理论为基础研制的原子弹爆炸50周年 D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7、史学家在评论某位科学家时说,他“已经向人们展示了理性的强大力量,那么已获启蒙的人即可循此途径依靠理性来发现所有的人类制度都应遵循的自然规律”。这位科学家应该是(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C.牛顿 D.爱因斯坦8、某科学著作阐述了这样的基本原理:在加速运动系统里的惯性
4、力,可以运用到时空中的各种物体运动上。这一著作应该是( )A.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 B.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C.论物体的电动力学 D.广义相对论的基础9、爱因斯坦在评价某物理学理论成果时说:“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下列关于“这一发现”的表述,错误的是()A揭示了空间和时间的可变性 B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重大发展C有助于成功地解释光电次效应 D促进了人们深入认识微观世界10、“相对论有点像一座两层的建筑”爱因斯坦这里所说的“两层”是指( )A时间和空间 B古典
5、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 C相对论和量子理论 D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11、爱因斯坦是历史上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在1905年发表的五篇论文涉及分子动力论、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日后的诸多技术奠定了基础。关于爱因斯坦孜孜不倦地探索科学的动机,正确的是()财富 名声好奇心 科学的美 研制原子弹 创造神话A BC D12、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浩瀚长河中,诞生了许多科学成就,才使人类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的发展表明()任何科学成就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发现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地发展人类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微观世界认识客观规律科学发展是无止境的A BC D13、爱
6、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关系,比较准确的说法是()A前者否定了后者 B前者概括了后者C前者继承了后者 D前者推翻了后者14、相对论的提出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依据是()相对论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相对论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将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A BC D15、电影神话是国内首部“穿越”题材影视作品,让历史人物蒙毅大将军和公主穿越古今。目前,人类实现“穿越时空”梦想的科学依据主要是()A相对论 B量子论C牛顿力学 D太阳中心论16、卓别林曾对爱因斯坦开玩笑说:“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能理解我,
7、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卓别林说人们不理解爱因斯坦的原因应该是( )A.绝大多数人盲目欢迎爱因斯坦 B.相对论与人们日常经验不一致C.经典力学与人们日常生活很近 D.伟大的科学家不如著名艺术家17、电视连续剧天仙配有这样的情节:唐朝张百胜得道升天,而后他的年龄基本上是恒定的,七仙女亦然,永葆青春。假如此情境成立,其科学依据最有可能的是( )A.相对论B.量子论C.转基因理论 D.进化论18、20世纪50年代,爱因斯坦与英国哲学家罗素发表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其内容主要是()A反对德国纳粹分子迫害犹太人 B反对核战争,呼吁世界和平C宣扬原子能发电站的广阔前景 D对相对论的问题进行宣传19
8、、1999年12月,美国时代周刊关注一位“世纪人物”。时代周刊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以其最伟大的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形象独占鳌头”。这个“世纪人物”是()A瓦特 B爱迪生C居里夫人 D爱因斯坦20、2011年5月7日水母网综合报道近日美国发现地球附近存在因时空扭曲形成的时空漩涡,再一次证明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预言,其狭义相对论提出于()A1895年 B1905年 C1915年 D1945年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伟大的历史人物往往以其超凡的人格魅力、与时俱进的理论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引领时代的前进。 材料
9、一 2005年4月20日北京青年报环球光速昨晚耀长城:为纪念划时代物理学大师逝世50周年,全球举行“物理照耀世界”光束传递活动。他说过这样的名言:“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20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也将其评选为“世纪人物”,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以其伟大的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形象独占鳌头”。 材料二 1939年8月2日,爱因斯坦出于对人类命运的极大关注,写信给罗斯福总统,建议美国务必抢在法西斯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后来,当原子弹真的从潘多拉魔盒里跳出来后,爱因斯坦陷入了巨大的后悔与痛苦之中,自认一生最大的错
10、误就是建议研制原子弹。并曾说过:“我并不认为自己是原子能之父,我是以一种很间接的方式参与其中的。事实上我没有预见到原子能会在我这个时代释放出来,我只是在理论上认为它是可能的”“由于我不能预知原子能在今后的益处,我只好说目前它是个威胁。但也许这样也好,它可迫使人类在国际事务中采用秩序,倘若没有这种恐惧的压力,这种秩序决不会出现。” 爱因斯坦晚年文集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阐述这位伟大人物对人类的贡献。(2)结合爱因斯坦的观点,谈谈你对原子能的认识。依据材料归纳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拥有的破坏性武器使地球上不存在任何一块可以免于突然性的总毁灭的
11、地方。逃脱这一命运的惟一希望在于通过超国家的方式来确保和平。必须创建一个能够通过司法仲裁解决国家间冲突的世界政府。这个政府必须建立在所有政府与国家都一致同意的含义明确的宪章基础上,并由该宪章赋予其对进攻性武器的惟一处置权。 迈向一个世界政府节选自爱因斯坦致希伯莱大学的信(19463) 材料二 参加第二届联合国大会的五十五国政府的代表无疑会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最近两年之中从取得对轴心国势力的胜利开始在阻止战争方面,或是在就控制原子能以及在为重建遭受毁坏地区进行经济合作达成协议的方面,都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 联合国不应因这些而受到谴责。任何一个国际组织所具有的力量都不会比宪章赋予它的势力更强大,也
12、不会比它的成员国对它所希望的更强大。事实上,只要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意识到联合国仅仅是达到最终目标确立为保持和平而被赋予充分的立法权和行政权的超国家的权威的过渡组织,联合国就是一个极其重要和有用的机构了。 节选自爱因斯坦致联合国大会的公开信(1947) 请回答:(1)依据材料,概括爱因斯坦的对当时世界形势的认识及解决办法。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爱因斯坦的认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并不认为自己是释放原子弹之父。事实上,我没有预见到原子能会在我这个时代释放出来。我只是在理论上认为它是可能的。它是哈恩在柏林发出的,正确的解释是丽赛梅特勒提供的由于我不能预知原子能在今后的益处,我只好说目前
13、它是个威胁,但这样也好。它可迫使人类在国际事务中采用秩序,倘若没有这种恐惧的压力,这种秩序不会出现。 爱因斯坦 材料二爱因斯坦等人建议造原子弹是出于止战救世之社会责任心,战后反对核军备竞赛也是出于保卫和平的社会责任心。爱因斯坦一心想抢在希特勒之前造出原子弹,使世界免于浩劫,未曾料到战后核军备竞赛会将世界推向灭亡的边缘。 材料三爱因斯坦对原子能的利用前景进行了预测:“迄今为止人们主要注意的是它在战争中的作用,忽视了它可能产生的和平作用。原子能在不久的将来可以为我们提供新的能源,它在医疗方面的作用已经得到证明,它今后治愈的病人数目将赶上它能杀死的人的数目。”请完成:(1)依据材料一指出爱因斯坦不承
14、认自己是“原子弹之父”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与原子弹研制的关系。(2)材料二中爱因斯坦建议制造原子弹和反对核军备竞赛的共同目的是什么?试结合所学知识,简要举例说明。 (3)联系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爱因斯坦在研制和使用原子能方面的基本态度。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爱因斯坦。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冲破传统束缚,提出了新理论。当时有人问他预计公众会有何反应,爱因斯坦做了上述回答。故选A。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现代科技。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相对论。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
15、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B、D与题意无关,A、C相比较,C项更能反映对“人类思想”的贡献,故C项最佳。3、D4、C5、D6、C7、【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启蒙运动对科学发展的作用,A、B、C提及的科学家都生活在启蒙运动之前,只有爱因斯坦生活在启蒙运动之后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提及的基本原理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中的重要内容。1916年建立了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认为,物质存在的现实空间不是平坦的,而是弯曲的,空间的结构取决于物质的质量及其分布情况,空间弯曲的程度体现为引力场
16、强度。空间、时间不是独立的实在,它们是物质存在的形式。广义相对论第一次阐述了四维时空和物质的分布相联系的重要思想。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现代物理学成就。A项是应是相对论,说法错误。BCD项都是其影响。10、【答案】D【解析】相对论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适用于除了引力以外的一切物理现象;广义相对论则提供了引力定律,以及它同自然界别种力的关系。11、【答案】B【解析】科学家探索科学的动机,不为名,不为利,只是出于科学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美的追求;至于只是特殊时期的产物,则与科学探索无关。12、【答案】B【解析】考查对教材知识的识记。由教材知识可知都正
17、确。是量子论的重大意义。13、【答案】B【解析】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而非经典力学;他发展了经典力学,并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14、【答案】A【解析】是量子论的重大意义,故应排除。1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历史事实的能力。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间和空间是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的。1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爱因斯坦对相对论和量子论的贡献。A项说法错误;C项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D项说法明显错误,结合材料B项说法正确。1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大,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
18、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题目中的年龄“恒定”,“永葆青春”是钟慢效应的缩影。18、【答案】B【解析】从二战后爱因斯坦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的角度入手分析。A项时间上错误。19、【答案】D【解析】注意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这个人就是爱因斯坦。 2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岳麓教材选修第96页明确提到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二、非选择题11、(1)他创立的相对论为科学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根据相对论得出的质能公式为原子弹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他提出的光量子假说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他在
19、宇宙学、统一场论等领域的成果是人类自然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2)认识:原子能的和平利用,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能源;大国间的核军备竞赛对世界和平造成威胁;核能的放射性污染可能严重破坏环境,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危害。人格魅力:乐于奉献精神,淡泊名利,生活节俭;关心人类,对社会有崇高责任感;热爱和平,厌恶战争等。【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运用能力。解答第(1)题依据材料一及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即可。第(2)题先归纳爱因斯坦的观点,然后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说明对原子能的认识,再依据材料提炼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22、形势:世界面临(破坏性)核武器的威胁; 当时的联合国不具备实现国际安全的军事力量与法律基
20、础; 办法:在联合国框架基础上,建立一个世界政府。(或由联合国过渡到世界政府) 是一位反战和平的倡导者; 是一位敏锐的、持批评态度的观察者;关注时事并提出积极构想。 23、(1)原因:爱因斯坦没有参与原子弹的研制;原子弹是其他科学家的努力成果。关系: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为原子弹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爱因斯坦建议美国研制原子弹,成为原子弹研究的发起人之一。(2)共同目的:抵御侵略扩张,维护世界和平。举例说明:领导组织“原子科学家非常委员会”,出版原子科学家公报,致力于防止核战争。(3)原子能的研制和使用,可以迫使人类在国际事务中“采用秩序”,能够为人类提供新的能源,并在医疗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它为军备竞赛提供了有利条件,将世界推向灭亡的边缘,直接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解析】第(1)问中的“原因”可依据材料一中“正确的解释是丽赛梅特勒提供的”等信息进行归纳,“爱因斯坦与原子弹研制的关系”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概括;第(2)问中的“共同目的”可结合材料二中“止战救世之社会责任心”等信息进行说明 ,“举例说明”应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第(3)问可联系材料中“为我们提供新的能源”等信息,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进行分析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