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治古代中国1.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两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唐末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A古代中国政治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充满矛盾与困惑C古代王朝的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从秦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强化2.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A.实行君主立宪制 B.削弱相权 C.限制君权 D.废除三省六部制3.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
2、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 山东4.古代中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谚语盛行,农村家族组织历几千年而牢不可破,异姓间的互相排斥,宗族、村寨间的仇杀、械斗频仍,这些均根源于( )A社会宗法观念 B血缘亲族团结C家族观念流行 D散漫自私意识5.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 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A.选官应注重品行 B.选官须注重才学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6.“春秋时代灭国在六十以上,但其中大部分是以夷灭夏,和以夏灭夷。诸侯国之间相灭的只占少数,姬
3、姓国相灭的例子更是少数。而在列国内部,大夫固然有时逐君弑君,却还要找一个比较合法的继承者来做傀儡。”材料中的这种现象最能反映A春秋时期夷、夏之间矛盾尖锐、战争频繁B宗法制仍是春秋时期维系政治秩序的基础C春秋时期分封制已经开始逐步地走向崩溃D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在春秋时期已经确立7.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8.宋朝“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
4、司之权悉归于朝廷。”这一做法( )A使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B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C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D造成了地方政府人浮于事9.隋代以前地方长官可以自选僚属组成行政机构,但隋代以后“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由此可见,隋代A实行了科举制度B加强了君主专制 C加强了中央集权D三省六部制约皇权10.清末御史张瑞荫在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出现该奏折中所述现象的直接原因在于A.军机处是法定的中央一级机构B.军机处杜绝了权臣专权C.明太祖时期废除了丞相制度 D.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发展到顶峰11.有史学家指出:
5、“战国的一个重大变化是逐渐用郡县制替代了分封制。”相对于分封制,郡县制( )A. 解决了贵族权力继承的矛盾 B. 利于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C. 削弱了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12.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的“家风是什么”节目反应强烈。传统的“忠孝传家”“耕读传家”是家风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忠孝”“耕读”的对应关系中,不恰当的是A.“忠”世袭制B.“孝”宗法制C.“耕”农本观D.“读”科举制试卷答案1.B地方行政建制。材料简表介绍的是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的变化,这主要是为了调节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故B项正确,A项反复无常说法错误,C项不断提高错误,D项唐末中央集权
6、受到削弱。2.C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描述、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题干所给材料叙述了:如果宰相存在就能对君主进行劝谏。符合这一内容的为C项“限制君权”。B项“削弱相权”与材料中“宰相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这一信息不符,故错误。君主立宪制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而材料给出的是对君主进行“劝谏”,这并不意味着树立了人民主权,故A项错误。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为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和工部。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故D项错误。3.C考察周代的中心地区。所谓“雅言”是指古代通行的标准语,这里即指周代的官方 语言。
7、周代的通知中心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故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陕 西。故应选 C。4.A考查古代宗法制的影响。由题目中的信息“亲兄弟”“父子兵”“家族组织”等可知这些现象由宗法制所致。故本题应选A项;A项含B、C、D三项的内容,故B、C、D三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设问要求“根源”不符。故应选A。5.A选官制度。从材料“专以言辞刀笔取人”可以看出是注重才学,而从“败职”和“民以敝”可以看出唐太宗最仅仅注重才学的反对,可见唐太宗认为选官不仅要注重才学也应该注重品行。6.B宗法分封制度。A项内容只是材料内容中的部分,并且是作者用来比较诸侯国间相灭的少的,所以A项错误。材料中的“诸侯国之间相灭的
8、只占少数,姬姓国相灭的例子更是少数”表明此时的分封制还没有走向崩溃,所以C项错误。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形成于西汉时期,所以D项错误。7.C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斗争。从北宋初期到北宋中期,御史的监察权增强。监察机构和监察官员也是皇帝专制统治的工具,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A项“相位之争”、D项“基本对等”错误,B项开始改变是是西汉武帝时。8.A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可知权力改归到县、再到州、监司,最后到朝廷,这反映出在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结果是中央集权得到加强,A项正确。宋代设转运使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B项错误;宋代人浮于事的原因在于分化事权,实
9、行一职多官,材料无法体现,D项错误。9.C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长官可以自选僚属组成行政机构”体现了官吏的选拔权在地方;隋代以后“悉由吏部”体现了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这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C。10.D考查对军机处的认识。依据“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故排除C项;“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故排除A项;依据“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可知B虽正确,但与题意主旨不符。依据所学,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故应选D。11.D考查对郡县制的认识。根据所学可知,分封制下诸侯国有较大的权力和独立性,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郡县的长官有君主任免不得世袭,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D项符合题意。解决了贵族权力继承矛盾的是规定嫡长子继承的宗法制。B项属于选官用人制度,与题干不符排除。相为中央官制,郡县属于地方行政区划,不属于中央官制调整,排除C项。故应选D。12.A考查古代的家风。依据所学,“忠君思想”与儒学有关;“孝”与宗法制相关;“耕”与农本思想相关;通过“读”获取功名与科举制相关,故BCD均正确,A对应错误,所以应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