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课 标 阐 释时 空 构 建1.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外交方针、三大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3新时期中国的外交01 课前 自主学习02 课堂 合作探究课时作业 03 课后 巩固训练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独立自主外交(1)方针: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_方针。(2)政策:毛泽东提出“_”、“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_”的外交政策。(3)成就:新中国成立一周年时,已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背景:在同_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平外交 另起炉灶 一边倒邻近(2)
2、内容:互相尊重_、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_、和平共处。(3)实践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_会议,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1955年,中国在亚非国际会议上提出了“_”的方针,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4)意义标志着新中国_的成熟。超越了意识形态和_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主权和领土完整 平等互利 日内瓦 求同存异 外交政策 社会制度二、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关系(一)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1原因(1)20世纪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_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2)中国在内政、外交上
3、取得重大成就。(3)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2恢复:_年,第26届联大通过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亚非拉1971(二)历史性的握手1中美关系正常化(1)原因: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美两国都有_的共同要求。(2)过程1972年,美国总统_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上海公报。1978年12月,中美两国发表_。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改善关系 尼克松 中美建交联合公报2中日建交(1)原因:受_改善对华关系的冲击。(2)建交: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_访问中国,签订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3影响:打开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在国际
4、上出现了西方国家和中国建交的热潮。三、新时期的外交(一)国际交流与合作1原则:_、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美国 田中角荣平等互利2成就(1)不断扩大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巩固和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2)在 多 边 经 济 领 域 取 得 显 著 成 就。2001 年 底,中 国 正 式 加 入_。(3)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参加_的各项活动。2002年,中国和东盟签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建立_自由贸易区。3意义: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贸易组织 亚太经合组织 中国
5、东盟(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外交政策(1)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奉行_的和平外交政策,(2)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仍然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外交成就(1)改善和发展同_之间的关系,形成面向21世纪的全方位的外交格局。(2)积极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2001年成立_。(3)积极支持联合国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开展的各项工作,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独立自主世界大国 上海合作组织细微点拨重点精讲 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政策的辨析:“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者各有侧重。“另起炉灶”,不承认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另建
6、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这使中国在国际交往中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对外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和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一边倒”,即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概念阐释“求同存异”的含义:“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是指亚非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谋求发展,而不是社会意识形态相同;“异”是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路不同。图解历史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误区警示“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并不矛盾,因为它的最终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特别提醒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中
7、国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这是因为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创始国之一。重点提醒 中美建交的标志;中美正式建交的标志不是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而是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至此,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但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后两国关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原因是美国并没有放弃压制中国的政策。图解历史 中美关系改善的过程图解历史 新时期的中国外交探究主题一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史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主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中国人民政治协
8、商会议共同纲领探究点一 史料说明建国后我国实行的是怎样的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先后采取了哪些外交的基本方针?提示: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本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2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史料探究点二 观察史料中图片,说明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提示:在日内瓦会议上中国提出的建议,推动了会议的进展和协议的达成;在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史料 1955年4月,毛泽东主席曾撰文提出:“应把五项原则扩展到所有国家的关系中去。”1954年12月11日,毛泽东在会见缅甸总理
9、吴努时指出:“我们认为,五项原则是一个长期的方针。不是为了临时应付的。这五项原则是适合我国的情况的五项原则也是适合你们国家的情况的,适合亚洲、非洲绝大多数国家的情况的”探究点三 谈谈你对毛泽东上述言论的理解。提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准则;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和作用1特点(1)包容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2)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
10、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3)创新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政治基础,它的提出和运用被誉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2作用(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2)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3)它提供了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正确指导原则,指明了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
11、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B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命题立意 本题命题意图是落实考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要求。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考点定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分思路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
12、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与材料中“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相符,故A项正确;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和平共处并没有消除矛盾,故C项错误;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与材料中“1984年10月,邓小平”不符,故D项错
13、误。答案 A探究主题二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外交关系1中美关系的缓和史料“美国打开中国大门的动机是为了走出越南战争的阵痛和冷战的不祥阴影,给美国人民展现一幅和平前景。当时的中国虽然在严格意义上是苏联的盟国,但为了抵御来自莫斯科的进攻威胁,北京也在寻求回旋空间。”美基辛格论中国探究点一 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成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解冻的主要因素。提示:美国方面: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走出越南战争的阵痛和冷战的不祥阴影。中国方面:为了抵御来自莫斯科的进攻威胁。2不同时期外交关系发展的背景和政策史料探究点二 分析C段中我
14、国与相应类型的国家发展关系的背景和政策。提示: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策: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如果学生回答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可加分)。1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及影响(1)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从美国一方讲:a.已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b.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资本。c.美国经济发展缓慢,被西欧和日本赶上。d.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从中国一方讲,改善中美关系,保持一种新的均衡关系,有三种考虑:a.是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的需要。b.是牵制和对付苏联的威胁的需要。c.
15、是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需要。因此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2)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中美关系缓和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接着在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2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1)建国初期:三大政策。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拒绝承认新中国,并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在两大阵营之中,中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2)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被称为“一大片”。原因是中美仍处于敌对紧张状态,中苏
16、关系恶化。(3)70年代:中国的外交获得重大突破。中美、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原因: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急于改善同中国的关系;中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作用。(4)80年代以来,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增强,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中国主张不与任何大国结盟,也不与任何大国集团结盟,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走向了全方位外交时代。下表所示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进出口贸易额统计(略表),它反映了()200020062010201120122013中国对中亚出口额(亿美元)7.752.3165.
17、3185.8213232.3中国对中亚进口额(亿美元)10.535135.8210.2246.4270.3中国对中亚国家的进出口额呈上升趋势 世界银行主导下的金融合作产生积极效果 结伴而不结盟关系下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彰显活力 中国与中亚国家和地区的多边贸易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A BCD命题立意 本题命题意图是落实考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要求。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考点定位: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中国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得分思路 表中数据反映出中国对中亚国家的进出口额都呈上升趋势,故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世界银行的作用,故错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建立结伴而不结盟关
18、系下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进出口额呈上升趋势,彰显活力,故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中国与中亚国家和地区的多边贸易对世界经济秩序的影响,故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 C随堂训练 题组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新中国成立后,“对于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我们把他们当作普通侨民对待,不当作外交代表对待。”这体现的外交原则是()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一边倒”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另起炉灶”解析:题目实际上是对新中国初期我国外交方针政策的概念的考查。材料意思实际上是说不承认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2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
19、这次会议应该是()A日内瓦国际会议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解析:关键词为“菲律宾”“去时候是敌人”“回来时是朋友”,可见中国当时与第三世界国家先有矛盾后化解,只有万隆会议“求同存异”符合,选择B项。答案:B题组2 70年代的外交成就3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为周恩来。左上角写着:“TheChinese are coming”,美国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主要是因为()A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D美国乒乓球队访华解析:本题解题关键是把握时间信息:1971年11月8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是在1971年,周恩来出席
20、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则是在1972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是在1971年3月。据此判断B项正确。答案:B4下图漫画所反映的是()“乒乓外交”A中日邦交正常化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中美两国交往大门的打开D中苏关系改善解析:“乒乓外交”主要与中美关系有关,其意义是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答案:C题组3 新时期的外交5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的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重返联合国 中美关系正常化参加万隆会议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BCD解析: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55年周恩来总理率
21、团参加在印尼举行的万隆会议;2001年中国经过多年努力加入世贸组织。据此A项排序正确。答案:A6下图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之一是()中国海军远赴索马里海域护航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B积极参与联合国的活动C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D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解析:赴索马里海域护航属于联合国的活动,故中国海军远赴索马里海域护航反映的是积极参与联合国的活动。答案:B题组4 综合知识点考查7李克强总理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首脑理事会上指出:“中方愿继续与各方一道,发扬上海精神不忘初心,携手前行。”材料中的“上海精神”()A推动了中国与亚洲各国的合作B促进了亚洲国家矛盾的解决C说明中国成为亚洲的
22、主导力量D体现了我国的多边外交理念解析: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涉及欧亚国家,“上海精神”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与欧亚成员国的合作,故A项错误;“上海精神”有利于欧亚各成员国之间协调相互间的矛盾,并非“亚洲国家”,故B项错误;中国成为亚洲的主导力量在材料中无体现,故C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本身就是多边合作组织,“上海精神”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体现了我国的多边外交理念,故D项正确。答案:D8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边倒”,到20世纪60年代的“两个拳头出击”,再到70年代的“一条线,一大片”,直到80年代的“全方位”;中国的外交战略大体上十年一变。但在变化中始终坚持不变的是
23、()A广泛结盟军事外交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C专注欧美大国外交D对抗美苏反霸外交解析: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不同的时期虽然有不同的外交政策,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未变。答案:B9新中国成立以来,适时调整对外政策,积极应对国际风云变幻,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联合国大厦里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壁画主题叫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联合国的人际关系“黄金法则”材料二 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左)、副团长黄华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上开怀大笑。材料三 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时期
24、。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在中国的外交政策中,最能准确体现“黄金法则”的是什么?(2)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什么决议令中国代表团团长开怀大笑?这一决议得以通过的原因有哪些?(3)新时期以来,中国采取了哪些重大外交行动?解析:第(1)问要准确理解材料中对“黄金法则”的诠释。第(2)问再认再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史实和历史意义回答。第(3)问准确认识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成就。答案:(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原因:美国霸权地位衰落;中国在内政外交上取得重大成就,提高了国际地位;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大力支持新中国。(3)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课时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