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高三历史 岳麓版 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含解析)6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12915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三历史 岳麓版 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含解析)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3高三历史 岳麓版 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含解析)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3高三历史 岳麓版 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含解析)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3高三历史 岳麓版 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含解析)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3高三历史 岳麓版 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含解析)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2013高三历史 岳麓版 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含解析)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2013高三历史 岳麓版 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含解析)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2013高三历史 岳麓版 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含解析)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2013高三历史 岳麓版 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含解析)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2013高三历史 岳麓版 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含解析)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2013高三历史 岳麓版 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含解析)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2013高三历史 岳麓版 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含解析)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2013高三历史 岳麓版 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含解析)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2013高三历史 岳麓版 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含解析)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2013高三历史 岳麓版 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含解析)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2013高三历史 岳麓版 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含解析)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2013高三历史 岳麓版 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含解析)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2013高三历史 岳麓版 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含解析)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2013高三历史 岳麓版 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含解析)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2013高三历史 岳麓版 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含解析)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阶段性测试题六(必修一第六单元评估测试)本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2信阳)某同学在自学“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小卡片,下图是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个错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争取以武装起义方式夺取政权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A1个B2个C3个 D4个【答案】C【解析】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出争取以武装起义方式夺取政权是在“七月事

2、件”后,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宪法,故有3处错误。2(2012济宁)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这一规定反映出当时()A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B人民政协已成为统一战线组织C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彻底完成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建立起来【答案】A【解析】共同纲领能够规定国家的性质,这反映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3(2012石家庄)新中国成立后,黄炎培欣然接受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部部长,他儿子问他为什么年过七旬却做起官来,他回答说: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自家的事,需要人做时,自家人不应该不做,

3、是做事,不是做官。这表明()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积极性C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主人士代表居大多数D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答案】B【解析】黄炎培是民主人士,他参与政府工作体现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积极性;据材料不能体现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主人士代表居大多数,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4(2012石家庄)1954年,中共中央指出:“达赖、班禅来京出席大会,是西藏进一步靠拢祖国和中央的表现,在政治上有很重要的意义。”其中“这次会议”是()A西藏和平解放庆祝大会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全国

4、工商联大会D中共八大【答案】B【解析】据“1954年”这一时间可以确定这次会议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5(2012濮阳)1953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下列对此材料的解读,准确的是()A此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取代了政协制度B5个民族自治区各族人民开始选举人大代表C共同纲领为此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执政方针D它说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答案】C【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没有取代政协制度,即使1954年,取消

5、的是全国政协代替行使全国人大职权的职能,排除A项。5个民族自治区建立的时间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西藏自治区:1965年,故排除B项。D项明显与材料不符,排除。6(2012增城)1954年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所说的“里程碑”实际上指的是()A选举新的国家领导人B确立了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C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D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答案】D【解析】1954年我国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上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6、。7(2012莱芜)新疆的喀什市是中国最西部的城市,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以下选项,与此无关的是()A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共同繁荣B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C有利于推进农村民主制度建设D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答案】C【解析】中央批准喀什市设立经济特区是民族政策,与民主制度建设没关系,所以选C项。8(2012耀华)2001年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修改为“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提法()A突出了民族区域自制制度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地位B说明国家已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根本的政治制度C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7、制度从此有了明确的法律保障D说明我国已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国家的中心工作【答案】A【解析】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排除B项;建国初期的法律已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了明确的法律保障,排除C项;当前我国的工作重心是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排除D项。9(2012潍坊)根据国情,我国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都()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B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C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D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答案】C【解析】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排除A项;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的是民族自治区,排除

8、B项;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的是特别行政权,排除D项;三者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组成部分,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C项正确。10(2012盐城)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A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B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答案】C【解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9、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开始成为国家的主人,排除B项;D项错误,人民行使政治权力的机关不仅仅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排除D项。11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的基本要素。下列属于哪一基本要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四条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所谓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按照本民族大多数人及与人民有联系的领袖人物的意愿,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践这一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钥匙”,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巩固国家的统一A史料 B史料解释C历史叙述 D

10、历史评价【答案】B【解析】中内容用原始史料来解释历史概念,显然属于史料解释,选B项。12(2012江西联考)1982年发行的我国宪法大全套,是新中国邮票的精品之一。其中该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下列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是()A它强调保护公民财产以及人身权利B村民自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C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D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等信息体现了A项所述。

11、132012年是西藏民主改革53周年。53年来,特别是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支援下,西藏各族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态,迸发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热情,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结合起来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A BC D【答案】B【解析】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排除含的选项即可确定正确答案B项。14“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行哪

12、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答案】C【解析】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调动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故最符合题意。152006年4月19日,某报纸刊登一篇题为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的文章中指出:“今年的五月十六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四十年前的这一天,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政治运动爆发了。它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超越了任何一场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浩劫。”导致此浩劫的主要原因是()A国际形势的日益恶化B反党集团的推动和利用C指导思想出现重大失误D个人崇拜的发

13、展和推动【答案】C【解析】2006年的“四十年前”应是1966年,这一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它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左”倾错误思想的泛滥。16山东某地进行“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用对手机用户发送短信的形式进行了宣传。下列语句不可能出现在手机信息中的是()A共同团结奋斗 B共同繁荣发展C民族平等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答案】D【解析】题干中的条件是“民族团结”,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指导思想,故不可能出现在手机信息中。172010年8月,台湾领导人马英九认为:“(解决两岸关系)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足够长的历史阶段,让双方进行深度的交流,双方真正找出求同存异,共

14、创双赢之路。”马英九这一主张的实质应该是()A在维持两岸现状前提下,谋求两岸和平发展B拒绝两岸统一,坚持“台独”立场C反对台湾独立,促进国家统一D积极开展两岸对话,谋求国家统一【答案】A【解析】综合材料中的信息可知A项符合题意。18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外出,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B“一国两制”的制度保障C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D投资环境的日趋改善【答案】B【解析】制度因素是促使外流的港人回流的最根本的保障。19(2012安徽联考)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

15、曾就新中国历史上某一重大事件作词自度曲:“澄波似镜长圆,如今正合林公语。贩毒蕃航,收回天边去。远略精思,光焰辉千古。紫荆花长伴五星旗,教重洋翘首观吾土。”这一事件应为()A开国大典 B颁布第一部宪法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中的“紫荆花长伴五星旗”这一关键信息可知题干所指事件是香港回归。20(2012苏北四市)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时说:“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下列对引文理解不正确的是()A“九二共识”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台独势力不利于两岸关系的正常发展C台海稳定符合两岸同

16、胞的共同利益D国共两党均主张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答案】D【解析】A项从内容,B、C两项从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体现了上述言论的思想,但材料没有体现“两党均主张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的观点,所以选D项。21(2012宁德)1982年8月17日发表的中美联合公报称:“美国政府声明,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对这一公报签署与发表的背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B美国仍维持其在台海地区的影响力C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D中国政府实行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答案】C【解析】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主要

17、障碍,“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体现了中美关系的缓和,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A项正确。“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则体现了B项的正确性。70年代中国主张和平统一祖国,所以排除A、B、D三项选C项。22(2012马鞍山)2012年是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40周年。从下图漫画中,我们可以得出最主要的信息是()A中美关系日益走向紧张B美国公开违背三个联合公报C揭示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实质D美国政府恪守“一个中国”原则【答案】C【解析】漫画中美国口口声声称奉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但私下却对台军售,体现了美国的对华政策的实质。A、B两项中的“紧张”“公开违背”不正确,排除

18、。D项恪守不符合漫画主旨,排除。所以选C项。23(2012新课标模拟)1997年,中国成功收回了香港的主权。对此,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日益强大的中国驱散了日不落帝国的最后一道残阳。”你对这个评论的看法是()A正确。香港回归标志着英国殖民帝国历史的最终结束B正确。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C错误。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的根本原因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D错误。英国依然是世界上一流的殖民帝国和政治大国【答案】B【解析】首先判断该观点正确,排除C、D两项。同时材料强调中国成功收回香港的主权源于中国的日益强大,A项“最终结束”不符合史实,排除。所以选B项。24(2012嘉兴)1979年

19、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中指出:“时至今日,种种条件都对统一有利,可谓万事俱备,任何人都不应当拂逆民族的意志,违背历史的潮流。”当时有利于统一的条件有()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一国两制”方针的推动大陆安定团结,实行改革开放台湾当局对大陆部分开放A BC D【答案】D【解析】“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和台湾当局对大陆部分开放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故排除,选D项。25(2012安徽模拟)“少小离家老大归,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来。”改编的这首回乡偶书最早可能出现于()A20世纪60年代末 B20世纪70年代初C20世纪80年代末 D20世纪90年代初【答案】C

20、【解析】1988年1月19日,台湾第一个有组织的外省人返乡探亲团,在何文德先生的带领下抵达首都北京。故改变的这首回乡偶书最早可能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26题13分,27题13分,28题11分,29题13分,共50分)26(13分)(2012潍坊)民主进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787年宪法中是如何体现“对政府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的。(6分)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建立民主政治进

21、行了不懈的努力。(2)以下图片是历史的见证。参照示例,在图2和图3中任选一幅,配写解说词。(2分)示例图1: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根据“三三制”原则,组建抗日民主政府,团结了社会各阶层,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材料三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了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比例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1979年,修订后的“选举法”规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2010年春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修改为1:1。(3)

22、据材料三说出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3分)纵观人大代表选举方式的演变,简述新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了怎样的演变轨迹。(2分)【答案】(1)确立联邦制原则,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即中央政府),保留各州一定自主权;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民主原则,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6分)(2)图2:抗战胜利后,毛泽东等代表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政府和平谈判,签订了有利于和平、民主、团结的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建国方针。(2分)图3:解放战争胜利之际,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讨论筹建新中国的问题,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2分)(3)变化:由举手和无记名

23、投票变为无记名投票;代表由等额选举变为差额选举;代表名额比例由偏向大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3分)轨迹:形式日趋完善;以法制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进程。(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7(13分)(2012丰台)下列是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件大事一书目录中列出的最后10件大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发展进程,将上述事件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将每个阶段的名称和事件序号填写在相应表格中。(8分)阶段阶段名称事件序号一二三四(2)从事件91至99中任选一件,说明入选理由。(2分)(3)根据上述10件大事概括中国历史发展趋势。(3分)【答案】(1)阶段阶段名称事件序号一过渡时期91、92

24、二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时期93三“文化大革命”时期94、95、96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97、98、99、100(2)任选一项,表述合理、全面即可给2分。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人民当家作主,开始向社会主义迈进。(3)新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不断开放,日益融入国际社会。28(11分)(2012临沂)中国古代治理国家的规则历经变化,逐渐形成中国特有的法律传统。到了近代,受西方的冲击和影响,近代法律制度逐渐在中国形成。请回答:材料一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法治国的

25、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1)材料一反映了先秦时期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发生什么变化?(1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此持什么观点?(1分)材料二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史十五讲说:“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3分)材料三1902年3月,清廷发布了修订法律的谕旨:“中国律例自汉唐以来,代有增改。惟是为治之道,尤贵因时制宜,今昔情势不同,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近来地利日兴,商务日广,如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夸

26、。”张海鹏等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今昔情势不同”的表现。(3分)材料四第二条中年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六条人民得享有各项之自由权: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人民之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人民有书信秘密之自由;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人民有信教之自由;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材料五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

27、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根据材料四、五和所学知识,概括出两部宪法体现的共同民主原则。(1分)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相比,1954年宪法具有哪些进步性?(2分)【答案】(1)变化:从夏、商、西周时期的“以礼治国”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依法治国”。(1分)态度:孔子希望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1分)(2)特点:皇权高于法律(或法自君出、法律代表君主的意志);儒家思想为法律的基础;礼法并用。(3分)(3)表现:西方近代政治理论传入;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兴起,(或清朝出现统治危机

28、亦可);近代工业的发展。(3分)(4)原则:人民主权(或主权在民)。(1分)进步性:人民享有真正的民主权利;取消民主权利的各种限制。(2分)29(13分)(2012浙江四校联考)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台湾地方,北连吴会,南接粤峤,延袤数千里,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臣思弃之必酿成大

29、祸,留之诚永固边圉。”施琅靖海纪事材料二2012年1月14日,台湾地区领导人与民意代表两项选举结果揭晓。马英九以689万多票、51.6%的得票率获得连任。新华社对此评论说:“在这次选举中,国民党大力宣传两岸关系改善发展的成果特别是经济合作的红利,持续质疑的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否认“九二共识”。如何维持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引起岛内各界的共鸣。承不承认“九二共识”,成为贯穿竞选过程的主要议题和国、民两党及其候选人攻防的焦点。马英九在大陆政策上的优势突出,占据了主动和有利地位。”新华社:台湾地区两项选举述评材料三美国副国务卿阿米蒂奇数日之内两度直言“美国没有义务协防台湾”,日前在接受美国公共电视台(PB

30、S)访问时更干脆指出“美中关系当中最大的地雷是台湾”,台湾当局一时不知所措。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2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阿米蒂奇的谈话发表评论说,“中美两国应在三个联合公报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刘建超强调,“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我们愿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实现祖国统一,但绝不会容忍“台独”,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和借口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新华社)2004年12月24日南方都市报(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施琅向康熙建议收复台湾的理由。(3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什么是“九二共识”。其核心原则是

31、什么?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否认“九二共识”的实质是什么?(4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共同原则。(2分)简析中国政府当前对台的基本方针。(4分)【答案】(1)理由:政治:维护国家统一;经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军事:保证沿海诸省安全。(3分)(2)“九二共识”是指1992年10月大陆的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共识。(1分)原则:“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1分)否认的实质:反对祖国统一,坚持“一边一国”的“台独”立场。(2分)(3)原则:坚持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2分)简析: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对台的基本方针。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海峡两岸的对话和交流。C.我们寄希望于台湾当局,更寄希望于台湾民众。坚决制止任何制造分裂的图谋。D.我们绝不允诺放弃使用武力。(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