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单元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北渚(zh)白薠(fn)沅(yun)B萃(z)蘋中 罾(zng)木上 眇眇(mio)C水裔(y) 西澨(sh) 荪(sn)壁D兰橑(lo) 蕙櫋(min) 踯躅(ch)【答案】C(A沅:yun;B萃:cu;D躅:zh)2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目眇眇兮愁予向远看的样子B观流水兮潺湲 水慢慢流动的样子C聊逍遥兮容与 从容自在的样子D举杯断绝歌路难 停止E吞声踯躅不敢言 犹豫不决,欲言又止【答案】E(徘徊不前)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A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B荪壁兮紫坛。C桂栋兮兰橑。D辛夷楣兮药房。【答案
2、】A(A是名词作状语,其它是名词活用作动词)4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木落降。这两句纯属白描,表现出一种广阔而雄浑的景象。B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这几句写湘夫人把思念的感情埋在心中,而不敢明讲,心神恍惚地向远方张望,迷惘地看着缓缓不断的流水出神。C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麋鹿为什么在庭院中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这两句写湘君又看到事物错位,担心心愿不可能实现。D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美好的时光啊不可轻易得到,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这两句写湘君和湘夫人相约不逢而产生的无限
3、惆怅,于是绝决地抛弃幻想,自得其乐地游逛起来。【答案】D(“绝决地抛弃幻想,自得其乐”不对。)阅读杜甫的蜀相,完成56题。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5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B“映阶”两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C“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基业。“济”是渡过难关。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
4、”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答案】C(C项“两朝”指东汉和蜀汉,说法有误。“两朝”指刘备、刘禅两代)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鸟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国忧民,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答案】B(B项“由远及近”,说法有误。正确的说法是“由近及远”)临安春雨初霁是陆游的另一首诗,
5、阅读书愤和这首诗,作比较,回答后面问题。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7对两首诗词语的解读,不确切的一项是()A书诗首联抒写诗人的抗敌抱负。“气如山”为全诗的诗眼和灵魂,不仅总挈了全诗,也刻画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空怀爱国热忱,却不知世事艰辛;遥望金兵侵占的中原,愤恨之情郁积如山!B颈联与首联形成对照首联写过去,颈联写现在,首联写少年,颈联写暮年。“空自许”
6、与“世事艰”相对应;“已先斑”与“气如山”相对应。二联不仅处处对照,而且诗脉贯通,概括出诗人的整体形象。C“世味”“薄似纱”,诗句表层写世态炎凉,人情淡薄;其隐含信息,则是揭示世味薄必然直道穷的现实南宋小朝廷得过且过,官场风气一天坏过一天,诗人慨叹:在如此环境中为官,会有什么作为?D临诗颈联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生活与情感世界到了京城,不屑去结交权贵以求攀升,却独自待在客馆以“作草”、“分茶”消磨时光。对生活细节的这种描写,既是个人心迹的剖白,又是对污秽的官场生活的否定。【答案】B(B项分析不当,“已先斑”和“气如山”从内容到形式都不能形成对应关系)8对两首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书愤与
7、临安春雨初霁为同期诗作,但其风格与表现方式却迥乎不同。前者,情调严肃而激越,正面凸现一个“愤”字;后者,情调诙谐,在貌似轻松中流泄内心的忧愤。B书愤颔联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大捷,诗人将自己的激情直接蕴藉其中,使全诗悲愤的基调透射出一抹靓丽色彩。C临安春雨初霁表达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淡漠。“素衣莫起风尘叹”,既是自励绝不会受坏风气的污染,又是对家人的安慰。D陆游的书愤中诗人联想了诸葛亮“出师”的伟业,借以自勉;同时又将崇敬、仰慕之情与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炼在一起,锤炼出尾联那样的警句。【答案】B(B项分析欠妥。颔联回忆确实蕴含了诗人的喜悦和欣慰,但这种情感不是“直接蕴藉其中”,而是曲折地体现出来的
8、)二、语段精读阅读屈原的湘夫人,回答问题。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9下列加点
9、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袅袅兮秋风微风吹拂的样子B荒忽兮远望 迷迷糊糊的样子C捐余袂兮江中 捐献D聊逍遥兮容与 从容自在的样子【答案】C(捐:抛弃)10第一段的景物描写,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_【答案】这里诗人用朴素自然的语言,以清秋的景色构成一个美妙而略带轻愁的意境,有力地渲染了湘君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的心理。11第三段详细描绘了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和步骤,这样写有什么作用?_【答案】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和步骤,有力地烘托和反映了充溢于湘君内心的欢乐和幸福,又为下文写众神把恋人接走时湘君又重新陷入相思之苦作了铺垫。12这首诗歌的表达主旨是什么?_【答案】
10、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描写相恋者生死契阔、会合无缘。作品始终以候人不来为线索,在怅惘中向对方表示深长的怨望,但彼此之间的爱情始终不渝则是一致的。三、课外延伸1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南园十三首(其一)李贺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注嫣香:指妖艳的花朵。这首诗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试赏析其表达的内容及效果。_【答案】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小白长红越女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南园中的那些或小或长、或白或红的花朵,比喻为越地美女的面颊,把花的妖艳乃至精神都写出来了。“嫁与春风不用媒”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日暮落花无奈而又悲惨的
11、结局,含有惋惜之情。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暮春即事叶采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作者在诗中流露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请试作简述。_【答案】作者在诗中流露出的是一种恬静、悠闲、喜悦的情感。1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送春王令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这首诗既有“残花”“子规”(杜鹃)一类意象,又有“燕子”“东风”一类意象,诗人究竟是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绪?_【答案】这首诗虽然有一层淡淡的惜春之意,但从整体上看,诗人要抒发的还是顺应时序朝前看、珍惜和享受新生活的乐观精神。1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12、。题画竹郑燮且让青山出一头,疏枝瘦干未能遒。明年百尺龙孙发,多恐青山逊一筹。诗中的“龙孙”指什么?请分析本诗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揭示哲理的。_【答案】初长的幼竹(竹笋的别称)用“山”的固定不动与“竹”的生枝拔节作对比,揭示了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一哲理。或:应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新生事物这一哲理。四、高考热点17把下面语句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有了真人,而后才有至文,文艺并非文字把戏也。要做一个写家,须先做一个“人”。盖自己不崇高宏大,何以能领会世上最善最美的事?何以心明如镜,鉴别善恶?假若人格不崇高,气度不宏大,而只仗着几个漂亮文字支持自己,则必无建树。_【答案】(本段是说“
13、做人”和“做文”的关系。因此应首先排;由中的“崇高”“宏大”可排先后;和中“善”和“恶”应先后;句是个结论句子。)18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留心观察街上的店名,细细品味,你会发现它们语言简洁,内涵丰富。请你说说下面店名的含义。(1)“好又多”(超市名):_(2)“长寿堂”(药店名):_(3)“文乐书店”(书店名):_【答案】(参考):(1)商品质量上乘,种类繁多。(2)祝愿顾客健康长寿。(3)在文化生活中寻找精神快乐。19根据文意,续写两句话,构成一组排比句。有所拒绝,才能有所追求。拒绝时髦,是为了追求个性的张扬;拒绝热闹,是为了追求宁静的生活;_,_;_,_。【答案】(参考):拒绝诱惑是为了追求
14、道德的完善拒绝随波逐流是为了追求独立的人格个性五、读写创新20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有七个人组成一个小团体共同生活,他们想用非暴力方式,通过制定制度来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分食一锅粥,但并没有称量工具。大家试验了不同的方法,逐渐形成了日益完善的制度。大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拟定一个人负责分粥。很快大家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个人,但总是主持者碗里的粥最多最好。方法二:大家轮流主持,每人一天。这样看起来平等了,但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得饱而且有剩余,其余六天都饥饿难挨。方法三: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开始这人还能公平,但不久他就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方
15、法四: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七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就像用仪器量过一样。每个人都认识到,如果七只碗里的粥不同,他无疑将只能拿到那份最少的。读了上述故事后,请以“制度”(或“体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也可以谈你的看法和信念,还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向】要从理论上去谈这个话题是不容易的。那么,如何写这篇文章呢?这就要善于化大为小,即大题小作。从自己有切身感受的某一件事谈起,从看到过的某一本书、某一个细节谈起,表达自己对“制度”的某一点看法。或者,从
16、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谈起,谈自己对某一种制度的看法。但不管怎样写,一定要充分地利用所给的材料。这个材料的含义实际上是很丰富的,它在“制度”这个范围里面,至少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1)制度的改进与完善。(2)制度与公平。(3)制度与人的自私的本性。(4)制度与监督。如果在作文时能充分地利用材料的这些含义,就会大大地开拓作文的思路,写出优秀的文章来。【佳作赏读】制度,让我们生活得更自由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制度,它把我们散乱的生活筑成有序的空间,对制度的遵守是我们正常生活的起码条件。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它向我们介绍了瑞典人的制度观。瑞典国土狭小,所以对土地很珍惜,不论是谁,想要建一所房子或是造一个花园,都要
17、写申请。这并不令人奇怪。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在自己的园内栽种一棵树或是砍倒一棵树,甚至连窗台上花盆的大小、放置的位置都要经国家专管这方面的工作人员批准后,才能动手。那篇文章的作者不解地问当地人:“你们活在这样一个被束缚死的空间,累吗?”回答说:“束缚?不,我们很自由。因为我知道别人和我一样,别处的格局和我很相似。做每一件事都很遵守制度,不用为别人妨碍你而烦恼。”作者明白了,原来自由存在于约束之中,存在于严格的制度之中。制度从某个角度来说确实是约束人的,但反过来想,别人也要受约束。正因为人人都要遵守制度,我们才可以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不用为列车的晚点而烦躁,不用为违章的建筑而恼火,不
18、用为办事而请客送礼多么舒心啊!我还听到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位能干的市长接待了一位来考察、洽谈项目的外商,外商感到非常满意,正在这时,外商的家里来电话说他母亲病重,必须立即回去。可这时一天一次的回国的班机只有半个小时就要起飞了,而且已经客满。正当外商焦急万分时,市长果断地拿起了电话,问题解决了,航班被推迟了半个小时,并且从飞机上赶下了一个旅客。回国后的外商给市长发来了一封诚恳的感谢信,还告诉市长他不能在这里投资项目。因为无视制度的作法让他感到在这里投资是不安全的。这个外商的决定让我们都感到意外,但确实有一定的道理。试想,在制度是一纸空文的地方,谁会料想到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没有健全的制度,生活又会是什么样子。我还看到过一篇设想没有制度的文章,文章最后的结论是:出门撞车,早餐的价格涨落不定,交通永远是堵塞的最终,社会瘫痪。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制度的社会里,会感到愉快自由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人人都遵守制度,我们才会生活得更自由。【名师点评】这篇文章开篇点题,观点深刻,思维辩证,取材新颖切题,特别是某市市长为外商排忧解难的事,其现实的针对性极强,给人的震动也是巨大的。文章还运用对比论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让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