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综合非选择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13758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综合非选择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综合非选择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综合非选择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综合非选择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综合非选择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综合非选择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综合非选择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综合非选择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综合非选择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综合非选择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综合非选择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综合非选择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综合非选择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综合非选择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综合非选择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综合非选择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综合非选择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综合非选择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综合非选择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综合非选择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综合非选择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综合非选择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综合非选择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综合非选择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综合非选择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综合非选择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综合非选择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综合非选择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2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综合非选择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高一历史开学测 综合部分非选择题1 近代以来,有着辉煌文明的中国,经历了一段屈辱的岁月。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材料一 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1)材料一中所说的“近代以来170多年”应追溯到哪个事件? 该事件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二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

2、。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2)请分别列举出材料中所说“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材料三 在座的朋友们决不要把毛泽东看成一个偶然的、天生的、神秘的、无法学习的领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主张是对的十年内战时期他是对的,当时也有一些同志搞错了,没有完全同意他的意见。抗战时期,全党承认毛泽东同志的领导,抗战成功了。到这次解放战争,更加证明其正确。 学习毛泽东(3)材料中的“毛泽东的主张是对的”在哪次会议上首次得到了肯定? 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4)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道路

3、,请说出邓小平找到了一条怎样的强国富民的道路? 【答案】(1)鸦片战争;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自强”指洋务运动;“变法”指戊戌变法;“革命”指辛亥革命。(3)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4)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材料一中所说的“近代以来170多年”指的是鸦片战争,因为鸦片战争后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开始变

4、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国侵略者,同时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中国历史由农民革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部分知识分子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也认识到国家的危难,要求改变现状和学习外国。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本题答案:鸦片战争;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国的近代化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主要引进西方先进军事生产技术。第二阶段:百日维新,以维新变法

5、为主张,宣传维新思想、推行资产阶级性质的变法;辛亥革命,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旗帜,宣传民主、科学,宣传马列主义。本题答案:“自强”指洋务运动;“变法”指戊戌变法;“革命”指辛亥革命。(3)本题主要考查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本题答案:遵义会议;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难度】困难2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左传(1)根据材料一回答,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 当时哪些人有可能成为诸侯? 材料二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2)

7、材料二中所说的“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2分)材料中的“寡人”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四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有参决。摘自史职官志(3)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 文中的“帝”在地方设立了什么机构? (4)上述四则材料反映的制度,在当时都起到了加强君权、巩固统一的作用,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答案】(1)分封制。周天子的亲属、功臣。 (2)公元前221年。郡县制。(3)明朝;在地方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4)国家制定政治制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要不断地进行创新。(说法合理即可)【解析】试题分析:(1

8、)本题主要考查西周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本题答案:分封制;周天子的亲属和功臣。(2)本题主要考查秦统一中国的时间及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为了适应统一的形势,加强中央集权,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

9、、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本题答案:公元前221年。郡县制。(3)本题主要考查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从“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可知是明朝时废丞相。明太祖即位后,为加强君权,改革行政机构。在中央,废除了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本题答案:明朝;在地方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任何政策制度都不可能是一尘不变的,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就是要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的

10、期待,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充分体现其时代性。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也不例外,一定要根据国情和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墨守成规,要勇于创新。本题答案:国家制定政治制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要不断地进行创新。(说法合理即可)【难度】较难3 年月,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中华民族终于实现了“航母梦”,纵观历史,许多舰船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载着一个民族的复兴荣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年月,中英双方代表在英国军舰“康华利”号上签订了南京条约。请你写出该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2)年月,美国四艘全副武装的黑色汽战舰兵临东京湾,随后迫使日本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面对带

11、来的屈辱,日本如何摆脱自己的命运? (3)年月,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色游船上,一个伟大的政党诞生了,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该党在改革开放后,探索出一条怎样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3分)(4)年月号上午,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甲板上,日本政府向盟国递交投降书。这宣告了那场战争的结束? 这场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5)当前,中华民族这艘大船正在扬帆起航,各项事业成就辉煌,从中你得到了什么感悟? 【答案】(1)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明治维新,或者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可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第二次世界大战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5)只有社会

12、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路线不动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 )【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使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2)问 美国打开日本国门后,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避免了沦为殖民地的命运。第(3)问 根据题干可知,一个伟大的党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4)问 根据题中“年月号、日本政府向盟国递交投降书”等信息可知,这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

13、西斯国家取得了胜利关键原因是组成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第(5)问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理由即可。如: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难度】较难4 中国历朝均重视思想文化的统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朝时曾用过野蛮的方式加强思想控制,但当时的统治者也认识到史书的重要性,明令规定:秦国的历史、占卜,种植书不在焚烧之列,汉朝时,儒学取得了正统与独尊的地位。(1)据材料一回答,秦朝为加强思想控制,采取了那些措施、 汉朝时,儒学的地位是怎样确立的? 材料二、隋唐时期,选官有了统一标准,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从而吸引全社会

14、的知识分子埋头读书,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2)据材料二回答,隋唐加强思想控制的代表方式是什么?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这一方式对我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明清时期选拔官吏,在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同时,明清统治者故意从知识分子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严重者因此招来杀身之祸这种文化专制政策,造成社会恐怖,从而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3)材料三中,明清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采取了那些措施? (4)以上三则材料显示,历代统治者重视思想文化控制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1)野蛮方式:焚书坑儒; 文明方式:保留史书等文化成果

15、。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科举制。 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 (4)维护并巩固自身统治 【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 为了加强思想专制,秦朝实行焚书坑儒的政策,但保留了史书等文化成果。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第(2)问 根据材料二中“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可知,隋唐实行了科举制。科举制的实行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第(3)问 根据材料三中“八股文、故意从知识分子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等信

16、息可知,明清统治者实行了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第(4)问 历代统治者实行思想专制都是为政治服务的,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统治。【难度】困难5(13分)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西方步入近代的时间远远早于东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界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大约从世纪初到世纪末、。从世纪到世纪,地中海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而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掠夺,则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世纪到世纪,资本主义通过革命或者改革,相继在欧美国家和日本取得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1)依据材料,指出世纪以前对资本主义产生起推动作用的历史事件或

17、现象。 举出世纪到世纪,欧美主要国家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取得政权的典型历史史实。 材料二年,英国政府全权特使马戛尔尼来华、向清朝提出通商贸易的要求,乾隆帝以不合祖制为由予以拒绝,在给英王乔治三世的回信中说:“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能,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2)材料二反映出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就该政策的利与弊,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三 起自世纪中叶的西学东渐过程,由器物而及于制度,然而革命派效法孟德斯鸠、卢梭、华盛顿的思想被军阀统治的丑恶现实撕成碎片之后,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们开始由器物和制度层面切入到文化心理层面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开端的标志及近代中国人向西方

18、学习“器物”和“文化心理”而发起的两次运动? 【答案】(1)历史事件或现象: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掠夺。 典型史实: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2)政策:闭关锁国 认识:弊大于利。 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了一定自卫作用;但使中国与世界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的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 (3)标志:鸦片战争 运动: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 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世纪以前”, 世纪以前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事件有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掠夺、文艺复兴。世纪到世纪,欧美主要国家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取

19、得政权的有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75年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17891794年的法国大革命第(2)问 根据材料二可知,清政府实行了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的积极意义是对抵制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了一定自卫作用。消极作用是使中国与世界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的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总体来说闭关锁国政策弊大于利。第(3)问 近代中国开始的标志是鸦片战争,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器物”的运动是洋务运动,在保持封建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只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文化心

20、理”的运动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难度】较难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40年清朝GDP(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近1/3,却被4000名英国“东方远征军”攻破虎门,当时英国的GDP只是世界的1/20,1895年大清帝国的GDP比日本高9倍,仍惨败于甲午战争。环球时报材料二材料三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大台阶,中国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1)近代史上清朝在历次对外战争中惨败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一反

21、映的现状,其历史的转折点与材料二反映的史实有很大关系,结合材料二回答促进这个转变的因素有哪些? (3)三十年前,我党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国内外有利因素主要有哪些? (4)材料二和三分别概述了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那些伟大成就? 【答案】(1)闭关锁国的政策、清统治的腐败、制度的落后等。(2)新文化运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为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带领中国人民摆脱了民族危机,获得国家独立。(,3)国内: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状况;“文革”结束后,出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人们思想的解放;外交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 国际: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周边一

22、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快速发展。(4)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推动了中国人民走上富裕道路。【解析】试题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经济上中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英国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政治上中国君主专制,吏治腐败,英国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地位;对外关系上中国闭关锁国,英国向全球扩张殖民;军事上中国军队装备落后,缺乏训练,英国军队装备精良,训练良好由此可以得出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为闭关锁国的政策、清统治的腐败、制度的落后,(2)以上三幅图分别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共一大会址,结合所学三者的关系为新文化运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为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带

23、领中国人民摆脱了民族危机,获得国家独立。(3)结合所学知识改革开放的背景可知国内: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状况;“文革”结束后,出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人们思想的解放;外交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 国际: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快速发展(4)材料二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成立后取得的最大的成就为在中共的领导下赢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巨大胜利,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材料三所述的改革开放,最终使中国人民走上了繁荣富强之路。【难度】困难7 去年是一战爆发一百周年,下列是某同学对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分析,结合史实填写完整。(1)两次世界大战不同点的

24、比较 一战二战加速战争爆发的因素(各举一例)战役(各举一例)性质胜利原因协约国力量大于同盟国(2)两次世界大战相同点的比较(4分)一战二战战争爆发的因素相同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都改变了世界格局两级格局都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3)战争充斥着历史,当今世界依然存在很多导致战争的因素,如日本单方面购买钓鱼岛,引发中日之间的矛盾。结合所学,谈如何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2分)【答案】(1)两次世界大战不同点的比较 (注:本题可以给半分,但总分时要将半分入成整分。)一战二战加速战争爆发的因素(各举一例)两大军事集团的扩军备战。(答萨拉热窝事件加速了一战爆发亦可,但只写萨拉热窝不给

25、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或帝国主义的绥靖政策、经济危机打击了帝国主义、反法西斯力量不团结等均可)战役(各举一例)凡尔登战役(写错别字不给分)诺曼底登陆、斯大林格勒战役等均可(写错别字不给分)性质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原因协约国力量大于同盟国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团结(2)两次世界大战相同点的比较 一战二战战争爆发的因素相同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都改变了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级格局都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3)珍爱和平,反对战争,不能纵容侵略;用谈判的方式解决彼此纷争等。(任意一项均可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加速加速一战爆发

26、的原因有20世纪初,以英、德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展开了疯狂的扩军备战,大搞军事竞赛;B、两大军事集团的竞争日益激烈,国际关系极度紧张,危机频发,一场世界大战一触即发,法国、英国纵容德国侵略到高峰的表现(绥靖政策)。它助长了德国的侵略野心,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著名战役有一战期间的凡尔登战役,二战期间的诺曼底登陆、斯大林格勒战役,性质分别为一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二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有一战协约国势力大于同盟国,二战是由于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抗击。(2)依据所学知识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原因在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世界格局而言都改变了战后世界格局一战后形成了凡华体系,二战后形成了雅

27、尔塔体系,都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一战为十月革命爆发创造了条件,二战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3)战争充斥着历史,当今世界依然存在很多导致战争的因素,如日本单方面购买钓鱼岛,引发中日之间的矛盾,对此我们应该珍爱和平,反对战争,不能纵容侵略;用谈判的方式解决彼此纷争【难度】困难8 近年来日本在钓鱼岛挑起事端,菲律宾、越南在中国南海不断闹事,这些都是对中国领海主权的严重挑衅。海防事关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维系着国家的命脉,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国家的兴衰与荣辱,彰显着国家的实力和尊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500年前后,世界终于冲破茫茫大海的阻隔,开始连成一个整

28、体,海洋时代就此开启,然而中国,自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从此,海洋带给中国人的不再是友谊和荣耀,而是噩梦的代名词,骨肉的离散与悲欢。材料二 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主张“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的重任”。他分析了福建、上海二局造船的情况,认为“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是当务之急”。论清政府筹办海防材料三 从1840年以来,一个半世纪,中华民族经历了奋起直追的痛苦,也收获了走向复兴的喜悦。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平台“辽宁舰”正式服役,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远洋作战能力。在今

29、年5月29日下午的国防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就中越南海对峙一事表示.我国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和意志坚定不移,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也决不允许任何挑衅行为。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两例近代史上列强从沿海入侵中国并导致骨肉分离的战争及被离散的骨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为加强海防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联系我国海军多次圆满完成远近海护渔护航任务及维护领海主权的表现,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1)战争:鸦片战争; 被离散的骨肉:香港岛 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被离散的骨肉: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

30、2)措施: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建立新式海军(或创办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派人出国留学,培养海军人才(或创办军事学堂,培养军事人才)。 (3)结论:我国海防力量日益强大(或我国海军实力不断壮大)。(符合题意,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近代史上列强从沿海入侵中国并导致骨肉分离的战争是指有侵占战国领土的战争。主要有两次:一次是鸦片战争,被离散的骨肉地香港岛;另一次是甲午中日战争,被离散的骨肉是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2)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二主要讲述我国在维护海权方面的一些做法,早在19世纪60-90年代,中国掀起了一场“

31、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其间,清政府在维护海权方面的主要措施有: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建立新式海军(或创办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派人出国留学,培养海军人才(或创办军事学堂,培养军事人才)。 (3)本题主要考查综合分析能力。上述三则材料讲述了旧中国有海无防,导致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为了维护海权,中国各仁人志士进行了不懈努力,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国海防力量日益强大(或我国海军实力不断壮大)。(符合题意,言之有理,酌情给分)【难度】较难9阅读材料。回答问最。 材料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市场,由被动到主动,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

32、乎寻常的历史中,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一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材料三: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

33、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中国形象的影响力日益彰显。一一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1)材料一中“西方的冒险事业”指什么? “资产阶级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在我国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3)结合材料三和有关史实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说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形象是怎样一步步树立起来的? 【答案】(1)西方新航路开辟。鸦片战争,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2)有利条件:两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发展

34、,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技术手段;对外侵略扩张,输出商品和资本,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为世界市场发展创造条件。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决策,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及世贸组织等。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题结合材料一中所提到的时间“15世纪早期”,可知“西方的冒险事业”指的是15世纪至16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家开辟的通往东方的航路,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也推动了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而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指的是英国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市场的鸦片战争。第(2)题考查了两次工业

35、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对外强占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和地区被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高潮,世界被瓜分殆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两次工业革命在生产力、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以及对外扩张方面的推动作用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第(3)题的限制词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说明”,因此需要归纳的是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在经济方面的重大行为。如1978年中国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进行了经济体制的转变,由计

36、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对外方面积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亚太经合组织等,一步步提高了中国的对外形象。 【难度】较难10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日本人和中国人大不相同,他们已有能力使西方技术适应他们的需要,有能力建立一支有效的军事力量。在达到其他东方国家当时所不能达到的水平之后,日本这时便迫使朝鲜接受一些内容不十分明确的要求,而中国也声称对朝鲜拥有宗主权。两支军队发生冲突,l894年8月,中日双方正式宣战。中国军队又轻易被击溃,l895年4月,北京被迫接受了马关条约。条约的条款要求中国赔款,承认朝鲜独立,割让一些领土给日本。日本人的战争给中国的傲慢和自满以毁灭性的打击。这个大帝国在受轻视的

37、、配备以现代战争武器的邻国面前显得十分无能。材料二:1870年,英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31.8,德国仅占l3.2。但到1914年时,英国工业产量所占的比例却已下降到14,而德国的产量则略微上升到l4.3,稍大于英国所占的比例。1871年德国要求建立一个与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相称的帝国,把目标对准了葡萄牙、荷兰和比利时这样一些小国的富裕的殖民地,并坚决认为德国还必须拥有“显要的地位”。但是德国人发现,他们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受到了英国辽阔的殖民地的阻挡;他们痛骂英国人是站着茅坑不拉屎的自私鬼。材料三:2014年3月8目,外交部长王毅谈中日关系时强调“2014不是l914,2014更

38、不是l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作榜样。”(1)材料一、材料二中双方的矛盾最终导致的战争分别是什么? (2)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中日本能够战胜当时的中国的原因有哪些?(2分)这次战争的结果对中国产生的恶劣影响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一、二,日本与德国极力扩张共同目的是什么? (4)“2014不是l914,2014更不是1894”,我国发出这一强音彰显了中国捍卫主权的决心和勇气。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中国发出这一强音的“底气”是什么? 【答案】(1)甲午中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2)日本明治维新引进先进的技术,实力极大增强;建立起一支近代化军队。 影响

39、: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引发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3)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4)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力增强;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民族意识极大增强;中国建立了现代化国防钢铁长城。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题结合材料一中的提示词:“1894年”、“1895年4月,北京被迫接受了马关条约”,可以判断日本和中国之间的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增强。材料二中提到的时间为“1871年”,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段,它使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终于在1914年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题需要将材料一的内容进行概

40、括,找出日本战胜中国的原因。从“他们已有能力使西方技术适应他们的需要,有能力建立一支有效的军事力量”,可以看出日本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增强自己的实力,并且建立起近代化的军队,因此日本能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胜中国。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中国陷入西方列强对中国掀起的瓜分狂潮中。第(3)题需要分析两个国家行为的各自目的。日本在日本明治维新后实力大大增强,开始不断的对外侵略扩张,企图称霸亚洲;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实力超过英国,企图争夺更多的殖民地和与英国争夺世界霸权。日本和德国分别通过战争企图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第(4)题需要结合改革开放后中国各方面的变化来说明

41、中国发出“2014不是l914,2014更不是1894”这一强音的原因。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有了大大的提高,成为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极,而且中国的国防力量大大增强,成为世界上强大的国家之一,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难度】困难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峙中的两大集团图(图一)材料二: 欧盟图(图二)材料三:2013年10月07日,外交部就李克强总理出席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妥善应对金融风险,推进区域一体化,谋求共同发展,是本地区国家的共同愿望,也是本次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的主要任务。(图三)(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在两大

42、军事集团形成过程中成为主要竞争对手,后又在欧共体建立过程中进行合作的两个国家。 两大军事集团的不正当合作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西欧的联合,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这种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何积极的影响? (4)在当今世界格局下,人类社会的发展仍存在许多破坏和不利于团结合作的因素,为了国家关系的和谐,世界各国的合作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答案】(1)法国、德国。(2分)加剧世界局势紧张,使人类面临战争的威胁。 (2)原因:振兴经济,提高国际地位。 影响: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使世

43、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3)经济全球化趋势。 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世界的稳定与经济的共同发展。 (4)相互尊重国家主权;相互尊重别国利益;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等。 【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相关史实,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三国同盟指的是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三国协约指的是英国、法国、俄国,据题干可知“在欧共体建立过程中进行合作”即法国、德国。第二小问的回答需要结合“不正当合作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战前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加剧世界局势紧张,使人类面临战争的威胁。第(2)问,主要考查西欧走向联合的

44、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二战对欧洲国家造成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战后的两极格局下西欧国家为了加速经济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不甘心在国际舞台扮演次要角色,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使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第(3)问,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史实,由材料中的“推进区域一体化,谋求共同发展”等信息可知材料三主要阐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表现,其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世界的稳定与经济的共同发展。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解题时要紧紧围绕“为了国家关系的和谐”,因此在组织答案的时候,需要从国家关系和谐的角度思考分析即可,如相互尊重国家主

45、权;相互尊重别国利益;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等。【难度】困难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毛泽东指出: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材料二:1942年元旦,在美国白宫,罗斯福总统首先在联合国家宣言上签字,紧接着,丘吉尔、苏联代表李维诺夫、中国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依次在宣言上签字。中国是第四个签字国,表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得到了公认。材料三:2001年,中国成功组织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和领导人宣言。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

46、交活动,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I)材料一一中的“公约”指的是什么?“公约”签订后受益最大的是哪个国家? (2)材料二和材料一相比,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和材料二相比,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有何感想? 【答案】 (1)九国公约。 美国。 (2)从侵略到联合。 中国牵制了日本法西斯。 (3)国际地位提高。 弱国,无外交,要提高综合国力等。 【解析】试题分析:帝(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九国公约的准确识记,依据材料中“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可知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意、日、荷、比、葡、中9国在华

47、盛顿会议上签订了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便利条件,美国成为最大获益者。第(2)问,主要考查美国在二战中的态度变化,材料一中美国独霸中国,而材料二为了战胜法西斯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主要组成部分,牵制了日本法西斯,美国联合中国共同反击法西斯的侵略。第(3)问,主要考查新时期的外交,通过材料中“中国成功组织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外交活动,体现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高,由此可以得出弱国,无外交,要提高综合国力等。【难度】较难13 合作达成共赢,交流促进发展。崛起的中国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在国际事务和捍卫主权中,彰显大国风范。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就201

48、4年中国外交成就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专题探究。【中俄合作】2014年2月6-8日,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6日抵达俄罗斯索契,出席第二十二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并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晤,就双边关系发展、推动大型务实和人文合作项目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1)历史上中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什么? (2)俄国历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改革是什么?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是什么? 【中欧友好】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了国事访问,出席在荷兰海牙举行的核安全峰会,并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习近平主席的欧洲之行是面向未

49、来的外交新征程,开辟中欧关系新的历史篇章。(3)17世纪,荷兰入侵台湾,从荷兰手里收回台湾的民族英雄是谁? (4)写出二战中核不安全的典型事件。 (5)今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你知道法国的国庆日是哪一天?有何纪念意义? (6)说说欧盟组织在当今世界有何影响? 【总结共识】(7)综合上述的事实,你认为一个国家外交的基础是什么?中国应该怎样做? 【答案】(1)尼布楚条约 (2)俄国1861年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农奴制改革) 。农奴制 。(3)郑成功 ;(4)1945年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颗原子弹 。(5)7月14日(2分);攻占巴士底狱,揭开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6)影响:是世界上最

50、大的经济体,是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7)综合国力(1分);中国应大力发展经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合作,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提升综合国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际竞争力等 【解析】试题分析:(1)此问考查的雅克萨之战的相关史实,是基础题。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他们在中国领土上,烧杀抢掠,清军和各族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康熙帝命令清军水陆并进,两次打败盘踞在雅克萨的沙俄军队。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2)此问

51、考查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关史实。此题的关键词是俄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改革”,俄国历史上有两次著名的改革: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因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是因为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而进行,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所以资产阶级改革是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或称为1861年改革,或称废除农奴制改革。第一小问是基础解决了,第二小问就迎刃而解了。(3)此问考查的是郑成功收复到台湾的史实。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清初,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决心收复台湾。1661年(就是17世纪),郑成功率领将士乘数百搜战舰,围攻盘踞台湾的荷兰侵略者。因为正确战略战

52、术,又有人民的支持,郑成功大败荷兰。1662年,荷军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4)此问考查的是二战中有关核武器的使用。此题的关键是“二战”“核不安全”。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面对法西斯国家的疯狂侵略,形成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美国援助中国抗日战场,为加速日本的投降。1945年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的投降,但是也加剧了战争的残酷性。(5)此问考查的是法国大革命的相关史实。1789年7月14日,法国人民冲向了象征封建势力的巴士底狱,揭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序幕。因为这一天法国的历史改写,法国人民的生活开始改变。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法国后来把7月14日定为国

53、庆日。(6)此问考查的是欧盟对世界的影响。二战后由于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欧洲力量不断壮大。1993年欧盟的形成加剧了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进城。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题,推动了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上一支重要的力量,推动着世界多极化趋势。(7)此问是个综合题,是在前面材料和6问基础上的升华。通过战争通过欧盟的发展,我们得出结论: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基础。第二小问中国如何做是在第一小问基础的延伸,围绕在如何增强中国综合国力去答即可。【难度】困难14 “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这些梦想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阅读下

54、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材料二 “无端忽作太平梦,放眼昆仑绝顶来”。1902年,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写下了对未来的梦想和期望。材料三 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做一场“中国梦”。在各色的梦里,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一个时代的“新年梦想”材料四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

55、会差别。费正清观察中国材料五 19791997年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比较表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印度中国增长率2.52.12.23.15.29.8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些“运动倡导者的梦想”是什么? 他们为梦想所做的努力对中国近代化有什么影响 (2) 梁启超为实现其政治梦想,在19世纪末开展了什么运动? 这个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分)孙中山为实现“中国梦”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 材料三中“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这个梦想最终实现了,实现的表现是什么? (4) 材料四中的“两种梦想”,今天已变为现实。结合所学知识,第一个梦想开始实现的标志是什么? (5) 从材料

56、五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戊戌变法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 三民主义 ()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开国大典) ()改革开放 【解析】试题分析: (1)从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可以看出“运动倡导者的梦想”是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

57、者自救运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但洋务运动中产生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2)梁启超为实现其政治梦想,和康有为等领导了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是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了辛亥革命。(3)材料三中的“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指的是抗日战争的胜利。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的胜利,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

58、战争,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抗日战争的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合作和全民族的抗战。(4)材料四中的“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梦想实现的标志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国内意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5)材料五中的“19791997年我国与世

59、界主要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比较表”表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全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重大转折点。【难度】较难15【错综复杂的中日关系】 近代,日本先后发动了两次侵略中国的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严重的伤害,极大地影响了中日两国的关系,现今日本肆意侵犯中国钓鱼岛的主权,更是将中日关系推至了冰点。请回答:(1)近代日本第一次侵略中国的战争是什么? 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是什么? (2)日本第二次侵略中国时,对中国造成伤害最大的事件是什么? (3)列举抗日战争中中国英雄勇于抗争的史实一例。 并谈谈抗日战争

60、的积极影响。 (4)透过日本的侵华史实和日本侵犯中国钓鱼岛主权的事实,你有何感想? 【答案】(1)甲午中日战争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没有“大大加深”不给分)(2)南京大屠杀 (3)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等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4)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么捍卫国家主权完整,要警惕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等。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中日关系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1)根据所学知识,日本明治维新后,很快就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1894年发动了

61、甲午中日战争,这是近代日本第一次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根据所学知识,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制造了很多罪行,其中南京大屠杀对中国造成的伤害最大。(3)根据所学知识,抗战中,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奋勇抗争,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等(任举一个即可),抗战的积极影响是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答对两个方面给1分,否则不给分)。(4)如今日本肆意侵犯中国钓鱼岛的主权,从这件事上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么捍卫国家主权完

62、整,要警惕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等。(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难度】较难16 2013年6月7日至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庄园会晤”,为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释放了积极信号。近代以来,中美关系错综复杂,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史料再现】 时间史料再现史实回顾1900年还我河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1912年革命成功后,建立的民国政权完全就是美国三权分立的翻版,设立总统、议会、各部,颁布宪法,整个体系基本上时原版照抄(1) 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复杂而纠结,有遭受美国侵略的痛苦,有对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效仿。结合题中史料,写出“痛苦”与“效仿”相对应的史实。

63、 (2)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中美两国之间有合作也有对抗。请列举中美合作事例一例。(2分)【局势分析】材料一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材料二 1972年,尼克松在访华时说:“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3) 材料二中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 此后,中美关系揭开了新的篇章,两国何时正式建交?(具体到年月日) (4) 上述两段材料反映了从60年代到70年代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新闻链接】2001年4月1日,美国侦

64、察机在中国海南沿海空城撞毁我军用飞机,导致飞行员王伟失踪2001年12月27题,美国总统布什签署命令,正式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2010年1月29日,美国政府通知国会,计划向台湾出售总值达64亿美元的武器,中国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2010年4月13日,胡锦涛同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了会见,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问题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共识(5) 你认为今后应该如何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健康发展? 【答案】(1)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成立中华民国 (2)国际反法西斯同盟 (3)中美联合公报 ;1979年1月1日 (4)由对抗到合作 。(5)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 )【解析】试题分析: (1)

65、1900年,西方列强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美国也参与其中,这是中国有遭受美国侵略的痛苦。美国独立战争后,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中国效仿美国的民主政治体制,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2)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中美两国之间有合作也有对抗。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中国和美国合作的事例。(3)本题考查的是外交事业的发展的知识,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尼克松和周恩来之间的握手被称之为历史性的握手,双方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

66、常化。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4)本题主要考查的理解能力。从美国尼克松总统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到1972年,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再到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这些历史事实说明:从60年代到70年代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由对抗到合作。(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美关系发展的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来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我认

67、为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促进中美两国关系健康发展。【难度】较难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列宁说过:“我们原本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材料三:2008年4月源自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波及全球,形成一场史无前例的金融海啸。2009年4月2日,二十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在英国首都伦敦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

68、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国际社会要加强协调和合作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度过难关,实现我们共同确定的目标。 摘自半月谈请回答:(1)材料一中从“彼此隔绝”到“联系在一起”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列宁承认犯了错误,后来他是如何纠正“错误”的? (3)材料三中提出的应对当今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对策是什么? (4)上述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面对这种趋势中国该如何应对? 【答案】(1)新航路开辟 (2)新经济政策 (3)国际社会要加强协调和合作。 (4)经济全球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防范风险。 【解析】试题分析:(1)材料一中从“彼此隔

69、绝”到“联系在一起”的标志性事件是新航路开辟。(2)材料二列宁承认犯了错误,后来他是通过实行新经济政策来纠正“错误”的。(3)材料三中提出的应对当今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对策是国际社会要加强协调和合作。(4)上述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面对这种趋势中国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防范风险。【难度】较难18古今中外,制度的创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军机大臣只能将皇上的意思照抄誊写后向下传达,而不能够对皇帝的旨意做任何的山头或者大的改动)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

70、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者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材料三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什么? (2)材料二出自哪部政治文献?这部文献的制定有何重要意义? (3)据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什么精神 (4)以上材料反映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答

71、案】(1)君主专制(2)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在英国确立起来。(3)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4)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政治文明由专制走向民主或由从集权到分权。认识:民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意思相近即可)【解析】试题分析:(1)材料一反映的是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当时中国的政治体制是封建君主专制。(2)材料二出自权利法案,这部文献的制定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在英国确立起来。(3)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4)以上材料反映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政治文明由专制走向民主或由从集权到分权。认识:民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72、趋势。【难度】困难1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发展到新阶段,上海、天津、九江等地的工人纷纷举行罢工,游行示威,声援学生。材料二 材料三:9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70多年间,无数志士仁人进行了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斗争,表现出中国人民不甘忍受侵略压迫的顽强反抗精神和救亡图存的强烈爱国精神,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斗争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辟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五四运动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73、。 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请回答:(1)从材料一看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的新发展主要指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五四运动的哪一成果?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 (4)材料三中“先进理论”指的是什么? (5)五四精神和长征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请你概括它们的共同之处。 【答案】(1)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 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2)免除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3)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4)“先进理论”马克思主义 (5)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不惜流血牺牲的精神(或:爱国主义精神)。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回答即

74、可。注意其中的关键词“工人纷纷举行罢工、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2)材料二体现的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3)根据材料回答即可,“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4)分析材料,“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70多年间”、“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这时期待的新的社会力量指无产阶级。新的先进理论是无产阶级理论-马克思主义。(5)五四精神和长征精神都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所以共同之处可以围绕这一角度回答。【难度】较难20 改革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相伴而生,在历史探究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就改革在中外历史上的作用展开讨论。(1)以下是几位同学

75、的讨论记录,请将其补充完整。同学甲:改革是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形式,19世纪60年代的 是通过这种形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同学乙:改革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如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 ,其特点是 。同学丙:改革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比如中国近代的 。虽然失败了,但却体现了中国人民用于自救的一种探索精神。(2)除以上观点外,改革还有什么作用? 请你参与讨论,发表你的看法并举一例加以说明。 【答案】(1)俄国农奴制改革或日本明治维新 罗斯福新政, 特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洋务运动或戊戌变法 (2)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中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改

76、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自我发展)(5分),如果中国的改革开放 ;促进民族融合,例子:北魏孝文帝改革【解析】试题分析:(1)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或日本明治维新,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使俄国、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次自我调节,特点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改革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比如中国近代的洋务运动或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却体现了中国人民用于自救的一种探索精神。(2)除以上观点外,改革还是社会主义发展中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如中国的改革开放。改革还能促进民族融合,如北魏孝文帝改革。【难度】困难21在

77、历史长河中,思想与政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张岱年等的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根据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在长安“设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并命令天下郡国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摘自人教版七上历史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三:(明末以来)“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诋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乾隆帝有关纂修四库全书的上谕请回答:(1)材料一中“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在思想领域最

78、突出的表现是什么? (2)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汉两朝在实行思想控制的具体方式上有何差异? (3)据材料三指出乾隆帝要销毁的是哪类书籍?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政府还采取过什么类似的措施? (4)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清三朝采取这些文化措施的根本目的和产生的影响。 【答案】(1)百家争鸣 (2)秦朝: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焚书坑儒) 汉朝:设太学,置明师,设立学校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有诋触本朝之语”的野史 大兴文字狱 (4)根本目的:巩固封建君主专制(或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 影响:加强了思想控制,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和社会稳定 形成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

79、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就战争和统治者如何统治人民发表了各自的见解,于是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2)本题考查的是秦汉的思想统治措施。秦朝建立后,继续采用法家思想,在丞相李斯的建议下,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的统一,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的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刑。焚书坑儒,是思想上的专制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思想活跃的局面,扼杀了思想,摧残了中国古代的文化。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80、,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由此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在长安设立太学,以儒家的四书、五经为主要教材。(3)分析材料三的“(明末以来)“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诋触本朝之语。”可见乾隆帝要销毁的是“有诋触本朝之语”的野史。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政府采取过类似“焚书坑儒”的大兴文字狱。(4)本题考查的是秦汉清三朝的思想统治措施的有关知识。秦朝的“焚书坑儒”,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清朝的“文字狱” 这些文化措施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这些措施的共同影响是:加强了思想控制,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和社会稳定;形成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

81、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难度】较难22 对联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表达方式,有时也承载着历史的信息。以下是某同学收集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给付对联:对联一: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对联二:走计划建设道路,做三大改造先锋对联三: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对联四:杂居聚居遵民意,五区人民得自治对联五:万紫千红增特色,三通两制促和平对联六:五项原则赢世界,梅开三度谱华章请回答:(1)宣告“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这种局面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据对联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五”计划期间我国桥梁工程建设方面有何重大成就?三大改造何时基本完成?对联三是湖北某农户1980年张

82、贴的春联,哪一政策的实施使春联中相对富裕现象的出现? (3)对联四反映了建国后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哪项基本政治制度?对联五体现我国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对联六中, “梅开三度”是指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其中最早的一项是什么? (4)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这些重大成就的原因。 【答案】(1)新中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武汉长江大桥 1956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党和政府正确的领导等 【解析】 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新中

83、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相关知识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2)一五计划期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1956年,国家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联三:“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是人民相对富裕现象,出现的原因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走上富裕路。(3)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

84、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制度。对联五:“万紫千红增特色,三通两制促和平” 体现我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对联六:”五项原则赢世界,梅开三度谱华章”指的是新中国的外交成就。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其中最早的一项是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美国尼克松访华和中美建交都发生在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之后。(4)本题答案开放,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以上分析,可见新中国外交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党和政府正确的领导等都是新中国外交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

85、原因。【难度】较难23 近年来,中国周边形势日益严峻,军事评论家张召忠在美国构建亚洲“小北约”遏制中国一文中就这样指出,在战略关注向亚太地区倾斜的情况下,美国通过在中国周边编织和强化同盟体系,已基本形成对中国的战略封堵,使中国国家安全面临严峻的潜在挑战和威胁。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决定以此为话题对历史上的国家结盟进行回顾反思,请你参与探讨相关问题。主题一 结盟与对抗 (1)图一中对峙的双方是在什么性质的集团?它们的对抗最终引发了哪次战争? (2)在图二两种力量交锋的这场战争中,成为转折点的战役是什么? 主题二 合作与发展(3)哪次会议决定成立图三中的国际组织?图四中组织的成立对当今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

86、重大影响?图五中组织的宗旨是什么? 主题三 风险与机遇“中国崛起而带来的挑战,是美国在21世纪前期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之一”“中国已经拥有战略核武器库,尽管不很多,但足以打到美国本土“(2015年后)强大的中国将根据自己的利益来调整地区力量结构,并不惜冒险与邻国及本地区以外的强国发生冲突。”-摘自美国国防部东亚太平阳地区安全战略报告(4)你是否同意材料中提出的中国崛起会对美国产生威胁的观点?试结合本试题引言与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理由。 【答案】(1)帝国主义军事集团 一战 (2)斯大林格勒战役 (3)雅尔塔会议 促进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推动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87、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 (4)同意(1分),理由:美国通过在中国周边编织和强化同盟体系,已基本形成对中国的战略封堵,使中国国家安全面临严峻的潜在挑战和威胁,中国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必然会大破封堵,挑战美国中国已经拥有战略核武器库,尽管不很多,但足以打到美国本土,强大的中国将根据自己的利益来调整地区力量结构,并不惜冒险与邻国及本地区以外的强国发生冲突。所以中国的崛起会对美国产生威胁。 或不同意 理由: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中国的“一路一带”战略有利于发展中国与邻国的友好关系尽管中国已经拥有战略核武器库,但中国的核武器的使用原则是“任何时候

88、,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所以中国的崛起不会对美国产生威胁。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战有关知识的认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的认识。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期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他们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三国同盟由德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组成。三国协约由俄国、英国和法国组成。两大军事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的识记。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1941年德国突然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战火扩大。1942

89、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3)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一战后,1920年成立了国际联盟,由英法控制。1945年2月召开的雅尔塔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分区军事占领,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图四中组织是欧盟。欧盟成立以后,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发展。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随着欧盟的发展,它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图五中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它的宗旨是;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推动世界贸易的自由化,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

90、。(4)本题答案不唯一,选择其中一个观点进行分析,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观点:同意,理由:美国通过在中国周边编织和强化同盟体系,已基本形成对中国的战略封堵,使中国国家安全面临严峻的潜在挑战和威胁,中国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必然会大破封堵,挑战美国中国已经拥有战略核武器库,尽管不很多,但足以打到美国本土,强大的中国将根据自己的利益来调整地区力量结构,并不惜冒险与邻国及本地区以外的强国发生冲突。由此可见中国的崛起会对美国产生威胁.观点:不同意。理由: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中国的“一路一带”战略有利于发展中国与邻国的友好关系尽管中国已经拥有

91、战略核武器库,但中国的核武器的使用原则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所以中国的崛起不会对美国产生威胁。【难度】困难24民主法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州的红色山岗上,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同席而坐,亲如兄弟。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他们肤色的深浅,而是品格的优劣为评价标准的国家里。1963年马丁路德金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材料二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以人为本核心理念贯穿于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十八大特

92、稿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一观点? 在美国,“奴隶的儿子”通过哪一部法律文献获得了解放? 这部法律文献是由谁颁布的? (2)启蒙思想传播到中国后,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分别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推动了中国的民主进程?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统治”,新中国成立后在制度建设和完善法律体系方面做了哪些努力?请各列举一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法制的认识。 【答案】(1)自由平等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林肯 (2)维新派:领导戊戌变法,裁撤冗员,制定宪法等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3)制度建设:1956年

93、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完善法律体系:自1979年开始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4)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解析】 试题分析:(1)发生在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自由和平等。材料一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自由平等的观点。林肯领导的美国南北战争,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使广大的黑人奴隶获得解放。(2)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请求变法的“公车上书”,为维新变法运动拉开了序幕。康有为、梁启超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裁撤冗员,制定宪法等。孙中山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他领导的

9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3)为实现“统治”,新中国成立后在制度建设和完善法律体系方面做了努力。在制度建设方面:1956年,国家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完善法律体系方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自1979年开始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民主法制的认识。综合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

95、民群众当家作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民主与法制建设必不可少。【难度】困难25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不断反思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不断探索防止和消除战争的方法,并作出了不懈努力。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遭到袭击的珍珠港材料二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成立的欧洲共同体,后来发展成欧盟。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个地区越来越紧密地成为一个整体,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依赖性空前增强,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战争的爆发。“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维护国际和平

96、及安全、运用国家机构,以促成全球人民经济及社会之进展。”材料三 中东是世界上最为动荡的地区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半个多世纪,它一直沉浸在战火与鲜血之中。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的命运。”这里的“边缘地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珍珠港事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有何影响? 1937年12月,日本在中国战场还犯下了哪一反人类的暴行? (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目的。 )中国于哪一年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导致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东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97、?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应该如何防止战争,维护和平? 【答案】(1)二战进一步扩大,达到最大规模。 日本在南京实行“大屠杀 (2)不想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发展本国经济和提高国际地位 1971年 (3)中东地区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争夺该地就可以称霸整个世界,且这里是沟通欧亚非地区的要道。 巴以冲突 (4)努力提高自身综合国力,积极反对霸权主义,反对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各国人民要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遏止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军国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有关“二战”的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日本军队偷袭美国

98、军事基地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1937年12月底,日军占领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占领南京六周内,屠杀南京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欧洲联合有关知识的认识。依据材料二可以看出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目的是不想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发展本国经济和提高国际地位。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中国安理会任理事国的席位。(3)分析“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的命运。”这里的“边缘地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可以

99、归纳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有:中东地区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争夺该地就可以称霸整个世界,且这里是沟通欧亚非地区的要道。二战后,中东一直动荡,巴以冲突是中东问题的关键。(4)本题答案开放,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防止战争,维护和平应做到:努力提高自身综合国力,积极反对霸权主义,反对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各国人民要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遏止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军国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难度】较难26 “近代化”是指近代以来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其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理性化等。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要举办一次以“近代化的探索”为主题的图文展,邀请

100、你全程参与此次活动。活动准备(1)你可以从哪些途径收集资料? 表解历史历史事件主要代表人物观点、目标主题词洋务运动A师夷长技以自强开近代探索之先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等B圆救忘图存之梦辛亥革命孙中山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D陈独秀民主、科学开思想解放之门 (2)列表归纳相关历史事件,是常用的学习历史的方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上写出上表中英文字母处的内容。 并请你为该表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读图释史材料一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图1、图2历史事件的主要影响。 图3所示艺术作品体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反映了当时哪一阶级的愿望? 文汇历史材料二 18世纪60年代以后,

101、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蒸汽机的汽笛发出了第一声鸣响,世界展现出一派崭新的景象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时代。 19世纪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摘编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4)举例说明材料二中的“崭新的景象”。 指出“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的标志。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你有何认识? 【答案】(1)途径:查阅网络资料、阅读书报杂志、观看影像资料、参观访问等。 (2)A奕(或曾国藩、李鸿章等); B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 C创民主共和之国; D新文化运动。 主题:近代化的起步。 (3)影响:图6打败了国王的军队,取得内战胜利

102、,使英国新生; 图7标志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图8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阶级:资产阶级。 (4)“崭新的景象”:工厂里机器轰鸣、江河中轮船航行、铁路上火车奔驰。 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收集历史资料途径的认识。收集资料的途径有很多,可以利用网络查阅资料,可以通过阅读书报杂志获取历史资料,可以观看影像资料获取历史资料,可以通过对历史古迹的参观访问获取历史资料。(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之路的认识。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洋务派领导的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主要代表人物中央是奕,地方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103、、张之洞等;康有为、梁启超领导了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通过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圆了创民主共和之国的梦。陈独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综合以上分析,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反映的主题是近代化的起步或近代化的探索。(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图6战斗中的新模范军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克伦威尔领导的军队,也就是议会军。新模范军打败了国王的军队,取得内战胜利,使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获得了新生。图7独立宣言的签署,

104、发生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它的发表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图8是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作品表现了人物美丽的外形和丰富的内心情感,体现了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这些图片都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的愿望。(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依据材料二的“18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蒸汽机的汽笛发出了第一声鸣响,世界展现出一派崭新的景象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时代。”可提炼出所说的“崭新的景象”是:工厂里机器轰鸣、江河中轮船航行、铁路上火车奔驰。“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的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应用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结合两次工业革命

105、的影响,我的认识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难度】困难27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唤醒世界人民对历史的记忆,对和平的珍爱,表明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中俄双方共同举办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下表述,与材料一图片信息一致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括号内划“”;违背了材料一图片信息的,请在相应的括号内划“”;材料一图片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卢沟桥事变标志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 ( )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地区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以破坏日军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 )斯大林

106、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日本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材料二 1942年1 月,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1945年2月,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举行战时第二次高级会议,这次会议实际上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战后出现了两级格局。摘编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三 2015年5月9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俄罗斯红场阅兵部分场景图 材料四 2015年9月3日是我国首个法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今年3月,全国“两会”最终确认中国将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举行阅

107、兵式。 摘编自新浪网(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宣言”和“这次会议”名称。 并分析“这次会议”对二战进程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促使法西斯德国投降的历史事件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的标志。 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2分) (4)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说说俄罗斯和中国举行盛大阅兵仪式的现实意义。 【答案】(1)() () () ( ) (2)宣言:联合国家宣言;(1分)会议:雅尔塔会议;(1分)影响:协调了盟国的行动,加快了战争进程。 (3)历史事件:苏联红军攻克柏林; 标志:日本向反法西斯同盟投降的签字仪式举行。 主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

108、形成,加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 (4)现实意义:向世界展示国家武装力量,展示建设成就和军队的良好状态,震慑敌对势力;团结与激励国民;警惕战争重演,维护世界和平;向世界宣示维持战后世界秩序的坚定决心。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关知识的识记。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人民进入局部抗战时期。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所以卢沟桥事变标志中国局部抗战开始是错误的。1940年8月,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1943年2月结束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取得了胜利。斯大林格勒既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又是

109、二战的重要转折点。所以和正确。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北部诺曼底登陆,向德军发动猛烈进攻,开辟了欧洲苏德战场外的第二战场。日本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材料一的图片没有涉及到。(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关知识的识记。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1945年2月召开的雅尔塔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分区军事占领,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这次会议协调了盟国的行动,加快了战争进程,也为战后出现的两级格局奠定了基

110、础。(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战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45年4月,苏联军队迅速完成对柏林的包围。希特勒见大势已去,自杀身亡。苏联红军终于把胜利的旗帜插到了德国国会大厦楼顶。5月8日,德国正式向同盟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的标志是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反法西斯同盟投降的签字仪式举行。根据材料二分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加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使各国联合行动,共同打击法西斯国家。(4)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俄罗斯和中国举行盛大阅兵仪式的现实意义在于:向世界展示国家武装力量,展示建设成就和军队的良好状态,震慑敌对势力;团结与激励国民;警惕战争重演,维护世界和平;向世界宣示维持战后世界秩序的坚定决心。【难度】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